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3:0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鍾慧如
研究生(外文):Hui-ju Chung
論文名稱:敦煌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研究──兼論彌勒「下生」思想對帝王及民間通俗化的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Dun-huang Buddha’s says on the view of Maitreya Bodhisattva born upwards in Tusita
指導教授:黃俊威黃俊威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1
中文關鍵詞:敦煌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彌勒彌勒淨土彌勒淨土信仰通俗化下生上生轉輪聖王
外文關鍵詞:Buddha’s says on the view of Maitreya BodhisattSpeaks the religious textsMaitreyaMaitreya pure land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popularizationborn downwardsborn upwardsCakravarti-rajaDun-hua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9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 要
本論文所探討之講經文本乃為一殘篇,且為單篇,故本文之研究乃以此文本之通俗化現象與影響之角度做深入探討。
論文一共分成五章:
第一章:自敦煌之地理環境及設置做一簡介,繼而談及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自1900年被發現之後,相繼為英、法、俄、日等國掠劫,造成此批千年文物外流情況簡述,並略述本論文之研究方法與研究目的。
第二章:為談及此講經文,故需明白彌勒淨土思想在印度形成之背景與盛行概況及其傳入中國之途徑與當時中國之政治社會背景,而彌勒淨土在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所造成之影響,皆為此章所論及之主旨。
第三章:將針對《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中所呈現通俗化之現象做一探討,除對隋唐時代佛教發展盛況做一概述外,對於佛經通俗化的方法:「俗講」的形式做一歸納。為論證此講經文通俗化之痕跡,透過講經文中之中國神話人物,如:麻姑、彭祖、西王母、太上老君與講經文援引中國歷史人物、名士、引用詩句,如:西施、楚王、張敞、劉禹錫、李稍雲、長恨曲、想夫憐等來深入探討。
第四章:透過此講經文通俗化的痕跡,深入討論彌勒淨土信仰在中國的影響,其中論及武則天利用彌勒淨土信仰做為奪取政權之工具、三武滅佛之政治意義及彌勒淨土信仰通俗化後造成彌勒教亂等影響,以此論證宗教為政治服務及政治利用宗教之相互關係。
第五章:結論。
透過《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中來看彌勒淨土思想的通俗化及影響,可以知道,最早出現的彌勒淨土是佛弟子為緬懷釋迦牟尼佛而衍生出來的思想,因此,彌勒菩薩承繼釋尊為未來佛,形成彌勒淨土信仰中的「下生」思想,此「下生」思想乃是彌勒信仰中最獨特之處。而彌勒菩薩現居兜率天宮中等待成佛的思想,則形成「上生」思想。
彌勒淨土信仰中的「下生」思想與「明君聖主」型的「轉輪聖王」相結合之後,造成眾多帝王為鞏固政權的最佳宣傳政策,其中如印度阿育王、迦膩色迦王,中國北魏文成帝、南朝梁武帝、隋文帝、武周則天皇帝等等,皆利用此一思想來統治百姓,尤其在唐朝,以俗講方式將彌勒淨土思想更通俗化至愚夫冶婦的心中,造成彌勒淨土信仰被野心份子為達改朝換代的目的,而引發宗教叛亂,終於使彌勒淨土信仰被禁毀。通俗化的影響使得彌勒淨土信仰深植平民百姓心中,後期出現之契此和尚弭平了統治者對未來佛彌勒的恐懼及百姓們對其的渴望,產生以布袋和尚為塑像的彌勒佛,並造成正統彌勒信仰的衰微及異端彌勒信仰的熾盛,形成彌勒信仰的中國化現象,足見彌勒信仰在中國通俗化的程度及影響之深。
A study of the Dun-huang Buddha’s says on the view of Maitreya Bodhisattva born upwards in Tusita
Abstract
The Buddhist sutras document researched by this thesis is a fragment and a single chapter. Accordingly,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a deep exploration of the popularization phenomenon and the impact aspects of the Buddhist sutras document.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5 Chapters.

The 1st Chapter :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Dunhuang’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et-up, then a discussion about the collection of Buddhist Sutras plundered by British, France, Russia and Japan after its discovery by 1900.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outflow status of these thousands aged culture products due to the plunder by British, France, Russia and Japan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goals of this thesis.

The 2nd Chapter: To have a discussion on the Buddhist Sutras, it requires a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background of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in India and its prosperous outlook and the way of its spread into China and China polit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at that time. The impact of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in the time from the former and later Han Dynasties till to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is also the main theme of this thesis.

The 3rd Chapter An exploration on the popularization phenomenon presented by Buddhist sutra in 《Buddha’s says on the view of Maitreya Bodhisattva born upwards in Tusita 》, inclusive of an outline of Buddhism development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ime and an induction of the popularization method of sutra so-called “vulgarly says”. To verify the popularization trace of Buddhist sutra, a further exploration is done on the Chinese myth characters : Ma-Ku, Peng-Tsu, West-King-Mother (Shi-Wang-Mu), Lao-Tzu and China historical personage, famous personage and poems cited by Buddhist sutra, ie Xi-Shi , Chu King , Zhang Chang , Liu Yuhsi , Li Shaoyuan , Long Hate Song (Song of external sorrow ), Wish for husband’s mercy.

The 4th Chapter Through the popularization trace of this Buddhist sutra, a deep exploration on the impact of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on China is further done. It also talks about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utilized by WuZetian as a tool to grab the political power, the political meaning of “Buddha extinguished by Shan-Wu” and a chaos of Maitreya religion caused by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to verify the correlation of politics served by religions and religions utilized by politics.

The 5th Chapter Conclusion
Through the 《Buddha’s says on the view of Maitreya Bodhisattva born upwards in Tusita 》 to look at the popularization and impact of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we can understand the earliest upcoming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derives from the Buddhist’s remembering Sakyamum Buddha. Therefore, Maitreya Bodhisattva will succeed Sakyamum Buddha to become the future Buddha and form the born-downwards belief of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The born-downwards belief is the special particular part of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And the belief that Maitreya Bodhisattva is now living on Tusita to wait for the coming time of becoming a Buddha forms the born upwards belief.

When the born downwards belief of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combined with Cakravarti-raja, a type of enlightened ruler , it produces the best broadcasting strategies for many emperors to secure their political powers and rights, among which Awoka in India, Kaniska, China Wen-Chen Emperor in Northern Wei Dynsaty. Southern Dynasty Liangdi Emperor, Sui Wendi Emperor, Wu Zetian Chou Dynasty Emperor are well-known to utilize this belief to control their people. Especially in Tang Dynasty, by using a method of vulgarly says, the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is popularized to the minds of simple-minded men and women resulting in a religious rebellion leaded by the ambitious individuals to achieve their goals to change from one dynasty to another by using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Finally, the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is totally destroyed and forbidden. The impact of popularization makes the Maitreya religion pure land belief deeply built in the public’s minds. The ruler’s fears of the future Maitreya Buddha terminated by the latter born Chi-Tze Monk together with the public’s desire of the future Maitreya Buddha produces a cast of Maitreya Buddha in the form of Cloth Sack Monk and results in the deterioration of legitimate Maitreya belief and the blooming of heretical Maitreya belief, a so-called phenomenon of China localization of Maitreya belief. We can see the level of popularization and the deep impact of Maitreya belief on China.
敦煌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研究
──兼論彌勒「下生」思想對帝王及民間通俗化的影響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節 敦煌之地理環境及設置……………………………………………………1
第二節 莫高窟藏經洞之發現及文物外流…………………………………………3
第三節 研究方法……………………………………………………………………6
第四節 研究目的…………………………………………………………………..12
第二章 彌勒淨土思想傳入中國…………………………………..14
第一節 彌勒淨土思想溯源………………………………………………………..14
一、生天思想與北俱盧洲樂土的想像………………………………………..14
二、天界可否修行……………………………………………………………..19
第二節 彌勒信仰在印度…………………………………………………………. 22
第三節 彌勒淨土思想傳入中國…………………………………………………..28
一、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政治社會變遷略述…………………………………..29
二、佛經傳入中國……………………………………………………………..31
三、彌勒淨土在中國…………………………………………………………..43
第三章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所呈現通俗化之現象……………………………………………………….53
第一節 隋唐佛教盛況……………………………………………………………..56
一、魏晉南北朝至隋朝社會背景與佛教發展………………………………..56
二、初唐時的佛教發展與彌勒信仰…………………………………………..63
第二節 佛教流傳民間之講經方式-俗講………………………………………..67
第三節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之內容…………………78
第四節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中之中國神話人物……91
一、麻仙(麻姑)……………………………………………………………..91
二、彭祖………………………………………………………………………...92
三、王母(西王母)…………………………………………………………...93
四、老君(太上老君)…………………………………………………………96
五、援引神話人物的理由………………………………………………………97
第五節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中之中國歷史人物、名士、引用詩句…………………………………………………………………97
一、西施、楚王、張敞………………………………………………………..97
二、劉禹錫……………………………………………………………………100
三、李稍雲…………………………………………………………………….101
四、長恨曲…………………………………………………………………….102
五、想夫憐…………………………………………………………………….104
六、援引名士詩句的理由…………………………………………………….105
第四章 彌勒淨土信仰在中國的通俗化之後的影響………………109
第一節 彌勒淨土信仰中「上生」及「下生」思想在中國的通俗化………….109
第二節 彌勒淨土信仰中「下生」思想在中國的通俗化……………………….109
第三節 彌勒淨土信仰通俗化之後的影響………………………………………113
一、武則天與彌勒淨土信仰………………………………………………….113
二、三武滅佛之政治意義及彌勒教亂……………………………………….120
第四節 彌勒菩薩形象之演化歷程………………………………………………131
第五章 結論…………………………………………………………137
附錄……………………………………………………………………142
參考書目………………………………………………………………154
參考書目
古籍
一、出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之古籍(依叢書之經史子集排序)
(一)經部
《四書蒙引》,﹝明﹞蔡清撰,第206冊。
(二)史部
《大事記續編》,﹝明﹞王禕,第333冊。
《延祐四明志》,﹝元﹞袁桷撰,第491冊。
《唐大詔令集》,﹝宋﹞宋敏求,第426冊。
《左傳紀事本末》,﹝清﹞髙士奇撰,第369冊。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第307冊。
(三)子部
《潛夫論》,﹝漢﹞王符,第696冊。
《雞肋編》,﹝宋﹞莊綽撰,第1039冊。
《太平廣記》,﹝宋﹞李昉,第1044冊。
《酉陽雜俎》,﹝唐﹞段成式,第1047冊。
《說郛》,﹝明﹞陶宗儀,第879冊。
《管子》,﹝周﹞管仲,第729冊。
《古夫于亭雜錄》,﹝清﹞王士禎撰,第870冊。
《紺珠集》,﹝宋﹞朱勝非撰,第872冊。
《天中記》,﹝明﹞陳耀文撰,第966冊。
《唐國史補》,﹝唐﹞李肇,第1035冊。
(四)集部
《釋文紀》,﹝明﹞梅鼎祚輯,第1401冊。
《全唐詩》,第1424冊。
二、非出自四庫全書版本之古籍
《左傳注疏及補正》,﹝晉﹞杜預注,楊家駱主編,(臺北:世界書局1973年12月,再版)。
《史記》,﹝漢﹞司馬遷,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1月9版)。
《漢書》,﹝漢﹞班固,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11月初版)。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月5版)。
《南齊書》,﹝梁﹞蕭子顯,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月5版)。
《魏書》,﹝北齊﹞魏收,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2月2版)。
《周書》,﹝唐﹞令狐德棻,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11月,再版)。
《隋書》,﹝唐﹞魏徵,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5月5版)。
《舊唐書》,﹝後晉﹞劉昫,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3月初版)。
《新唐書》,﹝宋﹞歐陽修,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3月初版)。
《因話錄》,﹝唐﹞趙璘,(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第14冊)。
《神仙傳》,﹝晉﹞葛洪,(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12月)。
《穆天子傳》,﹝晉﹞郭璞注,(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12月)。
《淮南子注》,﹝漢﹞高誘,(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4月)。
《新校因話錄、集異記、博異志》,楊家駱,(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9月)。
《金石萃編》,﹝清﹞王旭,(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石刻史料新編》本,第1冊)。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註》,﹝日﹞釋圓仁著,白化文等校註,(河北: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年9月)。
《史記會注考證》,瀧川龜太郎等著,(臺北:洪氏出版社,1986年9月學人版)。
《列仙傳校箋》,王叔岷,(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7年6月)。
《山海經校注》,袁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
《全唐文新編》,周紹良主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12月)。
《新校教坊記》,楊家駱主編,(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9月)。
《莊子今註今譯》,陳鼓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
《太平經合校》,王明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7年10月5刷)。
三、出自《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1月,修訂版)之佛教經典
《長阿含經》,第 01 冊 No. 0001。
《雜阿含經》,第 02 冊 No. 0099。
《佛本行集經》,第 03 冊 No. 0190。
《大樓炭經》,第 01 冊 No. 0023。
《起世經》,第 01 冊 No. 0024。
《異部宗輪論》,第 49 冊 No. 2031。
《起世因本經》,第 01 冊 No. 0025。
《四十二章經》,第 17 冊 No. 0784。
《集神州三寶感通錄》,第 52 冊 No. 2106。
《佛說頂生王因緣經》,第 03 冊 No. 016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 27 冊 No. 1545。
《佛所行讚》,第 04 冊 No. 0192。
《惟日雜難經》,第 17 冊 No. 0760。
《婆藪槃豆法師傳》,第 50 冊 No. 2049。
《施設論》第 26 冊 No. 1538。
《高僧傳》,第 50 冊 No. 2059。
《大唐西域記》,第 51 冊 No. 2087。
《出三藏記集》,第 55 冊 No. 2145。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第 14 冊 No. 0452。
《佛說彌勒下生經》,第 14 冊 No. 0453。
《大智度論》,第 25 冊 No. 1509。
《大般涅槃經》,第 01 冊 No. 0007。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第 09 冊 No. 0272。
《菩薩戒本》,第 40 冊 No. 1813。
《高僧法顯傳》,第 51 冊 No. 2085。
《續高僧傳》,第 50 冊 No. 2060。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 03 冊 No. 0159。
《增一阿含經》,第 02 冊 No. 0125。
《六度集經》,第 03 冊 No. 0152。
《洛陽伽藍記》,第 51 冊 No. 2092。
《佛祖歷代通載》,第 49 冊 No. 2036。
《歷代三寶紀》,第 49 冊 No. 2034。
《佛說德護長者經》,第 14 冊 No. 0545。
《梵網經》,第 24 冊 No. 1484。
《廣弘明集》,第 52 冊 No. 2103。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第 50 冊 No. 2053。
《法苑珠林》,第 53 冊 No. 2122。
《寺塔記》,第 51 冊 No. 2093。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第 38 冊 No. 1772。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第 17 冊 No. 0729。
《法句經》,第 04 冊 No. 0210。
《毘尼母經》,第 24 冊 No. 1463。
《四分律》,第 22 冊 No. 1428。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第 22 冊 No. 1421。
《十誦律》,第 23 冊 No. 1435。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第 24 冊 No. 1451。
《弘明集》,第 52 冊 No. 2102。
《佛祖統紀》,第 49 冊 No. 2036。
《大方等無想經》,第 12 冊 No. 0387。
《宋高僧傳》,第 50 冊 No. 2061。
《釋氏稽古略》,第 49 冊 No. 2037。
四、非出自《大正新脩大藏經》之佛教經典
《善慧大士語錄》,﹝唐﹞樓頴撰,(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7年,《卍續藏經》,第120冊)。
《論事》,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編譯委員會,(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7年8月),第61冊。
《雜阿含經論會編》,印順,(臺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10月)。
印度經典
《摩奴法典》,摩奴一世著、馬香雪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0月)。
《摩訶婆羅多》,﹝印﹞毘耶娑著,黃寶生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學術專書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印順,(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1月10刷)。
《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古正美,(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
《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古正美,(臺北:商周出版,2003年6月)。
《輪迴與轉生-死後世界的探究》,石上玄一郎著,吳村山譯,(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2月)。
《佛教史》,任繼愈、杜繼文主編,(臺北:曉園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1月)。
《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呂澂,(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7月再版)。
《中國佛教與中國文化》,杜繼文,(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宋詞中的神話特質與運用》,李文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6年12月)。
《敦煌文物外流關鍵人物探微》,金師榮華,(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台一版)。
《敦煌石室講經文研究》,邵紅,(臺北: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70年12月)。
《敦煌俗文學研究》,林聰明,(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4年7月初版)。
《中國思想通史》,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8刷)。
《世俗與神聖-中國民眾宗教意識》,侯杰等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印度哲學宗教史》,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10月臺一版)。
《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張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3月)。
《漢傳佛文化演生史稿》,張檿弓(張弓),(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臺一版)。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7月臺二版2刷),上、下冊。
《隋唐佛教史稿》,湯用彤,(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
《龍門石窟-北魏佛教研究》,塚本善隆著,林保堯、顏娟英譯,(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5年5月)。
《望月佛教大辭典》,塚本善隆,(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74年5月)。
《佛教思想發展史論》,楊惠南,(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6月2刷)。
《敦煌變文集新書》,潘重規編著,(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中國俗文學史》,鄭振鐸(鄭篤),(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10月臺七版)。
《古小說鉤沉》,魯迅,(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11月)。
《中國解放區文學史》,劉增杰,(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
《敦煌文學》,顏廷亮,(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
《敦煌學概要》,蘇瑩輝,(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5月,初版二刷)。
論文集論文
王慶菽:〈試談「變文」的產生和影響〉,《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1。
王重民:〈敦煌變文研究〉,《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4。
方立天:〈略論中國佛教的特質〉,《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2年1月2刷)。
向達:〈唐代俗講考〉,《敦煌變文論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與佛教諸宗派的關係〉《中華佛學學報》第五期(1992年7月)。
李永寧、蔡偉堂:〈敦煌壁畫中的彌勒經變〉,《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經變篇》(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周一良:〈讀唐代俗講考〉,《敦煌變文論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
周叔迦:〈漫談變文的起源〉,《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1。
季羨林:〈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譯釋〉,《季羨林文集》(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卷11。
季羨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當代學者自選文庫•季羨林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金岡照光撰:〈敦煌文獻より見たゐ彌勒信仰の一側面〉,《講座敦煌7•敦煌と中仏教》(東京:大東出版社,1984年12月)。
孫楷第:〈讀變文二則〉,《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1。
徐調孚:〈講唱文學的遠祖-「八相變文」及其它〉,《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1。
唐長孺:〈北朝的彌勒信仰及其衰落〉,《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3年5月)。
程毅中:〈關於變文的幾點探索〉,《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2。
傅芸子:〈俗講新考〉,《敦煌變文論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
張鴻勛:〈變文〉,《敦煌文學》(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
楊雄:〈講經文名實說〉,《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5。
楊曾文:〈彌勒信仰的民族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與彌勒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4月)。
趙超:〈略談佛教造像中彌勒形象的演變〉,《布袋和尚與彌勒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4月)。
潘重規:〈敦煌變文與儒生解經〉,《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文學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卷4。
潘重規:〈敦煌變文新論〉,《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鄭阿財:〈從敦煌文獻看佛教傳布的通俗化〉,《文學、文化與世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羅哲文、黃彬:〈漫談塔的來源及演變〉,《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2年1月2刷)。
羅宗濤:〈敦煌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中李稍雲小考〉,《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1年)。
期刊論文
毛德富:〈從明代市民小說看市民的審美情趣〉,《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2期(1999年3月)。
方立天:〈略論我國的彌勒信仰〉,《佛學研究》第2期(1993年)。
古正美:〈梁武帝的彌勒佛王形象〉,《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二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伏俊璉:〈論變文與講經文的關係〉,《敦煌研究》(甘肅:敦煌研究編輯部,1999年8月),第3期(總第61期)。
李樹桐:〈唐代的政教關係〉,《師大學報》(臺北:臺灣省立師範大學編印,1967年6月)。
華方田:〈隋朝的彌勒信仰-以彌勒信仰的興衰為主綫〉,《華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1年4月)。
陳華:〈王政與佛法-北朝至隋代帝王統治與彌勒信仰〉,《東方宗教研究》第2期(1988年9月)。
黃師俊威:〈以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菩薩思想初探〉《華梵人文學報》創刊號(2003年7月)。
楊惠南:〈漢譯佛經中的彌勒信仰〉,《文史哲學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年)。
劉學銚:〈從《大唐西域記》看七世紀之西域〉,《中國邊政》第167期(2006年9月)。
戴玄之:〈白蓮教的本質〉,《師大學報》(臺北:臺灣省立師範大學編印,1967年6月)。
顏尚文:〈梁武帝受菩薩戒及捨身同泰寺與「皇帝菩薩」地位的建立〉,《東方宗教研究》新一期(1990年10月)。
譚世寶:〈略論佛教的語言文字政策及其偉大成果〉,《佛學研究》第10期(2001年)。
國科會論文
古正美:〈彌勒下生信仰與護法思想的經文發展〉,收入國科會研究報告計劃,編號NSC75-0301-H007-03。
何湘妃:〈武則天的彌勒信仰與轉輪王思想〉,收入國科會研究報告計劃,編號NSC75-0301-H007-03。
陳華:〈元明時代秘密教派中之彌勒信仰〉,收入國科會研究報告計劃,編號NSC75-0301-H007-03。
黃敏枝:〈宋代民間的彌勒信仰及其活動〉,收入國科會研究報告計劃,編號NSC75-0301-H007-03。
學位論文
朱柔若:《社會學世俗化理論的回顧溯源與台灣民間宗教的世俗化》(臺北: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黃運喜:《會昌法難研究-以佛教為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使用圖片之出處
王元明主編:《劉禹錫詩文賞析集》(四川:巴蜀書社出版,1989年2月)。
季崇建:《千年佛雕史》(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7年7月)。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5月4刷)。
程光裕、徐聖謨主編:《中國歷史地圖上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歷史地圖編纂委員會,1980年12月初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7月3刷),冊1-4。
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8月)。
塚本善隆:《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74年5月),冊1。
塚本善隆著,林保堯、顏娟英譯:《龍門石窟-北魏佛教研究》(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5年5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