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專書:
1. 尹章義,1996,台灣歷史研究法大綱(稿本)。
2. 太上感應篇彙篇淺釋,2006,正聖堂,高雄市。
3. 太上感應篇釋錄,2007,和裕出版社,台南市。
4. 王先漢,1981,孝道孝行及孝經,臺北市:三民書局。
5.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上冊,中華書局,北京。
6. 王效青,2003,中國傳統建築術語辭典,建築情報季刊,台北市。
7. 王素、許介川,2004,二十四孝書畫,福建美術出版社,福州。
8. 王夢鷗,1987,禮記今註今譯下冊,臺灣商務,臺北市。
9. 王夢鷗,1987,禮記選注,正中書局,臺北市。
10. 佚名,前後二十四孝圖說,筆者自存。
11. 吳振漢,2004,大溪鎮志,桃縣大溪鎮公所,桃園縣。
12. 吳璵,1977,新譯尚書讀本,三民書局,臺北市。
13. 李乾朗,1996,台灣建築閱覽,玉山社,台北市。
14. 李乾朗,1997,北埔慈天宮整修規劃研究,新竹縣政府,新竹縣。
15. 李乾朗,1999,古蹟入門,遠流,臺北市。
16. 李乾朗,1999,台灣傳統匠藝二輯,燕樓古建築,臺北。
17. 李乾朗,1999,傳統建築入門,文建會,臺北市。
18. 李乾朗,2001,臺灣廟宇裝飾,傳藝中心籌備處,臺北市。
19. 李乾朗,2003,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臺北市。
20. 李澤厚,2000,論語今讀,允晨文化,臺北市。
21. 沈福煦、沈鴻明,2001,中國建築裝飾藝術文化源流,湖北教育出版,武漢。
22. 屈萬里,1983,詩經詮釋,聯經,臺北市。
23. 屈萬里,1988,詩經釋義,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24. 林會承,2007,[台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藝術家,臺北。
25. 林徽因,2005,林徽因的另面人生,台灣商務,台北市。
26. 南投藍田書院簡介,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南投縣。
27. 南鯤鯓代天府2008鼠年農民曆,2008,南鯤鯓代天府管理委員會,台南縣。
28. 施翠峰、施慧美,2007,臺灣民間藝術,五南,臺北市。
29. 馬持盈,1987,史記今註第三冊,臺灣商務,臺北市。
30. 康鍩錫,2007,台灣古建築裝飾圖鑑,貓頭鷹,台北市。
31. 陳奕愷,1996,臺灣傳統美術工藝,臺灣東華,臺北市。
32. 項楚,1989,敦煌變文選注,巴蜀書社,成都。
33. 黃承令,2006,三坑子聚落調查 :桃園縣傳統聚落第一期調查計畫,桃園縣文化局,桃園縣。
34. 楊伯峻,1992,孟子譯注,五南,臺北市。
35. 萬本根,2001,中華孝道文化,巴蜀書社,成都。
36. 道藏第25冊,上海書店,上海。
37. 臺灣省新竹縣志稿卷八宗教志,1957,新竹縣: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38. 遠慧,1990,觀無量壽佛經,上海古籍出版,上海。
39. 慶祝三坑永福宮慶成圓醮紀念特刊,1969,三坑:永福宮。
40. 樓慶西,1998,中國傳統建築裝飾,南天,台北市。
41. 蔡相煇,1992,台灣的祠祀與宗教,臺原,台北市。
42. 鄭玄,1979,禮記鄭注,學海出版,臺北市。
43. 魯迅,2006,朝花夕拾(插圖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
44. 瞿中溶,1981,校正今文孝經‧二十四孝考(附廿四孝圖說),廣文書局,臺北市。
三、期刊
1. 大澤顯浩,2002,“明代出版文化中的「二十四孝」—論孝子形象的建立與發展”,明代研究通訊,頁28,12月。2. 翁基峰,2005,“仰望歷史:石雕發展溯源與藝術慶典的縺結”,藝術家,頁425,10月。3. 康增怡,2005,“文化資產的教育導覽—以北埔慈天宮為例”,新竹文獻,第21期,頁61,8月。4. 曾美貞、陳美玲、林建裕,2000,“二十四孝:中國古代兒童讀物研究”,語文教育通訊,第二十一期,頁80-89,12月。5. 龍玉芬,2002,“廟宇與聚落互動之研究(上)—以北埔慈天宮為例”,《台灣風物》五十二卷三期,頁148-149,9月。
6. 龍玉芬,2002,“廟宇與聚落互動之研究(下)—以北埔慈天宮為例”,《台灣風物》五十二卷三期,頁95-106,12月。
7. 藍值銓,1999,“大溪的詔安客—從福仁宮定公古佛談創廟的兩個家族”,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二期,頁59-73。
8. 蘇樺,1997,“二十四孝故事探源”,國語日報,1月14日。
9. 蘇樺,1997,“二十四孝故事探源”,國語日報,1月.21日。
10. 蘇樺,1997,“二十四孝故事探源”,國語日報,2月11日。
三、學位論文
1. 王源東,1993,透析臺灣廟宇石雕的繪畫創作,臺灣師大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 姚村雄,1991,臺灣廟宇石雕裝飾藝術之研究,臺灣師大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3. 柯鴻基,2005,台南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釉料分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 護系,碩士論文。4. 陳如楓,2004,陳玉峰廟宇彩繪藝術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四、參考網站
1. 大紀元時報,http://hk.epochtimes.com/6/1/3/15355.htm,2006年1月3日。
2. 中國孝文化節,http://www.china6688.com/,2008年4月22日。
3.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http://www.ctcwri.idv.tw/search.asp,2008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