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1] 台灣專案管理學會,國際專案管理知識體系,高雄, 2007。
[2] 簡禎富,決策分析管理,全面決策品質提升架構與方法,台北,雙業書局,
2005。
[3] 孔守禮,企業營運管理,上海,立信會計出板社,2004。
[4] 王汝哲,最有效的16種管理方法,北京,經濟科學出板社,2004。
[5] 黃俊英,企業研究方法三版,台北,東華書局,2006。
[6] 謝劍平,財務管理及投資策略個案集,台北,勝智文化事業,2004。
[7] 王永貴,產品與開發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
[8] 彼得,潘迪,羅伯,紐曼,羅蘭,卡法那夫,六標準差,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分公司, 2001。
[9] PMI美國專案管理協會,專案管理知識體系導讀指南(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I美國專案管理協會,2000。
[10] 毛治國,決策,台北,天下雜誌,2003。
[11] 林孟彥,管理學七版,台北,華泰, 2003。
[12] 大前研.一田原總,成功者的構思,台北,時報文化, 2002。
[13] 余序江、許志義、陳澤義,科技管理導論︰科技預測與規劃,台北,五南出版社,民87。
[14] 許光華等,專案管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3。
[15] 翁振益,周瑛棋,決策分析方法與應用,台北,華泰出版公司,2006,
pp.418-423。
[16] 王慶富,專案管理,台北,聯經書局, 2000。
[17] 周文賢、柯國慶,工程專案管理,台北,華泰書局,1994。
[18] 許榮榕,系統方法專案管理,台北,天一書局,1995。
[19] 熊培霖、吳俊德、蘇佳慧譯,專案管理知識體系導讀指南,台北,博頡策略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02。
[20] Cleland,D.I.,and Kig W.R.,(1993),“SystemsAnalysi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McGraw-Hill.
[21] Gary R. Heerkens.(2002),“Project Management”U.S.A ,McGraw-Hill.
[22] Kerzner, Harold.,(1998),“Project Management: A Systems Approach to Planning, Scheduling, and Controlling, 6/e, ” Wiley.
[23]Porter, M.E.(1985),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 New York.The Free Press.
學位論文
[24] 陳建男,產業情境分析與策略發展關係之研究—以TFT-LCD產業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2003。[25] 楊文政,企業導入綠色設計管理之可行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管與管理系,台北,2003。[26] 陳奎麟,高科技半導體廠建廠管理之研究-以中科12吋半導體廠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2006。[27] 施宜輝,廠務空調系統冰水主機水側溫度節能實務分析,碩士論文,中原大學管機械工程學系,中壢,2004。[28] 李庭毓,在不同的專案特性下控制機制對專案績效之影響,碩士論文,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中,民國89年。
[29] 林明洲,產業推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之績效評估模式及策略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2005。[30] 陳務毅,工業廠商競爭優勢之研究-以M無塵室工程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管與管理系,台北,2003。[31] 邱川池,我國加入WTO後飼料工業經營之情境分析,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雄,民89。
[31] 王明信,高科技製造廠辦縮短工期模式之研究—以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光電、積體電路廠辦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 2004。[33] 陳富榮,大陸地區建廠專案設計管理之研究—以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半導體廠個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2004。期刊論文
[34] 鄭奕孟與曾仁杰,「臺灣高科技電子廠房施工問題之探討」,土木水利,第27卷第4期,pp.102-112,2001。
[35] 中國生產力中心,研究發展管理手冊,1989。
[36] Kumar, V., A.N.S. Persaud and U. Kumar, "To Terminate or Not anOngoing R&D Project: A Managerial Dilemma, "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Vol. 43, No. 3, (1996) pp.273-284.
[37] Robert J Chapman, "The controlling influences on effective risk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for construction design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Kidlington”, Vol. 19, No 3, (2001) pp.147-157.。
[38] Linneman, R.E. and H.E. Klein "The Use of Multiple Seenarios by U.S. Industrial Companies :A Comparison Study, 1977-1981," Long Rang Planning, Vol.16, (1983)pp.94-101.
[39] Carlson, R.L. and M.M. Umble "Statistical Demand Functions for Automobilies and Their Use for Forecasting in an Energy Crisis," Journal of Business, (1980) Vol.53,pp.19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