一、中文部份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等(譯)(2006)。Jonathan A. Smith著。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台北:遠流。
王愛麗(2007)。自我傷害青少年復原力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王艶萍(2000)。女性憂鬱症患者生病及復原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孔繁鐘編譯(2000)。DSM-Ⅳ 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台北︰合記。
朱森楠(2001)。從復原力觀點談國中中輟復學生的復原因素—以一個個案為例。載於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主編:九十年度教育研究集刊。
朱森楠、鄧寶珍、許錦芳、林合洲(2001)。輔導介入策略對國中中輟復學生復原力之影響研究。教育部九十年度行動研究成果報告。
李玉玲(2003)。癌症病患復原力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玉嬋(2003)。悲傷輔導的理論基礎與康復之路。諮商與輔導。212,2-8。李政賢(譯)(2006)。Catherine Marshall & Gretchen B. Rossman著。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
李佳容(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理復原歷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余瑞宏(2004)。一位國小一年級喪親兒童在遊戲治療中復原力與悲傷調適歷程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何祐寧(2005)。家庭系統與未婚女性罹患憂鬱症及復原歷程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何仲蓉(2002)。焦點解決諮商對個案復原力建構之影響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芝儀(2000)。質的研究方法。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高雄:麗文文化。
吳紅鑾(1995)。性別特質與女性憂鬱症之關係:路徑模式之應用。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姿穎(2004)。成人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秋燕(2004)。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祐誠(2004)。幽谷中的盼望—探尋憂鬱青少年走向復原的生命歷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洪福源(2005)。強化個人生活的力量與自信-復原力的觀點。諮商與輔導,235,34-40。胡幼慧(2000)。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巨流。
柯慧貞(2002)。憂鬱症的心理因素。學生輔導,80,38-51。唐淑華(2004年11月)。希望感的提升-另一個進行情意教育的取向。壁報論文(六)。中國輔導學會2004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7-26。台北:巨流。
郭珮婷(2005)。復原力理論的介紹與應用。諮商與輔導,231,45-50。郭珮婷(2007)。基督徒母親面對發展遲緩兒死亡之復原力歷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妙如(2005)。婚姻暴力受虐婦女復原力的展現。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張學善(2003)。認知治療在憂鬱個案上的應用。國教天地,153,106-113。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俊欽(2003)。 憂思成疾?談憂鬱症。健康世界,212=332,59-72。陳淑惠(2004)。憂鬱症的心理與病理防治—藍調心情,灰色人生。科學月刊,35:3,p202-206。陳韻如(2004)。復原力對聽障幼童家長心理調適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7-26。台北:巨流。
廖小慧(2001)。憂鬱症母親的生命敘說:內在運作模式的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陸汝斌、柯慧貞(2002)。認識憂鬱症。學生輔導,80,16-27。陸若君(2005)。復原力對失業家庭青少年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葉美玲(1993)。憂鬱情緒成因研究-再探「心理衛生程式」之可行性。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惠雯、童婉芬、粱文蓁、林兆衛(譯)(2003)。Benjamin F. Crabtree & William L. Miller著。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大和(譯)(1995)。Herman, J. L.著。創傷與復原。台北:時報。
楊順南(1996)。憂鬱理論的整合研究-認知取向。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銀庭(2004)。幽谷裡見曙光-兩個走過憂鬱症女子的生命故事敘說。國立台北師範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楊景程(譯)(2000)。David G. Myers著。心理學。台北:西書。
蔡宜玲(2002)。自殺意念青少年復原行為之探討:復原力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蔡群瑞(2002)。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淑言、蔡欣玲、陳映雪、吳聖良、陳美碧(2005)。門診青少年憂鬱症患者心理社會因素之分析研。榮總護理,22(1),81-91。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歐用生(1995)。加強實習教師的輔導。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3),74-77。蕭文(1999)。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156,3249-3253。蕭文(2000)。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與復原力在創傷後壓力症候反應心理復健上的影響。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2-40。
謝碧玲(2002)。憂鬱症的人際關係心理治療。學生輔導,80,76-80。
嚴健彰(2003)。出獄人復歸社會更生歷程之研究—從復原力的觀點探討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羅文苑(2004)。一位綜合高中學生反敗為勝的求學歷程之研究----探討其間的復原力。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羅伯特‧布魯克斯和薩姆‧戈爾茲坦(2004)。挫折復原力(洪慧芳譯)。台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2004年)
蘇真以(2005)。變調的青春 憂鬱症青少年之生命敘說。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二、英文部份
Beck, A. T., Rush, A. J., Show, B. F. & Emery, G.(1979). Cognitive therapy of depressio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Carbonell D. M., Dine, M., Reinherz, H. Z., Glaconia, R. M., Stashwick, C. K., Paradis, A. D. & Beardslee, W. R.(2002). Adolescent Protective Factors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Young Adults at Risk for Depression. 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Social Work, 19(5), 393-413.
Henderson, N., & Milstein, M.(2003).Resiliency in schools making it happen for student and education.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Hiew,C.C.(1998).Resilience:Development and measurement. (ERIC Document for Resarch Service No.ED426780)
Hycner, R. H.(1985).Some guidelines for th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 Human Studies, 8, 279-303.
Jew, C.L.,Green, K.E.& Kroger, J.(1999).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Resiliency, Measurement &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 Development,32(2),75-80.
Klerman, G. L. & Weissman, M. M.. (1987).Gender and Depression. In Ruth Formanek &Anita Gurian.(Eds)."Women and Depression: A Lifespan Perspective" New York. NY: Springer.
Masten,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27-238.
McQuaide,S.,Ehrenreich,J.H.(1997).Assessing client strengths. Families in Society. 78(2),201-212.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5-14.
Seligman, M. E.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Introduction, Retrieved October 20,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sych.upenn.edu/seligman/apintro.htm
Simon Denny; Terry Fleming; Peter Watson (2004). Risk and resilience factors for depression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34(2), 115.
Richardson, G. E. (2002).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3), 307-321.
Rutter, M. (1987).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7 (3), 316-331.
Werner, E. E. (1989). High-risk children in young adulthood: A longitudinal studt from birth to 32 year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 59, 72-81.
Werner,E.E.& Smith,R.(2001). From Risk to Resilience-for most. Journeys from
childhood to midlife: risk,resilience,and recovery.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1.
Wolcott, H. F. (1990). 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Sage.
Wolin, S. J., & Wolin, S. (1993). The resilient self: How survivors of troubled families rise above adversity. New York: Villard Book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1: Mental health: New understanding, new hope. Retrieved May 02,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who.int/whr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