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71.15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2 03: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雅婷
研究生(外文):Ya-Ting Tsai
論文名稱:文化產業之消費者行為-以表演藝術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Consumer Behaviors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 with Performing Arts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何照義何照義引用關係黃庭邦黃庭邦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au-Yi HoTing-Pang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6
中文關鍵詞:文化產業表演藝術消費者行為
外文關鍵詞:Cultural IndustriesPerforming ArtsCustomer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6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台灣於2002年將文化創意產業列入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之中,其中,表演藝術近年來呈現大幅成長趨勢,政府及表演藝術相關團體若欲推廣文化產業,必須先瞭解消費者之特性。
本研究以EKB模式為基礎架構,將消費者選擇分為會去觀賞表演藝術與不會
去觀賞表演藝術兩項,藉由檢測變項之間的相互關係來瞭解消費者行為,並透過研究結果提出行銷活動建議,以供政府與表演藝術團體擬定行銷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目前一般消費者進行施測,利用SPSS統計軟
體來進行資料分析,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有:次數分配及百分比交叉分析、因素分析、卡方檢定、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1、選擇決策在「學習藝術課程」上,有顯著差異。
2、選擇決策在「藝術參與」和「藝術推廣」這兩類生活型態上,有顯著差異。
3、選擇決策在「支持表演者」、「休閒娛樂需求」及「達成社會需求」這三種觀賞動機上,有顯著差異。
4、觀賞者的資訊來源,不會影響觀賞者選擇之表演藝術類型。
5、造成觀賞者阻礙因素之評估準則有「服務品質」、「演出品質」、「附加條
件」。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as been included in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for 2002 in Taiwan. With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here has been a great leap in Performing Arts recently. However, i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rforming Arts organizations want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umers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have to be inquired into beforehand.
This research adopts EKB Model as the basic research framework. Customer decision behaviors we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is willing to see Performing Arts, the other is unwil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 behaviors were found by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esearch variable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ions for designing marketing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thus, the suggestions could be referred to as the basis of marketing decision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Performing Arts organizations.
The questionnaires was given to general publics who are likely to be consumers of the Performing Arts.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with SPSS statistics software. Th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used include:frequency distribution、factor analysis、 Chi-square test analysis、ANOVA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listed as the followings :
1、When exam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s demograpgics on customer choice decisions a significant effect was found in the arts course taken.
2、When comparing customer choice decision between life styl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und in arts participation and arts promotion.
3、When comparing customer choice decision between motivational typ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und in support performer, entertainment need, social want.
4、Th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did not influence the choices of audiences on Performing Arts types.
5、The evaluation criteria, including service quality, performance quality, and added condition, resulted in barrier factors for going to see a performing art.
內容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文化產業 4
第二節 表演藝術 9
第三節 消費者行為 14
第四節 表演藝術消費者行為相關文獻之探討 19
第五節 研究架構 21
第六節 研究假設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研究變數之定義與測量方式 26
第二節 問卷設計與實施 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31
第一節 觀賞選擇決策之人口統計變數分析 31
第二節 觀賞選擇決策之生活型態分析 42
第三節 觀賞選擇決策之觀賞動機分析 49
第四節 表演藝術資訊來源與表演藝術類型選擇分析 56
第五節 表演藝術評估準則與阻礙因素分析 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8
第二節 建議 74
第三節 研究限制 78
附錄一 參考文獻 79
附錄二 本研究之問卷 84




圖目錄
圖2-1 Nicosia 消費者行為模式 16
圖2-2 EKB 消費者行為模式 18
圖2-3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 22

表目錄
表2-1 英國文化創意工業分類表 5
表2-2 紐西蘭創意工業分類表 6
表2-3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類項與細項產業表 7
表2-4 表演藝術消費者行為相關文獻研究內容 19
表3-1 研究問卷說明表 28
表4-1 樣本統計資料表 31
表4-2 最近一年中觀賞與否的人數統計 33
表4-3 是否觀賞與性別之交叉分析與卡方檢定表 34
表4-4 是否觀賞與年齡之交叉分析與卡方檢定表 35
表4-5 是否觀賞與教育程度之交叉分析與卡方檢定表 36
表4-6 是否觀賞與職業之交叉分析與卡方檢定表 37
表4-7 是否觀賞與每月平均收入之交叉分析與卡方檢定表 38
表4-8 是否觀賞與藝術課程經驗之列聯表 39
表4-9 是否觀賞與藝術課程經驗之交叉分析表 40
表4-10 是否觀賞與每月休閒娛樂費用之交叉分析與卡方檢定表 40
表4-11 人口統計變數與觀賞者選擇決策之卡方檢定彙整表 41
表4-12 KMO與Bartlett檢定 43
表4-13 生活型態因素構面特徵值與解釋變異量表 43
表4-14 生活型態因素一分析表 44
表4-15 生活型態因素二分析表 45
表4-16 生活型態因素三分析表 46
表4-17 生活型態因素四分析表 46
表4-18 生活型態因素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分析表 47
表4-19 觀賞決策與生活型態之變異數分析表 48
表4-20 觀賞動機KMO與Bartlett檢定分析表 50
表4-21 觀賞動機因素構面特徵值與解釋變異量表 50
表4-22 觀賞動機因素一分析表 51
表4-23 觀賞動機因素二分析表 52
表4-24 觀賞動機因素三分析表 52
表4-25 觀賞動機因素四分析表 53
表4-26 觀賞動機因素五分析表 53
表4-27 觀賞動機因素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 54
表4-28 觀賞決策與觀賞動機之單變量ANOVA及K-W ANOVA分析表 55
表4-29 表演藝術類型次數分析表 56
表4-30 表演藝術類型與資訊來源之卡方檢定列聯表 57
表4-31 KMO與Bartlett檢定 58
表4-32 評估準則因素構面特徵值與解釋變異量表 59
表4-33 評估準則因素一分析表 60
表4-34 評估準則因素二分析表 60
表4-35 評估準則因素三分析表 61
表4-36 評估準則因素四分析表 61
表4-37 KMO與Bartlett檢定 62
表4-38 阻礙因素構面特徵值與解釋變異量表 63
表4-39 阻礙因素構面一分析表 64
表4-40 阻礙因素構面二分析表 64
表4-41 阻礙因素構面三分析表 65
表4-42 評估準則與阻礙因素之相關係數矩陣表 66
表4-43 假設檢定結果彙整 67
一、中文部份
1.王嘉棣(1995),表演藝術觀賞行為與自我監控、藝術觀感、生活型態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王志剛、謝文雀譯(2001),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 W.著,消費者行為,台北:華泰出版。(原著出版年:1995)。
3.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文化統計,台北市。
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現況調查研究,12月。
5.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2004文化白皮書,初版,台北市。
6.宋炎本(1981),台北市文化藝術活動觀賞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汪煜民(1985),企業經營者藝術觀賞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李雙燕(1988),表演藝術觀賞者生活型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吳靜吉(1987),談表演藝術活動與文化,文化傳播叢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0.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第3版,台北:知城出版。
11.吳慧娟(2006),表演藝術市場口碑與消費者決策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林義郎(1984),表演藝術活動觀賞行為與其價值觀及生活型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林玉靜(1989),古典音樂會聆賞行為與行銷策略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林聖凡(2005),影響青少年觀賞或參與表演藝術活動之因素,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范中匯(2002),英國文化產業狀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6.高登第譯(1998),Kotler, P. & Scheff, J.著,票房行銷(Standing Room Only:
Strategies for Marketing the Performing Arts),台北:遠流出版。
17.施顏祥(2002),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劃,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8.施顏祥(2002),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簡報資料-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劃全體研討會,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9.唐至明(1993),大學生欣賞古典音樂會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耿建興、夏學理(1998),表演藝術之媒體行銷研究,空大行政學報,第8期。
21.夏學理、凌公山、陳媛編著(1998),文化行政,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22.陳亞萍(2000),台北市表演藝術觀眾之生活型態與行銷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3.陳姿宏(2005),表演藝術團體行銷之研究-以國立國光劇團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陳淑汝(2003),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皮影戲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5.張其昀監修(1988),中華百科全書(中國文化大學暨中華學術院編行),第四冊,頁2118。
26.黃俊英(1998),多變量分析,第6版,台北:華泰出版。
27.蔡美玲譯(1989),邁可.畢林頓等(Michael Billington etc.)著,表演的藝術(Performing Arts),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8.蔣永寵(2002),表演藝術聯合行銷及消費者行為,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9.謝安田(1998),企業研究方法,第1版,台北:著者發行。
30.謝耀龍(1986),大學生之生活型態與國劇觀賞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1.戴湘涒(2001),影響表演藝術消費體驗之因素及評估準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2.薛玉龍(2004),台灣表演藝術團體付費會員之消費行為模式與付費制度建
議,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酈佩珍(1996),台北市民觀賞表演藝術行為之區隔化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1.Andreasen, R. A., & Belk, R. W. (1980), “Predictors of attendance at the performing art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7(2), pp.112-120.
2.Baumol, W. J., & Bowen, W. G. (1965), “Performing arts - the economic dilemma,”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for the 20th Century Fund.
3.Chilvers, I., & Osborne, H. (1992),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Art,”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378.
4.DCMS (2001), 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 2001, UK.
5.Engle, J. F., Kollat, D. T., & Blackwell, R. D. (1984), Consumer behavior. (4th ed.), Hinsdale, IL: Dryden Press.
6.Engle, J. F.,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 W. (1995), Consumer Behavior, (8 th ed.), Fort Worth, Texas: Dryden Press, pp.237.
7.Finland Culture Industry Committee (2002), Final Report.
8.Fittzhugh, L. (1983), “An Analysiss of Audience Studies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in America Part I: The Audience Profile,” The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and Law 13 (2), pp.49-85.
9.Gorsuch, R. L. (1983), Factor Analysi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10.Hirveld, D. P. (1990), The Performing Arts –An Audience’s perspective,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pp.3-4.
11.Kotler, P. (2000), Marketing management (10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k
12.Kaali-Nagy, C., & Garrison, L. C. (1972), “Profiles of users and nonusers of the Los Angles Music Center,”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5(2), pp.133-143.
13.McCarthy, K. (2001), The Performing Arts in A New Era, NJ: Prentice-Hall, pp.18-19.
14.Mitchell, A., & SRI International. (1985), The professional performing arts: attendance patterns, preferences and motives, volume Ⅱ . Madison, Wisconsin: Association of College,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Administrators.
15.National Reserch Center for the Arts, Inc. (1975), “Americans and the Arts : A Survey of Public Opinon,” New York: Associated Councilor the Arts, pp.45-119.
16.Nicosia, F. M. (1966), “Advertising Management, Consumer Behavior and Simula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8(3), pp.258-267.
17.Nicosia, F. M. (1968), “Consumer decision process,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impli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8.Schiffman, L. G., & Kanuk, L.L. (1991), Consumer behavior (2nd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Statistics New Zealand (1996),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Dwellings.
20.Tighe, A. J. (1985), Culture tourism in the USA. Tourism Management, 6(4), pp.234-251.
21.Williams, T. G. (1982), “Consumer Behavior Fundamental and Strategies,” St. Paul, Brazil: West.
22.Wind, Y., & Green, P. E. (1974), “Some Conceptual, Management, and Analytical Problems in Life Style Research,”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 AMAin William D. well ed.  
23.Zaltman, G., & Burger, P. C. (1975), Markering Research: Fundamentals and Dynamics.

三、網路資料
1.UNESCO. (2002), Available: http://unesco.org/culture/industries.
2.Statistics New Zealand,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Dwellings, (1996), Available:
http://www.stats.govt.nz/domino/exteranl/web/prod-serv.nsf/htmldocs/1996+
Census+of+Population+and+Dwellings.
3.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http://event.cca.gov.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