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9: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程美珍
研究生(外文):Mei-jen Cheng
論文名稱:屈大均及其詞研究
指導教授:蘇淑芬蘇淑芬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4
中文關鍵詞:清詞嶺南三大家屈大均騷屑詞
外文關鍵詞:CI in Chin Dynastythree Lingnan renowned poetsQu DajunSou-Chia sty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5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近年明清詞的研究已成學術領域上之新趨,尤以清詞,日漸受到詞學研究者之青睞。屈大均(1630-1696),處於明清之際,遭逢故國覆滅,其詩文常流露亡國之思。他向以「嶺南三大家」稱號享譽詩壇,其詞長期受詩名之盛所累,且其著作有反清思想而曾受禁燬,故其詞作直至近年方受世人注目。本論文即以屈大均其人及詞作為研究對象,全文由生平、著作之論述,再至詞作內容、藝術特色的探討,以期為後來欲研究屈詞者提供參考。全文共分六章,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撰寫本文之動機與目的、前研究之文獻、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屈大均生平。論述屈大均之籍貫字號、家世背景、生平經歷、著作概述、
及文學淵源。
第三章:詞作內容探析。此章以詞作內容分為抒懷、詠物、情愛、交游等四個主
題分別析論之。
第四章:詞作特色。以藝術技巧與詞作風格來論述屈詞特色。
第五章:詞壇地位。
第六章:結論。
“CI”, a form of classical poetry in Ming and Chin Dynasty, is getting more noticed by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ers in recent years. Qu Dajun (1630-1696) was born in late Ming Dynasty and experienced the destruction of his devoted Ming Dynasty. His article often show his missing to the old dynasty. QU is famous as the “three Lingnan renowned poets” in Chinese literature; however, his “CI” is not as famous as his poem and was not well known by people. Furthermore, his writing is forbidden by the Chin Dynasty because those are full of the thought of being against the New Chin Dynasty. That is the reason why his article is known by people until recent years. In this thesis, I will aim at the research of Qu’s “CI”, including the study of his daily life, experience, writing content and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it may be provided a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ers.
In this thesis, there will be six chapters, which are listed as follows.
1.To describe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nd illustrate the former research and our research method.
2.To describe Qu’s daily life and experience including the place he was born, his family, his experience, his writing and his rich contents in Chinese literature.
3.To research the “CI”. That will classified as 4 subjects, including (1) express his own feeling.(2) express the inspiration by the environment.(3) express the love (4) express the friendship.
4.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u’s “form of classical poetry”, from the viewpoint of artistic “SKILL” and “STYLE”.
5.His position in the” CI”
6.Conclus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2
第二章 屈大均生平 …………………………………………14
第一節 籍貫字號 ……………………………………………14
一、籍貫-世居番禺,沙亭其鄉…………………………………14
二、字號-稱號豐碩,文人稱冠…………………………………15
(一)父親寄養邵家………………………………………………16
(二)鑽研易經………………………………………………………16
(三)居住環境………………………………………………………17
(四)逃禪出世………………………………………………………17
(五)景仰屈原………………………………………………………17
(六)伉儷之情………………………………………………………19
(七)其他……………………………………………………………20
三、室名-持節築室,展志清高……………………………………22
(一)辟世之志…………………………………………23
(二)讀易有感…………………………………………24
(三)自我警醒、期許………………………………………………25
(四)自然環境………………………………………………………25
(五)酬謝故人………………………………………………………26
第二節 家世背景 …………………………………………………30
一、家族淵源-其祖多壽人、詩人…………………………………30
(一)遠祖………………………………………………30
(二)近祖………………………………………………32
(三)父親………………………………………………33
二、家庭概況-妻妾賢良,育子有成……………………………34
(一)家庭貧困…………………………………………34
(二)妻妾賢良…………………………………………34
(三)子女有成…………………………………………37
第三節 生平經歷 ………………………………………………39
一、幼年─嚴父教誨,讀書立志………………………………39
二、弱冠—從師抗清,逃禪成僧…………………………………41
三、壯年—成僧出遊,避禍復明……………………………………43
(一)第一次遠游……………………………………………………43
(二)第二次遠游……………………………………………………44
(三)第三次遠游……………………………………………………47
四、中年─入湘從軍,出游避禍……………………………………50
伍、晚年─貧困自適,講學著述……………………………………52
第四節 著作概述 …………………………………………………55
一、著作豐碩…………………………………………………………55
(一)《翁山易外》…………………………………………………57
(二)《翁山文外》…………………………………………………58
(三)《廣東新語》…………………………………………………58
(四)《皇明四朝成仁錄》…………………………………………59
二、著作禁毀…………………………………………………………59
(一)雍正朝-肇因曾靜案,定案大義覺迷錄……………………60
(二)乾隆朝-列禁書首惡,牽連諸多文士……61
第五節 詞集流傳 …………………………………………………65
一、屈大均詩集版本出現之順序 ……………………………………65
二、詞作收錄版本之探尋 ……………………………………………67
三、詞集名稱與卷數不一之情形 ……………………………………69
四、詞集版本流傳之歸結 ……………………………………………71
第六節 文學淵源 …………………………………………………73
一、《易》之「不易」為宗,兼重《詩經》之「雅正」…………73
二、承繼屈原,仰慕李杜,宗法蘇辛……………………76
第三章 詞作內容探析 ………………………………………………81
第一節 「抱冬青、淚斷鬱江流」之抒懷詞…………………………81
一、亡國之思…………………………………………………………81
(一)清兵入侵………………………………………………………81
(二)懷念桂王………………………………………………………82
二、南京謁陵…………………………………………………………83
三、懷古詠史…………………………………………………………86
四、邊塞遠遊…………………………………………………………90
五、從軍復國…………………………………………………………98
六、途窮家貧 ………………………………………………………101
第二節「恨沙蓬、偏隨人轉」之詠物詞……………………………102
一、托物寓意 ………………………………………………………103
二、詠物形神兼具 …………………………………………………109
三、描摹事物形態 …………………………………………………115
第三節 「因卿嫵媚,不愛春山」之情愛詞………………………117
一、妻妾 ……………………………………………………………117
(一)王氏華姜 ……………………………………………………117
(二)黎氏綠眉 ……………………………………………………121
(三)陳氏 …………………………………………………………123
(四)劉氏昭平 ……………………………………………………124
(五)丘氏辟寒 ……………………………………………………125
二、歌妓 ……………………………………………………………125
第四節「沐浴精華,卿雲葩爛」之交游詞…………………………127
一、朱彝尊 …………………………………………………………128
二、王弘撰 …………………………………………………………131
三、王隼 ……………………………………………………………135
四、吳興祚 …………………………………………………………137
第四章 詞作藝術技巧及風格 …………………………………141
第一節 藝術技巧…………………………………………………141
一、善於比興寄託 …………………………………………………141
二、善移情於物,情景交融…………………………………………144
三、 用詞精當,多用典故 …………………………………………148
四、善採時空交錯,虛實對比………………………………………154
五、多用類疊,情意綿長 …………………………………………160
第二節 詞作風格…………………………………………………163
一、悲歌慷慨…………………………………………………………163
二、婉約纏綿…………………………………………………………166
三、恬淡自適…………………………………………………………168
第五章 詞壇地位…………………………………………………169
第六章 結 論 …………………………………………………173
參考書目舉要 ………………………………………………………177
1.參考書目共分十大類;
2.書目欄位依「書名」、「作者」、「收錄書刊暨作者」、「出版城市」、「出版社名」與「出版年月」等,由左至右依序排列;
3.古籍以作者時代順序排列,遇同一朝代亦依年代先後次序列之;
4.今人著作(包含專著、期刊、學位論文等)則依與「屈大均」相關之著作、「出版年月」由早至晚依序列之,其次再依序以「書名」排列。
一、屈大均著作與相關書籍
《何氏至樂樓叢書》 何光耀編 臺北 國家圖書館 1978年4月景印 清末國學扶輪社會本
《翁山詩外》 屈大均 歐初、王貴忱編 《屈大均全集.冊一、二》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
《道援堂詞》 屈大均 歐初、王貴忱編 《屈大均全集.冊二》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
《翁山文外》 屈大均 歐初、王貴忱編 《屈大均全集.冊三》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
《皇明四朝成仁錄》 屈大均 歐初、王貴忱編 《屈大均全集.冊三》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
《廣東新語》 屈大均 歐初、王貴忱編 《屈大均全集.冊四》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
《翁山易外》屈大均 歐初、王貴忱編 《屈大均全集.冊五》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
《永安縣次志》屈大均 歐初、王貴忱編 《屈大均全集.冊六》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
《四書補註》屈大均 歐初、王貴忱編 《屈大均全集.冊六》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
《四書考》屈大均 歐初、王貴忱編 《屈大均全集.冊七》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
《屈大均年譜》 汪宗衍澳門于今書屋印行1970年
《屈大均詩詞編年箋校》 陳永正 廣州 中山大學 2000年
《屈大均年譜》 鄔慶時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年2月
《江浙訪書記》 謝國楨 上海 上海書局出版社 2004年
二、經史雜著(依原作者年代排序)
《史記》 漢.司馬遷、裴駰注 北京 中華書局 1982年
《漢書》 漢.班固 唐.顏師古注 臺北 中華書局 1996年
《魏書》 北齊.魏收,楊家駱編 《(新校本)魏書附西魏書》 臺北 鼎文書局 1975年
《水經注》 酈道元撰、王國維注 臺北 新文豐出版社 1987年
《舊五代史》 薛居正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55年
《資治通鑒》 司馬光等編撰,史炤編譯 上海 商務書局
《詩集傳》 朱熹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60年
《元史》 宋濂等修 北京 中華書局 1995年
《明史》 清.張廷玉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番禺縣志》 李福泰、史澄著 臺北 成文書局 1967年
《番禺縣續志》 梁鼎芬,丁仁長 臺北 學生書局 1968年
《清代文字獄檔》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 臺北 華文書局 1969年
《清史稿》 清.趙爾巽、柯劭忞 臺北 明文書局 1985年
《史記會注考證》 瀧川龜太郎 臺北 宏業書局 1980年10月
《明遺民傳記資料索引》 謝正光編著/王德毅校訂 臺北 新文豐書局 1981年
《清代各省禁書彙考》 雷夢辰 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9年。
《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9至1991年
《續修四庫全書》《禁書總目》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 史部921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明史講義》 孟森 北京 中華書局 2006年11月
三、詞總集、選集
《花間集》 後蜀.趙崇祚輯 臺北 文光圖書有限公司 1970年
《六瑩堂集九卷二集八卷詞評一卷附錄一卷》 清梁佩蘭 1997年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明詞綜》 清王昶、朱彝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續修四庫全書》
《彊村語業》清朱祖謀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續修四庫全書》
《曝書亭集》清朱彝尊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5年 《文津閣四庫全書》
《廣篋中詞》葉恭綽 臺北 鼎文書局 1971年
《全清詞鈔》葉恭綽 臺北 河洛圖書出版 1975年9月
《全宋詞》 唐圭璋 臺北 中華書局 1978年
《清名家詞》 陳乃乾 上海 上海書店 1982年
《清人選評詞集三種》 尹志騰 濟南 齊魯書社 1988年
《金元明清詞鑑賞辭典》 唐圭璋 南京 新地文學出版社 1992年
《明詞彙刊》 趙尊嶽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
《清詞三百首》 錢仲聯 長沙 嶽麓書社 1992年
《嶺南歷代詞選》 陳永正 廣東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3年
《清詞記事會評》龍振中、龍以丁 合肥 黃山書社出版 1995年
《近代詞鈔》 嚴迪昌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6年
《浙西六家詞十一卷》 清龔翔麟 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全清詞.順康卷》 南京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全清詞編纂委員會 北京 中華書 局出版 2002年
《全明詞本》 饒宗頤初編、張璋總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
《近三百年名家詞選》 龍榆生 臺北 世界書局 2005年
《全明詞補編》 周明初、葉曄編 杭州 浙江大學 2007年
四、詞話
《詞徵》 清張德瀛 收入唐圭璋 《詞話叢編》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8年2月
《廣篋中詞》 葉恭綽 臺北 鼎文書局 1971年9月
《蕙風詞話》 況周頤撰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年12月
《詞源》 張炎 收入唐圭璋《詞話叢編》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8年
2月
《聽秋聲館詞話》 清丁紹儀 收入唐圭璋《詞話叢編》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2月
《國朝詞綜補》 清丁紹儀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續修四庫全書》
《詞話叢編》 唐圭璋編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2月
五、詞學論著、詞史
《詞學發微》徐信義 臺北 華正書局 1985年
《朱彝尊之詞與詞學研究》蘇淑芬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6年
《唐宋名家詞賞析》 葉嘉瑩 臺北 大安出版社 1989年
《清代詞學四論》 吳宏一 臺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0年
《迦陵談詞》葉嘉瑩 臺北 三民書局 1997年
《清詞叢論》 葉嘉瑩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
《清代詞學的建構》 張宏生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
《女性詞史》 鄧紅梅 濟南 山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年
《中國詞學的現代觀》 葉嘉瑩撰 臺北 大安出版社 1999年7月
《清詞散論》葉嘉瑩 臺北 桂冠出版社 2000年
《唐宋詞十七講》 葉嘉瑩 臺北 桂冠圖書出版 2002 年9月
《湖海樓詞硏究》 蘇淑芬 臺北 里仁書局 2005年
《辛派三家詞硏究》 蘇淑芬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2006年
六、文學史、批評史、學術史
《詞史》 劉毓盤 臺北 學生書局 1972年 頁213
《中國文學史》 宋海屏 臺北 學生書局 1974年10 月
《唐宋詞史》 楊海明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7年
《清詞史》 嚴迪昌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0年
《中國詞史》許宗元 合肥 黃山書社 1990年12月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 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2年
《嶺南文學史》 陳永正 廣東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嶠嶺春秋:嶺南文化論集(一)》 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4年
《詞曲史》 王易 北京 東方出版社 1996年
《乾嘉考據學研究》 漆永祥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
《唐宋詞流派史》 劉揚忠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年
《中國史學史教本》 白壽彝 北京 北京師大出版社 2000年
《中國詞學史》 謝桃坊 成都 巴蜀書社 2002年12月
《中國詞史》 黃拔荊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5月
《清水茂漢學論集》 清水茂撰、蔡毅譯 北京 中華書局 2003年
七、文學總集、別集
《陶淵明集全譯》 陶潛,郭維森、包景誠注 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6年3月
《玉臺新詠》南朝徐陵編,清吳兆宜注 臺北 世界書局 2001年8月
《李白集校注》李白撰、瞿蛻園等人注 臺北 里仁書局 1981年
《太平廣記》宋.李昉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3年6月
《楚辭補注》宋.洪興祖 臺北 漢京出版社1983年
《詩集傳》 朱熹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60年
《劍南詩稿校注》陸游 南京 上海古籍出版 2000年
《廣州人物傳》明黃佐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
《吳梅村全集》清吳梅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
《曝書亭集》 清.朱彝尊 臺北 臺北出版社 1975年《四部叢刊初編集部》
《清代傳記叢刊》《昭代名人天牘小傳》 清.吳修、周駿富輯 臺北 明文出版社 1986年
《困學紀聞》 清王應麟 守福堂藏 1825年
《定盦全集》 清龔自珍 臺北 中華書局 1966年
《池北偶談》 清王士禎 臺北 漢京出版 1984年5月
《貞一齋詩說》清李重華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0年
《朱竹垞先生年譜》 清楊謙編 北京 北京圖書館 1999年 《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
《十二朝東華錄》 蔣良騏著、王先謙編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63年
《六瑩堂集》 錢林、呂永光校點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1992年
《清代禁書知見錄》 孫殿起 臺北 成文書局 1978年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 臺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 1978年
《明皇雜錄.東觀奏記》 鄭處誨 北京 中華出版 1994年
《古文觀止》 謝冰瑩注 臺北 三民書局 1996年10月
《四庫禁燬書叢刊》 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0年
《清初詩文與士人交遊考》 謝正光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
《修辭通鑑》 成偉鈞 臺北 建宏出版社 1996年1月
《修辭學》 黃慶萱 臺北 三民書局 1980年12月
《修辭語法學》 吳士文,馮凴主編 長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5年10月
八、學位論文
《屈大均翁山研究》 何樂文 香港珠海書院中國文史研究所 1971年
《屈翁山忠愛詩研究》 張靜尹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屈大均詩歌意象研究》 卜慶安 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03年
《屈大均人格及其詩歌創作》 章玳 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04年
《屈大均《翁山易外》研究》 何淑蘋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4年
《屈大均騷屑詞研究》 陳珈琪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年
《論屈大均遺民心態之變對其詞作的影響》 岳林海 重慶 西南大學學報2007年
《兩宋詠物詞研究》 馬寶蓮 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3年
《明末忠義詞人研究》 陳美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5年
《嶺南三大家研究》 王富鵬 廣州中山大學博士論文 2007年
九、期刊論文
〈屈大均之生平與著述〉 柳作梅 《東海大學圖書館學報》 1966年7月第8期
〈屈大均之生平與著述〉 柳作梅 《東海大學圖書館學報》 1967年4月第9期
〈屈大均「詞」簡介〉 韓穗軒 《古今談》 1974年6月
〈讀屈翁山騷屑詞〉 關照祺 《廣東文獻》 1982年9月
〈屈翁山騷屑詞讀後記〉 羅子英 《廣東文獻》 1982年9月第9卷第3期
〈屈翁山《翁山詩外》版本考略〉 嚴志雄 《國立中央圖書館刊》 1990年12月第23卷第2期
〈屈大均著作版本述略〉 李文約、陳子雄 《嶠嶺春秋:嶺南文化論集(一)》 1994年11月
〈屈大均雜體詩初探〉 林舉英 《深圳大學學報》 1995年5月第13卷第2期
〈尋根的心跡──論屈大均〉 覃召文 《文學遺產》 1995年第6期
〈略論屈大均及其詩的源流風格〉 趙福壇 《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6年第4期
〈試論屈大均對嶺南文化的傑出貢獻〉 洗劍民 《暨南學報》 1996年第4期
〈論屈大均的山水詩〉王英志 《文學遺產》 1996年 第6期
〈騷屑詞研究〉 黃崑堯 《嶺嶠春秋.嶺南文化論集(四)》 1997年
〈屈大均文藝思想的內容〉毛慶耆 《嶺南文史》1997年1月
〈海峭明珠──略論屈大均的《騷屑詞》〉 蔡國頌 《嶺嶠春秋.嶺南文化論集(四)》 1997年
〈屈大均及其史學〉 關漢華、洗劍民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7年 4月第19卷第2期
〈屈大均的儒學情結〉 何天杰 《學術研究》 1997年 第8期
〈屈大均詩歌的文化精神與美學品格〉 楊子怡 《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8年第14卷第4期
〈多面人生──屈大均氣節淺析〉 李建華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年第15卷第12期
〈多面人生——屈大均人格內涵〉 李建華 《嶺南文史》 2002年 01期
〈論屈大均「逃禪」〉 卜慶安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2年 2期
〈從屈大均的詩文看他与兩廣總督吳興祚的關系〉 楊皚 《廣東史志》 2002年第4期
〈屈大均的逃禪與明遺民的思想困境〉 孫立 《廣州中山大學學報》 2003年第5期
〈論屈大均的金陵詩〉 章玳 《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4年4月第15卷第2期
〈不才多祖離騷辭─由意象的運用看屈大均詩受屈原的影響〉 魏傳強 《濟南山東師範大學學報》 2004年6月第3期
〈民國以來屈大均研究著作目錄〉 何淑蘋 《書目季刊》 2004年12月第38卷第3期
〈論屈大均的詠物詩〉章玳 《玉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年第26卷第4期
〈論屈大均之詠物詩〉 章岱 《玉林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 第26卷 第4 期
〈論屈大均的婦女詩〉章玳 《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年第6期
〈杜甫對屈大均詩論的影響〉 董就雄 《杜甫研究學刊》 2006年第2期
〈論清初遺民詞創作的主題傾向〉 袁美麗 《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6年02期
〈國內近20年來屈大均研究綜述〉 劉平波 《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7年2月第12卷第1期
〈屈大均詩歌意象類型探析〉 卜慶安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2期
〈論清初「嶺南三家」詞——兼論「嶺南詞派」〉 范松義 《韶關學院學報》 2008年01期
〈忍寒漫錄八〉 籜工 《同聲月刊》 1941年5月第1卷第6號
〈忍寒漫錄九〉 籜工 《同聲月刊》 1941年6月第1卷第7號
〈南宋時期的嶺南詞〉 梁守中 《中山大學學報》 1994年第1期
〈讀玉山史年譜札記〉 馬明達 《甘肅西北師大學報》 1994年3月第31卷第2期
〈論嶺南詩風的形成及其特長〉 周錫韋 《明清文學國際學術研究會》2000年
〈論詞之藝術特色〉 劉琨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 2001年5月第30卷
〈明清易代與明遺民的心理氛圍〉 孔定芳 《歷史檔案》 2004年4期
〈清初五十年間明遺民群體之嬗變〉 李瑄 《漢學研究》 2005年6月第23卷第1期
〈從比興手法看詞的抒情美創造〉 吳小英 《浙江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6年9月第2卷第3期
〈朱彝尊豔詞略論〉 魯竹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年37卷第5期
〈「我」是誰?-宋代詠物詞中四種「物我」關係〉 黃培 《南京審計學院對外漢語系》 2006年12月
十、專科目錄與辭典工具書
《實用詞譜》 蕭繼宗 臺北 中華叢書委員會 1957年
《文科大辭典》 清末國學扶輪社編 臺北 新文豐出版社 1974年
《景物人物描寫辭典》 袁日新 雲南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辭源》 遠流出版編 臺北 遠流出版 1990年11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