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份
一、書籍
江靜玲譯,費約翰著,1995,《藝術與公共政策》。台北:桂冠。
吳定,2002,《公共政策》。台北:中華電視。
李明珠,2005,《文化行政管理前輩經驗談》。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與王婷玉譯,Earl Babbie著,199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易君博,200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
林谷芳,2000,《國際/傑出演藝團隊扶植計畫執行成果》。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建構台灣新社會》。台北:揚智文化。
翁德明譯,Victor Hell著,1991,《文化理念》。台北:遠流。
高點法學研究室主編,2005,《學習式六法》。台北:高點文化,頁捌-53。
莊芳榮,1990,《美國聯邦文化行政》。台北:文建會。
許育典,2006,《文化憲法與文化國》。台北:元照。
郭為藩,2006,《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台北:心理。
陳其南、申學庸,2000,《文化建設與國家發展》。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會。
黃中憲譯,Donald Sassoon著,2003,《蒙娜麗莎五百年》。台北:貓頭鷹出版。
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與劉兆隆譯,Andrew Heywood著,2002,《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
葉茂林譯,Paul Goldstein著,2000,《捍衛著作權》。臺北:五南。
葉偉文譯,Mark Buchanan著,2007,《隱藏的邏輯》。台北:天下遠見。
蔣淑貞譯,Toby Miller著,2006,《文化政策》。台北:國立編譯館。
簡守邦譯,Derek Layder著,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台北:韋伯。
二、期刊
杜文苓、陳致中,2007.9,〈民眾參與公共政策的反思〉,《臺灣民主季刊》,第四卷,第三期,頁33-61。
周倩漪,2008.7,〈物價連三漲,票房倒!倒!倒!〉,《表演藝術雜誌》,第187期,頁32-37。
林勤敏,1998.12,〈歐洲文化政策研習考察的省思與期待〉,《社教資料雜誌》,第245期,頁16-22。
邱家宜,1988.11,〈從六個方向思考文化政策─專訪李亦園〉,《自由青年》,第711期,頁14-19。
張文貞,2005.1,〈當科技遇上憲法:憲政主義的危機與轉機〉,《月旦法學》,第116期,頁176-190。陳其南,2001.3,〈文化政策研究的發展〉,《典藏今藝術》,第102期,頁104-106。陳俊宏,1997.4,〈世代正義理論的困境:關於「非同一」問題的弔詭性〉,《東吳政治學報》,第7期,頁35-65。漢寶德,2001.9,〈國家文化政策之形成〉,《國家政策論壇》,第一卷,第七期,頁137-146。蕭富元,2007.11,〈波羅的海幸福圈─小國智勝〉,《天下雜誌》,第385期,頁118-125。
三、學術論文
吳曉菁,2000,〈我國文化藝術補助政策之研究-以舞蹈表演團體為例〉,碩士論文,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李明芳,2002,〈臺灣文化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碩士論文,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卓雅惠,2006,〈以價值鏈理論檢視表演藝術團體之經營策略-以雲門舞集為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林于湘,1999,〈文藝政策的制定與辯證:釋析1981年至1998年台灣文化論述的建構與轉型〉,碩士論文,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研究所。林志冠,1992,〈我國文化行政組織體系變遷與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林輝堂,2001,〈縣市文化局對文化政策制定與執行問題之研究-以台中市文化局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洪淳琦,2004,〈從多元文化觀點論文化藝術之補助-以台北市文化局之組織檢證為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孫華翔,2003,〈文化與產業間的游移-90年代臺灣文化政策發展脈絡初探〉,碩士論文,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張愛晶,2003,〈表演藝術團體公共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梁賢文,2000,〈英國文化政策與行政作為我國學習對象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陳亞平,2000,〈我國政府對表演藝術團體補助之實證研究-以台北縣表演藝術團體為例〉,碩士論文,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陳春富,2001,〈台灣選站行銷模式之建構〉,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陳雅雯,1994,〈政府機關在文化建設中角色的研究-以文化建設委員會舉辦文藝季活動為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陳慧瑛,1997,〈我國電影輔導金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齊珮文,1990,〈法國文化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劉美芝,2003,〈第三部門在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中的角色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蔡軒軒,2002,〈台北市文化政策變遷(戰後至90年代)〉,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謝瑩潔,2001,〈我國藝術補助機制之檢討-以組織、運作及財源籌措為討論〉,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四、報紙
林文賓,2008.2.14,〈雲門大火 燒出政府雙重標準〉,《中國時報》,版A15。
林采韻,2008.2.26,〈文化補助假平等 制度有問題〉,《中國時報》,版A11。
漢寶德,2008.2.22,〈文化預算解決不了問題〉,《中國時報》,版A22。
劉英純,2008.2.26,〈文化扶助豈能厚此薄彼〉,《中國時報》,版C2。
,2008.2.26,〈待雲門何其厚 蝸居遭查稅 金枝演社叫屈〉,《中國時報》,版C2。
劉英純、許俊偉,2008.2.21,〈北縣將透過促參法協助雲門 滬尾砲台公園旁 清幽好創作〉,《中國時報》,版A18。
龍應台,2008.1.2,〈臺灣未來,一塊三毛?四大問就教於總統候選人〉,《中國時報》,A13。
五、網路
文建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http://www.cca.gov.tw/law/html/2-1.html
______,〈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置條例〉,
http://www.cca.gov.tw/law/html/2-7.html
______,2004,〈文化公民權運動宣言〉,http://www.cca.gov.tw/cforum/related/07221.htm
______,〈97年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新聞稿〉,http://www.cca.gov.tw/app/autocue/news/culture_news_template.jsp?news_id=1201685055864
______,〈96年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新聞稿〉,http://www.cca.gov.tw/app/autocue/news/culture_news_template.jsp?news_id=1170056642890
______,〈95年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新聞稿〉,http://www.cca.gov.tw/app/autocue/news/culture_news_template.jsp?news_id=1137917651912
______,〈94年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新聞稿〉,http://www.cca.gov.tw/app/autocue/news/culture_news_template.jsp?news_id=1106877145365
吳仁捷、淩美雪,2008.2.13,〈藝文團體補助少,林懷民痛心〉,《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13/today-life9.htm
鄭靜瑜,2008.01.31,〈文建會請說明─扶植團隊假平等 評審素質受質疑〉,《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an/31/today-art2-2.htm
薩爾斯堡旅遊局官方中文網站,http://cn.salzburg.info/festspiele_43.htm
貳、西文部分
(I)Books
Bradley , Christopher, 1998, Mrs. Thatcher’s Cultural Polic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ubin, Steven C., 1987, Bureaucratizing the Muse: Public Funds and the Cultural Work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workin, Ronald. 1985, Can A Liberal State Support Ar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tzkorn, Lars, 1990, Balancing Art And Politics: The Use of Peer Panels i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Funding of the Arts. LA: Louis University Press.
Lewis, Justin, 1990, Art, Culture, and Enterprise: The Politics Of Art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London: Rutledge.
Peacock, Alan, 1990, Cultural Economics and Cultural Policies. New York: Alan Peacock and Idle Rizzo Press.
Pick, John, 1988, The Arts in a State: A Study of Government Arts Policies 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Present. London: Bristol Classical Press.
Pigou, Arthur C., 2002,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Edison, NJ:Transaction Pub.
Schwartz, David T., 2000, Art, Education, And The Democratic Commitment:A Defense Of State Support For The Arts13.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II)Periodicals
Beck, A., 1987, “Politics And Cultural Policy In Great Britain,” Talking Politics, Vol. 4, No. 3, pp. 121-146.
Fiss, Owen M., 1991, “Comment: State Activism and state censorship,” Yale Law Journal, Vol. 100, No.7, pp. 2064-2091.
Hamilton, Marci A., 1996, “Art Speech,” Vanderbil Law Review, Vol. 49, No. 73, pp. 106-121.
(III)Conference Papers
Kymlicka, Will, 2001, “Liberal Enlightenment And Civic Republicanism: Friends Or Enemies?” in Will Kymlicka, 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3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