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0 09:3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郭玫秀
論文名稱:
從〈同學少年都不賤〉的研究中側寫張愛玲
論文名稱(外文):
From Classmates Were Not Despicable At Juvenile Age studies describes Eileen Chang
指導教授:
江惜美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13
中文關鍵詞:
張愛玲小說
、
同學少年都不賤
、
同性戀
、
意識流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1688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張愛玲逝世八年後才出版的小說〈同學少年都不賤〉,一度引發外界相當程度的爭議。首先,研究者從這篇小說文本的考辨,釐清小說的真偽問題,使學界對於這篇小說有較基本的認識;同時,根據小說文本顛覆愛情、解構親情、消解友情三個部份分析所得之結果,歸納張愛玲所謂的「人性」為何,再說明這篇小說中所隱含濃厚人性書寫的部分;其次,透過虛構小說中人物的描寫及對話,交叉印證其中所隱含的自傳成分;再者,藉由分析小說文本所運用的寫作技巧、象徵手法及時空安排,使學界對於張愛玲後期寫作的藝術表現,有承先啟後的脈絡可循;最後,使相關研究者藉由這篇小說的文本分析,清楚張愛玲前、後期文風所呈現出的差異,以及文風轉變的原因和過程,瞭解張愛玲前後期文風在學術上所代表的意義和價值。這些研究成果,除了可以瞭解小說文本之外,對於有志於研究張愛玲作品的相關學者,亦有實質的效用,而對於欲研究張愛玲生平的專家學者,也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Eileen Chang’s novel Classmates Were Not Despicable At Juvenile Age, published eight years after her passing away, caused great disputes. Taking this novel as my research, I first give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this book by winnowing the false from the true. In the meanwhile, I induce Chang’s definition of human natur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parts in the novel─overturning love, deconstruct familial love and dispelling friendship. I then interpret the profound discussion about human nature implied in the book.
Secondly,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and conversation of the fictitious characters, I prove the ingredients of autobiography by means of cross analysis. Furthermore, I try to figure out the artistic manifestation of Chang’s later period of writing by analyzing the writing skills, allegory idiosyncrasy and space-time arrangement of the content. Finally, I will discuss about Chang’s different writing style in her early and late period, the possible reasons and process of her change and, eventually,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Chang’s later period of writing style.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9
第三節 相關文獻的探討………………………… 11
第四節 張愛玲創作歷程………………………… 16
第貳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的人性書寫………… 23
第一節 顛覆愛情………………………………… 24
第二節 解構親情………………………………… 70
第三節 消解友情………………………………… 105
第叁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的自傳成分………… 139
第一節 冷靜超然的「旁觀者」………………… 140
第二節 自我審視的「當局者」………………… 148
第三節 隱身背後的「自況者」………………… 158
第肆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的藝術表現………… 197
第一節 從修辭寫作技巧解析…………………… 197
第二節 從象徵表現手法剖析…………………… 213
第三節 從時空結構層次分析…………………… 236
第伍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的風格探討………… 251
第一節 始於豔異轉而傳奇……………………… 252
第二節 歸於平淡趨向自然……………………… 257
第三節 繁華落盡蒼涼依舊……………………… 266
第陸章 結論………………………………………279
第一節 研究價值………………………………… 279
第二節 研究展望………………………………… 283
主要參考書目………………………………………287
附錄 張愛玲生平及作品年表……………………301
主要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一) 專著
1、作家作品(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張愛玲:《怨女》(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66年4月)。
張愛玲:《秧歌》(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68年6月)。
張愛玲:《流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68年7月)。
張愛玲:《傾城之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68年7月)。
張愛玲:《第一爐香》(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68年7月)。
張愛玲:《半生緣》(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69年3月)。
張愛玲:《張看》(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5月)。
張愛玲:《紅樓夢魘》(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8月)。
張愛玲:《惘然記》(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6月)。
張愛玲:《海上花開》(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11月)。
張愛玲:《海上花落》(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11月)。
張愛玲:《餘韻》(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5月)。
張愛玲:《續集》(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2月)。
張愛玲:《赤地之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6月)。
張愛玲:《愛默森選集》(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5月)。
張愛玲:《對照記──看老照相簿》(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6月)。
張愛玲:《同學少年都不賤》(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2月)。
張愛玲:《沉香》(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9月)。
2、相關研究書籍(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唐﹞杜甫著,﹝清﹞錢謙益箋注:《錢注杜詩》(臺北:中華書局,1958年1月)。
﹝清﹞湡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林書堯:《色彩學慨論》(臺北:大亞書局,1963年9月)。
周伯乃:《現代小說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5月)。
胡蘭成:《今生今世》(臺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7月)。
席長安:《人性分析》(臺北:清流出版社,1977年12月)。
顧俊:《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1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0與八0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9月)。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11月)。
傅騰霄:《小說技巧》(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1月)。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增訂版三版)。
袁榮生:《人性七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11月)。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臺北:駱駝出版社,1999年4月)。
蘇青:《結婚十年》(臺北:時報出版社,2001年5月)。
郭永玉:《人格心理學──人性及其差異的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廬隱:《海濱故人》(南昌: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1月)。
程麗蓉:《對話場景中的中國現代小說理論話語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周芬伶:《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11月)。
沈國凡:《我所親歷的胡風案》(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年1月)。
張桂華:《胡蘭成傳》(臺北:自由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2月)。
3、相關評論書籍(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臺北:大地出版社,1973年9月)。
唐文標:《張愛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5月)。
于青:《張愛玲傳──從李鴻章曾外孫女到現代曹雪芹》(臺北:世界書局,1993年9月)。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臺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3月)。
胡辛:《最後的貴族──張愛玲傳》(臺北:國際村文庫書店,1995年3月)。
張健:《張愛玲新論》(臺北:書泉出版社,1996年1月)。
司馬新:《張愛玲與賴雅》(臺北:大地出版社,1996年5月)。
萬燕:《海上花開又花落──讀解張愛玲》(南昌: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8月)。
宋明煒:《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臺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12月)。
水晶:《張愛玲未完──解讀張愛玲的作品》(臺北:大地出版社,1996年12月)。
邵迎建:《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張愛玲的文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馮祖貽:《百年家族──張愛玲》(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5月)。
楊昌年:《水晶簾外玲瓏月》(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7月)。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7月)。
陳子善:《說不盡的張愛玲》(臺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7月)。
蘇偉貞:《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1952-1955) 小說》(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
任茹文、王豔:《沈香屑裡的舊事──張愛玲傳》(嘉義:千聿企業出版部,2002年10月)。
蔡登山:《傳奇未完──張愛玲》(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
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臺北:一方出版社,2003年3月)。
魏可風:《情迷張愛玲──張愛玲的廣告世界》(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年9月)。
林幸謙:《荒野中的女體──張愛玲女性主義批評Ⅰ》(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魏可風:《臨水照花人》(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12月)。
王蕙玲:《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臺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月)。
張錯:《尋找張愛玲及其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2月)。
任茹文、王豔:《傾城之戀──張愛玲傳》(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4年3月)。
曲靈均:《她從海上來──張愛玲情愛傳奇》(臺北: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3月)。
羅瑪:《凝視張愛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王德威:《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與“張派”傳人》(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5月)。
水晶:《替張愛玲補妝》(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5月)。
淳子:《張愛玲地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7月)。
古蒼梧:《今生此時 今世此地──張愛玲、蘇青、胡蘭成的上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王一心:《張愛玲與胡蘭成──是誰傷了張愛玲的心?》(臺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2月)。
張盛寅:《美麗與哀愁──一個真實的張愛玲》(臺北:東方出版社,2005年1月)。
周芬伶:《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9月)。
張子靜:《我的姊姊張愛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10月)。
劉鋒杰等:《張愛玲的意象世界》(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李歐梵:《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啟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蘇偉貞:《描紅──臺灣張派作家世代論》(臺灣: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
李黎:《浮花飛絮張愛玲》(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1月)。
劉川鄂:《張愛玲之謎》(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1月)。
嚴紀華:《看張.張看──參差對照張愛玲》(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
余斌:《張愛玲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劉紹銘:《張愛玲的文字世界》(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8月)。
林幸謙:《張愛玲──文學‧電影‧舞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莊信正:《張愛玲來信箋注》(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3月)。
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臺北:印書小舖出版社,2008年4月)。
(二) 編輯論文集
張健編:《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
鄭樹森編:《張愛玲的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4年1月)。
蔡鳳儀編:《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臺北:皇冠文化出版 有限公司,1996年3月)。
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10月)。
劉紹銘等編:《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費勇編:《美麗又蒼涼的手勢──我看張愛玲》(臺北: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月)。
蘇偉貞編:《張愛玲的世界【續編】》(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
陳子善編:《張愛玲的風氣──1949年前的張愛玲評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5月)。
蘇偉貞編:《魚往雁返──張愛玲的書信因緣》(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2月)。
二、學位論文
(一) 博士論文
萬燕:《海上花開又花落──讀解張愛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年)。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1年)。
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年)。
(二) 碩士論文
林繡亭:《張愛玲小說風格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9年)。
蔡淑娟:《張愛玲小說的諷刺藝術》(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0年)。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1年)。
馬冬梅:《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世界》(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2年)。
賴琇君:《張愛玲小說中的惡母形象與潛抑的怨母心理》(臺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6年)。
吳玉芳:《張愛玲小說的情愛世界》(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7年)。
彭筠蓁:《對照記──張愛玲的傳統與現代》(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年)。
沈文田:《張愛玲小說人物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1年)。
黃方琪:《張愛玲傳奇世界中的人性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2003年)。
王愛華:《豔異編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年)。
吳淑鈴:《張愛玲小說意象研究》(桃園: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4年)。
陳御蓓:《看孤鴻明滅:張愛玲生命創造之展現》(臺北:私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2004年)。
許維權:《張愛玲短篇小說對話之運用》(桃園: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4年)。
李秋鳳:《張愛玲小說中重影人物的研究》(桃園: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5年)。
黃瓊慧:《張愛玲及其小說中母親形象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5年)。
鄭明娳:《張愛玲小說中的感官書寫》(新竹:私立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6年)
楊舒文:《張愛玲怨女的美學研究》(桃園: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6年)。
余韻柔:《顯學外的另一章──張愛玲電影劇本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6年)。
朱雯彥:《張愛玲小說人物之變態心理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6年)。
陳鈺雯:《荒涼中的悲劇性──解讀張愛玲作品》(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6年)。
蘇鳳徽:《電視文學劇本之文學性探討──以王蕙玲《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07年)。
三、期刊論文
(一) 雜誌論文
夏志清:〈張愛玲的短篇小說〉,《文學雜誌》第2卷第4期(1957年6月),頁4-20。
張健:〈評介「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幼獅文藝》第29卷第5期(1968年11月),頁83-96。
高全之:〈張愛玲的女性本位〉,《幼獅文藝》第38卷第2期(1973年8月),頁3-18。
迅雨:〈論張愛玲的小說〉,《文季》第3期(1974年5月),頁55-69。
張鈞莉:〈張派小說中的男性世界〉,《新書月刊》總第6期(1984年3月),頁32-39。
蔣翔華:〈張愛玲小說中的現代手法──試析空間〉,《聯合文學》第10卷第7期(1994年5月),頁149-155。
鄭樹森:〈張愛玲的美國半生緣──她的第二任丈夫賴雅〉,《明報月刊》第30卷第10期(1995年10月),頁32-34。
陳子善:〈張愛玲未發表的家書〉,《明報月刊》第30卷第10期(1995年10月),頁41。
王德威:〈是傳記,也是傳奇──用張愛玲的創作及文法編織張的一生〉,《明報月刊》第30卷第10期(1995年10月),頁119。
黃碧端:〈張愛玲的冷眼與熱情〉,《聯合文學》第11卷第12期(1995年10月),頁17-19。
袁瓊瓊:〈張愛玲記〉,《聯合文學》第11卷第12期(1995年10月),頁28-31。
劉叔慧:〈清堅決絕──試探張愛玲的愛情〉,《聯合文學》第11卷第12期(1995年10月),頁32-33。
馬森:〈誰來為張愛玲定位?──評《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中外文學》第24卷第10期(1996年3月),頁155-159。
于青:〈張愛玲與中國當代文學〉,《幼獅文藝》第83卷第10期(1996年10月),頁39-40。
江柏煒:〈殖民的都市再現:「張愛玲」文本的空間閱讀〉(上),《空間》總第88期(1996年11月),頁37-41。
江柏煒:〈殖民的都市再現:「張愛玲」文本的空間閱讀〉(下),《空間》總第90-91期(1997年1-2月),頁139-144。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1)〉,《聯合文學》第13卷第6期(1997年4月),頁45-58。
詹姆士‧萊昂著、葉美瑤譯:〈善隱世的張愛玲與不知情的美國客〉,《聯合文學》第13卷第6期(1997年4月),頁59-65。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2)〉,《聯合文學》第13卷第7期(1997年5月),頁55-63。
司馬新:〈張愛玲的今生緣──《張愛玲與賴雅》之外一章〉,《聯合文學》第13卷第7期(1997年5月),頁64-85。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3)〉,《聯合文學》第13卷第9期(1997年7月),頁52-60。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4)〉,《聯合文學》第13卷第10期(1997年8月),頁144-151。
傅正玲:〈俯照的眼眸──談張愛玲的人間觀照〉,《鵝湖》第23卷第3期(1997年9月),頁43-49。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5)〉,《聯合文學》第13卷第11期(1997年9月),頁68-79。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6) ──五、加州柏克萊一九六九年七月至一九七二年十月〉,《聯合文學》第14卷第2期(1997年12月),頁94-103。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7)〉,《聯合文學》第14卷第3期(1998年1月),頁106-113。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8)〉,《聯合文學》第14卷第6期(1998年4月),頁142-150。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9)〉,《聯合文學》第14卷第7期(1998年5月),頁90-97。
范伯群、季進:〈論張愛玲的前期小說創作〉,《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0期(1998年6月),頁205-226。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10)〉,《聯合文學》第14卷第9期(1998年7月),頁138-145。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11)〉,《聯合文學》第14卷第10期(1998年8月),頁72-81。
林幸謙:〈蚤子之幻與避世之謎──張愛玲離群索居的謎題與弔詭〉,《明報月刊》第33卷第9期(1998年9月),頁22-26。
林幸謙:〈女性焦慮與醜怪身體:論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亞文化群體〉,《中外文學》第27卷第6期(1998年11月),頁134-158。
林幸謙:〈論張愛玲的「無父文本」和女性家長的主體建構〉,《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2卷第2期(1999年1月),頁61-90。
司馬新:〈炎櫻細說張愛玲逸事〉,《明報月刊》第34卷第3期(1999年3月),頁28-31。
司馬新:〈張愛玲一生的摯友:宋淇夫婦──兼述張愛玲後半生如何維持生計〉,《明報月刊》第34卷第4期(1999年4月),頁27-30。
司馬新:〈重臨張愛玲故居〉,《明報月刊》第34卷第5期(1999年5月),頁81。
王美秀:〈張愛玲小說中的宿命論〉,《通識教育年刊(中國醫藥學院)》第1期(1999年4月),頁171-182。
莊宜文:〈張派小說的女性意識〉,《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4期(1999年6月),頁164-187。
解洪祥:〈釋“惘惘的威脅” ──張愛玲一解〉,《人文述林》第3期(1999年12月),頁216-234。張小虹:〈兩種衣架子──上海時尚與張愛玲〉,《聯合文學》第17卷第12期(2001年10月),頁86-99。
高全之:〈同物無慮──張愛玲海葬的質疑與辯正〉,《當代》第55期(2002年1月),頁112-121。
高全之:〈上海「孤島」與「上海孤島」──抗戰期間張愛玲的寫作環境〉,《當代》第56期(2002年2月),頁124-127。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12)〉,《聯合文學》第18卷第9期(2002年7月),頁155-158。
張雪媃:〈張愛玲──悲劇生命的高蹈舞者〉,《當代》第62期(2002年8月),頁108-125。
李建英:〈論張愛玲生命意識中的三重因素〉,《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1期(2003年3月),頁105-107。
趙淑琴:〈張愛玲小說中──女性形象藝術研究〉,《豐商學報》第8期(2003年6月),頁19-38。
陳玉玲:〈閱讀張愛玲──導讀張愛玲小說婚姻觀〉,《重中論集》第3期(2003年8月),頁219-225。
李麗華:〈走,走到樓上去──張愛玲作品中的後五四懷疑精神〉,《通識教育年刊(中國醫藥大學)》第5期(2003年12月),頁71-90。
賀國光:〈獨自圓滿的不可能性──論張愛玲小說的解構性〉,《中州學刊》第2004卷第1期(2004年1月),頁81-84。
陳亞瓊:〈對“母親神話”的顛覆──論張愛玲小說的女性立場〉,《楚天學術》第4期(2004年1月),頁384-385。
成寒:〈像一張揉掉的稿紙──張愛玲紀念圖書館〉,《明道文藝》第335期(2004年2月),頁8-14。
易水寒:〈閃爍搖曳於奇異感覺中的人生──解讀張愛玲〉,《華文文學》第64期(2004年5月),頁46-51。
楚清傳:〈論張愛玲小說的女性形象〉,《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2004年6月),頁41-42。
毛正天、冉小平:〈獨特深刻的女性問題思考──張愛玲「女性書寫」的人性觀念〉,《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5期(2004年10月),頁62-65。
張錯:〈初識張愛玲「海上花」英譯稿──兼談南加大「張愛玲特藏」始末〉,《明報月刊》第39卷第6期(2004年6月),頁64-69。
王珞:〈繁華落盡蒼涼依舊:以《同學少年都不賤》為例談張愛玲後期小說的風格變遷〉,《華文文學》2004年第5期,頁52-56、頁45。
翁靚芠:〈張愛玲短篇小說中男性主體的失落〉,《國文天地》第20卷第7期(2004年12月),頁23-28。
奚志英:〈心靈世界的探尋──簡論張愛玲《同學少年都不賤》的心理敍事藝術〉,《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3期,頁43-46。
胡言會:〈論張愛玲的人生哲學在其小說中的投射:兼談《同學少年都不賤》的生命體驗〉,《涪陵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4回(2005年7月),頁33-36。
東紅:〈過去--現在--將來──對張愛玲小說時間流程特點的分析〉,《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2005年9月),頁15-19。
朱凌:〈“母性”的現代重構與解構──論張愛玲小說中“母性”形象的叛逆〉,《東方叢刊》2005年第3期(2005年9月),頁219-229。
姜欣:〈論張愛玲文學創作中的女性意識〉,《雲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2005年11月),頁131-133。
嚴紀華:〈論毛姆與張愛玲〉,《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2期(2006 年4月),頁139-170。
周惠珍:〈輕肥恣意冷暖自知:對張愛玲小說《同學少年都不賤》的解讀〉,《濱州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6年8月),頁44-47。
(二) 論文集論文
黃子平:〈更衣對照亦惘然──張愛玲作品中的衣飾〉,《「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刊》第8期(2000年11月),頁53-56。
王安憶:〈世俗的張愛玲〉,《「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刊》第8卷(2000年11月),頁60-62。
王德威:〈張愛玲再生緣──重複、迴旋與衍生的敘事學〉,《「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刊》第9卷(2000年12月),頁53-58。
朱天文:〈花憶前身──回憶張愛玲和胡蘭成〉,《「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刊》第9期(2000年12月),頁59-62。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
2.
張愛玲小說人物研究
3.
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
4.
張愛玲小說中的惡母形象與潛抑的怨母心理
5.
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研究
6.
張愛玲小說的諷刺藝術
7.
對照記----張愛玲的傳統與現代
8.
張愛玲小說的情愛世界
9.
張愛玲小說風格研究
10.
看孤鴻明滅:張愛玲生命創造之展現
11.
張愛玲《傳奇》世界中的人性書寫
12.
張愛玲小說意象研究
13.
張愛玲小說人物之變態心理研究
14.
張愛玲及其小說中母親形象研究
15.
豔異編研究
1.
張健:〈評介「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幼獅文藝》第29卷第5期(1968年11月),頁83-96。
2.
高全之:〈張愛玲的女性本位〉,《幼獅文藝》第38卷第2期(1973年8月),頁3-18。
3.
迅雨:〈論張愛玲的小說〉,《文季》第3期(1974年5月),頁55-69。
4.
張鈞莉:〈張派小說中的男性世界〉,《新書月刊》總第6期(1984年3月),頁32-39。
5.
蔣翔華:〈張愛玲小說中的現代手法──試析空間〉,《聯合文學》第10卷第7期(1994年5月),頁149-155。
6.
鄭樹森:〈張愛玲的美國半生緣──她的第二任丈夫賴雅〉,《明報月刊》第30卷第10期(1995年10月),頁32-34。
7.
王德威:〈是傳記,也是傳奇──用張愛玲的創作及文法編織張的一生〉,《明報月刊》第30卷第10期(1995年10月),頁119。
8.
黃碧端:〈張愛玲的冷眼與熱情〉,《聯合文學》第11卷第12期(1995年10月),頁17-19。
9.
袁瓊瓊:〈張愛玲記〉,《聯合文學》第11卷第12期(1995年10月),頁28-31。
10.
劉叔慧:〈清堅決絕──試探張愛玲的愛情〉,《聯合文學》第11卷第12期(1995年10月),頁32-33。
11.
馬森:〈誰來為張愛玲定位?──評《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中外文學》第24卷第10期(1996年3月),頁155-159。
12.
于青:〈張愛玲與中國當代文學〉,《幼獅文藝》第83卷第10期(1996年10月),頁39-40。
13.
江柏煒:〈殖民的都市再現:「張愛玲」文本的空間閱讀〉(上),《空間》總第88期(1996年11月),頁37-41。
14.
江柏煒:〈殖民的都市再現:「張愛玲」文本的空間閱讀〉(下),《空間》總第90-91期(1997年1-2月),頁139-144。
15.
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1)〉,《聯合文學》第13卷第6期(1997年4月),頁45-58。
1.
張愛玲小說人物之變態心理研究
2.
張愛玲小說男性書寫研究
3.
張愛玲及其小說中的婚戀愛情觀研究
4.
張愛玲〈金鎖記〉與《怨女》人物形象研究
5.
張愛玲小說的敘事策略
6.
論張愛玲《傾城之戀》之人性葛藤
7.
張愛玲及其《半生緣》研究
8.
張愛玲小說中雙親形象研究
9.
張愛玲及其小說《怨女》研究
10.
張愛玲小說的主要男性形象研究
11.
張愛玲《傳奇》世界中的人性書寫
12.
不倫不類─論周芬伶、袁瓊瓊、張愛玲私寫作
13.
張愛玲小說與改編電影的互文性研究
14.
蒼涼與孤獨--以張愛玲小說中之女性人物為研究對象
15.
電視文學劇本之文學性探討─以王蕙玲《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