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台北榮民總醫院資訊網(2007)。2007年9月12日,取自http://www.vghtpe.gov.tw/~nc/contents/2-4-4b-1.htm
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網站(2007)。2007年9月5日,取自
http://www2.kfsyscc.org/patients/kind25.html
王美晶(2006)。休閒參與作為壓力調適方法及其效益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史曉寧、黃愛娟(1996)。家庭重病老年患者之主要照顧者壓力源和其家庭功能因素之探討。榮總護理,13(2),138-146。左端華(2004)。休閒活動參與和工作壓力對民航駕駛員身心健康之研究─以本國某航空公司國際航線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佳玲(2003)。觀光業職業婦女角色衝突、休閒阻礙與休閒活動參與之探討。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吳佳賢(2001)。學前自閉症兒童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呂如分(2005)。中風病患主要照顧者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長期照護期刊,9(2),152-170。
宋麗玉(1999)。精神病患照顧者之探究:照顧負荷之程度與其相
關因素。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12),1-30。
李詩鎮(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李穎慧(2006)。身心障礙學童父母親親職壓力、休閒效益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季力康(1997)。運動對心理的益處。大專體育,34,4-7。
林家瑋(2006)。認識腦瘤。聲洋防癌之聲,113,7-9。
林梅香、顧乃平、劉仲冬、陳政友、林麗嬋(1996)。肝癌患者家屬主要照顧者的壓力、因應行為、健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4(2),171-185。姚代平(2005)。以休閒為動機之業餘戲劇參與者之態度、涉入、休
閒效益之探討-以台北地區的大學戲劇社員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孫宗慧、陳淑銘、邱金菊(2006)。協助一位主要照顧者減輕身、心、社會、經濟負荷的照護經驗。長期照護雜誌,10 (2),167-177。
孫嘉玲、黃美瑜、宋梅生、陳施妮、李綉彩與王秀香2005)。中風病患主要照顧者的生活品質與社會支持。台灣醫學,9(3),303-311。
馬先芝(2003)。照顧者負荷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0(2),82-86。高懿楷(2005)。基隆市基層警察人員休閒參與現況和休閒阻礙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張家綺(2005)。聽障者休閒參與對其心理及行為之影響。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嚴仁(1992)。運動對減低焦慮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6(2),68-75。梁玉芳(2004)。彰化地區國中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和休閒阻礙因素之探討。大葉大學休閒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莊演文(2003)。醫院服務品質與住院病患家屬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 ─以嘉義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南華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許淑敏、邱啟潤(2003)。家庭照顧者的壓力源與因應行為-以一個支持團體為例。護理
雜誌,50(5),47-55。
陳乃銓(2006)。尋找生命的出口:星星兒童家庭的生命故事敘說。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正男、曾倫崇(1997)。醫院住院服務品質之研究。管理評論,3(16),97-110。陳玉娟(2006)。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的生活經驗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陳欣宏(2004)。台中市中老年人休閒阻礙與休閒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陳冠儒、李三仁(2003)。休閒與人類生命週期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7(4),144-152。陳振聲(2003)。銀髮族自覺健康狀況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以團體國外旅遊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淑音、駱麗華(2000)。一位學齡前期白血病兒童家庭面對癌症與治療之心路歷程。護理雜誌,47(1),86-92。陳智瑩(2006)。休閒調適策略對日常生活壓力之影響-以台北縣新莊市老年人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萩億(2002)。癌症病童父母之壓力反應與調適過程。安寧療護雜誌,7(2),139-146。
楊美文、金繼春 (2005)。癌症兒童主要照顧者資訊需求量表之發展與測試。醫護科技學刊,7(2),163-174。楊嘉玲(2004)。某醫學中心內科病房消費者滿意度指標之探討。醫療品質雜誌,1(3),10-19。董香欗(2002)。中年女性照顧者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董國安(2003)。學校教師休閒活動效益與規劃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7(2),139-146。蔡孟芬(2006)。生命中的一個意外─罕見疾病患者之家庭壓力與因應策略。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薛銘卿(1997)。休閒及休閒活動定義之詮釋:非規範及規範性觀點。北體學報,6,175-192。顏玉樹(2004)。腦瘤的認知。聲洋防癌之聲,107,2-6。
羅婉榛(2007)。身心障礙兒童父母的失落與悲傷及其調適歷程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外文部份
Abbey, A.& Andrews, F. M. (1985). Modeling the psychological determination of life qual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6, 1-34.
Bullinger,Schmidt, & Petersen. (2002). Assessing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s and disabilities:a European approach. Internationl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25(3), 197-206.
Crawford, D. W., & Godbey, G.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 119-127.
Coleman, D., & Iso-Ahola, S. E. (1993). Leisure and health: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determin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 111-118.
Enskär, C. M., Golsäter, M., Hamrin, E., & Kreuger, A. (1997). Parental reports of changes and challenges that result from parenting a child with cancer. Journal of Pediatr Oncol Nurs, 14(3), 156-163.
Hilkka, L., & Marita, P. (2002). Mothers’ experience of social support following the death of a child.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11(2), 176-185.
Jackson, E. L., Crawford, D. W., & Godbey, G. (1993). Negotiation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5, 1-11.
J.Freysinger, V., & R.Kelly, J. (1999). 21st Century Leisure:Current Issues(Second Edition). Venture Publishing.
Kubler-Ross, E. (1969). On Death And Dying.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LaMontagne, L.,Wells, N., Hepworth, J.,Johnson, B.,& Manes, R.(1999).
Parent coping and child distress behaviors during invasive procedure for childhood. Journal of Pediatric Oncology Nursing, 16(1), 3-12.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9).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Venture Publishing, Inc.
Mundy, J. (1998). Leisure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Sagamore Publishing.
Meeberg, G. A. (1993). Quality of life: a concept analysi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8, 32-38.
Schumacher, K. L, Dodd, M.J, & Paul, S. M. (1993). The stress process in family caregivers of person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Res Nurs Health, 16(6), 395-404.
Zhan, L. (1992). Quality of life:concertual and measurement issue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7, 7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