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王雅麗(1990)。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策略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2.何文梅(2002)。醫療器材的電療產品行銷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3.李顯章(1998)。台灣地區醫療儀器業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4.林文貴(2005)。明星產業中弱勢地區廠商之全球競爭策略─ 以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5.林金蓮(2002)。法規限制, 產業結構與企業策略: 電療產業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班。6.林飛雄(2003)。醫療器材業經營及融資規劃之研究-以聯合骨科器材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7.周旭華譯,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by Michael E. Porter。
8.李明軒、邱如美合譯,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 by Michael E.Porter),遠見天下出版社,上下冊。
9.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4),個案研究,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吳純慧(2005)。台灣醫療器材廠商水平整合策略。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11.陳建全(2004)。醫療器材業爭取國際醫療器材廠商OEM/ODM 訂單之勝出策略。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12.陳綉里譯,企業策略(The portable MBA in strategy),Liam Fahey, Robert Randall編著。
13.梁永泰(2005)。核心資源與供應鏈網絡對協同價值創新合作程度影響之研究—以醫療保健產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博士班。14.湯明哲(2003),策略精論,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15.張永立(1997)。台灣醫療儀器產業環境與市場競爭策略。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16.張書豪(2002)。台灣醫療器材產業對外直接投資動機與判定因素之硏究。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硏究所。
17.張運坤(2004)。骨科器械醫療器材企業競爭優勢之比較研究—以聯合骨科與英商史耐輝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班。18.馮晉嘉(1999)。臺灣醫療器材產業技術移轉績效之研究。碩士論文,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19.黃秀梨(2004)。遠距居家照護產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20.黃偉邦(1998)。醫療器材產品購買行為中之資訊處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21.黃營杉譯(1999a),策略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2.楊子誼(2004)。全民健保制度實施後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個案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23.鄭金泉(2006)。台灣企業在醫療器材發展機會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24.賴錦龍(2004)。醫療器材產業廠商策略聯盟與競爭優勢提昇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5.蕭安村(2005)。台灣醫療器材行動輔具製造業企業績效之實證硏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硏究所。26.魏文秀(2000)。醫療器材供應鏈管理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二、英文部分
1.Ansoff, H. I. (1957),“ Strategies for Diversification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35, No.5, pp.113 - 124 .
2.Alic, J. A. (1997) “Knowledge, Skill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Global Economy” Future, 29(1):5-16.
3.Campbell, A., and S. Yeung (1991) “Creating a Sense of Mission,” Long Rang Planning, 24, 4, 10-20.
4.Chandle, A. D. (1962),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5.Drucker, P. (1973),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and Practices,” Wikipedia
6.Ginter, P. M., and W. J. Duncan (1990) “Macro-Environmental Analysis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Long Range Planning, 23, 6, 91-100.
7.Lin, J. H. and S. H.Pao (2004), “Portfolio Approach and/ or Firm Approach? Remarks on the future of Strategic Bank Management”, 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 9,No.2, pp43-54.
8.Porter, M. E.(1979), “How Competence Forces Shap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9.Ragin, C., and H. Becker (1992) What is a Case? Exploring 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Inqui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Shortell, S. M(1999)”The Emergence of Qualitative Methods in Health Service research”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34(5):1083-1090.
11.Waterman, R. H., T. J. Peters., and J. R. Phillips (1980) “Structure is Not Organization,” Business Horizon, 23, 3, 14-26.
三、網站部份
1.ITIS 智網 http://www.itis.org.tw/
2.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評析 http://www.itri.org.tw/chi/services/ieknews/iek_news_cat.jsp
3.工業總會服務網 醫療器材前程萬里 http://www.cnfi.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magazine9502-431-6
4.華文生技網 http://www.bioweb.com.tw/
5.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港生技育成中心資訊服務網 http://www.nbic.org.tw/MDnews.asp
6.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 http://www.biopharm.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