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清煌 (1999)。標準檢驗局ISO評審人員工作生活品質與服務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方俊儒 (2000)。領導行為、工作特性與工作滿足關係之探討—以我國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高雄市。王永大(1996)。公部門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臺北市。江秋蓮(1995)。工作生活品質、員工個人屬性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中、美、日企業之比計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國企所,臺北市。余朝權 (1993)。人性管理。臺北:長程出版社。
吳月娟(1998)。國小資優班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市。李彥廷(1997)。工作生活品質對服務品質與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周崇儒 (199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林靜如 (1990)。國民小學教師工作經驗、內外控信念與組織承諾之
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靜黛 (1987)。自動化對工廠員工工作生活品質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北市。邱馨儀 (199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臺北市立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施碧珍 (2001)。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量表發展之驗證性分析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洪榮昭 (1993)。八十一年度臺灣地區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生活品質調
查。研考雙月刊,17(1),20-31。
張忠祺 (1998)。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東市。
張惠英 (2002)。國民小學價值觀、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張鈞惠 (2004)。國民小學學校人員之組織變革態度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張瑞村 (1994)。高級職業學校校長領導型態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
究。高雄市:復文書局。
梁瑞安 (1990)。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角色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莊榮霖 (1994)。國中教職員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185高雄市地區市立國中調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臺北市。陳文祥 (1998)。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衝突處理意向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木成 (1998)。員工個人屬性與工作特性、工作生活品質關聯性之研究-以臺電公司水力發電廠實施集中營運化之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經管所,新竹市。陳孟修 (1999)。零售業的人格特質與工作生活品質對組織承諾、工作投入、服務態度與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陳金水 (1989)。國民中學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經驗與組織承諾之關
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陳美志 (2001)。工作生活品質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關務人員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臺北市。
陳家聲、樊景立 (2000)。我國國人工作生活品質經驗之研究。管理
評論,19(1),31-79。
陳國樑 (1995)。女性工作行銷人員人格特質、角色負荷、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北市。陳彩 (1994)。工作生活品質、工作滿足與離職意願關聯性研究─以高科技產業專業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新竹市。章珮瑜 (2000)。學校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彭雅珍 (1998)。國小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黃文賢 (1991)。基層員工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黃世忠 (2002)。組織結構、領導風格、員工個人特質、工作特性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中山科學研究院電子系統研究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桃園縣。黃秀霜 (1987)。教育行政人員成就動機、工作特性與組織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素華 (1997)。幼兒園長領導型式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黃國隆 (1986)。中學教師的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3,55-84。詹益鉅 (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學校建設性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詹婷姬(199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環境知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廖宗宏 (1995)。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以我國刑事警察局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桃園縣。劉水抱 (1995)。公務人員工作生活品質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臺中市。劉志鵬 (1995)。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決定、組織承諾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新竹市。劉春榮 (1993)。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
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劉俊榮 (1999)。老年期聽覺老化、溝通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歐陽玲 (1994)。工作生活品質與臨床護理人員離職意願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中市。潘士銘 (1998)。工作生活品質之核心構面與影響因素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蔡進雄 (1993)。國民中學校長領導方式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蔡寬信 (1993)。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內外控信念與教師組
織承諾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蔡蕙如 (1994)。員工工作生活品質與服務態度之研究─以百貨公司、便利商店、速食店、餐廳之服務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賴義聲 (2002)。員工工作生活品質對其組織績效認知影響之研究-以三家個案公司為實證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賴學仕 (2001)。志願服務人員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以臺北地區公立社教機構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臺北市。羅俊龍 (1995)。教師個人背景變項與工作價值觀、工作滿足、組織
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宜蘭縣公立國民中學現任教師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蔡俊傑、張順發(2004)。教師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南師學報,38(1),121-147。
徐善德 (1997)。高職教師工作價值、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二、英文部分
Ahamed, N. (1981). Quality of work life: A need for understand. Indian Management, 20(11), 29-33.
Buchanan, B. (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s, 19, 533-546.
Cummings, T. G., & Huse, E. F. (1985).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St. Paul, Minnesota: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Davis, L. (1981). Promotion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Brand Evaluation or Does It ? Additional Disconfirming Evid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9 (1), 143-48
Delamotte, Y., & Takezawa, S. (1984).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in internationa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Delamotte, Y., & Walker, K. F. (1974). Humanisation of work and the quality of working iife: Trends and issue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 Bulletin, 11, 3-14.
Efraty, D., & Sirgy, M. J. (1990). The effects of quality of work life (WL) on employee behavioral response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2(1), 31-47.
Hackman, J. R., & Suttle, L. (1977). Improving live at work. Santa Monica, CA: Goodyear.
Kalra, S. K., & Ghosh, S. (1984). Quality of work life: A study of associated factors. The Indi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4(3), 12-13.
Levine, M. F., Tylor, J. C., & Davis, I. E. (1984). Defining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Human Relation, 37(1), 81-104.
Magid, I., & Sidney, R. (1994). An examination of the antecedents of turnover propensity of engineers: An integrated modl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 77-82.
Marks, A., V., Zeithami, & L. L. Berry. (1986). Employee participation in a quality circle program: Impact on quality of work life, productivity, and absenteeism.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1(1), 61-69.
McGrevin, C. Z. (1984). Teacher participation in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moral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5, 05A.
Mitchell, W., & James, W. (1992), Influence of quality of work life on company and union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5(2), 439-450.
Morrow, P. C. (1983b). Concept redundancy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The case of work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8(3), 486-500.
Mowday, R. T., Porter, L. M., & Steers, R. M. (1982a). Employeeorganization linkages: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eism, and turnove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owday, R. T., Porter, L. W., & Steers, R. M. (1982b).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4(3), 224-247.
Nadler, D. A., & Lawler, E. E. (1983). Quality of working life--Perspectives and direction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1(3), 20-30.
Nirenberg, J. (1986). The quality of work life issue: The corporationas the next political frontier. Internal Journal of Manpower(UK), 7(3), 20-30.
Pelsma, D. M., Richard, G. V., Harrington, R. G., & Burrg, J. M. (1989). The quality of teacher work life survey: Ameasure of teacher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Measurement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1, 165-176.
Porter, W. L., Steers, R. M., Mowday, R. T., & Boulian, P. V.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5), 603-609.
Reyes, P. (1992). Preliminary models of teacher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mplications for restructuring the workplace. Madison, WI: Center on Organ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9680).
Robert, H. G. (1979). Quality of work life-Learning from Tarrytow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8), 28-39.
Sager, J. K., Futrell, M. C., & Varadarajan, R. (1989). Exploring salesperson turnover: A causal model.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8, 303-326.
Schuler, R. S. (1987).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rd ed.). Taipei: Haw-Tai.
Seashore, S. E. (1975). Defining and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In L. E. Davis, & A. B. Cherns (Eds.), The qualityof working life, Vol. 1: Problems (pp. 105-118).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rospects and the State of the Art.
Shamir, B., & Salomon, I. (1985). Work-at-home and the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3), 455-464.
Stein, B. A. (1983).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in action: Managingfor effectiveness.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s.
Walton, R. E. (1975). Criteria for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In L. E. Davis & A. B. Cherna(Eds.), The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Vol. 1:Problems, prospects and the state of the art (pp. 11-21)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Zahra, S. A. (1984).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Akron Business & Economic Review, 15, 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