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1 00: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達芬
研究生(外文):Ta-Fen Chen
論文名稱:日本屏風的保存修復研究--以日本六曲屏風「水墨孝親圖」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Japaneses Folding Screen –
指導教授:張元鳳張元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an-Feng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古物維護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藝術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7
中文關鍵詞:日本屏風下張蝶番修復
外文關鍵詞:Japanese folding screenshitabariHingingrestor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77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日本文化中特有的屏風藝術是從中國裝裱工藝技術傳承與銳變,並發展成獨特的日式風格。特別是摺疊形式屏風,其屏風基本結構為木格子骨架,骨架糊上五到六層的紙做成空心紙架,日本稱為「下張」(shitabari),每一層紙張材料、貼法、漿糊濃度都有其各自的功能。每扇之間的樞紐是用紙張相互交錯貼住,日本稱為「蝶番」(chōban),以三百六十度向前或向後曲折,製作成摺扇形式,之後在屏風骨架上貼書畫與裝裱層即成為典型的日本屏風。

本篇論文探討日本屏風的形式變化、到裝裱技法發展出以紙張作為屏風樞紐的特殊性與屏風骨架基底層的紙層結構關係,以實際調查參訪日本國寶修復師聯盟之一的半田九清堂(Handa kyuseido)觀摩實作日本屏風裝裱技術,調查修復用材料與訪談屏風修復人員,綜合整理目前日本屏風的修復技術,以具有百年歷史日本屏風為修復研究對像進行實際的修復研究。其年代是根據屏風繪畫「水墨孝親圖」題跋上有明治癸未年(西元一八八三年),加上屏風骨架上糊紙層有明治二十三年(西元一八九零)的字樣推斷而來。
The mounting craft technology is an unique culture in Japan,which inherited from China but develop into Japanese style. Especially in folding screen, its basic structure is made of wooden check skeleton and pasted up with five to six papers which form the hollow paper frame(shitabari). Each layer of paper has its function made of individual material, method of pasting, concentration of adhesive. The folding screen is formed by the Hinging of each screens which is interlocked with the paper(chōban) by crossing forward and backward. This special design makes it could be winding back and forward 360 degree just like the folding fan. After finishing the basic structure, paintings are subsequently mounted onto the screens as the typical Japanese folding scree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thesis is illustrating the skill and procedures of restoration and repair of Japanese folding screen by reviewing its development of form, function and technique of fabr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 Associat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ional Trcasures of Handa kyuseido , the materials using on conservation and the interview with conservators, collacting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 processings of Japanese folding screen treatment. And the article of this study is a proximately one hundred year old Japanese folding screen. The age of this article is speculated by the postscript shown as 「(AD.1883)」on the painting as well as 「(AD. 1890)」shown on inside mounting paper behind the screen.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xv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1
第三節、研究方法...... 5
第四節、文獻研究回顧......9
第二章、日本屏風的演變 ......17
第一節、日本屏風的起源與發展..17
一、日本屏風的起源....... 17
二、日本屏風的演變....... 18
第二節 、日本屏風的變化時期....20
一、裝裱形式變化 .........21
二、扇數單位名稱變化 23
三、連接方式變化 25
第三節 、日本屏風的結構與裝裱形式 33
一、日本屏風的結構 33
二、日本屏風的裝裱形式 41
第三章 、日本屏風的裝裱技法 45
第一節 、日本屏風的裝裱技法製作 45
一、「下張」(shitabari)的裝裱技法過程 45
二、「上張」(uwabari)與「裏張」(urabari)的裝裱技法步驟 68
三、「緣木」(huchigi)的裝設方法 71
第二節 、日本屏風的修復材料、技法調查 74
一、 屏風骨架材料 74
二、 紙張材料 76
三、「六曲屏風」的蝶番製作技法 78
四、 裏張紙的製作技法 82
第四章 日本屏風「水墨孝親圖」修復實例 85
第一節 、作品現況調查 85
一、作品基本資料 85
二、繪畫構圖與內容介紹: 86
三、劣化狀況: 92
第二節 、修復前處理計畫 101
一、預計修復程序: 101
二、 修復方針 102
第三節 、修復過程 104
一、畫心修復過程(照片說明非同一扇畫心) 104
二、骨架下張(shitabari)基底層製作 114
三、裏張紙的製作 121
四、原裝裱銀箔材料的修復 123
五、回貼屏風 124
六、裝設緣木 128
第五章 結論 130
一、 修復技術 130
二、 修復材料 132
三、 日本屏風的保存維護方式與建議 132
參考書目 134
附錄一、日本屏風「水墨孝親圖」檢視登錄表 137
附錄二、「衝立」(tsuitate)形式 158
附錄三、日本屏風的實用性 160
附錄四、日本屏風構造、裝裱名稱解說 163
古籍:
宋代《宣和畫譜》。潘運告主編、岳仁譯注。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1999。
明代郎瑛著,《七修類稿》。上海:中華書局出版,1959。
中文書籍:
于玉安編。《中國歷代美術典籍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王秀雄。《日本美術史》上冊。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譯小組,1998。
王以坤。《書畫裝潢沿革考》。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12月。
李宗山。《傢俱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3。
杜秉莊、杜子熊編著。《書畫裝裱技藝輯釋》。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徐小虎。許燕貞譯《日本美術史》。台北:南天書局,1996。
陳國寧等著。《文物保護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2002。
陳景林、馬毓秀。《大地之華-台灣天然染色事典(續)》。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4。
郭江宋、張元鳳。《風采再現-美術資產修復特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6。
*張元鳳。《檔案保存維護手冊-紙質類檔案破損修復》。台北:檔案管理局,2003。
日文書籍:
*小泉和子。《室內と傢俱の歷史》。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5。
*小泉和子。《別冊太陽 和傢俱》。東京:平凡社,2005。
*千野香織。《巖波 日本美術の流れ 10-13世紀の美術》。第三冊。東京:巖波書店,1993。
*久米康生。《和紙文化誌》。東京:每日コミユニケーションズ,1990。
*山本元。《表具のしおり—表裝の歷史と技法》。東京:芸艸堂,1996。
*井上重四郎。《掛軸、額、屏風のつくり方》。東京:金園社,1985。
*正倉院事務所編輯。《正倉院寶物》第三冊北倉。東京都:朝日新聞社,1987。
*米田雄介。《すぐわかる正倉院の美術》。東京:東京美術株式會社,2002。
*巫鴻著。中野美代子、中島建譯。《屏風のなかの壺中天》。東京都:青土社,2004。
*國寶修理裝潢師連盟定期研修會事務局編。《平成13年度國寶修裝潢師連盟定期研修會講演集》。京都:國寶修理裝潢師連盟,2001。
*京都國立博物館編。《中世障屏畫》。京都:京都國立博物館,1969。
*京都造形藝術大學主編。《文化財のための保存科學入門》。東京:角川書店,2002。
*東京國立文化財研究所編。《表具の科學—特別研究「軸裝等の保存及び修復技術に關する科學的研究」報告書》。東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1977。
*東京藝術大學大學院文化保存學日本畫研究室編。《圖解 日本畫用語事典》。東京:東京美術株式會社,2007。
*舍人親王撰。坂本太郎、家永三郎、井上光貞、大野晉註譯。《日本書紀》第五冊。東京:巖波書店,1995年。
*柳町敬直主編,《日本美術館》。東京:小學館出版社,1997。
*荒川達。《初めての方の 風爐先屏風の作り方》。東京:オルク,2000。
*神宮司廳主編。《古事類苑》器用部一。東京:吉川弘文館發行,1997。
*湯山美治。《表具の技法》。東京:日貿出版社,1982。
*清水研石主編。《イラスト表裝・表具入門》。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2000。
*榊原悟。《美の架け橋-異國に遣わされた屏風たち》。東京:ぺりかん社,2002。
*榊原悟監修,サントリー美術館、大阪市立美術館、日本經濟新聞社編集。《BIOMBO屏風日本の美》。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2007。
*藪田夏秋。《詳說書畫の裝い 額と屏風をつくる》。東京:日貿出版,1999。
英文書籍:
*Koizumi,Kazuko. Traditional Japanese Furniture-A Definitive Guide. Tokyo;New York : Kodansha International;New York,N.Y.:Distribu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Kodansha International/USA,through Harper & Row,1986.

*Stratis,Harriet K.,and Salvesen,Britt. The Broad Spectrum: Studies in the Materials, Techniques and Conservation of Color on Paper. London:Archetype Publications Ltd,2002.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ultural Properties .Tokyo ,International Course on Conservation of Japanese Paper 2002.Japan: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ultural Properties, Tokyo,2003.

*Van Arsdale,Jay. SHOJI - How To Design,Build,And Install Japanese Screens. Tokyo;New York:Kodansha International:Distributed in U.S. by Kodansha International/USA through Harper & Row,1988.


中文期刊:
*祝鴻範、周浩、蔡蘭坤、張東曙,〈銀器文物的變色原因及防變色緩蝕劑的篩選〉,《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1年第13卷第1期),頁15-20。
日文期刊:
*松島順正,〈正倉院の屏風について〉,《書陵部紀要》(1977年第28號),頁1-15。
*阿部弘,〈鳥毛立女屏風修理報告〉,《正倉院年報》(1990年第12號),頁1-4。
*武田恆夫,〈尊海渡海日記屏風〉,《佛教藝術》(1963年第52號),頁127-130。
英文期刊:
*Usami , Naohachi.˜ THE CONSTRUCTION JAPANESE FOLDING SCREENS(BYOBO),〞The conservation of Far Eastern art: preprints of the contributions to the Kyoto Congress, 19-23 September 1988 (1988) pp 59-63
電子媒體資料:
*八女伝統工芸館,http://www.yame-kougeikan.com/m_w_history.html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日本宮內廳http://www.kunaicho.go.jp/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7. 李建良,行政不作為與國家賠償,許志雄等著,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10月,頁146~147。
2. 9. 李建良,遭留校察看的私校學生-公權力之授與、學校與學生間之法律關係及其行政爭訟,月旦法學雜誌,第6期,1995年10月。頁50~52。
3. 14. 周志宏,受教育是權利還是義務?,許志雄等著,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10月,頁58~59。
4. 17. 周志宏,教育義務與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是誰的義務?許志雄等著,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10月,頁62~63。
5. 24. 馬維麟,公務員侵權責任與國家賠償-最高法院歷年來判決之檢討與分析,法學叢刊,第一六○期,頁40。
6. 29. 郭欽銘,軍事事故與國家賠償(上),軍法專刊,第48卷第8期,頁16~32。
7. 30. 郭欽銘,軍事事故與國家賠償(下),軍法專刊,第48卷第9期,頁18~35。
8. 32. 陳清秀,國家賠償實務之探討-上-,月旦法學雜誌,141期,2007年2月,頁171~207。
9. 33. 陳清秀,國家賠償實務之探討-下-,月旦法學雜誌,142期,2007年3月,頁231~250。
10. 35. 湯梅英,從權利的意涵談教育基本法對學習權的保障,教師天地,第113期,2001年8月,頁35~41。
11. 41. 董保城,怠於執行職務國家賠償責任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53期,頁111~125。
12. 42. 董保城,論教師法「教師輔導與管教」,政大法學評論,54期,1995年12月,頁117~133。
13. 43. 廖義男,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國家賠償責任-兼評最高法院七十二年台上字第七○四號判例,月旦法學雜誌,第一期,1995年5月,頁40~59。
14. 45. 蔡茂寅,在學關係與司法審查-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三八二號解釋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4期,199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