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84.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3/05/30 07: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宏仁
研究生(外文):Hung-jen Wang
論文名稱:牙科贋復醫療之民事責任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alysis on Civil Liability of Prosthodontic Treatment in Taiwan
指導教授:鄭冠宇鄭冠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Gung-yeu J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6
中文關鍵詞:牙醫師贋復醫療醫療契約民事責任侵權行為消費者保護法
外文關鍵詞:dentistprosthodontic treatmentmedical contractcivil liabilitytortconsumer prote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32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近年來,國內陸續爆發數起重大醫療糾紛事件,經由媒體報導,非但引發社會大眾熱烈討論,也促使醫事人員開始正視其職業風險與醫療責任。另一方面,觀察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歷年受託鑑定之統計資料,亦可發現逐年攀升的趨勢,儘管牙醫師在全部鑑定案件裡所佔比率不高,但隨著各式牙科新興診療項目問世,病患對於診療結果之要求勢必更為嚴苛,難保此一數字日後不會迭創新高。
牙科之醫療糾紛,以不當贋復醫療最為常見,因此本篇論文擬從此一牙醫師日常工作中最常見之贋復醫療出發,於相關法令規定下,首先分析牙科醫療機構類型、相關醫事人員之業務內容,以及牙科贋復醫療之定義與範圍。其次,觀察牙科贋復醫療之臨床特性,歸納其法律性質,並列舉醫療提供者與醫療需求者間的各種權利義務關係。最後,分別從我國民法與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探討相關契約責任、侵權行為責任與服務責任,以及整理晚近法院之實務見解,特別是民國88年4月21日修正公布民法第227條與第227條之1,使醫療需求者得依債務不履行規定,就人格權之侵害請求財產上與非財產上損害之賠償,以及民國93年4月28日修正公布醫療法第82條第2項,明訂醫療提供者之過失責任,皆顯著影響實務判決之發展,亦釐清過去諸多學說爭議。
本篇論文認為,牙科贋復醫療之民事責任,判斷上應以民法之債務不履行責任為核心,依照個案情況,分別發生給付不能、給付遲延、不完全給付與給付拒絕之法律效果;若交付之贋復物含有瑕疵,醫療需求者另可主張物之瑕疵擔保責任,請求修補瑕疵、解除契約或減少報酬。準此,醫病雙方所約定之給付內容,攸關上述民事責任是否成立,故當事人應投注更多心力進行磋商,使之力求明確,避免流於各自之主觀認定。另一方面,國內學界與實務界對於醫療提供者之損害賠償責任,是否採取無過失責任,看法向來分歧,本篇論文嘗試透過瑕疵擔保責任之援引,緩和各說之利弊,亦兼顧醫病雙方的權益。最後,有鑑於各種醫療行為之臨床特性不盡相同,為能更細緻處理各環節之法律關係,妥適論斷醫病雙方之相關民事責任,醫界與法律界實應攜手合作,持續建立個別化之醫療責任體系,進而健全國內之醫療環境及糾紛處理機制,使醫療提供者與醫療需求者均有所依循,消弭非理性之衝突與抗爭。
In recent years, Taiwan has witnessed high profile disputes arising out of questionable medical practices. The widely reported disputes not only have kicked off discussions in the public but also have prompted the medical sector to carefully think about possible legal risks and liability in the profession.
According to the Dispute Mediation Committee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while disputes arising out of dental care account for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of the total, the number is on the rise. With patients becoming more demanding than ever, in particular, when advanced medical technologies charge them more, it is possible for dental care disputes to hit new highs.
Malpractice in prosthodontic treatment has become the major cause of disputes in dental care. So,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legal impacts on prosthodontic treatment by examining day-to-day work of dentists first, and then analyzing the operations of dental clinics and the scope of prosthodontic and related treatment under the curr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research also tries to pin down the leg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sthodontic treatment through a thorough analysis on clinical details, and figure out leg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rvice providers(dentists) and service seekers(patients). Moreover, the research discusses possible civil liability of prosthodontic treatment based on the Civil Code,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as well as recent court decisions and legal experts’ opinions.
The research emphasizes Articles 227 and 227-1 under the Civil Code, which became effective in April 1999, provide patients shall seek compensation for their physical damage or emotional stress caused by dentists’ unsatisfied treatment.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agrees Article 82 under the Medical Treatment Act, which went into effect in April 2004, provides dentists should shoulder strict liability in case of malpractice to resolve thorny disputes. Both of the laws have become influential to court rulings afterwards.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e rules under the Civil Code governing non-performing contracts between dentists and patients should serve as a critical means of resolving prosthodontic disputes. In other words, patients could claim damages based on product warranties as long as any defects have been found to compromise dentists’ work. To resolve the disputes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dentists and patients had better engage themselves in candid negotiation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what treatment dentists previously promised to offer and how they then delivered the promises.
As the academic and medical sectors have been divided in whether dentists should bear strict liability in case of malpractice, the research finds the product warranty rules could narrow the legal gap to resolve prosthodontic disputes and eventually protect interests of both dentists and patients. The medical sector is also urged by the research to set up a mechanism to provide solutions for such legal headaches. By taking differen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into account,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e academic and the medical sectors have to work together to map out a wide variety of feasible measures and set up a reliable institution to meet various needs for dispute resolution.
目次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目的⋯⋯⋯⋯⋯⋯⋯⋯⋯⋯⋯⋯⋯⋯⋯⋯⋯⋯⋯⋯⋯⋯⋯⋯⋯⋯⋯⋯⋯⋯⋯⋯⋯⋯⋯ 4
 第三節文獻探討⋯⋯⋯⋯⋯⋯⋯⋯⋯⋯⋯⋯⋯⋯⋯⋯⋯⋯⋯⋯⋯⋯⋯⋯⋯⋯⋯⋯⋯⋯⋯⋯⋯⋯⋯⋯⋯⋯⋯⋯⋯ 4
 第四節研究方法⋯⋯⋯⋯⋯⋯⋯⋯⋯⋯⋯⋯⋯⋯⋯⋯⋯⋯⋯⋯⋯⋯⋯⋯⋯⋯⋯⋯⋯⋯⋯⋯⋯⋯⋯⋯⋯⋯⋯⋯⋯ 5
第二章牙科醫療機構與相關人員⋯⋯⋯⋯⋯⋯⋯⋯⋯⋯⋯⋯⋯⋯⋯⋯⋯⋯⋯⋯⋯⋯⋯⋯⋯⋯⋯⋯⋯ 6
 第一節牙科醫療機構⋯⋯⋯⋯⋯⋯⋯⋯⋯⋯⋯⋯⋯⋯⋯⋯⋯⋯⋯⋯⋯⋯⋯⋯⋯⋯⋯⋯⋯⋯⋯⋯⋯⋯⋯⋯⋯ 6
  第一項醫療機構的類型⋯⋯⋯⋯⋯⋯⋯⋯⋯⋯⋯⋯⋯⋯⋯⋯⋯⋯⋯⋯⋯⋯⋯⋯⋯⋯⋯⋯⋯⋯⋯⋯⋯ 6
  第二項法令規範之牙科醫療機構⋯⋯⋯⋯⋯⋯⋯⋯⋯⋯⋯⋯⋯⋯⋯⋯⋯⋯⋯⋯⋯⋯⋯⋯⋯ 8
  第三項我國牙科醫療機構之現況⋯⋯⋯⋯⋯⋯⋯⋯⋯⋯⋯⋯⋯⋯⋯⋯⋯⋯⋯⋯⋯⋯⋯⋯⋯ 8
 第二節牙科醫療之相關人員⋯⋯⋯⋯⋯⋯⋯⋯⋯⋯⋯⋯⋯⋯⋯⋯⋯⋯⋯⋯⋯⋯⋯⋯⋯⋯⋯⋯⋯⋯⋯ 9
  第一項牙醫師⋯⋯⋯⋯⋯⋯⋯⋯⋯⋯⋯⋯⋯⋯⋯⋯⋯⋯⋯⋯⋯⋯⋯⋯⋯⋯⋯⋯⋯⋯⋯⋯⋯⋯⋯⋯⋯⋯⋯⋯⋯ 9
  第二項牙科護士⋯⋯⋯⋯⋯⋯⋯⋯⋯⋯⋯⋯⋯⋯⋯⋯⋯⋯⋯⋯⋯⋯⋯⋯⋯⋯⋯⋯⋯⋯⋯⋯⋯⋯⋯⋯⋯⋯ 10
  第三項牙科助理⋯⋯⋯⋯⋯⋯⋯⋯⋯⋯⋯⋯⋯⋯⋯⋯⋯⋯⋯⋯⋯⋯⋯⋯⋯⋯⋯⋯⋯⋯⋯⋯⋯⋯⋯⋯⋯⋯ 11
  第四項口腔衛生師⋯⋯⋯⋯⋯⋯⋯⋯⋯⋯⋯⋯⋯⋯⋯⋯⋯⋯⋯⋯⋯⋯⋯⋯⋯⋯⋯⋯⋯⋯⋯⋯⋯⋯⋯⋯ 11
  第五項齒模製造技術員⋯⋯⋯⋯⋯⋯⋯⋯⋯⋯⋯⋯⋯⋯⋯⋯⋯⋯⋯⋯⋯⋯⋯⋯⋯⋯⋯⋯⋯⋯⋯⋯ 12
  第六項鑲牙生⋯⋯⋯⋯⋯⋯⋯⋯⋯⋯⋯⋯⋯⋯⋯⋯⋯⋯⋯⋯⋯⋯⋯⋯⋯⋯⋯⋯⋯⋯⋯⋯⋯⋯⋯⋯⋯⋯⋯⋯ 13
 第三節牙科醫療之業務範圍爭論⋯⋯⋯⋯⋯⋯⋯⋯⋯⋯⋯⋯⋯⋯⋯⋯⋯⋯⋯⋯⋯⋯⋯⋯⋯⋯ 13
第三章牙科贋復醫療概況⋯⋯⋯⋯⋯⋯⋯⋯⋯⋯⋯⋯⋯⋯⋯⋯⋯⋯⋯⋯⋯⋯⋯⋯⋯⋯⋯⋯⋯⋯⋯⋯⋯⋯ 15
 第一節牙科醫療之分類⋯⋯⋯⋯⋯⋯⋯⋯⋯⋯⋯⋯⋯⋯⋯⋯⋯⋯⋯⋯⋯⋯⋯⋯⋯⋯⋯⋯⋯⋯⋯⋯⋯⋯ 15
  第一項復形牙科⋯⋯⋯⋯⋯⋯⋯⋯⋯⋯⋯⋯⋯⋯⋯⋯⋯⋯⋯⋯⋯⋯⋯⋯⋯⋯⋯⋯⋯⋯⋯⋯⋯⋯⋯⋯⋯⋯ 15
  第二項牙髓病科⋯⋯⋯⋯⋯⋯⋯⋯⋯⋯⋯⋯⋯⋯⋯⋯⋯⋯⋯⋯⋯⋯⋯⋯⋯⋯⋯⋯⋯⋯⋯⋯⋯⋯⋯⋯⋯⋯ 15
  第三項牙周病科⋯⋯⋯⋯⋯⋯⋯⋯⋯⋯⋯⋯⋯⋯⋯⋯⋯⋯⋯⋯⋯⋯⋯⋯⋯⋯⋯⋯⋯⋯⋯⋯⋯⋯⋯⋯⋯⋯ 16
  第四項補綴牙科⋯⋯⋯⋯⋯⋯⋯⋯⋯⋯⋯⋯⋯⋯⋯⋯⋯⋯⋯⋯⋯⋯⋯⋯⋯⋯⋯⋯⋯⋯⋯⋯⋯⋯⋯⋯⋯⋯ 16
  第五項齒顎矯正科⋯⋯⋯⋯⋯⋯⋯⋯⋯⋯⋯⋯⋯⋯⋯⋯⋯⋯⋯⋯⋯⋯⋯⋯⋯⋯⋯⋯⋯⋯⋯⋯⋯⋯⋯⋯ 16
  第六項兒童牙科⋯⋯⋯⋯⋯⋯⋯⋯⋯⋯⋯⋯⋯⋯⋯⋯⋯⋯⋯⋯⋯⋯⋯⋯⋯⋯⋯⋯⋯⋯⋯⋯⋯⋯⋯⋯⋯⋯ 17
  第七項口腔顎面外科⋯⋯⋯⋯⋯⋯⋯⋯⋯⋯⋯⋯⋯⋯⋯⋯⋯⋯⋯⋯⋯⋯⋯⋯⋯⋯⋯⋯⋯⋯⋯⋯⋯⋯ 17
  第八項口腔診斷科⋯⋯⋯⋯⋯⋯⋯⋯⋯⋯⋯⋯⋯⋯⋯⋯⋯⋯⋯⋯⋯⋯⋯⋯⋯⋯⋯⋯⋯⋯⋯⋯⋯⋯⋯⋯ 17
 第二節牙科贋復醫療之定義與範圍⋯⋯⋯⋯⋯⋯⋯⋯⋯⋯⋯⋯⋯⋯⋯⋯⋯⋯⋯⋯⋯⋯⋯⋯ 17
  第一項牙科贋復醫療之定義⋯⋯⋯⋯⋯⋯⋯⋯⋯⋯⋯⋯⋯⋯⋯⋯⋯⋯⋯⋯⋯⋯⋯⋯⋯⋯⋯⋯ 18
  第二項牙科贋復醫療之範圍⋯⋯⋯⋯⋯⋯⋯⋯⋯⋯⋯⋯⋯⋯⋯⋯⋯⋯⋯⋯⋯⋯⋯⋯⋯⋯⋯⋯ 18
 第三節牙科贋復醫療之常見糾紛⋯⋯⋯⋯⋯⋯⋯⋯⋯⋯⋯⋯⋯⋯⋯⋯⋯⋯⋯⋯⋯⋯⋯⋯⋯⋯ 19
第四章牙科贋復醫療之法律關係⋯⋯⋯⋯⋯⋯⋯⋯⋯⋯⋯⋯⋯⋯⋯⋯⋯⋯⋯⋯⋯⋯⋯⋯⋯⋯⋯⋯ 21
 第一節牙科贋復醫療之法律性質⋯⋯⋯⋯⋯⋯⋯⋯⋯⋯⋯⋯⋯⋯⋯⋯⋯⋯⋯⋯⋯⋯⋯⋯⋯⋯ 21
  第一項牙科贋復醫療之特性⋯⋯⋯⋯⋯⋯⋯⋯⋯⋯⋯⋯⋯⋯⋯⋯⋯⋯⋯⋯⋯⋯⋯⋯⋯⋯⋯⋯ 22
   第一款多樣性⋯⋯⋯⋯⋯⋯⋯⋯⋯⋯⋯⋯⋯⋯⋯⋯⋯⋯⋯⋯⋯⋯⋯⋯⋯⋯⋯⋯⋯⋯⋯⋯⋯⋯⋯⋯⋯⋯ 22
   第二款侵權性⋯⋯⋯⋯⋯⋯⋯⋯⋯⋯⋯⋯⋯⋯⋯⋯⋯⋯⋯⋯⋯⋯⋯⋯⋯⋯⋯⋯⋯⋯⋯⋯⋯⋯⋯⋯⋯⋯ 22
   第三款協力性⋯⋯⋯⋯⋯⋯⋯⋯⋯⋯⋯⋯⋯⋯⋯⋯⋯⋯⋯⋯⋯⋯⋯⋯⋯⋯⋯⋯⋯⋯⋯⋯⋯⋯⋯⋯⋯⋯ 22
   第四款專屬性⋯⋯⋯⋯⋯⋯⋯⋯⋯⋯⋯⋯⋯⋯⋯⋯⋯⋯⋯⋯⋯⋯⋯⋯⋯⋯⋯⋯⋯⋯⋯⋯⋯⋯⋯⋯⋯⋯ 23
   第五款裁量性⋯⋯⋯⋯⋯⋯⋯⋯⋯⋯⋯⋯⋯⋯⋯⋯⋯⋯⋯⋯⋯⋯⋯⋯⋯⋯⋯⋯⋯⋯⋯⋯⋯⋯⋯⋯⋯⋯ 23
   第六款專業性⋯⋯⋯⋯⋯⋯⋯⋯⋯⋯⋯⋯⋯⋯⋯⋯⋯⋯⋯⋯⋯⋯⋯⋯⋯⋯⋯⋯⋯⋯⋯⋯⋯⋯⋯⋯⋯⋯ 23
   第七款有限性⋯⋯⋯⋯⋯⋯⋯⋯⋯⋯⋯⋯⋯⋯⋯⋯⋯⋯⋯⋯⋯⋯⋯⋯⋯⋯⋯⋯⋯⋯⋯⋯⋯⋯⋯⋯⋯⋯ 24
   第八款不確定性⋯⋯⋯⋯⋯⋯⋯⋯⋯⋯⋯⋯⋯⋯⋯⋯⋯⋯⋯⋯⋯⋯⋯⋯⋯⋯⋯⋯⋯⋯⋯⋯⋯⋯⋯⋯ 24
   第九款有償性⋯⋯⋯⋯⋯⋯⋯⋯⋯⋯⋯⋯⋯⋯⋯⋯⋯⋯⋯⋯⋯⋯⋯⋯⋯⋯⋯⋯⋯⋯⋯⋯⋯⋯⋯⋯⋯⋯ 24
   第十款低急迫性⋯⋯⋯⋯⋯⋯⋯⋯⋯⋯⋯⋯⋯⋯⋯⋯⋯⋯⋯⋯⋯⋯⋯⋯⋯⋯⋯⋯⋯⋯⋯⋯⋯⋯⋯⋯ 25
  第二項牙科贋復醫療是一種醫療契約⋯⋯⋯⋯⋯⋯⋯⋯⋯⋯⋯⋯⋯⋯⋯⋯⋯⋯⋯⋯ 25
  第三項牙科贋復醫療係屬民法之承攬契約⋯⋯⋯⋯⋯⋯⋯⋯⋯⋯⋯⋯⋯⋯⋯⋯ 27
   第一款醫療契約之定性⋯⋯⋯⋯⋯⋯⋯⋯⋯⋯⋯⋯⋯⋯⋯⋯⋯⋯⋯⋯⋯⋯⋯⋯⋯⋯⋯⋯⋯⋯ 27
   第二款牙科贋復醫療契約重在「完成一定之工作」⋯⋯⋯⋯⋯⋯ 28
  第四項牙科贋復醫療契約之成立⋯⋯⋯⋯⋯⋯⋯⋯⋯⋯⋯⋯⋯⋯⋯⋯⋯⋯⋯⋯⋯⋯⋯⋯ 30
   第一款要約之時點⋯⋯⋯⋯⋯⋯⋯⋯⋯⋯⋯⋯⋯⋯⋯⋯⋯⋯⋯⋯⋯⋯⋯⋯⋯⋯⋯⋯⋯⋯⋯⋯⋯⋯ 30
   第二款承諾之時點⋯⋯⋯⋯⋯⋯⋯⋯⋯⋯⋯⋯⋯⋯⋯⋯⋯⋯⋯⋯⋯⋯⋯⋯⋯⋯⋯⋯⋯⋯⋯⋯⋯⋯ 31
   第三款牙科贋復醫療契約之成立時點⋯⋯⋯⋯⋯⋯⋯⋯⋯⋯⋯⋯⋯⋯⋯⋯⋯⋯ 32
  第五項牙科贋復醫療契約之消滅⋯⋯⋯⋯⋯⋯⋯⋯⋯⋯⋯⋯⋯⋯⋯⋯⋯⋯⋯⋯⋯⋯⋯⋯ 33
   第一款牙科贋復醫療契約之解除⋯⋯⋯⋯⋯⋯⋯⋯⋯⋯⋯⋯⋯⋯⋯⋯⋯⋯⋯⋯⋯⋯ 33
   第二款牙科贋復醫療契約之終止⋯⋯⋯⋯⋯⋯⋯⋯⋯⋯⋯⋯⋯⋯⋯⋯⋯⋯⋯⋯⋯⋯ 34
 第二節牙科贋復醫療契約之當事人⋯⋯⋯⋯⋯⋯⋯⋯⋯⋯⋯⋯⋯⋯⋯⋯⋯⋯⋯⋯⋯⋯⋯⋯ 35
  第一項牙科贋復醫療之提供者⋯⋯⋯⋯⋯⋯⋯⋯⋯⋯⋯⋯⋯⋯⋯⋯⋯⋯⋯⋯⋯⋯⋯⋯⋯⋯ 35
   第一款牙醫診所的負責醫師⋯⋯⋯⋯⋯⋯⋯⋯⋯⋯⋯⋯⋯⋯⋯⋯⋯⋯⋯⋯⋯⋯⋯⋯⋯⋯ 35
   第二款綜合醫院、醫院及專科醫院所設置之牙醫部門⋯⋯⋯⋯ 36
   第三款齒模製造技術員⋯⋯⋯⋯⋯⋯⋯⋯⋯⋯⋯⋯⋯⋯⋯⋯⋯⋯⋯⋯⋯⋯⋯⋯⋯⋯⋯⋯⋯⋯ 36
  第二項牙科贋復醫療之需求者⋯⋯⋯⋯⋯⋯⋯⋯⋯⋯⋯⋯⋯⋯⋯⋯⋯⋯⋯⋯⋯⋯⋯⋯⋯⋯ 37
第五章牙科贋復醫療契約之內容⋯⋯⋯⋯⋯⋯⋯⋯⋯⋯⋯⋯⋯⋯⋯⋯⋯⋯⋯⋯⋯⋯⋯⋯⋯⋯⋯⋯ 38
 第一節主給付義務⋯⋯⋯⋯⋯⋯⋯⋯⋯⋯⋯⋯⋯⋯⋯⋯⋯⋯⋯⋯⋯⋯⋯⋯⋯⋯⋯⋯⋯⋯⋯⋯⋯⋯⋯⋯⋯⋯ 38
  第一項醫療提供者之主給付義務⋯⋯⋯⋯⋯⋯⋯⋯⋯⋯⋯⋯⋯⋯⋯⋯⋯⋯⋯⋯⋯⋯⋯⋯ 38
  第二項醫療需求者之主給付義務⋯⋯⋯⋯⋯⋯⋯⋯⋯⋯⋯⋯⋯⋯⋯⋯⋯⋯⋯⋯⋯⋯⋯⋯ 39
 第二節從給付義務⋯⋯⋯⋯⋯⋯⋯⋯⋯⋯⋯⋯⋯⋯⋯⋯⋯⋯⋯⋯⋯⋯⋯⋯⋯⋯⋯⋯⋯⋯⋯⋯⋯⋯⋯⋯⋯⋯ 40
  第一項基於法律明文規定⋯⋯⋯⋯⋯⋯⋯⋯⋯⋯⋯⋯⋯⋯⋯⋯⋯⋯⋯⋯⋯⋯⋯⋯⋯⋯⋯⋯⋯⋯ 40
   第一款醫療提供者之修補義務與補正義務⋯⋯⋯⋯⋯⋯⋯⋯⋯⋯⋯⋯⋯⋯ 40
   第二款醫療提供者之說明義務⋯⋯⋯⋯⋯⋯⋯⋯⋯⋯⋯⋯⋯⋯⋯⋯⋯⋯⋯⋯⋯⋯⋯⋯ 41
   第三款醫療需求者之協力⋯⋯⋯⋯⋯⋯⋯⋯⋯⋯⋯⋯⋯⋯⋯⋯⋯⋯⋯⋯⋯⋯⋯⋯⋯⋯⋯⋯ 42
   第四款醫療需求者之特殊受領義務⋯⋯⋯⋯⋯⋯⋯⋯⋯⋯⋯⋯⋯⋯⋯⋯⋯⋯⋯⋯ 42
  第二項基於當事人的約定⋯⋯⋯⋯⋯⋯⋯⋯⋯⋯⋯⋯⋯⋯⋯⋯⋯⋯⋯⋯⋯⋯⋯⋯⋯⋯⋯⋯⋯⋯ 43
  第三項基於誠實信用原則及補充的契約解釋⋯⋯⋯⋯⋯⋯⋯⋯⋯⋯⋯⋯⋯⋯ 43
   第一款醫療提供者之忠誠義務⋯⋯⋯⋯⋯⋯⋯⋯⋯⋯⋯⋯⋯⋯⋯⋯⋯⋯⋯⋯⋯⋯⋯⋯ 43
   第二款醫療提供者之檢查義務⋯⋯⋯⋯⋯⋯⋯⋯⋯⋯⋯⋯⋯⋯⋯⋯⋯⋯⋯⋯⋯⋯⋯⋯ 44
   第三款醫療需求者之通知⋯⋯⋯⋯⋯⋯⋯⋯⋯⋯⋯⋯⋯⋯⋯⋯⋯⋯⋯⋯⋯⋯⋯⋯⋯⋯⋯⋯ 44
 第三節附隨義務⋯⋯⋯⋯⋯⋯⋯⋯⋯⋯⋯⋯⋯⋯⋯⋯⋯⋯⋯⋯⋯⋯⋯⋯⋯⋯⋯⋯⋯⋯⋯⋯⋯⋯⋯⋯⋯⋯⋯⋯ 45
  第一項牙科贋復醫療契約之附隨義務⋯⋯⋯⋯⋯⋯⋯⋯⋯⋯⋯⋯⋯⋯⋯⋯⋯⋯⋯⋯ 46
   第一款醫療提供者與醫療需求者之保護義務⋯⋯⋯⋯⋯⋯⋯⋯⋯⋯⋯⋯ 46
   第二款醫療提供者之保密義務⋯⋯⋯⋯⋯⋯⋯⋯⋯⋯⋯⋯⋯⋯⋯⋯⋯⋯⋯⋯⋯⋯⋯⋯ 46
   第三款醫療提供者之返還義務?⋯⋯⋯⋯⋯⋯⋯⋯⋯⋯⋯⋯⋯⋯⋯⋯⋯⋯⋯⋯⋯⋯ 47
  第二項契約履行前與履行後之附隨義務⋯⋯⋯⋯⋯⋯⋯⋯⋯⋯⋯⋯⋯⋯⋯⋯⋯⋯ 47
第六章牙科贋復醫療之民事責任⋯⋯⋯⋯⋯⋯⋯⋯⋯⋯⋯⋯⋯⋯⋯⋯⋯⋯⋯⋯⋯⋯⋯⋯⋯⋯⋯⋯ 49
 第一節債務不履行責任⋯⋯⋯⋯⋯⋯⋯⋯⋯⋯⋯⋯⋯⋯⋯⋯⋯⋯⋯⋯⋯⋯⋯⋯⋯⋯⋯⋯⋯⋯⋯⋯⋯⋯ 49
  第一項給付不能⋯⋯⋯⋯⋯⋯⋯⋯⋯⋯⋯⋯⋯⋯⋯⋯⋯⋯⋯⋯⋯⋯⋯⋯⋯⋯⋯⋯⋯⋯⋯⋯⋯⋯⋯⋯⋯⋯ 50
   第一款給付不能之成立要件⋯⋯⋯⋯⋯⋯⋯⋯⋯⋯⋯⋯⋯⋯⋯⋯⋯⋯⋯⋯⋯⋯⋯⋯⋯⋯ 50
   第二款給付不能之法律效果⋯⋯⋯⋯⋯⋯⋯⋯⋯⋯⋯⋯⋯⋯⋯⋯⋯⋯⋯⋯⋯⋯⋯⋯⋯⋯ 50
  第二項給付遲延⋯⋯⋯⋯⋯⋯⋯⋯⋯⋯⋯⋯⋯⋯⋯⋯⋯⋯⋯⋯⋯⋯⋯⋯⋯⋯⋯⋯⋯⋯⋯⋯⋯⋯⋯⋯⋯⋯ 51
   第一款給付遲延之成立要件⋯⋯⋯⋯⋯⋯⋯⋯⋯⋯⋯⋯⋯⋯⋯⋯⋯⋯⋯⋯⋯⋯⋯⋯⋯⋯ 51
   第二款給付遲延之法律效果⋯⋯⋯⋯⋯⋯⋯⋯⋯⋯⋯⋯⋯⋯⋯⋯⋯⋯⋯⋯⋯⋯⋯⋯⋯⋯ 51
  第三項不完全給付⋯⋯⋯⋯⋯⋯⋯⋯⋯⋯⋯⋯⋯⋯⋯⋯⋯⋯⋯⋯⋯⋯⋯⋯⋯⋯⋯⋯⋯⋯⋯⋯⋯⋯⋯⋯ 52
   第一款不完全給付之成立要件⋯⋯⋯⋯⋯⋯⋯⋯⋯⋯⋯⋯⋯⋯⋯⋯⋯⋯⋯⋯⋯⋯⋯⋯ 52
   第二款不完全給付之法律要件⋯⋯⋯⋯⋯⋯⋯⋯⋯⋯⋯⋯⋯⋯⋯⋯⋯⋯⋯⋯⋯⋯⋯⋯ 54
   第三款不完全給付責任之存續期間⋯⋯⋯⋯⋯⋯⋯⋯⋯⋯⋯⋯⋯⋯⋯⋯⋯⋯⋯⋯ 55
  第四項給付拒絕⋯⋯⋯⋯⋯⋯⋯⋯⋯⋯⋯⋯⋯⋯⋯⋯⋯⋯⋯⋯⋯⋯⋯⋯⋯⋯⋯⋯⋯⋯⋯⋯⋯⋯⋯⋯⋯⋯ 56
   第一款給付拒絕之成立要件⋯⋯⋯⋯⋯⋯⋯⋯⋯⋯⋯⋯⋯⋯⋯⋯⋯⋯⋯⋯⋯⋯⋯⋯⋯⋯ 56
   第二款給付拒絕之法律要件⋯⋯⋯⋯⋯⋯⋯⋯⋯⋯⋯⋯⋯⋯⋯⋯⋯⋯⋯⋯⋯⋯⋯⋯⋯⋯ 56
 第二節瑕疵擔保責任⋯⋯⋯⋯⋯⋯⋯⋯⋯⋯⋯⋯⋯⋯⋯⋯⋯⋯⋯⋯⋯⋯⋯⋯⋯⋯⋯⋯⋯⋯⋯⋯⋯⋯⋯⋯ 57
  第一項牙科贋復醫療契約之瑕疵擔保責任⋯⋯⋯⋯⋯⋯⋯⋯⋯⋯⋯⋯⋯⋯⋯⋯ 57
  第二項瑕疵擔保責任之成立要件與擔保內容⋯⋯⋯⋯⋯⋯⋯⋯⋯⋯⋯⋯⋯⋯ 58
  第三項瑕疵擔保責任之法律效果⋯⋯⋯⋯⋯⋯⋯⋯⋯⋯⋯⋯⋯⋯⋯⋯⋯⋯⋯⋯⋯⋯⋯⋯ 58
  第四項瑕疵擔保責任之存續期間⋯⋯⋯⋯⋯⋯⋯⋯⋯⋯⋯⋯⋯⋯⋯⋯⋯⋯⋯⋯⋯⋯⋯⋯ 59
  第五項瑕疵擔保責任與不完全給付責任之比較⋯⋯⋯⋯⋯⋯⋯⋯⋯⋯⋯⋯ 59
 第三節侵權行為責任⋯⋯⋯⋯⋯⋯⋯⋯⋯⋯⋯⋯⋯⋯⋯⋯⋯⋯⋯⋯⋯⋯⋯⋯⋯⋯⋯⋯⋯⋯⋯⋯⋯⋯⋯⋯ 60
  第一項侵權行為之類型與成立要件⋯⋯⋯⋯⋯⋯⋯⋯⋯⋯⋯⋯⋯⋯⋯⋯⋯⋯⋯⋯⋯⋯ 60
  第二項侵權行為之法律效果⋯⋯⋯⋯⋯⋯⋯⋯⋯⋯⋯⋯⋯⋯⋯⋯⋯⋯⋯⋯⋯⋯⋯⋯⋯⋯⋯⋯ 61
   第一款損害賠償之債的當事人⋯⋯⋯⋯⋯⋯⋯⋯⋯⋯⋯⋯⋯⋯⋯⋯⋯⋯⋯⋯⋯⋯⋯⋯ 62
   第二款損害賠償之範圍及方法⋯⋯⋯⋯⋯⋯⋯⋯⋯⋯⋯⋯⋯⋯⋯⋯⋯⋯⋯⋯⋯⋯⋯⋯ 62
  第三項牙科贋復醫療不適用民法第191 條之3 的危險責任⋯⋯ 63
  第四項侵權行為責任之存續期間⋯⋯⋯⋯⋯⋯⋯⋯⋯⋯⋯⋯⋯⋯⋯⋯⋯⋯⋯⋯⋯⋯⋯⋯ 64
  第五項債務不履行責任與侵權行為責任之比較⋯⋯⋯⋯⋯⋯⋯⋯⋯⋯⋯⋯ 64
 第四節消費者保護法之責任⋯⋯⋯⋯⋯⋯⋯⋯⋯⋯⋯⋯⋯⋯⋯⋯⋯⋯⋯⋯⋯⋯⋯⋯⋯⋯⋯⋯⋯⋯ 65
  第一項服務責任之成立要件與法律效果⋯⋯⋯⋯⋯⋯⋯⋯⋯⋯⋯⋯⋯⋯⋯⋯⋯⋯ 65
  第二項學說與實務見解⋯⋯⋯⋯⋯⋯⋯⋯⋯⋯⋯⋯⋯⋯⋯⋯⋯⋯⋯⋯⋯⋯⋯⋯⋯⋯⋯⋯⋯⋯⋯⋯ 66
   第一款肯定說⋯⋯⋯⋯⋯⋯⋯⋯⋯⋯⋯⋯⋯⋯⋯⋯⋯⋯⋯⋯⋯⋯⋯⋯⋯⋯⋯⋯⋯⋯⋯⋯⋯⋯⋯⋯⋯⋯ 66
   第二款否定說⋯⋯⋯⋯⋯⋯⋯⋯⋯⋯⋯⋯⋯⋯⋯⋯⋯⋯⋯⋯⋯⋯⋯⋯⋯⋯⋯⋯⋯⋯⋯⋯⋯⋯⋯⋯⋯⋯ 67
   第三款折衷說⋯⋯⋯⋯⋯⋯⋯⋯⋯⋯⋯⋯⋯⋯⋯⋯⋯⋯⋯⋯⋯⋯⋯⋯⋯⋯⋯⋯⋯⋯⋯⋯⋯⋯⋯⋯⋯⋯ 68
  第三項牙科贋復醫療不適用消費者保護法⋯⋯⋯⋯⋯⋯⋯⋯⋯⋯⋯⋯⋯⋯⋯⋯ 69
 第五節實務見解整理與分析⋯⋯⋯⋯⋯⋯⋯⋯⋯⋯⋯⋯⋯⋯⋯⋯⋯⋯⋯⋯⋯⋯⋯⋯⋯⋯⋯⋯⋯⋯ 69
  第一項實務見解整理⋯⋯⋯⋯⋯⋯⋯⋯⋯⋯⋯⋯⋯⋯⋯⋯⋯⋯⋯⋯⋯⋯⋯⋯⋯⋯⋯⋯⋯⋯⋯⋯⋯⋯ 69
  第二項實務見解分析⋯⋯⋯⋯⋯⋯⋯⋯⋯⋯⋯⋯⋯⋯⋯⋯⋯⋯⋯⋯⋯⋯⋯⋯⋯⋯⋯⋯⋯⋯⋯⋯⋯⋯ 70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 74
 壹、牙科贋復醫療之民事責任判斷流程--以債務不履行責任為核心⋯⋯⋯⋯⋯⋯⋯⋯⋯⋯⋯⋯⋯⋯⋯⋯⋯⋯⋯⋯⋯⋯⋯⋯⋯⋯⋯⋯⋯⋯⋯⋯⋯⋯⋯⋯⋯⋯⋯⋯⋯⋯⋯⋯⋯⋯⋯⋯⋯⋯⋯⋯⋯⋯ 74
 貳、牙科贋復醫療契約內容,應力求明確,避免流於雙方之主觀認定⋯⋯⋯⋯⋯⋯⋯⋯⋯⋯⋯⋯⋯⋯⋯⋯⋯⋯⋯⋯⋯⋯⋯⋯⋯⋯⋯⋯⋯⋯⋯⋯⋯⋯⋯⋯⋯⋯⋯⋯⋯⋯⋯⋯⋯⋯⋯⋯⋯⋯⋯⋯ 76
 參、援引瑕疵擔保責任之相關規定,以緩和傳統上過失責任與無過失責任之截然兩分⋯⋯⋯⋯⋯⋯⋯⋯⋯⋯⋯⋯⋯⋯⋯⋯⋯⋯⋯⋯⋯⋯⋯⋯⋯⋯⋯⋯⋯⋯⋯⋯⋯⋯⋯⋯⋯⋯ 77
 肆、發展個別化之醫療責任分析體系,以求確實掌握各種醫療行為差異,妥適賦予合理之法律效果⋯⋯⋯⋯⋯⋯⋯⋯⋯⋯⋯⋯⋯⋯⋯⋯⋯⋯⋯⋯⋯⋯⋯⋯⋯⋯ 77

參考文獻及書目⋯⋯⋯⋯⋯⋯⋯⋯⋯⋯⋯⋯⋯⋯⋯⋯⋯⋯⋯⋯⋯⋯⋯⋯⋯⋯⋯⋯⋯⋯⋯⋯⋯⋯⋯⋯⋯⋯⋯⋯⋯⋯ 79

表次
[表1-1]醫療鑑定小組歷年受委託案件數統計⋯⋯⋯⋯⋯⋯⋯⋯⋯⋯⋯⋯⋯⋯⋯⋯⋯⋯ 1
[表1-2]醫療鑑定小組歷年完成鑑定案件之鑑定結果統計⋯⋯⋯⋯⋯⋯⋯⋯ 2
[表1-3]歷年醫事鑑定案件被告對象統計⋯⋯⋯⋯⋯⋯⋯⋯⋯⋯⋯⋯⋯⋯⋯⋯⋯⋯⋯⋯⋯⋯ 3
[表1-4]醫療鑑定小組歷年完成鑑定案件之訴訟性質統計⋯⋯⋯⋯⋯⋯⋯⋯ 3
[表6-1]各級法院之牙科贋復醫療相關民事判決整理表⋯⋯⋯⋯⋯⋯⋯⋯⋯ 72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著作(按作者姓氏筆劃遞增排序)
 王誠良等,1998年。 牙醫業務與法律實務。 台北市:三民書局。
 Herbert T. Shillingburg、Sumiya Hobo、Lowell D. Whitsett合著,王道編譯,1987年。 基礎固定贋復學。 台北市:合記圖書出版社。
 王澤鑑,2002年。 民法總則。 自刊。
 王澤鑑,2002年。 債法原理(一) 基本理論 債之發生。 自刊。
 王澤鑑,2002年。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四冊)。 自刊。
 王澤鑑,2004年。 民法概要。 自刊。
 王澤鑑,2006年。 侵權行為法(二) 特殊侵權行為。 自刊。
 史尚寬,1986年。 債法各論(上)。 自刊。
 史尚寬,1990年。 債法總論。 自刊。
 吳志正,2006年。 解讀醫病關係I 醫療契約篇。 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吳志正,2006年。 解讀醫病關係II 醫療責任體系篇。 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林誠二,2000年。 民法債編總論(上冊)。 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誠二,2001年。 民法債編總論(下冊)。 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誠二,2002年。 民法債編各論(中)。 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誠二,2003年。 民法債編各論(上)。 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誠二,2007年。 民法總則(下)。 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邱聰智,2000年。 民法研究(一)。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邱聰智,2001年。 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 自刊。
 邱聰智,2001年。 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 自刊。
 邱聰智,2002年。 新訂債法各論(中)。 自刊。
 姚志明,2004年。 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 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施啟揚,2001年。 民法總則。 自刊。
 洪鈺卿,1997年。 馳騁牙醫界四十載 。 自刊。
 孫森焱,1988年。 論醫師為診療行為應負之義務。鄭玉波先生七秩華誕祝賀論文集。 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孫森焱,2002年。 新版民法債編總論 上冊。 自刊。
 孫森焱,2004年。 新版民法債編總論 下冊。 自刊。
 桂楚堅,1994年。 臨床牙醫師手冊。 台北市:合記書局。
 曾隆興,1996年。 現代非典型契約論。 自刊。
 黃丁全,2000年。 醫事法。 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第524頁。
 黃立主編,楊方賢等,2004年。 民法債編各論(上)。 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詹森林,2008年。 德國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研究。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比較。 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劉春堂,2001年。 民法債編通則(一) 契約法總論。 自刊。
 劉春堂,2006年。 民法債編各論(上)。 自刊。
 劉春堂,2007年。 民法債編各論(中)。自刊。
 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2002年。 民法債編總論。 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二、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遞增排序)
 王祖寵,1970年。 醫師之民事過失責任。法令月刊 第21卷第1期。
 何清池,2004年。 醫療服務說明義務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 第24輯第6篇。
 吳建樑,1999年。 醫療關係與消費者保護法。醫事法學 第7卷第3期。
 吳澄祥,1985年。 一個尚待解決的時代問題 牙科醫師與鑲牙生權責的法律爭議。醫事法學 卷一。
 呂佳育,2007年。 牙科醫療糾紛面面觀。北縣牙醫 第154期。
 侯英泠,1999年。 探討醫療無過失責任的適宜性。月旦法學雜誌 第49期。
 翁玉榮,2000年。 從法律觀點談病患之自己決定權及醫師之說明義務。法律評論 第66卷第1-3期合刊。
 張世展,2004年。 論醫療行為有關民法上損害賠償諸問題。司法研究年報 第24輯第1篇。
 陳忠五,2000年。 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要件(上)--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再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第17期。
 陳聰富,2001年。 消保法有關服務責任之規定 在實務上之適用與評析。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第30卷第1期。
 黃立,1997年。 消費者保護法對醫療行為的適用。律師雜誌 第217期。
 楊秀儀,2005年。 美國「告知後同意」法則之考察分析。月旦法學雜誌 第121期。
 鄭豐洲,2008年。 臺灣日治時期齒醫學教育概況及其對戰後臺灣牙醫界發展之影響。北縣牙醫 第168期。

三、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遞增排序)
 任爾崇,2006年。 牙醫師在醫療機構中之民事法律地位及責任歸屬。私立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金俊,1999年。 牙科醫療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建樑,1994年。 醫師與病患醫療關係之法律分析。私立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報章雜誌
 楊秀儀,1998年。 課醫院無過失責任強人所難?-評台北地院85年度訴字第5125號民事判決。中國時報 民國87年1月16日 第11版。

五、法院判決、決議及解釋函令
 衛署醫字第116053號函。
 衛署醫字第116054號函。
 衛署醫字第269349號函。
 衛署醫字第485002號函。
 衛署醫字第576432號函。
 衛署醫字第8156514號函。
 衛署醫字第83068006號函。
 衛署醫字第87042265號函。
 衛署醫字第0890025535號函。
 衛署醫字第0900017655號函。
 衛署醫字第989683號函。

 最高法院77年度第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
 最高法院96年度第8次民事庭會議決議。

 最高法院20年上字第233號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22年上字第1311號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43年台上字第752號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49年台上字第144號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73年台再字第182號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75年台上字第1261號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76年度台上字第1954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86年度台非字第79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87年度台上字第1289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1057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852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258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450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741號民事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0年度重上更字第48號民事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0年度重上字第463號民事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0年度上字第636號民事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0年度上易字第3264號刑事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4年度醫上字第3號民事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5年度醫上字第4號民事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0年度上字第468號民事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5年度醫上字第12號民事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93年度醫上字第1號民事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94年度醫上易字第1號民事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85年度訴字第5125號民事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87年度訴字第3226號民事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87年度簡上字第580號民事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88年度訴字第1824號民事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88年度訴字第1824號民事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0年度訴字第2760號民事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2年度醫字第6號民事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5年度醫字第5號民事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醫字第10號民事判決。
 台灣士林地方法院94年度醫字第10號民事判決。
 台灣士林地方法院95年度醫字第8號民事判決。
 台灣板橋地方法院90年度訴字第608號民事判決。
 台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92年度基醫簡字第1號民事判決。
 台灣基隆地方法院92年度醫簡上字第1號民事判決。
 台灣新竹地方法院90年度竹小字第15號民事判決。
 台灣台中地方法院88年訴字第3566號民事判決。
 台灣台中地方法院90年度重訴字第1045號民事判決。
 台灣屏東地方法院90年度訴字第891號民事判決。

六、網頁參考資料
 中國時報,民國96年10月26日,景氣不好 假醫療糾紛頻傳 醫師成肥羊;行政院衛生署立台北醫院, 人工植牙之衛教資訊。http://www.ptph.doh.gov.tw/releaseRedirect.do?pageID=332(2008-3-15參訪)。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年。 全聯會牙科助理認證制度2007手冊。http://www.cda.org.tw/download/教育/牙助/全聯會牙科助理認證制度2007手冊.doc(2008-1-9參訪)。
 自由電子報,民國96年10月18日,自賺利潤 齒模師偷看診。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oct/18/today-so1-2.htm(2008-4-3參訪)。
 行政院新聞局,民國91年12月13日,第2713次院會通過衛生署所提「牙體技術師法」草案。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21722&ctNode=3901(2008-4-3參訪)。
 行政院衛生署,2005年。 表一 醫療院所數。http://www.doh.gov.tw/statistic/data/醫療服務量現況及服務結果摘要/94摘要表/94表1.xls(2006-9-4參訪)。
 林恆慶,2001年。 適合基層開業醫師的聯合執業模式。http://www.dryahoo.org.tw/次網頁/網路佈告欄/醫療論譚/適合基層醫療的聯合執業模式.htm(2006-9-11參訪)。
 曾明清,2003年。 台灣牙醫經營模式之新趨勢。http://hospital.kingnet.com.tw/doctor/show_discuss.html?id=2578(2006-9-11參訪)。

貳、英文部份

一、網頁資料
 RENE N, OWALL B., 1991. Malpractice reports in prosthodontics in Sweden.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list_uids=1767367&dopt=Abstract [Viewed 2-22-0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