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1.林彩梅,多國籍企業論,五南出版公司,台北(1999)。
2.吳清松,國際企業管理—理論與實務(3版),智勝文化,台北(2002)。
3.莊耿銘,國際企業-國際企業投資之策略研究,翰軒出版社,台北(2001)。
4.劉江彬、黃英俊著,智慧財產之法律與管理,華泰文化事業公司,台北(1998)。
5.劉江彬、黃英俊著,智慧財產之法律與管理,華泰文化事業公司,台北(2004)。
6.劉承愚、賴文智著,技術授權契約入門,智勝文化出版,台北(2005)。
7.劉常勇,科技產業-投資經營與競爭策略,華泰文化,台北(1998)
(二)期刊
1.王偉霖,科學技術基本法之實施成效及是否引發利益衝突之實證研究,世新法學,2007年。
2.王偉霖,我國學術機構技術移轉機制實施成效與法律制度之檢討,科技法學評論,第4卷第2期,頁59-96,2007年10月。3.李蕙瑩,國科會研究成果申請專利與技術移轉現況及未來發展,科學發展月刊,第28卷第7期,頁505-514,2000年7月。4.李素華,先進國家技術移轉模式對於國內產業技術之省思,經濟情勢暨評論,第10卷第2期,頁20-40,2004年9月。5.袁建中,技術移轉與鑑價,交通大學科管所,2005年2月。
6.徐慧倫,科學技術基本法與創新育成中心簡介,長江通訊,第11期,頁1-2,2005年3月。
7.馮震宇,技術移轉之類型及其比較,工業財產權與標準,第23卷,頁105-106,1995年2月。8.馮震宇,從美國技術轉法制變革成效談我國技術移轉所面臨問題,科技發展政策報導,頁343-358,2003年5月。
9.馮震宇,從國際創新體系技轉現況看台灣創新體系研發擴散的問題與改善,科技發展政策報導,第2期,頁136,2005年。
10.經濟部,2007年中小企業白皮書,頁2。
11.劉孟俊,美國產學合作體系改革與影響,經濟前瞻,第78期,頁106-110,2001年11月。12. 鄭淑穎,美、日技術移轉對我國之啟示,產業論壇,第2卷第1期,頁27-50,2000年7月。
13.簡惠閔,美國大學產學做研究發展之實施現況及其對我國之啟示,教育政策論壇,第10卷第2期,頁31-67,2007年5月。(三)論文
1.丁雅麗,台灣文旦聯盟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士論文,2004年。2.田育妮,法人科技專案對台灣紡織業技術創新與技術移轉績效之研究,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研士論文,2002年。3.李毓華,生物技術授權契約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4.何淑敏,技術作價入股與技術移轉績效之研究-以台灣上市上櫃電子類公司為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5.林斯瑜,台灣廠商技術移轉之模式,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林煌坤,影響中山科學研究院技術移轉管理機制因素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7.吳東明,中國大陸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8.吳東洋,國家創新系統下研發成果規範之研究-以智慧財產權歸屬及行政介入權為探討核心,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9.范文昇,論美國專利法及拜杜法案對生技產業發展之影響-兼論我國專利法及科學技術基本法,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0.施至鴻,技術移轉法制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1.柯承恩,工研院技術移轉之績效評估-以電子資訊領域為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2.涂嘉玲,工研院技術移轉之績效評估-以電子資訊領域為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3.郭年益,研發單位成果衍生事業之模式與影響因子之探討,元智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14.陳佩伶,產學技術移轉之研究-建構國內大學技術移轉中心管理模式,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15.陳燕玲,從學生創業能力觀點探討台灣創業管理教育之研究,中山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2007年。
16.黃玟瑋,美國聯邦實驗室合作研究暨發展協議(CRADA)制度之研究-兼論我國國家實驗室技術移轉法治與現況,世新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17.黃三本,科技產業廠商之國際競爭策略研究,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1年。18.游國良,國內產業如何成功引導技術移轉之探討,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19.楊明仁,民間廠商參與國防科技之評估研究,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20.楊君琦,(技術移轉互動模式失靈及重塑之研究-以研究機構與中小企業技術合作為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21.楊樹桓,技術移轉因素與企業國際競爭力關係之研究-以我國電子產業之實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22.萬家慶,模糊多評準決策應用於研發聯盟發展策略之研究-以我國中小企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23.葛學聖,國防科技研究機關之專利權管理制度探討,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3年。24.劉昱岑,台灣生物科技公司創新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25.鍾小琴,技術收授雙方互動機制對國際技術移轉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台商赴大陸投資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26.羅心榮,「以代理理論架構探討國際技術授權契約特性」,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四)論文集
1.江雪嬌,從智慧資本的觀點探討我國大學技術移轉之成效與運作模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5 年度自行研究計畫(2007)。
2.朱詣尹,高科技產出應用及行銷模式與模擬系統之發展,清華大學自強科學研究中心委託合作研究計畫總結報告(2002)。
3.谷瑞峰、黃禮翼,產學合作的探討與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5 年度自行研究計畫(2006)。
4.耿筠、林佩芬,我國大學技術經理人採用股權分配作為技術移轉補償之認知的探索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5)。
5.國立政治大學,行政院產業人力套案「加值產學(研)合作連結創新」產學研發補助計畫產業效益績效追蹤調查計畫(2007年)。
6.劉江彬,研發成果技術移轉及產學合作策略規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2)
7.劉江彬,培訓科技背景人才第二期計畫技術轉成果調查,經濟部95年度科技專案。
(五)其他
1.立法院公報,第88卷第1期,頁78-166。
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6年年報,頁38。
3.李蕙瑩,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國立交通大學,2002年11月21日。
4.張家仁,英國產業大學的產學合作模式對台灣工程技術教育的啟示,國際工程技術教育研討會,2005年12月。
5.馮震宇,技術授權實務與策略研討會,仁愛福華飯店,1996年12月12日。
6.蘇炎坤,漫談產學合作、專利與技術移轉之經驗分享,台灣師範大學「96學年度產學實務講座」,2008年4月。
二、英文部分
A. Books
1.Etzkowitz, H. & Leydesdorff, L. (Eds.), Universities and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Triple-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London: Printer.
2.Federal Laboratory Consortium, Handbook Of Fundamentals For FLC Representative, 5(1992).
3.Robison, R. D. , The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Technology-Theory, Issue, and Practice,1988.
B. Journals
1.Arvids A. Ziedonts,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p8(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001).
2.Contractor, F., J. & Tagi, S(1981).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Major and Policy Respons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7(3), p113-135.
3.Culter W.G.(1991). Acquiring Technology From Outside.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34(3), p36-45.
4.Cynthia M. Ho, Inoculation Inventions: The Interplay of Infringement and Immun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odefense Vaccines, 8 Journal of Health Care Law and Policy 111, 2005, p.152, footnote 189
5.Davidson, H. W., & McFetridge, D. G. (1984).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ation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7(3), p223-264.
6.General Account Office, RECD-83-93, Patent Policy:University’s Research Efforts Under public Law 96-517, p1-2(1986).
7.Feller L,Roessner D. What does industry expect from university partnerships?[J].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Fall),p80-84.
8.Lita Nelsen, The Lifeblood of Biotechnology:University-Industry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E BUSINESS OF BIOTECHNOLOGY:FROM THE BENCH TO THE STREET p39-41(R. Dana Ono ed., 1991).
三、網路資料
1.工業技術合作院http://www.ibc.itri.org.tw/content/menu-sql.asp?pid=90
2.工業技術研究院http://www.ipc.itri.org.tw/content/menu-sql.asp?pid=89
3.國家實驗研究院http://www.itrc.org.tw/Service/Transfer/principle.php
4.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http://web.nsc.gov.tw/public/data/821210542171.doc
5.台灣經濟研究院http://www.tier.org.tw/comment/tiermon200804.asp
6.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http://tim.nc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