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古籍
一、出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之古籍(依叢書之經史子集排序)
(一)經部
《四書蒙引》,﹝明﹞蔡清撰,第206冊。
(二)史部
《大事記續編》,﹝明﹞王禕,第333冊。
《延祐四明志》,﹝元﹞袁桷撰,第491冊。
《唐大詔令集》,﹝宋﹞宋敏求,第426冊。
《左傳紀事本末》,﹝清﹞髙士奇撰,第369冊。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第307冊。
(三)子部
《潛夫論》,﹝漢﹞王符,第696冊。
《雞肋編》,﹝宋﹞莊綽撰,第1039冊。
《太平廣記》,﹝宋﹞李昉,第1044冊。
《酉陽雜俎》,﹝唐﹞段成式,第1047冊。
《說郛》,﹝明﹞陶宗儀,第879冊。
《管子》,﹝周﹞管仲,第729冊。
《古夫于亭雜錄》,﹝清﹞王士禎撰,第870冊。
《紺珠集》,﹝宋﹞朱勝非撰,第872冊。
《天中記》,﹝明﹞陳耀文撰,第966冊。
《唐國史補》,﹝唐﹞李肇,第1035冊。
(四)集部
《釋文紀》,﹝明﹞梅鼎祚輯,第1401冊。
《全唐詩》,第1424冊。
二、非出自四庫全書版本之古籍
《左傳注疏及補正》,﹝晉﹞杜預注,楊家駱主編,(臺北:世界書局1973年12月,再版)。
《史記》,﹝漢﹞司馬遷,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1月9版)。
《漢書》,﹝漢﹞班固,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11月初版)。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月5版)。
《南齊書》,﹝梁﹞蕭子顯,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月5版)。
《魏書》,﹝北齊﹞魏收,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2月2版)。
《周書》,﹝唐﹞令狐德棻,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11月,再版)。
《隋書》,﹝唐﹞魏徵,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5月5版)。
《舊唐書》,﹝後晉﹞劉昫,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3月初版)。
《新唐書》,﹝宋﹞歐陽修,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3月初版)。
《因話錄》,﹝唐﹞趙璘,(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第14冊)。
《神仙傳》,﹝晉﹞葛洪,(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12月)。
《穆天子傳》,﹝晉﹞郭璞注,(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12月)。
《淮南子注》,﹝漢﹞高誘,(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4月)。
《新校因話錄、集異記、博異志》,楊家駱,(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9月)。
《金石萃編》,﹝清﹞王旭,(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石刻史料新編》本,第1冊)。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註》,﹝日﹞釋圓仁著,白化文等校註,(河北: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年9月)。
《史記會注考證》,瀧川龜太郎等著,(臺北:洪氏出版社,1986年9月學人版)。
《列仙傳校箋》,王叔岷,(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7年6月)。
《山海經校注》,袁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
《全唐文新編》,周紹良主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12月)。
《新校教坊記》,楊家駱主編,(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9月)。
《莊子今註今譯》,陳鼓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
《太平經合校》,王明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7年10月5刷)。
三、出自《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1月,修訂版)之佛教經典
《長阿含經》,第 01 冊 No. 0001。
《雜阿含經》,第 02 冊 No. 0099。
《佛本行集經》,第 03 冊 No. 0190。
《大樓炭經》,第 01 冊 No. 0023。
《起世經》,第 01 冊 No. 0024。
《異部宗輪論》,第 49 冊 No. 2031。
《起世因本經》,第 01 冊 No. 0025。
《四十二章經》,第 17 冊 No. 0784。
《集神州三寶感通錄》,第 52 冊 No. 2106。
《佛說頂生王因緣經》,第 03 冊 No. 016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 27 冊 No. 1545。
《佛所行讚》,第 04 冊 No. 0192。
《惟日雜難經》,第 17 冊 No. 0760。
《婆藪槃豆法師傳》,第 50 冊 No. 2049。
《施設論》第 26 冊 No. 1538。
《高僧傳》,第 50 冊 No. 2059。
《大唐西域記》,第 51 冊 No. 2087。
《出三藏記集》,第 55 冊 No. 2145。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第 14 冊 No. 0452。
《佛說彌勒下生經》,第 14 冊 No. 0453。
《大智度論》,第 25 冊 No. 1509。
《大般涅槃經》,第 01 冊 No. 0007。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第 09 冊 No. 0272。
《菩薩戒本》,第 40 冊 No. 1813。
《高僧法顯傳》,第 51 冊 No. 2085。
《續高僧傳》,第 50 冊 No. 2060。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 03 冊 No. 0159。
《增一阿含經》,第 02 冊 No. 0125。
《六度集經》,第 03 冊 No. 0152。
《洛陽伽藍記》,第 51 冊 No. 2092。
《佛祖歷代通載》,第 49 冊 No. 2036。
《歷代三寶紀》,第 49 冊 No. 2034。
《佛說德護長者經》,第 14 冊 No. 0545。
《梵網經》,第 24 冊 No. 1484。
《廣弘明集》,第 52 冊 No. 2103。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第 50 冊 No. 2053。
《法苑珠林》,第 53 冊 No. 2122。
《寺塔記》,第 51 冊 No. 2093。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第 38 冊 No. 1772。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第 17 冊 No. 0729。
《法句經》,第 04 冊 No. 0210。
《毘尼母經》,第 24 冊 No. 1463。
《四分律》,第 22 冊 No. 1428。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第 22 冊 No. 1421。
《十誦律》,第 23 冊 No. 1435。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第 24 冊 No. 1451。
《弘明集》,第 52 冊 No. 2102。
《佛祖統紀》,第 49 冊 No. 2036。
《大方等無想經》,第 12 冊 No. 0387。
《宋高僧傳》,第 50 冊 No. 2061。
《釋氏稽古略》,第 49 冊 No. 2037。
四、非出自《大正新脩大藏經》之佛教經典
《善慧大士語錄》,﹝唐﹞樓頴撰,(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7年,《卍續藏經》,第120冊)。
《論事》,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編譯委員會,(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7年8月),第61冊。
《雜阿含經論會編》,印順,(臺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10月)。
印度經典
《摩奴法典》,摩奴一世著、馬香雪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0月)。
《摩訶婆羅多》,﹝印﹞毘耶娑著,黃寶生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學術專書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印順,(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1月10刷)。
《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古正美,(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
《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古正美,(臺北:商周出版,2003年6月)。
《輪迴與轉生-死後世界的探究》,石上玄一郎著,吳村山譯,(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2月)。
《佛教史》,任繼愈、杜繼文主編,(臺北:曉園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1月)。
《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呂澂,(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7月再版)。
《中國佛教與中國文化》,杜繼文,(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宋詞中的神話特質與運用》,李文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6年12月)。
《敦煌文物外流關鍵人物探微》,金師榮華,(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台一版)。
《敦煌石室講經文研究》,邵紅,(臺北: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70年12月)。
《敦煌俗文學研究》,林聰明,(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4年7月初版)。
《中國思想通史》,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8刷)。
《世俗與神聖-中國民眾宗教意識》,侯杰等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印度哲學宗教史》,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10月臺一版)。
《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張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3月)。
《漢傳佛文化演生史稿》,張檿弓(張弓),(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臺一版)。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7月臺二版2刷),上、下冊。
《隋唐佛教史稿》,湯用彤,(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
《龍門石窟-北魏佛教研究》,塚本善隆著,林保堯、顏娟英譯,(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5年5月)。
《望月佛教大辭典》,塚本善隆,(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74年5月)。
《佛教思想發展史論》,楊惠南,(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6月2刷)。
《敦煌變文集新書》,潘重規編著,(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中國俗文學史》,鄭振鐸(鄭篤),(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10月臺七版)。
《古小說鉤沉》,魯迅,(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11月)。
《中國解放區文學史》,劉增杰,(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
《敦煌文學》,顏廷亮,(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
《敦煌學概要》,蘇瑩輝,(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5月,初版二刷)。
論文集論文
王慶菽:〈試談「變文」的產生和影響〉,《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1。
王重民:〈敦煌變文研究〉,《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4。
方立天:〈略論中國佛教的特質〉,《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2年1月2刷)。
向達:〈唐代俗講考〉,《敦煌變文論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與佛教諸宗派的關係〉《中華佛學學報》第五期(1992年7月)。李永寧、蔡偉堂:〈敦煌壁畫中的彌勒經變〉,《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經變篇》(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周一良:〈讀唐代俗講考〉,《敦煌變文論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
周叔迦:〈漫談變文的起源〉,《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1。
季羨林:〈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譯釋〉,《季羨林文集》(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卷11。
季羨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當代學者自選文庫•季羨林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金岡照光撰:〈敦煌文獻より見たゐ彌勒信仰の一側面〉,《講座敦煌7•敦煌と中仏教》(東京:大東出版社,1984年12月)。
孫楷第:〈讀變文二則〉,《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1。
徐調孚:〈講唱文學的遠祖-「八相變文」及其它〉,《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1。
唐長孺:〈北朝的彌勒信仰及其衰落〉,《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3年5月)。
程毅中:〈關於變文的幾點探索〉,《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2。
傅芸子:〈俗講新考〉,《敦煌變文論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
張鴻勛:〈變文〉,《敦煌文學》(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
楊雄:〈講經文名實說〉,《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5。
楊曾文:〈彌勒信仰的民族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與彌勒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4月)。
趙超:〈略談佛教造像中彌勒形象的演變〉,《布袋和尚與彌勒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4月)。
潘重規:〈敦煌變文與儒生解經〉,《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4。
潘重規:〈敦煌變文新論〉,《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鄭阿財:〈從敦煌文獻看佛教傳布的通俗化〉,《文學、文化與世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羅哲文、黃彬:〈漫談塔的來源及演變〉,《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2年1月2刷)。
羅宗濤:〈敦煌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中李稍雲小考〉,《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1年)。
期刊論文
毛德富:〈從明代市民小說看市民的審美情趣〉,《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2期(1999年3月)。
方立天:〈略論我國的彌勒信仰〉,《佛學研究》第2期(1993年)。
古正美:〈梁武帝的彌勒佛王形象〉,《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二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伏俊璉:〈論變文與講經文的關係〉,《敦煌研究》(甘肅:敦煌研究編輯部,1999年8月),第3期(總第61期)。
李樹桐:〈唐代的政教關係〉,《師大學報》(臺北:臺灣省立師範大學編印,1967年6月)。華方田:〈隋朝的彌勒信仰-以彌勒信仰的興衰為主綫〉,《華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1年4月)。
陳華:〈王政與佛法-北朝至隋代帝王統治與彌勒信仰〉,《東方宗教研究》第2期(1988年9月)。
黃師俊威:〈以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菩薩思想初探〉《華梵人文學報》創刊號(2003年7月)。
楊惠南:〈漢譯佛經中的彌勒信仰〉,《文史哲學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年)。
劉學銚:〈從《大唐西域記》看七世紀之西域〉,《中國邊政》第167期(2006年9月)。戴玄之:〈白蓮教的本質〉,《師大學報》(臺北:臺灣省立師範大學編印,1967年6月)。顏尚文:〈梁武帝受菩薩戒及捨身同泰寺與「皇帝菩薩」地位的建立〉,《東方宗教研究》新一期(1990年10月)。譚世寶:〈略論佛教的語言文字政策及其偉大成果〉,《佛學研究》第10期(2001年)。
國科會論文
古正美:〈彌勒下生信仰與護法思想的經文發展〉,收入國科會研究報告計劃,編號NSC75-0301-H007-03。
何湘妃:〈武則天的彌勒信仰與轉輪王思想〉,收入國科會研究報告計劃,編號NSC75-0301-H007-03。
陳華:〈元明時代秘密教派中之彌勒信仰〉,收入國科會研究報告計劃,編號NSC75-0301-H007-03。
黃敏枝:〈宋代民間的彌勒信仰及其活動〉,收入國科會研究報告計劃,編號NSC75-0301-H007-03。
學位論文
朱柔若:《社會學世俗化理論的回顧溯源與台灣民間宗教的世俗化》(臺北: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汪娟:《唐代彌勒信仰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黃運喜:《會昌法難研究-以佛教為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使用圖片之出處
王元明主編:《劉禹錫詩文賞析集》(四川:巴蜀書社出版,1989年2月)。
季崇建:《千年佛雕史》(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7年7月)。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5月4刷)。
程光裕、徐聖謨主編:《中國歷史地圖上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歷史地圖編纂委員會,1980年12月初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7月3刷),冊1-4。
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8月)。
塚本善隆:《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74年5月),冊1。
塚本善隆著,林保堯、顏娟英譯:《龍門石窟-北魏佛教研究》(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