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文部分
方德隆(譯)(2004)。Allan C. Ornstein & Fancis P. Hunkins 著。課程發展與設計(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臺北:高等。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洪葉。
王嘉陵(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歷程與困境:一所國民小學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文科(2003)。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白雲霞(2001)。國民教育階段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與模式之建構。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吳玉明(2004)。社會重建主義在臺灣的課程實踐評析。發表於2005年5月14、15日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社會重建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
吳芝儀、李奉儒等(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ichael Quinn Patton)。臺北:桂冠。
李涵鈺(2005)國小實習教師課程設計專業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靜如(2003)臺北地區國小教師社區參與學習教學信念與議題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奉儒等譯(2001)。質性研究:理論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C.Bogdan, Sari Knopp Biklen)。嘉義:濤石文化。
余安邦(2001)。臺北縣社區有教室學習方案成果輯。臺北:臺北縣政府。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周淑卿(2003)。教師敘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教師專業專輯,
28,407-420。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臺北:高等。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的研究:臺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林俐君(2004)。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教材的評鑑規準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
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華(2005)。中年級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取向教材之分析研究。臺北市立
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建能(2003)。資深老師詮釋生活課程的專業素養──以兩班國民小學生活課
程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義祥(2002)。學校中心教師專業發展之行動研究-以臺北縣一所多元國小之多
元智慧團隊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在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頁)。臺北:巨流。
郭生玉(1993)。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臺北:精華。
張秀雄(2001)。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張益仁、戴允華(2005)。坪林舊橋風華再現。載於余安邦編著,社區有教室的批判實踐。臺北:遠流。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張智凱(2003)。以互動俗民誌觀點探討社區行動取向的故事序列課程之個案研
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有鐘(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個案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教育部公民教育實踐方案。臺北:教育部。
許雅貞(2002)教師團隊的對話、反思與行動歷程-以一個國小教師團隊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陳正忠(2003)。學校本位特色課程目標決定之因素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美如(2005)。課程發展已逝?課程發展與課程理解的關係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8(4),165~177。陳桂蓮、郭淑玲、謝雅萍、陳錦樹合編(2004)。山水大鵬話溫泉。臺北縣萬里鄉大鵬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未出版。
陳素紅(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國小「社區有教室」方案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新轉(2002:54)。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之「能力表徵」課程轉化模式。教育研究月刊八月號。第100期。臺北:高等教育。陳國彥(2001)。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研究。高雄,復文。
陳麗華、王鳳敏(1996)。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陳麗華、王鳳敏與彭增龍,(2003)。公民教育的本土化實踐─以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教學為例。發表於2003年11月22、23日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本土教育研討會,未出版。
陳麗華,彭增龍,張益仁合著(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社會行動取向。臺北:五南。
陳麗華,李涵鈺(2005)。社會重建主義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影響初探。發表於2005年5月14、15日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社會重建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
陳麗華(2005)。課程本土化與全球化的辯證-以社會重建主義課程的實踐為例。載於《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課程與教學年刊,94,151-174。
游宗穎(2002)。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情形之研究。國立
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單文經、高新建、蔡清田、高博詮(合譯)(2001)。Allan A. Glatthorn著。
校長的課程領導(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臺北:學富。
黃光雄、蔡清田(2004)。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政傑 (1991)。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黃政傑(2004)。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黃淑華(2006)。國民小學低年級教師親師關係與溝通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雯琳(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決定的個案研究:以一所「學校社區化」之國小為例小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十分國民小學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學校課程發展與規劃。95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tpc.edu.tw/
臺北縣三和國民小學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學校課程發展與規劃。95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tpc.edu.tw/
臺北縣大鵬國民小學九十三學年下學期學校課程發展與規劃。94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tpc.edu.tw/
臺北縣鼻頭國民小學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學校課程發展與規劃。95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tpc.edu.tw/
臺北縣藝術與人文資源網。94.12.30取自http://arts-culture.tpc.edu.tw/
萬家春、紀雪盡。讓夢想起飛-由課程出發的校園環境改造2004:27~32。發表於2003年5月14、15日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社會重建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
萬里鄉志編纂小組(1997)。萬里鄉志。臺北:萬里鄉公所。
葉興華(2002)。重視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層級的課程實施問題。教育研究月刊12月號。臺北:高等教育。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甄曉蘭(2004)。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高等教育。
劉慧真(2003)。國小社會科經濟領域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以一個台北市國小四
年級的班級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曜源、李雅琳(2004:93~98)。高雄縣甲仙鄉小林國民小學主題成果介紹。發表於2003年5月14、15日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社會重建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
歐用生(1998)。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歐用生(1998)。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際。臺北:文景。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臺北:天下。
蕭玉芬(2004)生活課程能力指標轉化課程行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譚為任(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課程領導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貳、西文部分
Barr,Barth,and Shermis(1977).Defining the social studies. Washington,DC: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Beyer, L.E.& Apple, M. (Eds.).(1988). The curriculum: problems, politics, and possibiliti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rameld ,T.(1956). Toward a Reconstruct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Dryden Press.
Bussler, Darrol.(1997).Some basis tenets of educa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Darrol Bussler etc., Introducing Educational Reconstruction: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Transforming Society through Education(pp.49-120). California:Caddo Gap Press.
Counts , George S.(1932).Dare the School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Fullan, M. G.(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2n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eorge S. Counts,Dare the Schools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 (Yonkers,N.Y.:World Book,1932).
Goodlad,j.l.(1979) the scope of curriculum field. In Goodlad,j.l.et al.,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N.Y. McGraw-Hill.
Klein, M.F. (1999). Alternative curriculum conceptions and designs. In Allan C.Ornstein & Linda S. Behar- Horenstein(ed.), Contemporary issues in curriculum .MA.: Allyn & Bacon.
Kelly, A.V.(1999).The Curriculum-Theory and Practice(4th). London: Paul Chapman.
Kerlinger, F.N.(1973,1986).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Edu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inquiry. (2nd,3rd ed.)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and CBS College Publishing. Koopman,G.R.(1966).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Noddings, N (1992).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Parsons,C.( 1987) The curriculum change game. London: faimer.
Rugg ,H. (1947). Foundations for American Education. New York:Harcourt.
Skilbeck, M.(1984).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Paul Chapman
Stanley, W. B. (1992). Curriculum for Utopia: social reconstructionism and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postmodern er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Thomas, I.D.(1978). A decision framework for school-based decision making. The Australiam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24(2),63-68.
Ward, Lester F.(1883). Dynamic Sociology. 2vol., New York: Johnson Reprint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