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都市規模隨著人口膨脹,形成飽合趨勢,政府為解決都市人口密集問題,即不斷擴大都市區域,新市鎮大規模開發,都市人口、產業又向郊區擴張遷移,致早期發展的老舊市區呈現蕭條現象,缺乏都市競爭力,生活品質降低,都市機能衰敗,漸漸面臨没落荒廢。都市更新是當前提高老舊市區土地價值,促進都市再發展及提升實質環境的最有效方式。
都市更新是為解決「老舊市區」問題,而形成的一項公共政策,在永續發展理念下所建構;是近年來台灣積極推動的政策目標,更是未來都市發展重要方向。都市更新之內涵,以改善老舊市區實質環境作基礎,以促進都市機能為目的,結合民間資源,共同推動都市更新計畫,期使沒落的老舊市區,風華再現。政府更應積極加速推動執行,以因應工商轉型,都市轉換,與社會需求。
隨著社會的脈動不斷推陳出新及全球化時代來臨,外在形勢不斷轉變,都市發展要有國際觀與地球村概念。台灣地狹人稠,没有太多腹地可供開發,為求都市永續發展,避免破壞都市範圍外之鄉村綠地,應該停止郊區開發政策,以更新主義代替擴張主義,未來都市發展重心要回到舊市區的重建更新,並將土地資源作有計畫的開發利用,將平面的房屋建築朝立體的多功能規劃使用,預留空間作為公園綠地,不僅追求量的增加,也要重視質的提昇,以符合永續利用與都市發展目標。
都市更新為地方政府未來需要面對的問題,應以宏觀的思維來執行更新工作,台中縣近年來在自然環境,生活形態,經濟產業各方面,均有重大的變化。受到都市化程度的影響,都市規模不斷向郊區擴展,早期發展地區,面臨社會結構變遷,舊都市機能不足,土地未能有效整合再利用,已成為都市發展的阻礙,亟待都市更新的推動執行,以因應都市化形態的轉變,改善市民對環境品質的需求,復甦老舊市區機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創造舊市區再開發效益。
本研究著重於都市更新政策執行面之瞭解,而非技術層面之探討,主要目的在檢視政策執行相關理論,並探討分析台中縣都市更新業務執行現況、發展策略及執行效益,以成就政策執行力的策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