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4.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3 08: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蓓芸
研究生(外文):Wang Bei-Yun
論文名稱:總統大選中《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自由時報電子報》三大電子報報導之分析-以二○○八年台灣入聯、返聯公投議題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How Chinatimes.com, Udn.com, and Libertytimes.com report issues concerning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Using the issue of the referendums on Taiwan's UN entry and UN return in 2008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蔡美瑛蔡美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ai Mei-Y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廣播電視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9
中文關鍵詞:公投聯合國入聯返聯總統大選議題研究
外文關鍵詞:The referendumUNUN entryUN return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agenda sett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8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主要是分析媒介在選戰期間如何報導台灣入聯、返聯公投的新聞,以媒體在2008年總統大選活動期間,對入聯、返聯公投議題的報導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採取『內容分析法』,探討的媒介是新聞網站含《中國時報》電子報、《聯合報》聯合知識庫、《自由時報》電子報,分析選舉前8個月,媒介對台灣入聯、返聯公投之議題的報導數量為何?生命週期如何分佈?媒介引用的各類消息來源角色之比例如何分配?呈現的面向為何?媒介報導立場與偏向為何?
研究結果發現,媒體報導「台灣入聯、返聯公投」議題的數量隨議題生命週期歷經潛伏期、上升期、高峰期、與衰退期四個階段。
不同網路新聞媒體報導數量上的趨勢,呈現一致,在各月份的報導量上,無顯著的差異。以新聞則數比較的前提下,聯合報為較重視有關台灣入聯、返聯公投議題的媒體,其次為中國時報,最少的是自由時報。
在新聞類型上,中國時報、聯合報多以『純淨新聞』呈現;自由時報在『讀者投書』、『專欄短評』比例較高;中國時報在『記者特稿』比例較高;聯合報在引用『外電』的比例最高。
三報在語氣強度皆是以『中立』較多,在『強烈批評』中以自由時報最多,自由時報『批評』比例達17.4%明顯高於其他二報。
三報在報導立場上以中國時報『中立報導』最高、自由時報最低;在『負面報導』中,自由時報與聯合報差異不大,但還是以自由時報比例較高。
新聞篇幅大多以「300字以上,1000字以內」為主,符合網路的快速,簡短性,而在「1000字~2000字 」,則以自由時報最高、中國時報次之。
「入聯公投」佔到較多的篇幅(96.7%),「返聯公投」(26.2%)比例上遠低於「入聯公投」。自由時報報導「入聯公投」時,正面報導較多;報導「返聯公投」時,負面報導較多。
聯合報對於在報導主角為「泛綠」時,呈現批評的角度;自由時報對於在報導主角為「泛藍」時,呈現批判的角度。
報導主角為『民進黨』、『謝長廷』、『泛綠』時,聯合報在「負面報導」與「批評」的比例是最高的;中國時報次之;自由時報的比例最低。
報導主角為『國民黨』、『馬英九』、『泛藍』時,自由時報在「負面報導」與「批評」的比例是最高的;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的比例的差異。
「對岸政權的用語」中,自由時報以使用『中國』比例最高;中國時報以使用『中共』用語比例最高;聯合報以使用『大陸』用語比例最高。
在『加入聯合國』議題中,自由時報比例最高,在『不應推動聯合國』議題中,以聯合報比例最高。
This study was mainly to analyze how the media report the news of the referendums on Taiwan's UN entry and UN return during the competition of election.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as the reporting of the media against the issue of the referendums on Taiwan's UN entry and UN return during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activities in 2008.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media of news websites, including Chinatimes.com, Udn.com, and Libertytimes.com. This study analyzed that how many were the reporting published against the issue of the referendums on Taiwan's UN entry and UN return? What were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ir life cycle? What was the proport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source and role of various kinds of information quoted by the media? What were their respects presented? What were the standpoints and the favors of the reporting of media?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mount of the news of media reported the issue of “the referendums on Taiwan's UN entry and UN return” w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the incubation period, the rising period, the high peak period and the declined period with the life cycle of the issue.
The tendencies of the amount of the reporting were identical in the different internet news media;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mount of reporting in each month. On the basis of the number of news, United Daily News was the medium of more valued on the related issue of the referendums on Taiwan's UN entry and UN return, and the second was the China Times, and the last was the Liberty Times.
On the basis of the type of the news, the China Times and United Daily News presented the news with a “Pure and clean news” style; and the Liberty Times occupied higher proportion in the “Reader’s opinion” and “Brief comments in special column”; the China Times occupied higher proportion in the “Reporter’s special draft”; the United Daily News occupied higher proportion in the quotation of “Foreign reporting”.
The tone of speaking of the three media was most to be “neutral”; and for the aspect of “strong criticizing”, the Liberty Times took highest proportion, and its proportion of “criticizing” was up to 17.4% and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media.
For the reporting standpoints of the three media, the China Times ha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neutral reporting”; and for the “negative report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iberty Times and the United Daily News, but the Liberty Times still had higher proportion.
The capacity of the news was mainly fell in “above 300 words and below 1000 words” and that met the fast and brie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and for the capacity fell in “1000 ~ 2000 words”, the Liberty Times was the highest one in proportion, and the China Times was the second one.
“The referendums on Taiwan's UN entry” issue occupied more capacity (96.7%); and “the referendums on Taiwan's UN return” (26.2%) was far less than “the referendums on Taiwan's UN entry” in the proportion. When the Liberty Times reported “the referendums on Taiwan's UN entry” issue, it presented more positive reporting; and it presented more negative reporting when reported “the referendums on Taiwan's UN return” issue.
When the subject was “the wide green parties”, the United Daily News reported the news at the point of view of “criticism”; and the Liberty Times reported the news at the point of view of “criticism” when the subject was “the wide blue parties”.
When the leading character of the reporting was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Chang-Ting Hsieh” and “the wide green parties”, the United Daily News was the highest one in the proportion of “negative reporting” and “criticism”, and the China Times was the second, and the Liberty Times was the lowest one.
When the leading character of the reporting was “Kuomintang”, “Ying-jeou Ma” and “the wide blue parties”, the Liberty Times was the highest one in the proportion of “negative reporting” and “criticism”, and the China Times and the United Daily News were almost identical in that.
For “the wording to regime in the opposite bank”, the Liberty Times was at highest proportion of using “China”; and the China Times was at highest proportion of using “China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United Daily News was at highest proportion of using “Mainland”.
For the issue of “UN entry”, the Liberty Times was the highest one in the proportion of reporting of that issue; and for the issue of “should not get UN moving”, the United Daily News was the highest one in the proportion of reporting of that issue.
目錄 V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5
一、 入聯 5
二、 返聯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概念界定 7
壹、 參與聯合國 7
一、 入聯 7
二、 返聯 8
貳、 媒介議題 8
參、 新聞框架 9
第五節 研究範圍 10
第六節 研究步驟流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議題設定 12
壹、 議題設定的研究歷程概述 12
一、 議題設定的研究歷程概述 12
二、 議題設定研究進展 13
三、 議題設定的效果限制 15
貳、 媒介與選舉新聞的議題設定 17
參、 二○○八年總統大選相關公投與選舉議題 18
第二節 新聞框架 22
一、 新聞框架的內涵 22
二、 新聞框架研究類型 25
三、 相關研究 27
第三節 相關的選舉研究及過去大選期間公投議題與選舉的研究 31
壹、 相關的選舉研究 31
貳、 臺灣過去大選期間公投議題和選舉的相關研究 33
一、 總統選舉的相關研究: 33
第四節 網路媒介與選舉 37
壹、 網路緣起 37
貳、 網路媒介的特點與發展 37
參、 網路媒介與民主政治參與 38
一、 網路與政治傳播 38
二、 網路媒介與民眾參選 39
三、 我國網路媒介在競選的應用 40
第五節 電子報的相關研究 44
一、 電子報的定義 44
二、 電子報的類型 46
三、 電子媒體與傳統媒體之比較 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8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48
一、 內容分析法 48
二、 內容分析法的應用 49
三、 小結 50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分析單位 51
一、 媒體選擇 51
二、 日期選擇 52
三、 分析單位 52
第三節 類目的建構 53
一、 基本資料類目 54
二、 分析類目 57
第四節 信度的檢測 66
一、 前測過程 66
二、 統計方法 68
第四章 資料分析 69
第一節 媒介議題分析結果 69
一、 各類目整體分佈狀況 69
二、 不同報別與其他類目交叉分析結果 84
第二節 綜合分析 134
一、 台灣入聯、返聯公投議題分析結果 134
(一) 月份報導趨勢分面: 134
(二) 媒體《台灣入聯、返聯公投》議題報導數量方面: 136
(三) 媒體《台灣入聯、返聯公投》議題報導類型方面: 136
(四) 不同報別在報導《入聯返聯公投》議題上語氣強度、報導立場的差異情形 137
(五) 不同報別在報導《入聯公投》、《返聯公投》議題上報導立場的差異情形 138
(六) 不同報別不同報別在新聞主角方面報導立場及態度的差異比較: 139
(七) 不同報別在報導《入聯返聯公投》議題上消息來源方面: 13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2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42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48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49
附錄一 編碼表 150
附錄二 編碼須知 154
附錄三 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對「入聯」及「返聯」公投結果之立場 163
參考文獻 167
一、 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石番 (1989)。 傳播內容分析法。 台北: 幼獅。
王淑女 (1992) 。 政治行銷。 台北:桂冠。
王嵩音 (1993)。 傳播研究里程碑 。台北 :遠流。
羊曉東 (1998)。 馬英九人生長跑。 台北: 時報文化。
朱浤源 (1999)。 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 。 台北: 正中。
李金銓 (1990)。 大眾傳播理論 。 台北: 三民。
李金銓 (1981)。 大眾傳播學---社會、媒介、人。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李應元 (2002)。 人生的驚嘆號。 台北:人物出版。
黃俊英.范揚松 (1993)。 選戰贏家---選舉行銷理念與實戰智慧。 台北: 管理科學學會。
陳義彥、陳世敏 (1992)。 七十八年選舉的報紙新聞與廣告內容分析。 台北: 業強。
彭芸 (1992)。 政治廣告與選舉。 台北: 正中。
彭芸 (1986)。 政治傳播:理論與實務。 台北: 巨流。
彭懷恩 (2002)。 政治傳播與溝通。 台北:風雲論壇。
翁秀琪 (1998)。大眾傳播與實證。 台北: 三民。
趙賢明 (1995)。 台灣三國志。 台北: 獨家。
鄭自隆 (1991)。 競選文宣策略---廣告、傳播與政治行銷 。台北: 遠流。
鄭自隆 (1992)。 競選文宣策略分析。 台北: 遠流。
鄭自隆 (1995)。 競選廣告理論、策略、研究案例。 台北: 正中。
鄭自隆 (1998)。 1996年台灣總統大選四組候選人文宣策略觀察 金溥聰編著『總統選舉與新聞報導』。 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編印。
鄭瑞城 (1998)。 透視傳播媒介 。台北: 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
蕭富豐(1991)。 廣告行銷讀本。 台北: 遠流。
劉毅志、黃深勳、王石番、鐘有輝、陳文玲、郭文耀(1992)。 廣告學。 國立空中大學印行。
羅世宏譯(2000),Werner J. Severin, James W. Tankard, Jr著,《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運用》(Communication Theories-Origins,Methods,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台北:五南。
謝旭洲(2008),《社會統計與資料分析》。台北:威仕曼文化。

(二)期刊
Grace S. C. Chen(2004),〈選舉研究:重新計票之理論探討〉,《中國統計學報》,第42卷第三期,頁277-287。
王泰俐(2003),〈誰的互動性網站?從2000和2002年選舉看臺灣政治網站互動性概念的演進〉,《新聞學研究》,77:107-142。
王嵩音(2004),〈網路使用與選舉參與之研究-以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第3卷四期,頁71-102。
王靖興;王德育(2007),〈台灣民眾的政治參與對其政治功效意識之影響:以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第11卷第一期,頁69-107。
左宗宏(2004),〈2004年台灣總統大選傳統媒體、公眾與網路討論議題之關聯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第7卷第二期,頁73-106。
左宗宏(2008),〈2004年台灣總統大選傳統媒體、公眾與網路討論議題之關聯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第7卷第二期,頁73-106。
石之瑜(2005),〈消失的中間選民:2004年總統大選對空間理論的修正〉,《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四期,頁1-24。
吳俊德(Jun-Deh Wu);陳永福(Alexander C. Tan)(2005),〈投票與不投票的抉擇-2004年總統大選與公民投票的探索性研究〉,《臺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四期,頁67-98。
李金銓(2003)。〈政治經濟學的悖論:中港台傳媒與民主變革的交光互影〉,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2003年6月號。
李柏諭(2006),〈選舉制度對政黨體系之影響:台灣總統、縣市長、立法委員、任務型國大選舉之實例比較〉,《政治科學論叢》,第二十七期,頁69-111。
李世宏(2008),〈臺北市民進党忠誠支持度變化之初探:1984、1998年市長選舉與2000年、2004年總統選舉之差異比較〉,《政治科學論叢》,第35期,頁95-125。
李慧馨、王詠宣(2006),〈公民投票與人民的選擇-解讀2004年總統大選出口民調〉,《藝術學報:綜合類(革新版)》,第七十九期,頁189-213。
杜素豪(2004),〈投票意向問題不同類型項目無反應之分析:以 2000 年總統大選為例〉,《選舉研究》,第11卷第二期,頁111-131。
周陽山(2005),〈三合一大選選舉結果的整體分析〉,《臺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四期,頁127-134。
林昱廷(民93)〈非常報導光碟議題建構與新聞框架分析-以中時、自由、聯合報為例〉24。
金溥聰(1997)。 〈報紙的行象設定效果研究:以民國八十三年台北市市長選舉為例〉 。《新聞學研究》。55。
施純純、徐永明(2002),〈報紙議題、事件與民意的流動:以臺灣2000年總統大選為例〉。《臺灣政治學刊》第六期,頁241-285。
洪彩能(2007)。〈台北市長候選人報紙報導內容之形象之研究--以《聯合報》、《自由時報》�d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007年11月。
洪雅慧(2006),〈「整合行銷傳播」策略在網路選戰中之應用-以2006年臺北市長選舉郝龍斌與謝長廷之對決為例〉,《臺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三期,頁3-42。
徐火炎(1995)。 〈「李登輝情結」與省市長選舉的投票行為:一項政治心理學的分析〉。《選舉研究》。 二卷二期。
徐火炎(2005),〈認知動員、文化動員與台灣2004年總統大選的選民投票行為-選舉動員類型的初步探討〉,《臺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四期,頁31-66。
徐永明(2001),〈民調在競選中的角色:以二○○○年台灣總統大選中「未表態選民」為例〉,《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五期,頁105-119。
徐永明;蔡佳泓;黃�h庭(2005),〈公民投票-台灣國家認同的新動力〉,《臺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一期,頁51-74。
袁碩成(2006),〈由民主理論支持超越「公投民主」與「民粹批判」的論述「以三二○公投案為例」,《中華人文社會學報》,第四期,頁170-200。
張佑宗(2006),〈選舉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以台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東吳政治學報》,第二十二期,頁121-160。
張卿卿(2002),〈競選媒體使用對選民競選議題知識與政治效能感的影響-以兩千年總統大選為例〉,《選舉研究》,第9卷第一期,頁1-39。
張耀仁(2006)。〈跨媒體議題設定之探析:整合次領域研究的觀點〉,《傳播與管理研究》,第5卷第二期,頁73-130。
盛治仁(2004),〈媒體、民調和議題—談競選過程中民意的變動性和穩定性〉,《選舉研究》,第11卷第一期,頁73-98。
莊伯仲(1998)。〈網路選戰在臺灣-1998年三合一大選個案研究〉。《廣告學研究》14,頁31-52。
莊伯仲(2005),〈2004年總統大選國民黨網路選戰策略-行動研究法之觀點〉,《選舉研究》,第12卷第二期,頁79-109。
郭及天;王嵩音(2001),〈總統參選人夫人媒介形象呈現之初探-以連方瑀,吳淑珍,陳萬水為例〉,《選舉研究》,第8卷第二期,頁65-94。
陳志瑋(2004),〈三二○公投與台灣政治發展分析〉,《臺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二期,頁43-72。
陳盈盈(1995年10月15日)。〈民進黨推出全球資訊網爭取年輕選票〉,《中央社資料庫》。
陳堂發,1999網路新聞的問題與自律,見於《第二屆兩岸傳播媒體邁向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系,199年出版,77-79頁。
彭芸(2007),〈我國民眾媒體內容偏好與其政治態度之關連性研究〉,《選舉研究》,第14卷第一期,頁85-117。
鈕則勳(2003),〈2002年民進黨臺北市長候選人李應元之競還廣告策略─定位行銷理論之檢證〉,《中國廣告學刊》,第八期,頁131-169。
黃偉峰(2004),〈從選票區位結構試探影響2004年「和平公投」之相關因素〉,《臺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三期,頁73-98。
黃德福 (1980)。 〈候選人政見之分析---六十七年底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區域立委候選人為例〉。《中國論壇》。十一卷四期。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第三集,75。
蔣安國 (2007)。〈當政策、媒介與公眾議題相遇:以臺灣入聯的議題建構為例〉。發表於當代社會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 台北市:臺北市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學系: 119-144。
蔡美瑛(1995)。〈議題設定理論之發展:從領域遷徙、理論延展到理論整合〉。《新聞學研究》。50期:97-124
賴進貴;葉高華;張智昌(2008),〈投票行為之空間觀點與空間分析-以臺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選舉研究》,第14卷第一期,頁33-60。
駱明慶(2006),〈廢票哪里來?-無效票定義範圍擴大對2004年總統選舉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8卷第四期,頁639-669。
謝敏捷(2005),〈國民黨主席選舉後台灣政黨政治與2008大選的分析〉,《臺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三期,頁133-137。
羅文輝;侯志欽;鄧麗萍;李偉農(2003),〈2004年電視總統選舉新聞的政黨偏差〉,《廣播與電視》,第二十三期,頁1-21。

(三)論文
王蘭英 (2001)。 2000年總統大選候選人報紙廣告策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聖飛(2002)在「誰主導選舉新聞─媒介議題設定的觀點:以兩千年總統大選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
余宗儒 (1999)。《1998年報紙報導台北市長選舉候選人競選活動之研究: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之比較》。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蕙芬 (1999)。《候選人形象研究:以83年與87年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水扁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李婉婷 (1997)。《媒體對選舉新聞的報導偏差性分析---以民國八十三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李蓉姣 (1987)。《政治廣告策略之研究---民國七十四年台北市議員競選傳單之內容分析》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中愷(2006)。《台灣大學生使用網路新聞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臺北: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中愷(2006): 台灣大學生使用網路新聞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臺北:世新大學新 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怡倫 (1993)。《電視政治廣告策略研究---第二屆國大代表競選期間政黨電視廣告之內容分析》。 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周慶祥 (1996)。《國民黨、民進黨、新黨候選人報紙競選廣告內容分析----以八十四年台北市立委選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周慶祥(2005)。《網路新聞理論與實務》。臺北:風雲論壇。
林小玲(2005)。《讀者訂閱付費電子報動機與影響決策因素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俶如(2001)。《美國媒體對「特殊國與關係論」報導之內容分析與立場傾向研究--以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斐 (2000)。《台灣N世代選民認知總統候選人形象之研究---公元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為例》。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雯華(2006)。《2004年台灣總統大選議題設定效果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碧婷(2007)。《全球暖化下新興的媒介議題內容分析與意見領袖傳播行為之研究───以「京都議定書」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洪聖惠(民90)。《整合行銷傳播在候選人網站之運用-以2000年總統大選陳水扁競選網站為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孫國祥(1999)。〈臺灣電子民主社會:展望與挑戰〉,《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43-47。
徐良容(2001)。《網際網路對選舉之影響-以我國西元兩千年總統選舉之總統競選網站為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祐齊(2004)。《報紙對公民投票活動報導之研究─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的內容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瑞鴛 (2002)。《2000年總統大選競選組織策略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甄薇(1992),《衝突性社會議題之新聞框架研究:以臺灣政治反對運動為例(1960∼1991)》,臺北:私立輔仁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銘坤(2004)。《2004年總統大選網路運用與使用之初探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張寶芳(1997)。〈資訊傳收的新媒介:聯網的個人電腦〉。「1997年中華傳播年會」論文。
莊伯仲(2000)。〈網路選戰在臺灣-1998年三合一大選個案研究〉。《廣告學研究》,14:31-52。
陳玲玲 (2002)。《政黨電視競選廣告對政黨形象塑造之研究---以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 》。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景峻(2005),《臺灣舉辦和平公投之政治分析》,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芸、孫國祥(1998)。《網路與選舉:英美經驗與我國臺北縣長選舉個案研究》。師範大學選舉研討會論文。
曾淑芬(2007),《民進黨2000與2004總統大選競選廣告策略差異之研究-以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賀春生(2005)。《新聞電子報之服務品質衡量》。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鈕則勳 (2001)。《總統候選人之競選傳播策略---以公元二ooo年我國總統大選》。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黃芝瑩(2001)。《線上新聞人員專業性研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睿迪(2001)。 《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報紙負面競選廣告內容分析》。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學碩(1997)。《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秋蘋 (1988)。《電視新聞來源人物之訊息分析及其與客觀事實之比較---以立法院第七十九會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唯超 (2001)。《2000年總統大選候選人報紙競選廣告之形象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蔡佳洹 (1999)。 《候選人競選策略之研究:以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馬英九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連繡華 (1996)。《現階段中華民國參與聯合國問題之研究》。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自隆 (1991)。《政治廣告訊息策略及效果檢驗之研究---1989年台灣選舉兩黨候選人報紙廣告內容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自隆(2000)。〈2000年總統大選候選人網站分析〉,銘傳大學傳播學院「2000年傳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
餘紹逖(1997)。《網際網路於政府公共關係之運用及分析:以行政院新聞局WWW為例》。「海峽兩岸公共關係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臺北:世新大學主辨。
賴美華(1996)。 《比較性競選廣告訊息策略分析:1994年省市長選舉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賴淑敏 (1999)。 《台灣政黨電視競選廣告趨勢分析:1991-1998》。 台北: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妙玲(2003),《2002年台北市長選舉候選人報紙競選廣告之研究---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的內容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明輝(2005),《2004年總統選舉中公民投票之政策過程研究》,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智先(2001)。《網路討論區的議題設定效果研究:以中華民國八十九年總統大選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蘭芳 (2003)。《政黨競選廣告媒體策略分析:1994-2002》。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8)「2008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二、英文資料
Becker, L.B. (1991). Reflecting on metaphors. Communication Yearbook,14:341-366. Behr, R.L. & Iyengar, S. (1985). Television news, real world cues, and changes in the public agand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9:38-57.
Becker, L.B. (1991). Reflecting on metaphors. Communication Yearbook,14:341-366.
Behr, R.L. & Iyengar, S. (1985). Television news, real world cues, and changes in the public agand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9:38-57.
Bimber(2001).”Information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in America:The Search For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The Individual Level”.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Vol.54,No.1:53-67。
Davis,R.(1999).The web of politices:The internet’s impact on the Americanpolitical syst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aring, J W. & Rogers E M. Agenda sett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6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making &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eeter, C., Brown, N., Soffin, S., Stanly, S., & Sulwen, M. (1989). Agenda-setting by electronic text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66:101-106.
Herman, E.S. & Chomsky, N. (1988).;Manufacturing consent. N.Y. Pantheon Books.
Iyengar, S. (1988). New Direction of agenda-setting research. In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1:595-602.
Kaye, B. K.(1998). Uses and Gratification of the World Wide Web: From Couch Potato to Web Potato. 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 (1): 21-40
Kaye與Johnson(2002).Online and in the Know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the web for Political Information”Journal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Vol.46,No,1:54-71。
Lang, G.E., & Lang, K. (1983). The battle for public opinion: The president, the press, and the polls during Watergate.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
Lang, G.E., & Lang, K. (1983). The battle for public opinion: The president, the press, and the polls during Watergate.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
Levine(2003).“Online Campaign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In David Anderson and MichaelCornfield(eds),TheCivilweb:OnlinePoliticsandDemocraticValues(pp.47-62).New York: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McCombs, M., & D. L. Shaw(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36, pp.176-187.
Palmgreen, P., & Clarke, P. (1977). Agenda-setting with local and national issu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5:435-453.
Palmgreen, P., & Clarke, P. (1977). Agenda-setting with local and national issu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5:435-453.
Pavlik(1997).Communication Media Technology:Cultural and Commercial perspectives. Boston,Mass:Allyn&Bacon。
Reese, S.D. (1991). Setting the media's agenda: A power balance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4:309-339.
Rogers, E.M., & Dearing, J.M. (1988). Agenda-setting research: Where has it been, where is it go?"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1:555-594.
Rogers, E.M., Dearing, J.M., & Bregman, D. (1993). The anatomy of agenda-set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2).
Semetko, H., Blumer, J.g., Gurevitch, M., & Weaver, D.H. (1991). The formation of campaign agenda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arty and media roles in recent American and British election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泰俐(2003),〈誰的互動性網站?從2000和2002年選舉看臺灣政治網站互動性概念的演進〉,《新聞學研究》,77:107-142。
2. 王嵩音(2004),〈網路使用與選舉參與之研究-以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第3卷四期,頁71-102。
3. 左宗宏(2004),〈2004年台灣總統大選傳統媒體、公眾與網路討論議題之關聯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第7卷第二期,頁73-106。
4. 左宗宏(2008),〈2004年台灣總統大選傳統媒體、公眾與網路討論議題之關聯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第7卷第二期,頁73-106。
5. 石之瑜(2005),〈消失的中間選民:2004年總統大選對空間理論的修正〉,《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四期,頁1-24。
6. 吳俊德(Jun-Deh Wu);陳永福(Alexander C. Tan)(2005),〈投票與不投票的抉擇-2004年總統大選與公民投票的探索性研究〉,《臺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四期,頁67-98。
7. 李金銓(2003)。〈政治經濟學的悖論:中港台傳媒與民主變革的交光互影〉,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2003年6月號。
8. 李柏諭(2006),〈選舉制度對政黨體系之影響:台灣總統、縣市長、立法委員、任務型國大選舉之實例比較〉,《政治科學論叢》,第二十七期,頁69-111。
9. 杜素豪(2004),〈投票意向問題不同類型項目無反應之分析:以 2000 年總統大選為例〉,《選舉研究》,第11卷第二期,頁111-131。
10. 周陽山(2005),〈三合一大選選舉結果的整體分析〉,《臺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四期,頁127-134。
11. 金溥聰(1997)。 〈報紙的行象設定效果研究:以民國八十三年台北市市長選舉為例〉 。《新聞學研究》。55。
12. 施純純、徐永明(2002),〈報紙議題、事件與民意的流動:以臺灣2000年總統大選為例〉。《臺灣政治學刊》第六期,頁241-285。
13. 徐火炎(1995)。 〈「李登輝情結」與省市長選舉的投票行為:一項政治心理學的分析〉。《選舉研究》。 二卷二期。
14. 徐火炎(2005),〈認知動員、文化動員與台灣2004年總統大選的選民投票行為-選舉動員類型的初步探討〉,《臺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四期,頁31-66。
15. 徐永明(2001),〈民調在競選中的角色:以二○○○年台灣總統大選中「未表態選民」為例〉,《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五期,頁1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