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期刊學報
仉桂美、曾德宜,2006,〈行政中立能力訓練之理論與實務:以我國為例〉,《國家精英季刊》,第2卷第1期,頁39-56。
王作榮,1991,〈談文官制度〉,《人事管理》,第28卷第6期,頁24-28。吳定,1994,〈如何落實文官行政中立的理念〉,《銓敘與公保月刊》,第4卷第1期,頁61-62。吳英明,1992,〈威權政治體制民主化過程中公共行政的發展〉,《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六輯》,頁435-464。
呂育誠,2000,〈課責觀點下行政中立的意涵與落實途徑〉,《考銓季刊》,第23期,頁68-79。林文益,1991,〈各國公務人員政治活動之研究〉,《人事法制創作徵文得獎作品輯編第5輯》,頁474-517。林濁水,2003,〈談『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兼論行政中立在憲法中的地位〉,《考銓季刊》,第69期,頁3-11。施能傑,1994,〈文官中立:從概念化到法制化〉,《公務人員月刊》,第19卷第6期,頁19-26。
孫本初,1999,〈課責與績效管理〉,《人事月刊》,第29卷第3期,頁28-32。孫本初,2001,〈公部門課責問題之探究〉,《人事月刊》,第33卷第3期,頁10-22。桂宏誠,2002,〈何謂行政中立〉,《國家政策論壇》,第2卷第3期,頁65-67。陳德禹,1988,〈國家發展與行政中立〉,《中國論壇》,第26卷第11期,頁6-9。
陳德禹,1991,〈我國當前政治發展與行政中立問題〉,《理論與政策》,第5卷第4期,頁42-50。陳德禹,1993,〈文官行政中立理論與實際〉,《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七輯》,頁335-365。
陳德禹,2000,〈現代行政倫理體系初探-行政裁量倫理原則〉,《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四輯》,頁285-308。
陳德禹,2001,〈行政中立的省思與建言〉,《公務人員月刊》,第64期,頁16-25。陳志瑋,2005,〈邁向民主課責:透明化機制運用分析〉,《國家精英季刊》,第1卷第4期,頁131-147。
許濱松,1988,〈如何建立文官中立-從外國制度談起〉,《人事月刊》,第7卷第5期,頁5-10。許濱松,1995a,〈英美公務員政治中立之研究-兼論我國公務員政治中立應有之作法(上)〉,《人事月刊》,第12卷第4期,頁11-17。許濱松,1995b,〈英美公務員政治中立之研究-兼論我國公務員政治中立應有之作法(下)〉,《人事月刊》,第12卷第5期,頁46-56。許濱松,1996,〈文官制度與行政中立的設計與建立〉,《政策月刊》,第18期,頁18-19。許宗力,1996,〈建立行政中立法制座談會〉,《月旦法學雜誌》,第10期,頁2-28。
曹俊漢,1996,〈從多國發展經驗看我國『行政中立法』的制定〉,《理論與政策》,第11卷第1期,頁117-137。曾明發,2003,〈行政中立法立法可行性之研究〉,《考銓季刊》,第36期,頁48-75。黃錦堂,1996,〈對行政中立法立法的若干思考〉,《月旦法學雜誌》,第10期,頁19-34。黃臺生,2001,〈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制化的省思〉,《考銓季刊》,第27期,頁82-104。楊戊龍,2005,〈論我國文官中立法制化及其規範效果〉,《高大法學論叢》,第1卷第1期,頁139-166。張俊彥,1995,〈從政治與行政的分合理論探討行政中立之內涵及發展趨勢〉,《考銓季刊》,創刊號,頁74-82。彭錦鵬,2002,〈政治行政之虛擬分際:由兩分說到理想型〉,《政治科學論叢》,第16期,頁89-118。鄧志松,1998,〈英國文官的政治中立-矛盾與困境〉,《歐美研究》,第28卷第3期,頁101-150。鄧志松,1999,〈美國聯邦公務員政治參與的限制:從嚴格到放寬〉,《人文及社會科學論叢》,第11卷第4期,頁615-643。
蔡良文,1999,〈比較行政中立相關法制分析〉,《行政管理學報》,第2期,頁57-85。蔡良文,2003,〈行政中立學理與法制〉,《考銓季刊》,第36期,頁12-47。蔡良文,2004,〈行政中立法制〉,《研習論壇》,第48期,頁7-21。賴維堯,1995,〈高級文官的政策制定角色認知〉,《空大行政學報》,第4期,頁21-34。專書
Ranjit Kumar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2005,《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化。
江岷欽,1995,《公共組織理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震山,2003,《行政法導論》,台北:三民書局。
吳定,1991,《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圖書。
吳定,2003,《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圖書。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許立一編著,2006,《行政學(上)》,台北:空中大學。
吳庚,2005,《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八版,台北:三民書局。
林鍾沂,1992,《公共事務的設計與執行》,台北:幼獅文化。
林鍾沂,2004,《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翁岳生,1990,〈論不確定法律概念與行政裁量之關係〉,《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十一版,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頁37-107。
孫本初,2005,《新公共管理》,台北:一品文化。
許慶復,1980,《行政裁量監督之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許立一,2005,〈第一線行政概說〉,收錄於賴維堯、朱金池等編著《第一線行政與民眾生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頁1-30。
許南雄,2004,《行政學術語》,台北:商鼎文化。
許南雄,2006,《人事行政學》,台北:商鼎文化。
陳向明,2005,《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陳德禹,1990,〈行政中立問題之檢討〉,收錄於蕭全政主編《重建行政體制》,頁105-129。
陳敏,1999,《行政法總論》,二版,台北:三民書局。
陳敦源,2005,《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
張家洋,1995,《行政組織與救濟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劉昊洲,2005,《行政中立專論》,台北:商鼎文化。
蔡良文,1998,《行政中立與政治發展》,台北:五南圖書。
蕭全政,1994,《重建文官體制》,台北:業強出版社。
蕭武桐,2002,《公務倫理》,台北:智勝文化。
學位論文
王雅玲,2003,《我國行政中立法制定之過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昭賢,2002,《論公務人員參與政治活動之界限及保障》,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嘉源,1995,《公務人員政治活動中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文益,1991,《公務人員中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誌璿,2005,《論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草案中政治活動限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徐君芳,2005,《我國高級文官管理才能培訓成效之研究》,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定銘,1996,《我國公務人員行政中立之理論與實踐》,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柏菁,1996,《從公法學之觀點論行政中立》,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志瑋,2003,《政策課責的設計與管理》,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陳淑萍,2005,《論限制公務員政治活動之合理範圍》,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金哲,1990,《行政裁量之倫理基礎》,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翁柏萱,2003,《我國文官行政中立與民主鞏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葉俊榮,1985 ,《行政裁量與司法審查》,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蔡良文,1996,《我國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羅耀堂,1995,《行政裁量權之評估研究: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之觀點》,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政府出版品
銓敘部,1989,《先進民主國家文官中立之研究》,台北,銓敘部。
銓敘部法規司,2003,〈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草案重點評析〉,《公務人員月刊,第》第86期,頁5-13。
電子網站
中央通訊社: http://www.cna.com.tw/
公平交易委員會網站: http://www.ftc.gov.tw/
交通部郵電司網站:http://www.motc.gov.tw/
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英文部分】
Caiden, G. E. ,1984,”In Search of an Apolitical Science of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Woodrow Wilson and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Jack Rabin(ed),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pp.51-76.
Cooper, P. J. ,1983, Public Law&Public Adiministrator,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
Davis, C. ,1971, Discretionary Justice: A Preliminary Inqui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Doble, P. ,1990,”Integrity in the Public Serv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50(3):pp.354-363.
Goodnow, F. J. ,1900,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Ham, C.&Hill, M. ,1984,The Policy Process in the Modern Capitalist State,Sussex: Harvester Press.
Jabbra, J. G. & Dwivedi, O. P.(eds),1988, Public Service Accountability: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nnecticut,Kumarian Press,Inc.
Jain, R. B. ,1974,”Politicization of Bureaucracy:A Frame-work for comparative Measurement,” The Ind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20:pp.797-808.
Rohr, J. A. ,1989, Ethics for Bureaucrats :An Essay on Law and Values, New York: Marchel Dekker.
Romzek, B. S. and Dubnick, M. J. ,1998 ,“Accountability,” in J.M.Shafritz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Vol.1.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
Warwick, D. P. ,1981 ,”The Ethics of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in Joel L. Fleishman, Lance Liebman, M. H. Moore,ed.,Public Duties:The Moral Obligation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lson, W. ,1941,”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56,Dec.1941,pp.48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