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10: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佳雯
研究生(外文):Jia-wun Chen
論文名稱:「話」岀咱們的厝:電話媒介如何改變了家
論文名稱(外文):Calling out of the home: How Telephone media changed the concept of place
指導教授:蘇碩斌蘇碩斌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心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6
中文關鍵詞:家用電話媒介去中心化家庭麥克魯漢
外文關鍵詞:telephonemediade-centralizationhomeMcLuh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4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行動電話使用的普及下,家用電話何以持續的存在,對使用者而言,其存在的意義,及其對家的概念影響為何?從媒介家庭化、Giddens現代性的時空及McLuhan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立場岀發,佐以歷史比較與深度訪談法,發現台灣家用電話於1980年後達從村村有電話轉變到家家有電話的歷程中,它的角色與意義,也隨著社會更迭而有所改變,從彰顯身分地位的奢侈品,到家戶生財、對外聯繫的工具,直至現今作為每家戶必須的家具用品之一。對家而言,家用電話的入侵,帶進外界的聲音,消解家屋的封閉性,模糊屋內與屋外的界限,進而造成家的去地方化。其中,為了能持續與外界聯繫,家用電話在家戶內所據的位置,也從開放的空間,客廳;逐步轉移到私密的空間,個人房間,甚而掀起一股帶著走的個人電話的風潮。但家用電話在行動電話風潮,及追求速度的歷程中,其對於家而言,除了是對外溝通工具之外,更是家的象徵。家用電話成為被速度打散的個人,期盼獲得安全感、落腳之處的象徵,也喚醒個人對家的意象。
What is the telephone still to be under the diffusion of mobile phone? What’s meaning of it to the user, and What does it effect the concept of home? This research attempt to analyze these questions from the theories of CCS, Giddens and McLuhan.The methods that the author use are historical-comparative and face-to-face interviews.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the meaning of telephone is changed by the alternate social.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it is a luxury goods, then is a communicational tool; now it’s the necessity for home. Telephone deadens the place of home when it brings the external voices into home. Finally, it causes the de-placization of home. Furthermore, the region of it in home is still changed. In the home, it’s from external to internal; from publicity to privacy; from living room to chamber. This process causes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home and diminishes affectivity among the families. Different of mobile phone, telephone is a symbol of home. For individuals whose broken up by speed, it affords safety, a stabile feeling and it awakens individuals’ to image of hom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3
第二章 文獻評述與研究方法 9
第一節 文獻探討 11
第二節 台灣電話的研究問題 19
第三節 理論架構 20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9
第三章 台灣家用電話「家庭化」的歷程 41
第一節 台灣家用電話的發展 42
第二節 電話家庭化的歷程 57
第三節 「家庭化」歷程中電話意義的改變 67
第四章 家庭住宅空間的分化/家用電話的使用 77
第一節 客廳裡一定有電話? 78
第二節 家庭住宅空間的分化對家用電話使用的影響 86
第三節 家內成員「戰術」的應用 97
第五章 電話的去中心性╱家的去地方化 103
第一節 電話的家庭化╱家的延伸 104
第二節 電話的去中心性╱家的去中心化 114
第三節 電話的個人化╱「家」之意象性的再生 123
第六章 結論:人與媒介的相互建構 137
參考書目 143
附錄一 家用電話使用習慣與經驗」的問題表(由受訪者自行填寫) 152
附錄二 質性訪談大綱 152
附錄三 受訪者資料 154
附錄四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最終消費支出的年平均指數成長速度 161
附錄五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間消費型態(按當年價格計算) 161
附錄六 家用電話用戶與國民經濟成長率之比較 162
附錄七 台灣家用電話裝機費 163
A、中文書目
大方 (1999)。(貼近故鄉─行動電話篇),《海外中心簡訊》。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在齊力;林本炫編著,《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7-116。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王啟璋(2003)。行動電話使用對人際關係影響之關聯性研究-行動電話之社會性使用、即時可得性、情境不明性。臺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英豪(1971)。電話電報與無線電。臺北:廣文書局。

林福岳(1998)。社區媒介定位的再思考:從社區媒介的社區認同功能論談起。《新聞學研究》,56,頁155-173。

村上春樹(1985/1999)。迴轉木馬的終端(賴明珠譯)。臺北:時報文化。

吳姿嫻(2007)。Msn與日常生活。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柯裕棻(2004)。恍惚的慢板 。臺北:大塊文化。

唐富藏(1993)。重修台灣省通志:經濟誌交通篇。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

徐顥(2000)。分神狀態(2)─現代性的社會學本質所在:公領域與私領域的重新交互辯証。台灣建築報導雜誌,58,56-57。

張國興(1977)。台灣家用電話需求及其預測之研究。私立淡江文理學院管理學研究所管理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介英(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在齊力;林本炫編著,《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17-128。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陳曉宜、吳佩玲、游敏鈴(2004)。〈青少年行動電話使用與同儕關係之研究〉,2004「中華傳播年會」,國立政治大學傳播所。

陳瑞清(1998)。位元城市。臺北:遠見。

開一心(2006)。小說中的空間意象評析—以三個短篇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1,77-91。

曾旭正(2007)。從他者空間到咱們的所在:反思公共空間的生產理論。文化研究會議:城鄉流動。國立台灣大學。

湯志傑(2004)。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上):對西方公╱私領域區分語意及結構之探討。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0,121-184。

黃春明(1999)。放生。臺北:聯合文學。

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臺北:群學。

楊有明(1969)。台灣家用電話需求發展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蜀玉(1980)。臺北地區家用電話供需成長特性之研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庭輝(1999)。廣電科技、家戶空間與家庭時間的論辯—英國媒體與文化研究的理論性觀點。廣播與電視,13,123-148。

翟本瑞、張維安、陳介玄(1989)。社會實體與方法: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臺北,巨流。

廖天才(1979)。大臺北區家用電話線路供應與維護規劃。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永琛(1979)。臺北趨勢內電話系統績效評估模式。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臺北:揚智文化。

B、英文書目
Adorno, H. M. T.(2003).The dialectics of enligtenment.New York:Seabury press.

Aronson, S. H.(1971)."The sociology of the telepho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12,153-168.

Bachelard, G.(1957/2003)。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譯)。臺北: 張老師文化公司。

Bataille, George. (1998) "The Accursed Share." translated by Robert Hurley, New York: Zone Books ,1, 19-21.

Baurdillard, J.(2001) 。物體系 (林志明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Benjamin, W.(1936/1969)。"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in Illuminations,Pp.217-252. NewYork:Schocken.

Betteridge, J.(1997)."Answering back:The telephone,modernity and everyday life."Media, Culture & Society,19,585-603.

Claisse, G. and R. Frantz(1987)."The telephone in question:Question on communications." Computer Networks and ISDN,14:207-219

Coyne, R.(1999).Pragmatics of cyberspace,technoromanticism: Digital narrative, holism, and the romance of the real. Cambridge:MIT

Cresswell, T. (2004/2006)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徐苔玲譯)。臺北:群學。

Denzin, N. K.(1989/1999)。解釋性互動論(張君玫譯)。臺北:弘智文化。

Despres, C. (1991) "The meaning of home: literature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 8(2), 96- 115

de Certeau, M. (1984)”General introduction”, in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pp.xi-xxiv)

Durkheim, E. (1965/1992)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芮傳明、趙學員譯)。臺北:桂冠。

Edwards, R. & Usher, R. (2000/2003) 。全球化與教學論 : 空間、位置和認同(陳儒晰譯)。臺北:韋伯文化。

Elias, N. (1976/1998) 。文明的進程 (王佩莉譯)。北京:三聯書店,卷一。

Fox, K.(2004/2006)。瞧這些英國佬:英格蘭人的人類學田野報告 (黃中憲譯)。臺北:貓頭鷹。

Giddens, A.(1990).The consquences of modernity.California:Stanfored University
﹉﹉﹉﹉﹉(1993). Time and Space.in P. Casell(Ed),The giddens reader.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176-211 .

Goffman, E.(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New York :Doubleday

Hartley, G. F. P.(1987)."The telephone :A neglected medium."In A. C. M. Jordin(Ed),Studies in communication.pp.110-129 .New York:Oxford.

Jameson, F. (1985/2001)。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唐小兵譯)。臺北:合志文化

Lofland., L. H.(1985).A world of strangers : Order and action in urban public space.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

Mauss, M. (1923/2005)。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 (汲喆譯)。上海:上海人民

McDowell, L. (1999/2006) 。性別、認同與地方 (王志弘、徐苔玲譯)。臺北:群學

McLuhan, M.(1994).Understanding media : The extensions of man.London:Routledge.

Moores, S.(1988),"The box on the dresser: Memories of early radio and everyday life."Media Culture & Society,10:23-40.

Neuman, W. L.(2000/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 : 質化與量化途徑(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臺北:學富文化公司。

Poster, M.(1995). The Second Media Age. Cambridge:Blackwell

Silverstone, R.(1990),"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Towards an anthropology of the television audience." In M. Freguson(Ed),Public communication : The new imperatives : Future directions for media research .pp.173-189 .London:Sage.
﹉﹉﹉﹉﹉(1994).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9/2003)。媒介概念十六講(陳玉箴譯)。臺北:韋伯文化。
﹉﹉﹉﹉﹉(2002),"Complicity and collusion in the mediation of everyday life."New Literary History,33:761-780.

Sennet, R.(1976/1992)。再會吧!公共人(萬毓澤譯)。臺北:群學。

Simmel. G. (1997/1905).The Philosophy of Fashion, in D. Frisby and M. Featherstone(Eds.) Simmel on Culture: Selected Writing. London: Sage

Storey, J.(1999/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張君玫譯)。臺北:巨流。

Thompson, J. B.(1994)."Social theory and the media."In D. C. D. Mitchell (Ed),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pp.27-49.Cambridge :Polity Press.

Tuan, Y.-f.(1977).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Umble, D.(1992)."The amith and the telephone: Resistence and reconstruction."In R. S. a. E. Hirsch (Ed),Consuming technologies : Media and information in domestic spaces. pp.183- 194.London: Routledge.

Weber, M. (1930/1991)。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于曉、陳維剛等譯)。臺北:唐山。

Wellman, B.(1979),"The community question: The intimate networks of east yorker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4:1201-1231.

White, P. B. W. N. R.(2005),"Keeping connected:Travelling with the telephon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11:102-112.

Williams, R.(1976/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劉建基譯)。臺北:巨流。

C、報紙資料
關於家用電話(1954,7月1日)。聯合報,2版。

長途電話小姐機智救人一命(1971,12月08日)。聯合報,2版。

國內各項電信資費決定自下月起調整(1976,11月26日)。聯合報,2版。

政府對電信建設決投資七百億元(1976,12月03日)。聯合報,2版。

節省電話費長話短說(1977,1月27日)。聯合報,9版。

臺灣地區電話電纜將可全面埋入地下(1978,4月15日)。聯合報,2版。

附設椅子的電話檯(1978,11月29日)。聯合報,2版。
二五四戶人家 二O九部電話 偏僻山區政府特別照顧 古坑農村建設長足進步(1980,04月16日)。聯合報,4版

村村有電話大功告成 高雄木梓村昨起通話(1980,10月25日)。聯合報,4版。

我家用電話成長率 居全世界首位 今年高達百分之二十五(1980,11月10日)。聯合報,2版。

夜間假日長途電話減價新案近期實施(1985,12月31日)。聯合報,3版。

電信費率大幅調整九一實施(1995,7月8日)。聯合報,1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