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04: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潘瑀瑄
研究生(外文):Yu-Hsuan Pan
論文名稱:電子繪本教學及其對提升幼兒詞彙與口語表達能力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Electronic Sketchbook Teaching and Its Effects on Improving Preschool Children’s Vocabulary and Speaking Ability
指導教授:蔡銘津蔡銘津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in-Gin Tas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樹德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保育學系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兒童保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電子繪本幼兒詞彙口語表達
外文關鍵詞:electronic sketchbook、children、vocabulary、speaking abil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5
  • 點閱點閱:683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2
本研究旨在探討電子繪本教學對提升幼兒詞彙與口語表達能力之成效,研究對象取自文文(化名)國小附設幼稚園五足歲幼兒為主,兩班大班幼兒皆為19位,共計38位幼兒,採隨機分派為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實徵性研究。
本研究採準實驗類型中的雙因子「不相等控制組設計」,實驗組進行12週電子繪本的實驗教學,控制組則以紙本繪本教學為主。教學方法主要配合幼兒活動課程設計進行教學流程,每週利用兩節實施一本繪本之教學。經過十二週不同教學處理後,比較兩組繪本教學成效之差異情形。依變項的詞彙以「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上的得分;口語表達以「兒童口語表達測驗」上的得分為主。實驗所得資料利用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探討不同教學組與不同性別之間的差異。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各組幼兒在「兒童口語表達測驗」上之得分比較
教學組別與性別之間的交互作用結果未達顯著差異水準。在主要效果方面,性別之間亦無顯著差異,但實驗組與控制組間則達到顯著差異水準,表示電子繪本教學的「兒童口語表達測驗」成績比起紙本繪本教學在口語表達能力方面有較好的成績表現。
二、各組幼兒在「修訂畢堡德詞彙能力測驗」上之得分比較
教學組別與性別之間的交互作用結果未達顯著差異水準。在主要效果方面,以性別之間亦無顯著差異,但實驗組與控制組間則達到顯著差異水準,表示電子繪本教學的「修訂畢堡德詞彙能力測驗」成績比起紙本繪本教學在詞彙能力方面有較好的成績表現。
三、根據「電子繪本教學回饋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電子繪本教學過程大多數幼兒的歡迎和喜愛。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向教育機構及幼教老師提出教學上的具體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sketchbook on improving children vocabulary and speaking ability. The subjects consisted of 38 5-year-old children. They were sampled from the kindergarten classes of XX Elementary School of Kaohsiung County to carry out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This study utilized two-factors〝nonequivalent-control group desig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aching of electronic sketchbook for 12 week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aching of paper sketchbook. The teaching programs were proceeded with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children activity. We taught these two groups respectively with one kind of sketchbook for one hour every week. After 12 week respective teachings, we compared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these two different groups with each other. The dependent variable of vocabulary was the most scores on “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Revised”. And the expressive language ability is the scores on “The Test Of Children Oral Expressi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processed by two-factor covariance analysis, we wanted to find out whether it have the difference effects between different teaching groups and gender.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as follows:
1.After comparing the respective scores of these two groups on The Test Of Children Oral Expression, there was in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teaching groups and gender. On the main effect, there was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s. Howev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is means the grades of “The Test Of Children Oral Expression” with teaching of electronic sketchbook was better than those with teaching of paper sketchbook.
2.After comparing the respective scores of these two groups on “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Revised”, there was in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teaching groups and gender. On the main effect, there was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s. Howev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is means the grades of ‘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Revised” with teaching of electronic sketchbook was better than those with teaching of paper sketchbook.
3.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electronic sketchbook teaching, we found most children like this teaching. Then researcher gave specific sugges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o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and preschool education teacher for their teaching.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i
謝 誌 ----------------------------------------- v
目 次 ----------------------------------------- vi
表 次 ----------------------------------------- viii
圖 次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語言發展與詞彙之發展 ----------------------------- 10
第二節 幼兒詞彙與口語表達之教學-------------------------- 19
第三節 電子繪本及其教學上的探討-------------------------- 34
第四節 電子繪本和詞彙與口語表達之相關研究 ----------------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9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49
第二節 研究樣本 ---------------------------------------- 52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53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54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60
第六節 資料處理 ---------------------------------------- 6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兒童口語表達測驗」上之成績比較------------------- 67
第二節 「修訂畢堡德詞彙能力測驗」上之成績比較-------------- 70
第三節 「電子繪本教學回饋問卷調查表」上反應之分析----------- 73
第四節 討論---------------------------------------------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83
第二節 建議---------------------------------------------8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91

二、西文部份-------------------------------------------------100
附錄一 電子繪本教學回饋問卷調查表-----------------------103
附錄二 十二次實驗教學活動設計---------------------------104

表 次
表1-1 幼兒在不同年齡之平均詞彙-------------------------------- 16
表1-2 幼兒每年詞彙增加量------------------------------------- 18
表2-1 口語表達之相關研究------------------------------------- 27
表2-2 電子繪本之相關研究------------------------------------- 43
表2-3 電子繪本與詞彙和口語表達之相關研究----------------------- 46
表3-1 實驗設計---------------------------------------------- 49
表3-2 實驗設計之內容----------------------------------------- 52
表3-3 研究樣本---------------------------------------------- 43
表3-4 文文(化名)國小附設幼稚園單元主題並找相近繪本加以搭配進行教學-- 58
表4-1 不同組別的幼兒在「兒童口語表達測驗」上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67
表4-2 不同組別、的幼兒在「兒童口語表達測驗」上前後測之t檢定-------- 68
表4-3 不同組別、不同性別的幼兒在「兒童口語表達測驗」上之平均數及標準差-68
表4-4 不同組別、不同性別的學童在「兒童口語表達測驗」上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69
表4-5 不同組別的幼兒在「修訂畢堡德詞彙能力測驗」上之平均數及標準差-----70
表4-6 不同組別、的幼兒在「修訂畢堡德詞彙能力測驗」上前後測之t檢定------70
表4-7 不同組別、不同性別的幼兒在「修訂畢堡德詞彙能力測驗」上之平均數及標準差----------------------------------------------------------------71
表4-8 不同組別、不同性別的學童在「兒童口語表達測驗」上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表4-9 電子繪本教學組幼兒在「電子繪本教學回饋問卷調查表」上反應之百分比分析-------------------------------------------------------------------73

圖 次
圖3-1 研究流程圖------------------------------------------- 5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中尾明(1999)。兒童文學與電子出版品。載於第五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二十一世紀的亞 洲兒童文學論文集(頁58-61)。台北市: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王瑞馨(1999)。國小一年級兒童之生活經驗在社會科課程中的角色。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靜珠(1984)。兒童發展與輔導。台北:正中。

丘華殷(2007)。結合網路多媒體繪本教學方案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童口語表 達能力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敬先(2004)。幼兒教育。台北:五南。

朱美如(2003)。國小一年級看圖說話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之實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詠蘭(2006)。對話式與有聲書閱讀教學對幼兒聽覺詞彙理解能力與幼兒閱讀行為之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育系碩士班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啟誠譯(2003)。Barbara J. Leadholm & Jon F. Miller原著。語言樣本分析-威斯康辛州指導手冊〈Language Sample Analysis: The Wisconsin Guide〉。台北:心理。

吳春田(2001)。低年級學童在故事教學中的讀者回應。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淑琴(1999)。幼兒之多媒體電子童書閱讀行為分析。載於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舉辦之「第五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論文集(頁148-151),台北市。

吳明昌(1994)。淺談電子書。出版界,39,頁13-17。

吳培源(1979)。排行、社經地位、親子交互作用與兒童語言行為的關係。教育研究所集刊,21,頁1--43。

李家汎(2006)。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的詞彙缺陷本質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慧慧(2005)。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學生先備知識、詞彙量、工作記憶、推理能力與閱讀理解之關係。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李麗綺(2003)。國小低年級學童詞彙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沈衍妏(2005)。繪本故事教學對不同族群學童在「陂塘」主題學習及客家文化態度之實驗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沈文娟(2002)。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理解能力之表現情形及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谷瑞勉譯(1999)。L. E. Berk & A. Winsler原著。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Scaffolding Children’s Learning:Vygotsk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台北市,心理。

周念縈譯(2004)。James W. Vander Zanden原著。人類發展學-兒童發展〈Human Development ﹝Updated Seventh Edition﹞〉。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月菁(2006)。科學故事電子繪本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對學童對科學的態度及科學學習動機之成效。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麗雅(2005)。創造性戲劇對幼兒口語表達與故事裡解之影響—以故事戲劇為媒介。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宜利(2003)。「整合繪本與概念構圖之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三年級學童記敘文寫作表現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宛霖(2001)。台北市幼兒對圖畫書及電子童書之調查與反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琴芳(2001)。師生口語溝通之分析。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怡伶(2000)。幼稚園師生問答歷程之描述-以一大班的小組活動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公翔(1993)。現代兒童心理語言學。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林妙娟(1987)。認識兒童語言發展。花蓮農推簡訊,4,3,頁15-16。

帥崇義(1999)。電子書時代的來臨。第五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二十一世紀的亞洲兒童文學論文集,頁153-155。台北市: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洪湘綾(2004)。運用溝通輔具對自閉兒口語表達教學成效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洪育慈(2002)。多媒體兒童對國小低年級智障伴隨語障學生詞彙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洪美珍(2000)。電子童書閱讀型態及其對兒童閱讀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洪文瓊(1999)。電子書對傳統書的挑戰及其教育價值。出版界,56,頁42-48。

胡海國編譯(1976)Elizabeth B.Hurlock原著。兒童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出版。

殷紅博(1998)。幼兒基礎語言能力訓練。台北市,新潮社。

高儷育(2000)。一個幼稚園班及內「團體討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玄宛(2006)。奧福音樂治療教學方案對國小中重度智能障礙兒童功能性詞彙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梁雅美(2003)。語音多媒體工具對國小學童應與口語表達能力之影響—以Talkworks軟體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蒔芳(1999)。設計和製作一個視覺化語言來支援電子書的劇情描述。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許淑燕(2005)。電子繪本融入兒童英語合作閱讀上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邦彥(2002)。電腦化高識字自閉兒評量與語言學習系統建置。中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郭恩惠(1999)。兒童與成人對兒童圖畫故事書的反應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建灯(2005)。電子繪本融入國小綜合活動對學童多元智能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秀美(2003)。線上教學應用於自閉兒語言教學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班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東陞(2003)。兒童口語表達能力測驗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學社。

陳慧卿(2002)。國小二年級學童對電子童書與紙本童書之閱讀能力研究。台中縣: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之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如(2001)。真實情境中的說話教學。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取自http//www.iest.edu.tw/study/Chinese/talking/index.htm


陳怡佐(1988)。學前聽覺兒童詞彙理解能力與有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小芬譯(1994)。幼兒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陸莉、劉鴻香修訂(2002)。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曾愛玲(2004)。運用繪本及資訊科技融入探討生命教育之內涵—以國小二年級豆豆班為例。發表於第二屆全球華人教師教學研討會(GCTCT 2004)。國立中央大學,中壢。

曾愛玲(2003)。繪本演奏-資訊科技融入語文領域聽說讀寫之綜合運用-以國小二年級製作電子繪本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秀雲(2001)。輕度智障兒童的語言敘述-以圖畫書為媒材。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黃志成(1999)。幼兒保育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黃志成、王淑芬(1995)。幼兒的發展與輔導。台北:揚智文化。

黃羨文(1995)。紙本書與電子書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系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瑞琴(1993)。幼兒的語文經驗。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瑞枝(1990)。幼稚園語文教材教法與設計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 社。

劉玉玲(2001)。以動畫觀點探討互動式動畫故事書之創作特質及對圖畫書與動畫之影響。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音像動畫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劉志峰(2005)。電子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生英語認字表現、字彙線索運用與繪本學習態度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佩璇(2003)。互動電子故事書教學設計模式之發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振成(1996)。三維電子故事書之三維動畫演員物件編輯系統之設計與實作。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蕭淑美〈2007〉。紙本繪本與電子繪本對學童語文創造力差異性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之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魏瑛娟〈2004〉。有聲故事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口語表達能力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羅秋昭(1996)。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羅綸新(1995)。電子書與傳播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21,13-16。

蘇婉容〈1992〉。兩種刺激退減方式對國小中度智能不足學生實用性詞彙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二、西文部份
Axia, G. & Baroni, M.R. (1985). Linguistic politeness at different age levels. Child Develoment, 56 , 918-927.

Barker, P. (1992). Electronic books and libraries of the future. The Electronic Library, 10 (3), 39-149.

Butler, A.,& Turbill, J.(1984).Towards a reading-writing classroom. Rozello,N.S.W., Australia: Primary English Teaching Association.

Dotty, D. E. ,Popplewell, S. R. & Byers, G. O.(2001). Interactive CD-ROM storybooks young reader’s reading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4) , 374-384.

Eisenson, J.(1985) Communicative disorders in children(5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Greenlee-Morre,M.E. & Smith,L.L.(1994).Interactive computer software:The effects young children's reading achievemen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llege Reading Association.

Halliday, M.AK.(1982). Three aspects of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Learning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language,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In Y.Goodman, M. Hausseler, & D.Strickland (Eds.),Oral and written language development research: Impact on the school. Urbana, IL: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Harp, B., & Brewer, J.A (1996).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for the connection(2nd Ed.). Orlando, FL: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Henry, R., & Simpson, C. (2001). Picture books & older readers:A match made in heaven. Teacher Librarian, 28(3), 23-27.

Higgins,N C. & Cocks , Patricia(1999). The effects of Animation cues on vocabular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eading Psychology , 20 , 1-10.

Hurlock, E. B.(1978).Child Development(6th ed.). N.Y:McGraw-Hill.,162.

Jaggar, A.(1985). On observing the lanuage learner: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In A. Jaggar & M.T. Smith-Burk(Eds.), Observing the Language learner.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and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Matthew, K.(1997). A comparison of the influence of Interactive CD-ROM storybooks and traditional print storybook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 29(3) , 263-275.

Philip Barker(1992). Electronic Books and Libraries of the Future. The Electronic Library,10,139-141.

Strickland, D. S, & Taylor, D.(1989). Family storybook reading: 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 families, and curriculum. In D. Strickland, & L. Morrow(Eds), Emerging Literacy: Young children learn to read and write(pp.27-34).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Tizard, B.(1981). Language at home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pp.17-27).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