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5: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彭吉梅
研究生(外文):Gi-May Peng
論文名稱:國小推動社會行動取向校本課程之個案研究:以春天國小戀戀溫泉鄉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f Promot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rom a Social-Action Approach: Taking “Hot Springs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陳麗華陳麗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Hau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2
中文關鍵詞:社會行動取向校本課程個案研究
外文關鍵詞:social action approachschool-based curriculumcase stud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6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推動社會行動取向校本課程的運作情形。探討的重點在課程發展的歷程、課程設計的模式、教師對於課程的理解與轉化、學生的學習表現以及課程實施時學校面臨推動的問題及因應策略等。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方式,蒐集課程推動當時學校各類文件、參與教室觀察及課程對話錄影等資料,佐以同儕觀察教師進行三角檢證,獲得以下結論:
一、關於課程發展歷程方面
校長瞭解學校現況,可以讓課程推動進行的更順利;結合學校及社區人士籌組課程小組,共同分擔各項工作,有助於個案的成功;課程實施初期教學時段安排於彈性時間,再以漸進方式融入各學習領域;考量學校人力、物力、時間和經費,整編既有的教材。
二、關於課程設計模式方面
學習與覺知層面的教學活動,在引導學生於真實的情境認識在地人文景觀及產業資源;探究與增能層面的學習活動,在引導學生針對議題深入探討,透過訪問、辯論澄清自己的看法;公民行動層面的學習內涵,在引導學生針對議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
三、關於教師理解課程方面
課程小組間的對話,讓授課教師從瞭解課程內容的增能者轉型為教學心得的分享者;教師在教學前充分研閱教材內容,採資訊融入教學方式及多元化的教學策略,讓教學歷程更流暢;教師依據課程需要,配合自己的專長及學生特性採分班或合班上課。
四、關於教師轉化課程方面
學校發展之教學活動設計內容符合教師與學生需求者,教師多半沿用之;進行教學時因為上課地點、時間、天候等不可抗力因素,教師經過討論調整教學計畫;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與成長,共同創造新的課程經驗。
五、關於學生的表現方面
認知能力表現在能夠認識在地人文景觀及環境資源,主動學習新的課程概念;技能能力的表現在以反省思辨的態度參加議題討論或文宣製作;情意態度的表現在能夠認真參加教學活動關懷社區、珍惜週遭的一切;社會參與的具體行動表現在透過口語及文宣品行銷地方產業。
六、關於推動課程時遭遇的問題及因應策略方面
把學校現場的問題類型當成現象,轉個念就好;以現有課程為基礎,勤寫計畫補充經費不足的困境;教師工作負擔重,給予鼓勵和協助;課程內容太多時,斟酌採用社會領域課程來完成;家長普遍無法參與課程教學,隨時掌握溝通機會輔以紙上交流傳訊息。

基於以上發現,研究者分別對推動課程學校、地方行政機關、師培機構以及未來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個案學校的建議
(一)初任校長課程領導宜取得共識,傳承與創新並重。
(二)跳脫學校框架,行銷課程推動成效,廣泛運用社會體系相關資源。
(三)凸顯主題,經由課程小組研議共構全校性課程架構,確立未來發展方向。
(四)安排正式對話的時間,隨機式的非正式對話機會,給予教師鼓勵與支持。
(五)結合教育體系,參與校際策略聯盟,嘗試與師資培育機構協同合作研究案。
(六)學生的學習表現,除了認知、技能、情意及社會參與外,其他綜合性的表現也很寶貴。
(七)推動課程難免遇到問題,把問題當作一種現象,微調校內資源,以計畫爭取經費。
二、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鼓勵村里辦公室支援協助學校的課程與教學。
(二)鼓勵鄉鎮公所人員受邀學校說明地方產業發展概況。
三、對師培機構的建議
建議師培機構和學校合作,尤其偏遠地方人力不足的情形下,讓學生在師資
培訓過程中能針對課程的理論和實務相互印證走進校園,間接讓師培機構達
成輔導學校的功能。
四、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
未來之研究能針對一個班級或一個年級兩個以上的班級,則課程整體發展歷程及課程評鑑更臻完善。
(二)在研究方法方面
後續的研究者可採行動研究法,與共同合作的伙伴一起進行。同時,研究者
與伙伴成員的關係是合作的、平等的、非指導式的,以改善問題為導向,將
有助於研究品質的提升。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romotion of an elementary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at used a design of social action approach. It focused on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model of curriculum design,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rriculum, students’ performance, and issu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the school during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e study applied a case study method to collect a variety of documents about curriculum promotion, videos of class observation and curriculum dialogues.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Principal well informed of school conditions may help smoothness of curriculum promotion. Coordin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residents 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responsibility distribution may facilitate success of the individual case. In the primary stages of curriculum promotion, the teaching hours shall be flexible and incorporated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fields in a gradual manner. Existing teaching materials shall be reorganized based on human and physical resources, time, and budget of the school.
2. Model of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at learning and perception levels have purposes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scenario of local landscape and industries. Those at exploring and enhancing levels set goals to guide students to further discussion on specific issues through interviewing, debating, and clarifying their own opinions. Those at civil action levels try to lead students to propose action alternatives targeting on individual issues.
3. Teachers’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The dialogues among the curriculum team members facilitate teachers’ role transformation from enhancers through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to sharers of teaching concepts. Full awareness of teaching materials before the class, coordin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diversified teaching strategies will smooth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may arrange individual or group classes based on curriculum demands, as well as their own special skills and students’ characters.
4. Teachers’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Teachers used to continue teaching activities meeting demand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terms of contents. Some unpredictable constraints when the curriculum is proceed, such as locations, time, and climate may be considered to adjust the teaching plan through discussion of teach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learn and grow with each other, as well as creating new class experiences during the process.
5. Students’ performances
Cognition capacity shows getting aware of local human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s well as catching up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in active manners. Skill capacity relies on participating issue discussion or preparing advertisement materials with the reflection attitude. Affection attitude is reflected by taking part in teaching activities concern with the community and cherish the surroundings in an active manner. Social participation has its concrete action through language and advertisement materials to market local industries.
6. Issu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The on-site issues at school shall be considered as a phenomenon, deemed as an idea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working for the plans may compensate the barriers caused by insufficient budgets. Teachers with heavy working burdens shall be encouraged and assisted. Undue curriculum loadings may be completed with concrete assistance and inspiration. Parents un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urriculum may convey their messages through pape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e research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schools, local governments,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es, and future further studies:
1.For schools
(1)The principal in primary stages of the curriculum promotion shall gain consensus and balance between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2)It may go beyond the existing education frame to market the curriculum and widely apply related resources in the social systems.
(3)The theme shall be emphasized to construct the school-wide curriculum frame and ensure the future direction through discussion of the curriculum team
(4)The formal dialogues and information and random conversations shall be included in order to provide encouragements and supports to teachers.
(5)Coordination with the education system,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school allies, and attempts to work with the teacher incubator institute on researches shall be processed.
(6)Besides cognition, skill, affect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othe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s in student learning shall be highly considered.
(7)Problems used to be inevitable, but turning an issue into a phenomenon and slight adjustment of school resources may be applied to gain budget supports.
2. For education agencies
(1)Encouraging local administrative offices to support the curriculum and school teaching
(2)Encouraging village or borough office staffs to the school meetings to introduce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3. For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es
Suggesting the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es may cooperate with schools, especially with the insufficient teacher supply schools in the remote areas. The cooperation may help pre-service teachers to coordinate theory and practice during training; and also may help the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es to support schools.
4. For future researches
(1)Research subject
The future researches may focus on one class or two classes in the same grade, which may hol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re completed.
(2)Research method
The future researches may apply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and work with partners. Simultaneous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earcher and the partners is cooperative, on equal status, and non-directive, but solution-orient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qualit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0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04
第四節 研究範圍、限制與處理 0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發展 08
第二節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實施的結果 22
第三節 學校推動課程面臨的問題與因應 29
第四節 相關研究概況分析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46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58
第三節 研究資料之蒐集 62
第四節 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 68
第五節 研究倫理 69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戀戀溫泉鄉課程發展的歷程 70
第二節 課程設計的模式 88
第三節 教師對課程的理解與轉化 97
第四節 學生的學習表現 116
第五節 面臨問題與因應策略 13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51
第二節 建議 15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63
西文部分 167
附錄
附錄一 課程教材對照增刪修訂表 169
附錄二 教室觀察紀錄表 170
附錄三 教學後學生學習問卷 171
附錄四 課程對話題綱 172





















表 次

表 2-1-1 美國社會重建主義代表一覽表 09
表 2-1-2 社會科的四個傳統 10
表 2-3-1 臺北縣三所偏遠小學課程環境分析一覽表 36
表 2-3-2 社會行動取向的課程實施問題分析一覽表 39
表 2-4-1 2005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社區議題類一覽表 41
表 2-4-2 2005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公共議題類一覽表 41
表 2-4-3 學校本位課程碩士論文研究一覽表 42
表 2-4-4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碩士論文研究一覽表 43
表 3-1-1 學校文件資料一覽表 48
表 3-1-2 影音資料一覽表 49
表 3-1-3 回應研究目的與問題所運用之資料蒐集方式一覽表 49
表 3-1-4 家鄉生命之源-員潭溪課程設計理念一覽表 55
表 3-1-5 山水大鵬話溫泉課程設計理念一覽表 56
表 3-1-6 教學團隊資料一覽表 57
表 3-1-7 班級學生基本資料一覽表 58
表 3-2-1 研究流程表 60
表 3-3-1 事後同儕觀察錄影時間一覽表 64
表 3-3-2 教室觀察時間一覽表 65
表 3-3-3 課程小組對話時間一覽表 66
表 3-4-1 資料來源分類編碼一覽表 68
表 4-1-1 戀戀溫泉鄉課程小組一覽表 75
表 4-1-2 家鄉生命之源-員潭溪修訂說明表 79
表 4-1-3 山水大鵬話溫泉修訂說明表 81
表 4-1-4 三套課程整編修訂一覽表 83
表 4-2-1 學習與覺層面課程一覽表 88
表 4-2-2 探究與增能層面課程一覽表 91
表 4-2-3 公民行動層面課程一覽表 94
表 4-3-1 課程實施進程表 98
表 4-3-2 教師使用教材的情形一覽表 107
表 4-3-3 依據教學情境調整計畫舉隅 109
表 4-4-1 學生綜合學習表現分析一覽表 129
表 4-5-1 課程活動準備對照表 147
表 4-5-2 面臨問題與因應策略對照表 149
圖 次

圖 2-1-1 Skilbeck 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程序 13
圖 2-1-2 OECD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程序 14
圖 2-1-3 Saylor等人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程序 15
圖 2-1-4 Tomas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程序 16
圖 2-1-5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發展歷程 17
圖 2-1-6 社會行動取向的課程設計模式 19
圖 3-1-1 參加人員的三角檢證 50
圖 3-1-2 資料類型的三角檢證 52
圖 3-2-1 研究架構圖 58
圖 4-1-1 戀戀溫泉鄉課程架構圖 85
圖 4-1-2 戀戀溫泉鄉課程發展歷程圖 86
圖 4-2-1 戀戀溫泉鄉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設計模式 96
圖 4-3-1 教師課程理解與轉化示意圖 113
圖 4-4-1 戀戀溫泉鄉課程學生學習表現圖 133





















表 次

表 2-1-1 美國社會重建主義代表一覽表 09
表 2-1-2 社會科的四個傳統 10
表 2-3-1 臺北縣三所偏遠小學課程環境分析一覽表 36
表 2-3-2 社會行動取向的課程實施問題分析一覽表 39
表 2-4-1 2005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社區議題類一覽表 41
表 2-4-2 2005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公共議題類一覽表 41
表 2-4-3 學校本位課程碩士論文研究一覽表 42
表 2-4-4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碩士論文研究一覽表 43
表 3-1-1 學校文件資料一覽表 48
表 3-1-2 影音資料一覽表 49
表 3-1-3 回應研究目的與問題所運用之資料蒐集方式一覽表 49
表 3-1-4 家鄉生命之源-員潭溪課程設計理念一覽表 55
表 3-1-5 山水大鵬話溫泉課程設計理念一覽表 56
表 3-1-6 教學團隊資料一覽表 57
表 3-1-7 班級學生基本資料一覽表 58
表 3-2-1 研究流程表 60
表 3-3-1 事後同儕觀察錄影時間一覽表 64
表 3-3-2 教室觀察時間一覽表 65
表 3-3-3 課程小組對話時間一覽表 66
表 3-4-1 資料來源分類編碼一覽表 68
表 4-1-1 戀戀溫泉鄉課程小組一覽表 75
表 4-1-2 家鄉生命之源-員潭溪修訂說明表 79
表 4-1-3 山水大鵬話溫泉修訂說明表 81
表 4-1-4 三套課程整編修訂一覽表 83
表 4-2-1 學習與覺層面課程一覽表 88
表 4-2-2 探究與增能層面課程一覽表 91
表 4-2-3 公民行動層面課程一覽表 94
表 4-3-1 課程實施進程表 98
表 4-3-2 教師使用教材的情形一覽表 107
表 4-3-3 依據教學情境調整計畫舉隅 109
表 4-4-1 學生綜合學習表現分析一覽表 129
表 4-5-1 課程活動準備對照表 147
表 4-5-2 面臨問題與因應策略對照表 149
圖 次

圖 2-1-1 Skilbeck 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程序 13
圖 2-1-2 OECD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程序 14
圖 2-1-3 Saylor等人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程序 15
圖 2-1-4 Tomas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程序 16
圖 2-1-5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發展歷程 17
圖 2-1-6 社會行動取向的課程設計模式 19
圖 3-1-1 參加人員的三角檢證 50
圖 3-1-2 資料類型的三角檢證 52
圖 3-2-1 研究架構圖 58
圖 4-1-1 戀戀溫泉鄉課程架構圖 85
圖 4-1-2 戀戀溫泉鄉課程發展歷程圖 86
圖 4-2-1 戀戀溫泉鄉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設計模式 96
圖 4-3-1 教師課程理解與轉化示意圖 113
圖 4-4-1 戀戀溫泉鄉課程學生學習表現圖 133
壹、 中文部分

方德隆(譯)(2004)。Allan C. Ornstein & Fancis P. Hunkins 著。課程發展與設計(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臺北:高等。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洪葉。
王嘉陵(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歷程與困境:一所國民小學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文科(2003)。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白雲霞(2001)。國民教育階段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與模式之建構。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吳玉明(2004)。社會重建主義在臺灣的課程實踐評析。發表於2005年5月14、15日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社會重建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
吳芝儀、李奉儒等(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ichael Quinn Patton)。臺北:桂冠。
李涵鈺(2005)國小實習教師課程設計專業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
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靜如(2003)臺北地區國小教師社區參與學習教學信念與議題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奉儒等譯(2001)。質性研究:理論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C.Bogdan, Sari Knopp Biklen)。嘉義:濤石文化。
余安邦(2001)。臺北縣社區有教室學習方案成果輯。臺北:臺北縣政府。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周淑卿(2003)。教師敘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教師專業專輯,
28,407-420。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臺北:高等。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的研究:臺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俐君(2004)。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教材的評鑑規準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
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華(2005)。中年級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取向教材之分析研究。臺北市立
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建能(2003)。資深老師詮釋生活課程的專業素養──以兩班國民小學生活課
程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義祥(2002)。學校中心教師專業發展之行動研究-以臺北縣一所多元國小之多
元智慧團隊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在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頁)。臺北:巨流。
郭生玉(1993)。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臺北:精華。
張秀雄(2001)。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張益仁、戴允華(2005)。坪林舊橋風華再現。載於余安邦編著,社區有教室的批判實踐。臺北:遠流。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張智凱(2003)。以互動俗民誌觀點探討社區行動取向的故事序列課程之個案研
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有鐘(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個案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教育部公民教育實踐方案。臺北:教育部。
許雅貞(2002)教師團隊的對話、反思與行動歷程-以一個國小教師團隊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正忠(2003)。學校本位特色課程目標決定之因素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如(2005)。課程發展已逝?課程發展與課程理解的關係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8(4),165~177。
陳桂蓮、郭淑玲、謝雅萍、陳錦樹合編(2004)。山水大鵬話溫泉。臺北縣萬里鄉大鵬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未出版。
陳素紅(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國小「社區有教室」方案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新轉(2002:54)。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之「能力表徵」課程轉化模式。教育研究月刊八月號。第100期。臺北:高等教育。
陳國彥(2001)。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研究。高雄,復文。
陳麗華、王鳳敏(1996)。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陳麗華、王鳳敏與彭增龍,(2003)。公民教育的本土化實踐─以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教學為例。發表於2003年11月22、23日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本土教育研討會,未出版。
陳麗華,彭增龍,張益仁合著(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社會行動取向。臺北:五南。
陳麗華,李涵鈺(2005)。社會重建主義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影響初探。發表於2005年5月14、15日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社會重建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
陳麗華(2005)。課程本土化與全球化的辯證-以社會重建主義課程的實踐為例。載於《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課程與教學年刊,94,151-174。
游宗穎(2002)。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情形之研究。國立
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單文經、高新建、蔡清田、高博詮(合譯)(2001)。Allan A. Glatthorn著。
校長的課程領導(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臺北:學富。
黃光雄、蔡清田(2004)。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政傑 (1991)。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黃政傑(2004)。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黃淑華(2006)。國民小學低年級教師親師關係與溝通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雯琳(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決定的個案研究:以一所「學校社區化」之國小為例小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縣十分國民小學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學校課程發展與規劃。95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tpc.edu.tw/
臺北縣三和國民小學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學校課程發展與規劃。95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tpc.edu.tw/
臺北縣大鵬國民小學九十三學年下學期學校課程發展與規劃。94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tpc.edu.tw/
臺北縣鼻頭國民小學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學校課程發展與規劃。95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tpc.edu.tw/
臺北縣藝術與人文資源網。94.12.30取自http://arts-culture.tpc.edu.tw/
萬家春、紀雪盡。讓夢想起飛-由課程出發的校園環境改造2004:27~32。發表於2003年5月14、15日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社會重建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
萬里鄉志編纂小組(1997)。萬里鄉志。臺北:萬里鄉公所。
葉興華(2002)。重視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層級的課程實施問題。教育研究月刊12月號。臺北:高等教育。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甄曉蘭(2004)。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高等教育。
劉慧真(2003)。國小社會科經濟領域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以一個台北市國小四
年級的班級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曜源、李雅琳(2004:93~98)。高雄縣甲仙鄉小林國民小學主題成果介紹。發表於2003年5月14、15日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社會重建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
歐用生(1998)。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歐用生(1998)。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際。臺北:文景。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臺北:天下。
蕭玉芬(2004)生活課程能力指標轉化課程行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譚為任(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課程領導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貳、西文部分

Barr,Barth,and Shermis(1977).Defining the social studies. Washington,DC: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Beyer, L.E.& Apple, M. (Eds.).(1988). The curriculum: problems, politics, and possibiliti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rameld ,T.(1956). Toward a Reconstruct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Dryden Press.
Bussler, Darrol.(1997).Some basis tenets of educa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Darrol Bussler etc., Introducing Educational Reconstruction: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Transforming Society through Education(pp.49-120). California:Caddo Gap Press.
Counts , George S.(1932).Dare the School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Fullan, M. G.(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2n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eorge S. Counts,Dare the Schools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 (Yonkers,N.Y.:World Book,1932).
Goodlad,j.l.(1979) the scope of curriculum field. In Goodlad,j.l.et al.,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N.Y. McGraw-Hill.
Klein, M.F. (1999). Alternative curriculum conceptions and designs. In Allan C.Ornstein & Linda S. Behar- Horenstein(ed.), Contemporary issues in curriculum .MA.: Allyn & Bacon.
Kelly, A.V.(1999).The Curriculum-Theory and Practice(4th). London: Paul Chapman.
Kerlinger, F.N.(1973,1986).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Edu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inquiry. (2nd,3rd ed.)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and CBS College Publishing. Koopman,G.R.(1966).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Noddings, N (1992).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Parsons,C.( 1987) The curriculum change game. London: faimer.
Rugg ,H. (1947). Foundations for American Education. New York:Harcourt.
Skilbeck, M.(1984).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Paul Chapman
Stanley, W. B. (1992). Curriculum for Utopia: social reconstructionism and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postmodern er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Thomas, I.D.(1978). A decision framework for school-based decision making. The Australiam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24(2),63-68.
Ward, Lester F.(1883). Dynamic Sociology. 2vol., New York: Johnson Reprint Corporati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