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5 11: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怡真
研究生(外文):Huang Yi-Chen
論文名稱: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Principals'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Area
指導教授:林天祐林天祐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Tien-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3
中文關鍵詞:僕人領導校長僕人領導行為學校創新經營
外文關鍵詞:servant leadershipprincipals’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sinnovative manag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2
  • 點閱點閱:13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9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的現況,接著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樣本在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的差異情形,進而探求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之關聯性,最後探討校長僕人領導行為對學校創新經營的預測力。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分層比例抽樣及簡單抽樣的方式,抽取臺北縣市共45所國民小學,有效樣本為471份,並以「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將蒐集資料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從本研究之資料分析中獲得下列結論:
一、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和學校創新經營現況均屬良好程度。
二、臺北縣市國民小學之不同校長性別、學校歷史、學校規模在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表現上有差異存在。
三、臺北縣市國民小學之不同學校所在地在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表現上並無差別。
四、臺北縣市國民小學之不同校長性別、學校歷史、學校規模、學校所在地在學校創新經營表現上並無差別。
五、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之整體與各層面具有中度以上正相關。
六、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對學校創新經營整體與各分層面具有中高度預測力。
最後依據研究過程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作為教育主管行政機關、國民小學校長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principals’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area,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rincipals’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s’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 Finally, this study tried to verify these factors for predic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and 45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manners such as stratified ratio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and simple sampling. There were 471 teachers as sample. On the basis of “Questionnaire of the Principals’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Area”, collected information was analyzed respectively by methods lik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t-test,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processed information conclusions are listed below:
1.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principals’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area were good.
2. Samples with different principals’ gender, school history, and school scale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formance of principals’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area.
3. Samples in different school position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formance of principals’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area.
4. Samples in different principals’ sex, school history, school scale, and school position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formance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area.
5. There was above moderat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incipals’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area.
6. The principals’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s have moderate and high prediction to innovative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area.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it brings up specific evidences as references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y, elementary schools’ principals, and future researches.
目次………………………………………………………………………i
表次………………………………………………………………………ii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校長僕人領導行為之意涵與理論基礎………………11
第二節 學校創新經營之意涵與理論基礎……………………32
第三節 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相關研究……5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75
第二節 研究對象………………………………………………78
第三節 研究工具………………………………………………82
第四節 實施程序………………………………………………9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9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之分析…………………99
第二節 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分析………………………112

第三節 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
    經營之相關…………………………………………124
第四節 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
    經營之預測分析………………………………………127
第五節 綜合討論………………………………………………13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39
第二節 建議……………………………………………………14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47
  英文部分…………………………………………………………156

附錄
附錄一 指導教授推薦函(建構專家效度用)…………………161
附錄二 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
創新經營調查問卷(專家內容效度問卷)……………162
附錄三 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
創新經營調查問卷(專家效度問卷意見分析)………171
附錄四 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
創新經營調查問卷(國民小學教育人員預試用)……179
附錄五 指導教授推薦函(正式施測用)………………………183
附錄六 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僕人領導行為與學校
創新經營調查問卷(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正式施測用)184
壹、中文部分

中華創意發展協會(2006)。InnoSchool 2006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2007年11月2日,取自:http://www.ccda.org.tw/
王振軒、趙忠傑(2006)。非營利組織的資訊化能力建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4,27-52。
何怡欣(2007)。台南縣市國民小學教務主任服務領導與教師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何修瑜(譯)(2004)。僕人領導:一分鐘實踐僕人領導(原作者:Ken Blanchard & Phil Hodges)。臺北市:商周。
余光華(無日期)。企業創新與管理。2007年10月28日,取自:http://www.rad.gov.tw/learn/PDF/A/03-4.pdf
余估蘭(譯)(2002)。建構智慧型組織:有效整合績效管理、能力管理和知識管理的組織模式(原作者:Pentti Sydanmananlakka)。臺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
吳思華(2002)。從製造臺灣到知識臺灣。載於應小端(譯),創新(1-10頁)。臺北市:天下文化。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2005)。學校創新經營方案之建構。中等教育,56(3),4-26。
吳清山(2006)。創意學校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踐。教師天地,142,9-15。
吳清山(2006年5月)。服務領導的理念與實踐。林思伶(主持人),服務領導。第五屆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
吳清山、林天祐(2003)。創新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53,134-135。
吳清山、林天祐(2004)。僕人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20,154。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復新、江岷欽、許道然(2004)。組織行為。臺北市:空大。
吳煥烘、黃振恭(2007)。創新經營的理念在學校行政領導上的應用。教師之友,48(1),101-112
李紹廷(譯)(2005)。僕人修練與實踐(原作者:James C. Hunter)。臺北市:商周。
李瑞娥(2004)。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習型學校模型之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璞良(譯)(2007)。僕人領導力(原作者:Don M. Frick & Larry C. Spears)。臺北市:商周。
汪宗明(2006)。國民小學知識延續管理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桃園縣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守民(1999)。新世紀的管理—談僕性領導。護理雜誌,46(2),72-76。
林天祐(2000)。教育行政革新。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天祐(主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心理。
林文勝(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文毅(2007)。高雄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創新經營之關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明地(2002)。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明地(2005)。創新的學校經營。現代教育論壇,12,285-296。
林欣吾、林秀英(2005年8月)。台灣創新系統之競爭力與成長挑戰。2007年11月27日,取自:http://itc.tier.org.tw/2005/2005PDF/%A
AL%AAY%A7^%20%A9%D2%AA%F8-Ch.PDF56-29.htm
林思伶(2003年4月)。從「服務領導」的理念看教育組織領導與發展。吳清山(主持人),21世紀教育領導新典範。第二屆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
林思伶(2004)。析論僕人/服務領導的概念發展與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6,39-57。
林虹妙(2005)。臺北市高職學校創新經營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素君(2007)。幼稚園僕人領導、組織信任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新發(2003)。郊區型國民中小學經營創新策略及實施成效之研究研究計畫。未出版。
林義屏(2001)。市場導向、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組織績效間關係之研究--以科學園區資訊電子產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靖倫(2007)。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創新經營能力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筱瑩(2005)。臺北市國民中學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皓政(2000)。組織創新環境的概念建構與測量工具發展。2007年11月27日,取自:http://tim.nccu.edu.tw/croci/outcome/89-A-reports
--PDF/89-A%20%AA%F4%B5q%ACF.pdf
邱皓政(2002)。學校組織創新氣氛的內涵與教師創造力的實踐:另一件國王的新衣?。應用心理研究,15,191-224。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三版)。台北市:五南。
姚欣宜(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學校支持創新經營與學校創新氣氛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珮瑀(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家長會組織運作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洪嘉文、詹彩琴(2004)。創新經營概念分析與在體育運動實務工作之應用。中華體育,18(2),78-85。
洪懿妍(2001)。世界向美走。天下雜誌,2001教育特刊,24-31。
胡愈寧、周慧貞(譯)(2004)。僕人領導學:僕人領導的理論與實踐(原作者:Robert Greenleaf)。臺北市:啟示。
徐仁全(2007)。IBM執行長帕米沙諾:全球化競爭,全球整合型企業是贏家。遠見雜誌,256,92-96。
徐木蘭(2006)。組織創新要素。管理雜誌,384,254-255。
徐瑞霞(2006)。臺北縣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廣孚(1992)。西洋教育思想。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23-150。
張沛文(譯)(2001)。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原作者:James C. Hunter)。臺北市:商周。
張忠謀(2001)。張忠謀自傳。臺北市:天下遠見。
張明輝(2005a)。創新管理與學校經營。2007年10月25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artical/innovationandschoolmanagement.pdf
張明輝(2005b)。學校經營的新課題。2007年11月27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inservicetraining/newissuesofschoolmanagement(txt).pdf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淑美(1996)。續效管理。載於蔡培村(主編),學校經營與管理(225-257頁)。高雄市:麗文。
張清濱(1997)。學校教育改革的模式與應用。研習資訊,14(1),10-17。
張詠惠(譯)(2006)。創意的心靈:培養富有創造力的未來公民(原作者:Robert Fisher)。資優教育季刊,100,28-41。
張鈿富、吳京玲、陳清溪、羅婉綺(2007)。歐盟教育政策的趨勢與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99-126。
張輝政、洪榮昭(2003)。從高級中學學校經營創新策略談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以國立三重高中游泳池為例。載於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主編),第二屆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51-170頁)。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淺議企業創新的意義及內容(2006)。2007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100paper.com/100paper/falvfa/jingjifa/20070618/5376.html
郭進隆(譯)(2005)。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第三版)(原作者:Peter M. Senge)。臺北市:天下文化。
郭維夏、鍾蔚玲(2006年5月)。從聖經的背景論述服務領導在當前社會的時代意義。林明地(主持人),服務領導。第五屆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
陳木金、邱馨儀(2007年6月)。推動優質學校行政確保教育品質。學校行政論壇第十八次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學校行政學會。
陳宇虹(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學習型組織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依萍(1995)。國民小學應用目標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亭孜(2006)。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特徵與主任行為表徵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昭儀、吳武典、陳智臣(2005)。我國創造力教育發展史。教育資料集刊,30,97-111。
陳美君(2007)。國民中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景元、陳惠明、李麗樺(2006)。創造力教育與健康知能之現況探討。師說,195,52-57。
陳瑜沂(2006)。台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知能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聖謨(2005)。從更新到革新─談學校創新經營的進化論。現代教育論壇,12,243-251。
陳嘉彌、潘慧玲、魏惠娟、張明輝、王麗雲(2004)。當前影響學校發展學習型組織因素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72(2),307-324。
陳龍安(2002)。創造力的開發的理念與實踐。2007年11月20日,取自:http://adm.ncyu.edu.tw/~soarts/reativity/A-01.htm
游琇雯(2005)。宜蘭縣公辦民營人文國小創新經營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湯志民(2006)。政大附中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5,59-72。
辜皓明(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知識分享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馮清皇(2002)。創新管理在國民小學校務經營的意涵。教師天地,117,32-42。
許明德(2007)。學習型組織。科學發展,412,70-74。
黃于真(2004)。教育領導人「服務領導」行為指標建構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黃于真(2006年5月)。教育服務領導指標建構初探。周守民(主持人),服務領導。第五屆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
黃建翔(2007)。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哲彬、洪湘婷(2005)。創新管理與學校創新經營。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1,211-232。
黃登木(2004)。「服務領導」在學校組織的應用與基本模式初探。輔仁大學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黃懿嬌(2007)。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力鈞、林哲正(2006)。國民中學校長角色與專業發展之探討。2007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6/
楊文達(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方儒(2007)。微軟何去何從○1比爾蓋茲每天問:微軟到底做錯了什麼?。遠見雜誌,254,186-190。
楊國信(2005)。學校領導風格的另類思考─僕人領導。菁莪季刊,17(3),9-13。
溫儀詩(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歸屬感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廖學蔚(2006)。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化、互易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劉淑晶(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教師學校組織信任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劉道德(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教師利他行為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劉燿榮(2007)。國民中學校長僕人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蔣君儀(2005)。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文化表徵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蔡純姿(2005)。學校經營創新模式與衡量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啟通(1997)。組織因素、組織成員整體創造性與組織創新之關係。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進雄(2003a)。僕人式領導對學校行政領導的啟示。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3),54-60。
蔡進雄(2003b)。走入心靈深處:僕人式領導的意涵及其對中小學校長領導的啟示。教育政策論壇,6(2),69-84。
鄭秋貴(2003)。國民小學實施績效管理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盧延根(2004)。國民教育階段學校創新經營的限制因素與解決策略之探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2),76-87。
賴文豪(2005)。僕人領導與員工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二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濮世緯(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孟娟(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教師典範部屬行為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顏秀如、張明輝(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8-52。
顏童文(2007)。國民小學組織動態能耐、組織健康氣候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嘉璘(2004)。知識管理在國小英語科教學檔案應用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羅詩城(2003)。高清愿徹底為消費者著想。天下雜誌,284,206-208。
羅耀宗(譯)(2000)。領導聖經:改變工作場所的工具(原作者:K. Blandchard, B. Hybels, & P. Hodges)。臺北市:哈佛管理叢書。
蘇美麗(2006)。服務領導:領導者即追隨者的領導新視野。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2,161-189。
蘇美麗(2007)。國小校長服務領導之內涵分析與實證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貳、英文部分

Barnett, H. G. (1953). Innovation: The basis of cultural change. New York: McGraw-Hill.
Batten, J. (1998). Servant-leadership: A passion to serve. In L. C. Spears (Ed.), Insight on leadership: Service, stewardship, spirit, and servant-leadership (pp.38-53).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lanchard, K. (1995). Servant leadership. Executive Excellence, 12(10), 12-14.
Blanchard, K., & Hodges, P. (2003). Servant leadership.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Bonora, E. A., & Revang, O. (1991).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naly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performance. Paper present at 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 Interorganezational Conference, Toronto, Canada.
Bounds, G. (1998). Servant leadership: A model that can pay great dividends. Retrieved December 12, 2007, from: http://dallas.bizjo
urnals.com/dallas/stories/1998/08/31/smallb4.html
Certo, S. C. (2003). Modern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Covey, S. R. (1994). Serving the one. Executive Excellence, 11(9), 3-4.
Covey, S. R. (2002). Servant-leadership and community leadership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L. C. Spears & M. Lawrence (Eds.), Focus on leadership: Servant-leader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27-34).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Deming, W. E. (1986). Out of the crisis. Cambridge, MA: MIT center for advanced engineering Study.
Douglas, M. E. (2005). Service to others. Supervision, 66(3), 6-9.
Drucker, P. F. ( 1986).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New York: Harper & Row.
Drury, S. (2004). Employee perceptions of servant leadership: Comparisons by level and with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gent University.
Eicher-Catt, D (2005). The myth of servant-leadership: A feminist perspective. Women and Language, 28(1), 17-25.
Florida, R. (2004). America's looming creativity crisi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7, 122-134.
Giampetro-Meyer, A., Timothy Brown, S. J., Browne, M. N., & Kubasedk, N. (1998). Do we really want more leaders in busines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7(15), 1726-1736.
Greenleaf, P. K. (1977). Servant leadership: A journey into the nature of legitimate power and greatness. New York: Paulist.
Greenleaf, P. K. (1997). Servant leadership: A journey into the nature of legitimate power and greatness. New York: Paulist.
Hesse, H. (1956). Journey to the east. New York: Noonday.
Holden, J. P. (1988). The team manager as visionary and servant. Managers Magazine, 63(11), 6-9.
Holt, K. (1988). The role of user in product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12(5), 53-56.
Hopkins, T. G., & West (1994).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New York: Minni West.
Hunter, J. C. (2001). The servant: A simple story about the true essence of leadership. Rosevill, CA: Prima.
Hunter, J. C. (2004).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leadership principle: How to become a servant leader. New York: Crown.
Jahner, B. (1993). Building strong inclusive community through servant leadership. Proceedings of 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Rural Disability Issu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65490)
Kiechel III, W. (1992). The leader as servant. In L. C. Spears (Ed.), Reflections on leadership: How Robert K. Greenleaf’s theory of servant-leadership influenced today’s top management thinkers (pp. 121-125).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ambert, W. E. (2004). Servant leadership qualities of principals,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A correlational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Laub, J. A. (1999). Assessing the servant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ssessment (OLA) instrument.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Lunenburg, F. & Ornstein, A. C. (2004).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Belmont, CA: Wadsworth.
Matteson, J. A., & Irving, J. A. (2006). Servant versus self-sacrificial leadership: A behavioral comparison of two follower-oriented leadership theo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Studies, 2(1), 36-51.
Miears, L. D. (2004). Servant-leadership and job satisfaction: A correlational study in Texas Education Agency Region X public schoo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xas A&M University.
Millard, B. (1995). Servant-leadership-it’s right and it works! Springs, CO: Life Discovery.
Mohr, L. (1969).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3, 111-126.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Northouse, P. G. (1997).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 CA: Sage.
Ormrod, J. E. (2000). Educational psychology: Developing learners.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atterson, K. (2003). Servant leadership: A theoretical model. Published by the school of leadership studies, Regent University.
Reinke, S. J. (2004). Service before self: Towards a theory of servant-leadership. Global Virture Ethics Review, 5(3), 95-119.
Rennaker, M. (2005). Servant leadership: A chaotic leadership theory. Published by the school of leadership studies, Regent University.
Robbins, S. P. (200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1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Robbins, S. P., & Coulter, M. (2002).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rson Education.
Rogers, E. 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4th ed.). New York: Free.
Russell, R. F., & Stone, A. G. (2002). A review of leadership attributes: developing a practical model.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3(3), 145-157.
Sendjaya, S., & Sarros, J. C. (2002). Servany leadership: Its origi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 9(2), 57-64.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Smith, B. N., Montagno, R. V., & Kuzmenko, T. K. (2004). Transformational and servant leadership: Content and contextual comparisons.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10(4), 81-91.
Spears, L.C. (1998). Tracing the growing impact of servant-leadership. In L.C. Spears (Ed.), Insight on leadership (pp.1-12).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pears, L.C. (2002). Tracing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Servant-Leadership. In Larry C. Spears & Lawrence Michele (Eds.), Focus of leadership, servant-leader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1-16).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pears, L. C. & Lawrence, M. (Ed.) (2002). Focus on leadership: Servant leade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Tang, H. K. (1998).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New York: Currency Doubleday.
Tushman, M. L., & Nadler, D. A. (1986). Organizing for innov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8(3), 74-92.
Williams, L. E. (1996). Servants of the people: The 1960s legacy of African American leadership.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Wis, R. M. (2002). The conductor as servant-leader.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89(2), 17-24.
Yukl, G. (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振軒、趙忠傑(2006)。非營利組織的資訊化能力建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4,27-52。
2.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3. 吳清山(2006)。創意學校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踐。教師天地,142,9-15。
4. 吳煥烘、黃振恭(2007)。創新經營的理念在學校行政領導上的應用。教師之友,48(1),101-112
5. 周守民(1999)。新世紀的管理—談僕性領導。護理雜誌,46(2),72-76。
6. 邱皓政(2002)。學校組織創新氣氛的內涵與教師創造力的實踐:另一件國王的新衣?。應用心理研究,15,191-224。
7. 洪嘉文、詹彩琴(2004)。創新經營概念分析與在體育運動實務工作之應用。中華體育,18(2),78-85。
8. 洪懿妍(2001)。世界向美走。天下雜誌,2001教育特刊,24-31。
9. 徐仁全(2007)。IBM執行長帕米沙諾:全球化競爭,全球整合型企業是贏家。遠見雜誌,256,92-96。
10. 徐木蘭(2006)。組織創新要素。管理雜誌,384,254-255。
11.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23-150。
12. 張清濱(1997)。學校教育改革的模式與應用。研習資訊,14(1),10-17。
13. 張鈿富、吳京玲、陳清溪、羅婉綺(2007)。歐盟教育政策的趨勢與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99-126。
14. 陳木金、邱馨儀(2007年6月)。推動優質學校行政確保教育品質。學校行政論壇第十八次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學校行政學會。
15. 陳昭儀、吳武典、陳智臣(2005)。我國創造力教育發展史。教育資料集刊,30,9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