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8 13: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富蘚
研究生(外文):Fu-Hsien Tseng
論文名稱:某證券商各分公司經營績效之研究--DEA之應用
論文名稱(外文):The Performance Evaluating of the Securities Company Branches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指導教授:趙莊敏趙莊敏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李福慶林鳳儀
口試日期:2008-06-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0
中文關鍵詞:經營效率資料包絡法二系統模式分析
外文關鍵詞:efficiency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ifferent System mode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4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篇使用2006年的某證券公司下之四十三家分公司資料為研究對象,以及選取年租金、設備現值及總薪資作為投入變項;年成交金額、總開戶數及總成交筆數作為產出項。首先本研究採用採用DEA方法之CCR、BCC模式來評估各證券分公司的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 TE),純粹技術效率(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PTE),規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 SE)以及規模報酬(Return To Scale,RTS),可檢視證券分公司經營績效不彰之原因以及提供給管理者改善效率之具體建議。
此外,本文再嘗試將樣本分成兩群體,採用二系統模式分析來做探討。為了確認二系統模式分析使用的樣本群體是有顯著的差異,本研究使用無母數檢定分析法以及Bilateral 模式來做探討,結果顯示兩群體的樣本在民國九十五年度確實有顯著的差異,且另以Bilateral 模式檢視得知,群體B的效率比群體A的效率好的很多。
透過上述使用不同的模式研究分析之結果發現,經營最有效率的證券分公司分別為忠孝、公益、來福、虎尾、新營及北高雄等六家證券分公司。本研究的結果可提供給管理者一個客觀的觀點以及管理經營上調整的建議。
This paper applie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approach - CCR and BCC model to examine the efficiency in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43 branch company of S securities company. Firstly, we is going to explore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scale efficiency and return to scale of the Vietnam commercial bank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the low efficiency and the way of improvement.
More importantl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DEA-Different System model and compares the ef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rough Rank-sum-test and Bilateral model we found out that at the significance level the two groups have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efficiency score. Lastly, our findings can provides with regulators and common investors some impersonal opinions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架構 3
1.4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證券商之介紹 5
2.1.1 早期:證券商之設立採特許制 5
2.1.2 目前:證券商之設立採許可制 5
2.1.3 我國證券商登記資格 7
2.2 證券經紀商 8
2.3 衡量經營績效之相關文獻 10
2.3.1 應用DEA於證券商經營效率之相關文獻 10
2.3.2 應用DEA或其他方法研究某一證券商或某一銀行經營效率之相關文獻 13
2.3.3 應用二系統模式(Different System, SYS Model)將樣本分為兩群體研究之相關文獻 15
2.4 文獻小結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7
3.1 Farrell效率評估模式 17
3.2 CCR模式 19
3.3 BCC模式 22
3.4 二系統模式(Different System, SYS Model) 25
3.5 對比模式(Bilateral Model) 26
3.6 無母數檢定分析法(Rank-Sum-Test, Wilcoxon-Mann-Whitney) 27
3.7 DEA的優點與限制 28
3.7.1 DEA之優點 28
2.7.2 資料包絡分析法的限制 29
第四章 實證研究 30
4.1 資料來源與變數說明 30
4.1.1 資料來源 30
4.1.2 研究期間與研究對象 30
4.1.3 變數說明 30
4.2 投入與產出之相關分析 31
4.3 某證券商各分公司之經營績效評估分析 32
4.3.1 個別證券分公司的技術效率/整體效率 32
4.3.2 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及規模報酬分析 35
4.4 二系統模式分析( Different System,SYS Model) 38
4.5 無母數檢定分析 42
4.6 對比(Bileteral Comparisons)模式分析 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5
5.1 研究結論 45
5.2 對實務界的建議 46
5.3 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46
參考文獻 48
英文部分 48
中文部分 49
附錄 51
附錄一 民國九十五年個別無效率證券分公司改善目標表 51
附錄二 民國九十五年SYS模式的個別無效率證券分公司改善目標
表 56
1. Banker, R. D., "Estimating most productive scale size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17, 1984,pp.35-44.
2. Banker, R.D., Charnes, A., and Cooper, W.W.,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 Vol.30, 1984, pp.1078-1092.
3. Charnes, A., Clark, Charles T., Cooper, W.W., and Golany, Boaz, "A developmental study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n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maintenance units in the U.S. air forces," Annuals of Operation Research, Vol. 2, 1985,pp.95-112.
4. Charnes, A., and Cooper, W. W.,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Theory,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Boston 1995.
5. Charnes, A., Cooper, W. W., and Rhodes, 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2, 1978, p.429-444.
6. Charnes, A., Cooper, W.W., Seiford, L., and Stutz, J., "A multiplicative model for efficiency analysis,"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Vol.16, 1982, pp.223-224.
7. Charnes, A., Cooper, W. W., Sun, D. B., and Huang, Z. M., "Polyhedral cone-ratio DEA models with an illustrative applivation to large commercial bank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46, 1990,pp.73-91.
8. Farrell, M. J.,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Vol. 120, No. 3, 1957, pp.253-290.
9. Valdmanis, V., "Sensitity analysis for DEA models-An empirical example using public v.s. NFP hospital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48, 1992,pp.185-205.
10. William W. Cooper, Lawrence M. Seiford, Kaoru Tone, Introduction to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its Uses with DEA-Solver Software and References, USA: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Inc. 2006, pp.222-229.

參考文獻(中文部分)
1.王國樑、余威廷,「台灣證券業規模與多樣化經濟之探討」,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七卷,第三期,1995,第125-144頁。
2. 王國樑、翁志強、張美玲,「台灣綜合證券商技術效率探討」,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十卷,第二期,1998,第93-115頁。
3.林基煌,「我國證券商經濟規模之研究-民國七十九年之實證分析」,政治大學學報,第65期,1992,第305-350頁。
4. 林基煌,「我國證券商經營績效之研究」,證券金融,第58期,1998,第1-24頁。
5.林義郎,專營證券經紀商市場結構、行為與績效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雄,1995。
6.邱淑枝,我國證券業經營策略之研究-從購併角度分析,碩士論文,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1994。
7.黃英哲, 證券商競爭分析與合併策略之研究--Translog 成本函數之應用,碩士論文,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2000。
8.黃翔園,台灣地區網路券商經營績效之實證研究-以資料包絡分析法,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台中,2000。
9.喻鳳筱,綜合證券商市場結構、行為與績效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中,1994。
10.張錫峰、周齊武,「資料包絡分析及其在效率評估上之應用」,會計評論,第26期,1992,第76-92頁。
11.劉雲霞,台灣證券商經營狀況之探討:資料包絡分析法的運用,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台北,1996。
12.林義和,以DEA模型評估我國證券商經營效率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高雄,2000。
13.王敏娟,「如何提昇專業證券經紀商之競爭力」,證交資料月刊,第四八九期,2003,第50至69頁。
14.高儀慧、陳恩儀,「證券商跨業經營以提高其競爭力之探討-以銀行業務為範圍」,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十三卷,第四期,2001,第93-127頁。
15.程佑柱,台灣證券商網路交易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商管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台北,2001。
16.謝憶榕,金控架構下與非金控架構下之綜合證券商效率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研究所,高雄,2004。
17.黃家誠,證券商併購之效率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台北,2002。
18.郭翊婷,金控體系與非金控體系下之證券商績效比較-BCC與CAT之應用,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台北,2006。
19.蕭玉琴,證券商分公司經營績效影響因素之分析─以W證券商為例,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2005。
20.盧家富,應用非意欲因素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銀行分行經營效率-以本國某銀行為例,碩士論文,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北,2007。
21.楊孟霖,銀行區位與效率─以彰化銀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研究所,高雄,2005。
22.蔡清雲,安泰商業銀行各消費金融業務分行經營效率之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台北,200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王國樑、余威廷,「台灣證券業規模與多樣化經濟之探討」,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七卷,第三期,1995,第125-144頁。
2. 1.王國樑、余威廷,「台灣證券業規模與多樣化經濟之探討」,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七卷,第三期,1995,第125-144頁。
3. 2. 王國樑、翁志強、張美玲,「台灣綜合證券商技術效率探討」,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十卷,第二期,1998,第93-115頁。
4. 2. 王國樑、翁志強、張美玲,「台灣綜合證券商技術效率探討」,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十卷,第二期,1998,第93-115頁。
5. 4. 林基煌,「我國證券商經營績效之研究」,證券金融,第58期,1998,第1-24頁。
6. 4. 林基煌,「我國證券商經營績效之研究」,證券金融,第58期,1998,第1-24頁。
7. 10.張錫峰、周齊武,「資料包絡分析及其在效率評估上之應用」,會計評論,第26期,1992,第76-92頁。
8. 10.張錫峰、周齊武,「資料包絡分析及其在效率評估上之應用」,會計評論,第26期,1992,第76-92頁。
9. 13.王敏娟,「如何提昇專業證券經紀商之競爭力」,證交資料月刊,第四八九期,2003,第50至69頁。
10. 13.王敏娟,「如何提昇專業證券經紀商之競爭力」,證交資料月刊,第四八九期,2003,第50至69頁。
11. 14.高儀慧、陳恩儀,「證券商跨業經營以提高其競爭力之探討-以銀行業務為範圍」,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十三卷,第四期,2001,第93-127頁。
12. 14.高儀慧、陳恩儀,「證券商跨業經營以提高其競爭力之探討-以銀行業務為範圍」,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十三卷,第四期,2001,第93-1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