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中文書目
Bourdieu,P.(2002)。《布爾迪厄論電視》(蔡筱穎譯)。台北:麥田。(原著出版年:1996年)。
McQuail Denis(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陳芸芸•劉慧雯譯)。台北:韋伯。
Laufer,P.(1995)。《叩應內幕大公開:透視談話性節目真相》(楊淑智譯)。台北:正中。
Johnson, Leland L.(1997)。《有線電視的市場競爭》(陳淨兒譯)。台北:五南。
Jhally, Sut(2004)。《廣告的符碼》(馮建三譯)台北:五南。
NCC(2003年12月24日)。〈衛星廣播電視法〉。2008年5月22日,取自:http://www.ncc.gov.tw/。
Jensen, Klaus B. & Jankowski, Nicholas W.(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唐維敏譯)。台北:五南。
方原(2000年10月10日)。〈政權已輪替 檢警還在抄媒體〉。《新台灣雜誌》,237。
尤淑嬿(2004)。《台灣廣播媒體與公共領域之討論-以TNT寶島新聲為例》。私立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己由(1999年7月30日)。〈立委張俊宏等訪法務部談駱案認美麗島案再現〉。中國時報。2008年5月21日,取自:中時電子報。
王貝林(2005年10月30日)。〈百分之百港資 TVBS資金 明天要說清楚〉。《自由時報》,第A4版。
王貝林(2005年11月9日)。〈TVBS股權違法 罰百萬 限期改善〉。《自由時報》,第A2版。
王貝林(2006年5月21日)。〈姚文智怒罵蘇揆:輸了貞操〉。《自由時報》。
王貝林(2005年11月6日)。〈TVBS股權 擬請梁乃鵬說明〉。《自由時報》,第A3版。
王建紅(2000)。〈西方新聞自由思想的發展及其理論困境〉。《新聞知識》,9:9-11。
王振寰(1993a)。《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王振寰(1993b)。《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王維菁(1998)。《著作權與臺灣影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毓莉(2005)。〈初探運用「置入性行銷」從事菸害防制工作之研究〉。《中華傳播學刊》,8:115-159。中天新聞部(2005年11月1日)。〈投票商機〉。中天電視台,台北市民權東路六段25號六樓。
中國時報(2003年04月15日)。〈《社論》當局難道要自陷箝制媒體言論空間的惡名?〉。第A2版。
中國時報(2005年10月26日)。〈只要朝野自我克制,NCC就能成功運作〉。第A2版。
毛榮富(2008)。〈規範與現實的不合拍—評《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新聞學研究》,94:193-210。
毛榮富(2005)。〈媒介與政治〉,陳世敏編,《媒介素養概論》:305-335。台北,五南。
古采艷(1997)。《台灣漫畫工業產製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觀點》。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包澹寧(1995)。《筆桿裡出民主-論新聞媒介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台北:時報
田炎欣、羅雨恆(2002年3月20日)。〈劉冠軍案╱壹周刊記者謝忠良 住家被搜索〉。2008年 4月17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
田世昊、趙卿惠(2005年11月2日)。〈扁的說法 北社最高規格譴責〉。《自由時報》,第A3版。
台灣人權促進會聲明(2000年10月5日)。〈針對地院搜索中時晚報一事之聲明〉。2008年4月17日,取自:http://www.tahr.org.tw/。
石世豪、何榮幸、翁秀琪(2000年5月6日)。〈期待電視體制邁向民主化〉。《中國時報》。2008年5月21日,取自:中時電子報。
艾里克•巴爾諾(1990)。《多彩螢幕:美國電視的演進》。美國:紐約牛津大學。
朱梅芳、何博文(2005年10月29日)。〈扣紅帽? TVBS全面反擊〉。《中國時報》,第A2版。
江啟臣(2001)。〈全球化與國家在政治經濟上之角色:舊劇本與新爭論〉。《國際關係學報》,16:4-8。汪睿祥(1989)。《信賴的倫理基礎與現代社會秩序》。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呂亞力(1990年9月28-29日)。〈媒體與亞洲民主發展〉。中國時報。
見第恩•門森(1993)。《大家談:媒介文化文中的脫口秀》。美國:費城泰普爾大學。
何榮幸(2005年7月30日)。〈姚文智:通通都過很奇怪〉。《中國時報》,第A11版。
何博文(2005年10月29日)。〈藍挺T台 嗆聲「罷免扁」〉。《中國時報》,第A2版。
何明國、陳志平(2005年11月1日)。〈T台若撤照 橘營發動上街頭〉。《聯合報》,第A2版。
何博文、黎珍珍(2005年8月24日)。〈立委徐中雄爆料:外勞吸血鬼 遊走國會。中國時報,第A3版。
李文儀 (2002年3月27日)。〈陳定南批媒體 台灣記協遺憾陳指國內媒體濫用新聞自由 記協反駁:與事實不符〉。《中國時報》。
李茂政(1989)。《傳播問題大辯論》。台北市:正中。
李金銓(1990年9月28-29日)。〈權力結構如何制約新聞媒介?兼論亞洲媒介與民主〉。《中國時報》。
李金銓(1992)。〈從權威控制下解放山來-台灣報業的政黨觀察〉,《傳播社會發展》:81-95,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
李金銓(2004)。《超越西方霸權:傳媒與文化中國的現代性》。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李旺臺(1989)。〈國民黨如何控制報業〉,《台灣反對勢力:1976-1986》。台北:五千年。
李欣芳(2005年11月7日)。〈台聯促政院 停播TVBS〉。《自由時報》,第A4版。
李明軒(2005)。〈媒介與經濟〉,陳世敏編,《媒介素養概論》:337-364。臺北:五南。
李明賢(2003年7月16日)。置入性行銷 新聞局被糾正。2008年4月23日,取自:自由時報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jul/16/today-p1.htm。
李曉玲(2004)。《從新聞自由與媒體自律看-有線電視新聞台遭行政院新聞局懲處之爭議性案件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嘉齡(2005)。《語言運動在近年台灣認同政治上的角色》。國立嘉義師範國民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李絜一(2001)。《更年期報導之分析-以中國時報、聯合報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順德(2005年11月1日)。〈謝揆:TVBS是完全外資〉。《聯合報》,第A2版。
李順德(2005年11月10日)。〈姚文智坦承 處罰TVBS未送審委會〉。《聯合報》,第A4版。
李順德(2005年12月13日)。〈TVBS期限日提訴願 新聞局仍要罰百萬〉。《聯合報》,第A4版。
李順德、張文輝、黃兆璽(2005年12月21日)。〈新聞局:TVBS股權結構未改 要重罰〉。《聯合報》,第A4版。
李順德、何明國(2005年11月2日)。〈閣揆挑戰政策 自掏20萬 黨付80萬〉。《聯合報》,第A4版。
李順德(2005年11月9日)。〈新聞局罰TVBS百萬〉。《聯合報》,第A1版。
李順德(2005年11月10日)。〈姚文智坦承 處罰TVBS未送審委會〉。《聯合報》 ,第A4版。
李欣芳、田世昊(2005年10月29日)。〈立委:TVBS百分之百中資〉。《自由時報》。
李欣芳、周富美(2006年12月29日)。〈民進黨主席 拒中時採訪〉。《自由時報》。
李雅貞、林奕龍(2003年3月14日)。〈立委:政令宣導廣告變相綁樁〉。2008年4月23日,取自:TVBS-N網站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alisa20030314123802。
李順德、陳敏鳳(2005年11月3日)。〈否認干預新聞自由 謝揆:2100是政論 非新聞〉。《聯合報》,第A4版。
洪貞玲(2008年1月16日)。〈媒體自律,出路在哪裡?〉。2008年5月21日,取自:媒體改造學社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86
吳志怡(2002)。《女性政治人物媒體形象之建構:以總統府緋聞案為例》。私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系,未出版,台南縣。吳佳倫(2003年10月)。〈新行銷主張-置入式廣告:電影與置入式廣告的關係探討〉。《廣告雜誌》,149:84-91。吳祥寬(1999)。《政治、金權、線纜: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統雄(2005年11月19日)。〈深耕?還是置入?〉。《中時晚報》,第 A5版。
吳翠鴻(2001)。《從中國大陸與台灣衛星電視之發展探討其相關法規之沿革 》。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研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慶學(2005年10月31日)。〈總統、媒體 民眾相信誰〉。《聯合報》,第A15版。
林志成(2008年5月1日)。〈東吳:希望名嘴教授適可而止〉。中國時報,第A2版。
林巧婷(1998)。《「新聞性電視叩應談話性節目」之論述過程研究-以「溝通行動理論」為分析架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倖妃(2005年8月25日)。〈三萬抽一萬 A泰勞工錢 月吸1700萬〉。《中國時報》,第A3版。
林照真(2005年2月)。〈誰在收買媒體?〉。《天下雜誌》,316:120-133。
林照真(2004年10月15日)。〈調查的迷思二:解讀市場機制-誰在扼殺電視品質?〉。《天下雜誌》,93:100-106。
林照真(2006)。《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歷程之探析與批判》。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新輝、林河名(2005年10月29日)。〈高捷案延燒 民進黨反撲綠:TVBS是中資 想顛覆台灣〉。《聯合報》,第A4版。
林富美(1997)。《台灣政經系絡中的報業發展-以聯合報為例,探討媒介雙元特質對報業組織作為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淑玲(2005年8月1日)。〈換照 電子媒體寄望NCC〉。《中國時報》,第A4版。
林姿伶(2006)。《台灣有線電視服務內容研究分析》。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系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期刊。
林麗雲(2005年11月12日)。〈傳播政策 公民審議〉。《中國時報》。
林麗雲(2004)。〈是民主的論壇?還是祭壇?-透視談話性節目〉。《媒體改造學社》,1。
林麗雲(2000年12月)。〈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台灣產業研究》,3:89-148。
林麗雲(2005)。〈威權主義國家與電視:台灣與南韓之比較〉。《新聞學研究》,85:1-30。林麗雲(2006年6月)。〈分析威權主義下台灣電視資本形成的過程〉。《中華傳播學刊》,9:71-112。林育卉、盧世祥(2004)。《透視政論節目》。台北:廣電基金會。
林慶川、趙靜瑜、李欣芳(2006年12月29日)。〈進黨中央 拒中時採訪〉。《自由時報》。
周育仁(2000年10月9日)。〈論新聞自由與司法自制的界限〉。2008年4月22日,取自: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article-77-1.html。
周明慧(1997)。《國家角色與商品網路:台灣地區圖書出版業發展經驗》。私立東吳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周秩年(2005)。《台灣網路服務費率之政治經濟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邱玉蟬(2007年10月)。〈醫病形象的媒體建構-醫療糾紛抬棺抗議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93:41-81。邱玉蟬(1996)。《視新聞影音結構對回憶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邱家宜(2008年2月20日)。〈誰是挽救台灣廣電媒體的NCC委員?〉。2008年5月21日,取自:媒體改造學社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93
邱順斌(2005年8月24日)。〈泰勞管理交華磐 未公開招標〉。《中國時報》,第A3版。
洪貞玲(2006年1月)。〈國家管制與言論自由-從衛星電視換照爭議談起〉。《廣播與電視》,266:51-75。
洪貞玲、劉昌德(2005年9月27日)。〈不容許政客分贓〉。《中國時報》,第A15版。
郁嬿如(1997)。《國際媒體對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的報導:以「紐約時報」、「國際前鋒論壇報」與「泰晤士報」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胡光夏(2000A)。〈國際廣告的政治經濟分析–臺灣與韓國之『國內廣告市場』開放過程及其對廣告產業結構影響之研究〉。《傳播論文選集》,臺北:中華傳播學會。
胡光夏(2000B)。〈廣告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法初探〉。《新聞學研究》,64:139-159。若林正丈(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
威斯•斯庫普•尼斯科(1994)。《如果你不喜歡新聞……就出門為自己製造一條》。十速出版。
姚人多(2004年2月)。〈台灣媒體與政治加速墮落之中〉。《財訊月刊》,263:176-182。泰爾朋(1994)。《政權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政權》(陳墇津譯)。台北:遠流。
高志華(2004)。《2003年美伊戰爭〈華盛頓郵報〉軍事新聞報導內容取向之分析》。國立政戰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高瑞松(1996)。《政治性叩應節目內容的結構分析-以《2100全民開講》─大選大家談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高年億、林益民(2002年3月21日)。〈奉天機密曝光 高檢署搜索壹週刊〉。2008年4月22日,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issue.udn.com/bian/change/change9-1.shtml。
高有智、黎珍珍、蔡慧貞(2005月10日29日)。〈全民開講揭弊 新聞局快動作 姚文智 :不排除TVBS撤照〉。《中國時報》,第A2版。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
倪炎元(1999)。〈批判論述分析與媒介研究之初探〉。《傳播管理學刊》,1:205-233。
倪鴻祥(2007年5月11日)。〈吳育昇:扁政府1年置入性行銷 民視1億4千萬 三立9千萬〉。2008年4月23日,取自:東森新聞網http://www.nownews.com/2007/05/11/10844-2095222.htm。
秦裕中(2005年10月29日)。〈TVBS:持股符合規定〉。《自由時報》,第A3版。
秦裕中(2005年10月30日)。〈TVBS︰不接受新聞局重審〉。《自由時報》,第A4版。
曹郁芬(2005年8月12日)。〈美保護記協 關切東森S台〉。《自由時報》。
郭力昕(2008年4月6日)。〈強勢語言文化裡的「偽理性」―從龔濟(張作錦)的一篇投書文章談起〉。2008年4月10日,取自:媒體改造學社http://twmedia.org/。
郭淑媛(1999年12月9日)。〈環球電視台經營權之爭引發暴力衝突〉。《中時晚報》,2008年5月21日,取自:中時電子報。
哈伯瑪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曹衛東譯)。台北:聯經。(原著出版年:1999年)。
馬雷•萊文(1987)。《廣播談話的美國夢》。美國:萊星頓。
馬岳琳(1999)。《解讀報紙消費新聞的產製過程:台灣地區中文報紙消費版的質化研究初探》。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盛治仁(2005年7月)。〈電視談話性節目研究—來賓、議題結構及閱聽人特質分析〉。《新聞學研究》,84:163-203。陳世昌(2005年7月30日)。〈業界盛傳 S台被撤照?東森:沒聽說〉。《中國時報》,第A11版。
陳世昌(2005年11月2日)。〈「長廷」曾在T台「問青天」〉。《中國時報》,第A2版。
陳世敏(2005)。〈媒介的近用及其可能性之探討〉,周典芳、陳國明編,《媒介素養概論》,頁421-436,台北:五南。
陳朱強(2002)。《我國成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未來業務整合及發展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芸芸(2002)。《媒介、傳播與文化》。台北:韋伯。
陳長文(2005年11月2日)。〈TVBS的資本結構 東方彩視是「本國公司」什麼資不重要本國公司就合法〉。《聯合報》,第A15版。
陳炳宏(2005年11月7日)。〈支持TVBS不等於支持2100〉。《蘋果日報》。
陳炳宏(2008年3月23日)。〈政府沒有理由不該反對置入性行銷〉。2008年4月10日,取自:媒體改造社http://twmedia.org/。
陳炳宏(2007年7月)。〈置入性行銷:爭議與解套〉。《目擊者》,59。
陳炳宏(2007-07-12 )。〈 解嚴後媒體生態大變〉。2008年5月21日,取自:媒體改造學社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article.php?
陳昭如(1994)。《Call-in!地下電台:台灣新傳播文化的震憾與迷思》。台北:日臻。
陳明輝(2002)。《台灣無線電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交通大學文化社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重生(2005年7月14日)。〈學者:由民間監督較理想〉。《中國時報》,第A10版。
陳重生(2005年10月13日)。〈中資掌控TVBS? 新聞局要了解〉。《中國時報》,第A13版。
陳重生(2005年1月22日)。〈國親版NCC草案 藍綠焦土抗爭 泛綠立委認違法 霸佔發言台杯葛 重大法案被卡住〉。《中國時報》,第A4版。
陳重生、陳嘉宏(2005年8月2日)。〈拒絕政治黑手 國親聯手推動 NCC立法 朝野攻防白熱化〉。《中國時報》,第A5版。
陳順孝(2003)。《新聞控制與反控制:「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台北:五南。
陳雪雲(1996)。〈國家、媒體和民主參與〉。《社會教育學刊》,25。陳雪雲(1990) 。〈論媒介現實的論述分析〉。《社會教育學刊》,19:135-167 。陳瑩真(2003年4月24日)。〈政府廣告統包採購 爭議多〉。《廣告雜誌》,95。陳清河(1994)。〈衛星、有線結合後的電視市場研究〉。《1994年傳播生態學術研討會論文》,1:14-15。
陳清河(1999)。《衛星電視新論-科技、法規與媒介應用之探討》。台北: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陳立宏、康湘龍(1999年9月29日)。〈總統:媒體挑撥 大家不要看TVBS〉。《中時晚報》。
陳鈺婷、項程鎮、石秀娟(2003年7月16日)。〈置入性行銷 新聞局被糾正〉。2008年4月23日,取自:自由時報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jul/16/today-p1.htm。
彭 云(2001)。《新媒介與政治: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彭家發(2005)。〈2005年台灣媒體紀〉。2008年1月20日,取自:媒體透視http://72.14.235.104/
彭懷恩(1997)。《90年代台灣媒介發展與批判》。台北:風雲。
黃兆璽(2005年10月25日)。〈2100收視成長 大話新聞停在原點〉。《聯合報》,第A7版。
黃兆璽(2005年10月30日)。〈TVBS強烈回應 請政府停止打壓〉。《聯合報》,第A4版。
黃月美(2003)。《Goodson課程史研究之批判論述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祖棻(2005年6月1日)。〈從軍事新聞淺談媒體與公共利益〉。《海軍學術月刊》,39:81-87。黃莉雅(2006)。《談話性節目之論辯語藝分析:以2100全民開講與大話新聞為例》。私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詩凱(2003)。《一九九0年代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雅詩(2005年9月27日)。〈政院不約束政務官〉。《聯合報》,第A4版。
黃婉玲(2007)。〈廣播電視法〉。2008年4月10日,取自:電子六法全書www.6Law.idv.tw。
黃筱珮(2005年8月24日)。〈陳菊:華磐背後 有力人士撐腰〉。《中國時報》,第A3版。
黃瑞祺(2001)。《批判社會學》。台北:三民。
黃立翔、邱燕玲、陳曉宜、施曉光(2005年8月3日)。〈換照風波 謝揆力挺新聞局〉。《自由時報》。
曾豹慶(1998)。《哈伯馬斯》。台北:揚智。
馮建三(2003年4月)。〈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新聞學研究》,75。馮建三、程宗明(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五南。
溫珮妤(2003年5月1日)。〈置入行銷是廣告、公關的下一步〉。《Cheers》,32。
溫珮妤(2003年5月1日)。〈產品訊息悄悄告訴你〉。《Cheers》,32。
張大裕(1999)。《網際網路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宏榮(2006)。《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獨立性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張釔泠(2005年8月1日)。〈衛星電視換照 東森新聞S台中箭落馬〉。《自由時報》。
張秋康(2003)。《分析美國菁英媒體對「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新聞報導—以紐約時報與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時健 (2005年7月14)。〈台灣節目製作業商品化歷程分析─一個批判傳播政治經濟學的分析〉。《中華傳播期刊2005年》。
張錦華(1997)。《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中正。
張錦華(2004年9月19日)。〈政府應該停止任何形式之置入性行〉。《中國時報》,第A4版。
張啟騰(2003)。《廣電媒體所有權規範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寒青(1999年12月8日)。〈民進黨陳水扁競選總幹事長張俊雄與美麗〉。《中時晚報》,008年5月21日,取自:中時電子報。
張瑞昌(1999年7月29日)。〈民進黨團認為檢調違反民主國家對第四權保障〉。中國時報。2008年5月21日,取自:中時電子報。
張瑞昌(2000年11月17日)。〈呂秀蓮:沒想到有陰謀要將我妖魔化,痛斥新新聞報導抹黑 要求公布消息來源〉。《中國時報》。2008年5月21日,取自:中時電子報
張麗伽(2003年4月15日)。〈新聞局委託評鑑:恐媒體極權行兇 緊釘6大報 四項標準中「公共利益」最受爭議〉。《中時晚報》,第A2版。
張卿卿、羅文輝(2007年10月)。〈追求知識、認同或娛樂?政論性談話性節目的內容與閱聽眾收視動機的探〉。《新聞學研究》,93:83-139。榮麗珍(2004)。《電視辯論文本議題論述分析─2004年台灣總統大選個案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游明儀(2003)。《新聞談話性節目的內容分析暨其節目中記者專業意理實踐之研究:以新聞駭客News98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費國禎(2000年11月16日)。〈深夜,呂秀蓮向友人神秘暗示‘蕭美琴有問題’〉。《中時晚報》。2008年5月21日,取自:中時電子報。
楊天佑(2002年3月26日)。〈陳定南批媒體濫用新聞自由 指拒更正不實報導侵害人權〉。《中國時報》。
楊志弘(1996)。《新媒體經營策略-新電台、有線電視、網路媒體》。台北:三思堂。
楊英蘭(2007)。《從國內首次衛星電視頻道換照探討台灣電視媒體之規範機制》。國立東華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楊軍良(1997)。《出賣李濤-2100全民開講幕後秘辛》。台北,商智。
楊孟瑜(2002年03月20日)。〈壹周刊被查台灣反應烈〉。2008年4月10日,取自:BBC網站http://news.bbc.co.uk。
楊意菁(2004年4月)。〈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台灣電視談話性節目〉。《新聞學研究》,79:1-47。程宗明(1999)。〈「黨政軍退出三台」之後:從批判政治經濟學思考無線電視制度的改造〉,《廣播與電視》,13:87
程宗明(1999)。〈析論台灣傳播學研究╱實務的生產,1949-1980--從政治經濟學取向思考對比典範的轉向〉,《1998 中華傳播學會論文選集》。台北:中華傳播學會。-122。
趙 怡(2004年1月19日)。〈析論「政黨公平使用媒體」之體現〉。2008年4月8日,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old.npf.org.tw/。
趙弘韋。(1994)。《當代政治經濟學研究途徑的意識型態分析-經濟自由主義、經濟民族主義、馬克斯主義》。私立文化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管中祥(2004年12月10日)。〈有權無責的媒體人〉。2008年3月30日,取自: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管中祥(2006年8月15)。〈關掉新聞台心更寬〉。2008年3月30日,取自: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葉玉琪(1999年8月2日)。〈檢調單位因偵辦經濟部官員駱志豪洩密案,而搜索記者住宅〉。《工商時報》,2008年5月21日,取自:中時電子報。
葉芷�隉]1995)。《新聞記者與電視談話性節目:詮釋社群的觀點》。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文宏(2002年3月20日)。〈劉冠軍案╱裴偉強烈抗議壹周刊遭搜索 揚言再度開印〉。2008年4月8日,取自:東森新聞網站http://www.ettoday.com。
廖天威(2003年2月10日)。〈國家機密法制與新聞自由的平衡與互動〉。2008年4月22日,取自: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CL/092/CL-R-092-007.htm。
蔡慧貞(2005年7月14日)。〈頻道換照 23家初審未過〉。《中國時報》,第A10版。
蔡慧貞(2005年7月17日)。〈頻道換照 謝揆:全過也很怪〉。《中國時報》,第A5版。
蔡慧貞(2006年5月19日)。〈訴願成功 TVBS非外資 新聞局還100萬〉。《中國時報》,第A7版。
蔡慧貞、李碧勳(2005年8月27日)。〈謝揆:陳哲男沒影響力 未關說〉。《中國時報》,第A4版。
蔡惠萍、羅曉荷(2005年11月2日)。〈姚文智早說過「無意對TVBS撤照」〉。《聯合報》,第A3版。
蔡慧貞、陳洛薇、許文媛(2005年8月27日)。〈高捷泰勞風波 陳菊:責任概括承受 不排除下台〉。《中國時報》,第A4版。
潘邦順譯(1996)。《大眾傳播理論》(上)。台北:風雲。
鮑建信(2005年8月24日)。〈議員要求 追查暴動原因〉。《自由時報》。
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台北:揚智。
錢玉芬(1998)。《新聞專業性概念結構與觀察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 榮(2005年6月3日)。〈死人飯 轉賣小吃店〉。《自由時報》。
劉其昌(2004年3月)。〈評析廣播電視三法之修正案〉。2008年5月22日,取自:http://www.cqinc.com.tw/grandsoft/cm/120/apr2.htm。
劉昌德(2006)。〈台灣商營電視節目內容管制的演變:結構去管制下的「內容再管制」〉。《廣播與電視》,26:77-116。
劉幼琍(1994)。《有線電視經營與頻道管理策略》。台北:中正。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台北:時英。
劉幼俐(1996年7月)。〈兩岸有線電視法規比較〉。《新聞學研究》,53。
劉嘉皓(2005)。《從有線電視到數位寬頻-台灣有線電視數位化的競爭力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力仁、許敏溶、邱燕玲、蘇永耀、林雅麗、杜偉莉、林南谷 (2007年3月30日)。〈TVBS最多罰百萬 社會譁然〉。2008年5月20日,取自: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30/today-fo1.htm。
鄭自隆(2003年4月)。〈置入式行銷不是毒蛇猛獸〉。《動腦雜誌》,324:70-71。蔣安國(2003年3月14日)。〈新聞局也在拚選舉?〉。《聯合晚報》,第A2版。
賴祥蔚(2005)。《新聞自由與國家政策》。台北:五南。
賴祥蔚(2002年10月)。〈國共政權控制報紙的政治經濟比較〉。《新聞學研究》,73:133-165。賴淑惠(2001)。《電視娛樂新聞之產製與表現研究-以台灣電視之晚間新聞為例》。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謝佳珍(2005.10.31)。〈李遠哲:應以法律規範媒體 非政治力〉。2008年3月19日,取自:中央社。
戴光育(2006)。《台灣日報控制權更迭之政經分析:1964~2006年》。私立世新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戴志揚(2008年4月10日)。〈鐽震查記者 張顯耀批綠色恐怖〉。《中國時報》。2008年5月22日,取自:中時電子報。
蕭肇君(2004)。〈置入性行銷對新聞專業的影響:市場新聞學下的專業性考察〉。《中華傳播期刊》。
羅世宏(2008年4月)。〈自由報業誰買單?新聞與民主的再思考〉。《新聞學研究》,95: 213-238。羅皓恩(2005年10月31日)。〈學者嘆:新聞局和電視台爭議變成政治事件〉。2008年1月20日,取自:中廣新聞。
羅曉荷(2005年9月27日)。〈民進黨團 首次封殺特定叩應節目 綠委禁上 2100開講〉。《聯合報》,第A4版。
羅暐智、劉鳳琴(2008年4月17日)。〈因應鐽震案 藍委提案修法 記者可拒作證〉。《中國時報》,第A8版。
顏瑞宏(2004)。《台灣主流報紙建構反戰運動意義之研究-以2003年美伊戰爭之例》。國立政戰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鍾蔚文(2003)。《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中正。
薛宜家(2005年9月8日)。〈謝揆李濤〉。中天電視台,台北市民權東路六段25號六樓。
魏 玓(2005年7月14日A15)。〈讓換照變成媒改契機〉。《中國時報》。
魏 玓(2008年4月1日)。〈政論節目轉型 不只靠換來賓〉。2008年4月10日,取自:媒體改造學社。
魏 玓、羅世宏(2005年11月2日)。〈新聞局應立即停止打壓TVBS〉。《中國時報》。
魏 玓(2003)。〈重繪新聞學地圖的第一步:評陳順孝《新聞控制與反控制:「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新聞學研究》,81:201-206。
魏 玓(2007年6月5日)。〈回到新聞專業與問題根源:TVBS黑道光碟事件的再思考〉。2008年5月21日,取自:媒體改造學社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36。
魏 玓(2004)。《當前臺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1989-1993)》。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余晏(2005)。〈從「台灣心聲」看談話性節目變化〉。2008年4月21日,取自: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蘇永耀(2003年7月16日)。〈黃輝珍︰違法則改合法則做〉。2008年4月23日,取自:自由時報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jul/16/today-p1.htm。
蘇英豪(2003)。《台灣固網事業發展之政經分析-一個國家中心主義的觀點》。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聯合新聞網編輯(2006年6月13日)。〈扁政府與媒體交手摘要與其爭議〉。2008年4月22日,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abian/storypage.jsp?f_ART_ID=36957。
貳、英文書目
Anderson, R.(1995). Consumer culture and TV programming. Oxford: Westview Press.
Arendt, H. (1979). On Hannah Arendt. In M. A. Hill (Ed.), Hannah Arendt: The recovery of the public world (pp.301-340). N.Y.:St. Martin's Press.
Barthes, R. (1973). Mythologies. London: Paladin Books.
Braman, S. (1995). Horizons of the state: Information policy and power.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5(4), 4-24.
Calhoun, C.(1992) Har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Cambridage, UK. Polity Press. Castells, Manuel (1996;1997).
Castells. Manuel(1989) The Informational City: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 Oxford: Blackwell.
Coleman, S. & Gotze, J. (2001). Bowling together: Online Public engagement in policy deliberation. London: Hansard Society.
Dahlgren,Peter(2001)”Communication and Democracy in late Moderni- ty,”in Barry Axfordand R. Huggins (eds.) New Media and Politics, London: Sage, pp.64-88
Dahlgren, Peter(2001)”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Net: Structure, Space, and Communication.” in Bennett, W. Lance & Robert M. Entman (eds.) Mediated Politics: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of Democ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33-55
Davis, Richard(1997)”Understanding Broadcast Political Talk: Introduction,Political Communication, Vol. 14 No. 3 pp.323-332
Faircolough, Norma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Garnham, N.(1990)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London:Sage
Gunther & Mughan, 「Democracy and the medi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p263-264
Golding,P. et al. 1995.”Government. Communications and the Media.”In Borre, O. et al(eds.) The Scope of Govern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l.283-311.
Habermas J.(1986).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l,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Boston: Beacon.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IT.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2)
Hodge, Robert & Gunter Kress (1979). Language as Ideolog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Horowitz, E.(1993). Talk show politics: The match that rekindles American democracy? Paper presented to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Division for the AEJ Annual Convention in Kansa City, August.
Hofstetter, C. R, & Gianos, C. L.(1997). Political talk radio: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Jhally, Sut(1989).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e. In Augus, I.and Jhally, S.(Eds.)Cultural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PP. 65-81.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Livingstone, S. M., & Lunt, P. (1994). Talk on television: Audience participation and public debat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Lazarsfeld, P. F. (1941). Remarks on Administrative and Criti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 9: 2-16.
Lefebvre, Henri. (1991a).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4).
McManus, J. H. (1995). A market-based model of news production. Communication Theory, 5(4),301-338.
McChesney, R. W. (1998).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In R. W. McChesney, E. M. Wood, & J. B. Foster (Eds.). Capitalism and theInformation Ag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Revolution, pp. 1-26. London: Sage.
Meehan, Eileen R. (1984) Ratings and the Institutional Approach: A Third Ansewer to the Commodity Question,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Vol. 1 No.2 pp.216-225
Mosco, V.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Murdock,Graham,(1982). Large Corporations and The Control of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ies, in M. Gurevitch, et al(eds).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London:Methuen.
Murdock, G. (1990). Redrawing the map of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ies: concentration and ownership in the era of privatization. In M. Ferguson(Ed.). Public Communication: The New Imperatives-Future Directions for Media Research, pp. 1-15. London: Sage.
Newhagen, J.E.(1994). Self efficacy, class, race, and call-in political television show use. Communication, 46(2),33-53.
Norris, V. (1980). Advertising history--According to the textbook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9 (3): 201-209.
Norris,Christopher(1992) Uncritical Theory: Postmodernism, Intellectuals, and the Gulf War.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Weber,M(1968/1978)Economy and Society. Guenther Rothe and Claus Wittich, ed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1). Citizens as partners: OECD handbook on 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olicy-making. Paris:OECD.
Robert Hughes(1995) Why Watch It, Anyway?,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Rubin, A M, & Step, M. M (2000). Impact of motivationm, attrac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on talk radio listening.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4, 635-654
Schudson, M. (1989). The sociology of news productio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1, 263-282
Shattuc, J. M.(1997). The talking cure. New York: Routledge.
Shen, M. Chin-Hui(1999). Participatory currentaffairs talkshows: Public communication revitalized on television. Amsterdam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evenson, N. (2002). 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s: Social Theory and Mass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Smythe, Dallas W. (1977) Communication: Blindspot of Western Marxism.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Vol.I, No. 3,pp.1-27.
Thompson, J. B.(1984). Studiesin the theories of ideology. Cambridge: Polity
Van Dijk, T. A. (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Wilhelm, Anthony G. (2000)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Challenges to Polititical Life in Cyberspace. New York: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