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書籍:
[1] 日本免震構造協會編,「免震積層ゴム入門」,日本:Ohmsha,1997。
[2] 日本免震構造協會編,「免震建築の設計どデイテール(免震建築設計與細部) 」,台北:彰國社,1999。
[3] 日本免震構造協會編,「免震建物の建築、設備標準」,日本:日本免震構造協會, 2001。
[4] 江支川,「隔震技術入門」,台北:田園城市出版社,2000。
[5] 日本免震構造協會編,張宏成、劉銘崇 譯,「隔震建築」,台北:全華科技圖書,2006。
[6] 周鼎金,「建築設備」,台北:旭營文化事業,1999。
[7] 營建雜誌社編,「建築技術規則」,台北:營建雜誌社,2006。
[8] 詹添全、蔡益超,「建築物隔震設計與施工」,台北:財團法人中華建築中心出版,2005。
[9] 唐家祥、劉再華,「建築結構基礎隔震」,台北:淑馨出版社,1997。
[10] 武田壽一,「構造物免震防振制震」,台北:技報堂,1989。
學術報告:
[11] 蔡仁惠,「誘導式結構理論之建構與建築設計構思上之運用」論文,2003。
[12] 江照全、蔡仁惠、黃德琳、康梅菊,「隔震構造在建築計畫設計準則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九屆第一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2007。
[13] 內政部,台內營字第0940087319號令,2005修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2006年施行。
[14] 葉祥海、黃德琳,「建築物隔制震設計規範與實務之研究比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九十二年度自辦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論文集,2003。
[15] 黃德琳,「建築制震設計與施工品管作業」,消防與防災科技雜誌,2007。
[16] 詹添全,「國內隔震建築推動現況」,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舉辦九 十一年度建築法令說明會論文集-國內隔震建築推動狀況,2002。
[17] 內政部,台內營字第0930088288號函,「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2005。
[18] 內政部,台內營字第0910009552號令,「隔震層規定」,2002。
[19] 段永定、高金盛、苟昌煥、曾清銓,「建築結構隔震設計手冊之研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112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1。
[20] 財團法人中華建築中心,「建築物隔震技術導論(研討會論文集) 」,2004。
[21] 許資生、詹添全,「捷運場站隔震系統設計之研究」,第六屆結構工程研討會,墾丁,2002。
[22] 詹添全,許資生,「世界隔震設備最新趨勢」,技師月刊第20期,臺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發行,2002。[23] 和椿技刊雜誌,第六期,「隔震與減震設備在結構物抗震及抗風設計上的應用」,1999。
[24] 日本建築學會,「免震構造設計指標」,1989。
[25] 日本免震構造協會編,JSSI「會誌MENSHIN」NO.56,2007。
[26] 黃鴻銘建築師事務所網路資料,2004。
[27] 詹添全、盧岡良,謝豐仰,王獻德,「隔震建築物規劃與細部設計原則之
研究」,第六屆建築生產及管理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大,2003。
[28] 網路資料,http://www.tcoc.org.tw/newslist/034600/34687.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