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6 03: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羅僅圍
研究生(外文):Lo,Ching Wei
論文名稱:跳馬運動之踏板生物力學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Biomechanics Analysis of Hurdle in Vaulting
指導教授:何維華何維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 Wei Hu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巿立體育學院
系所名稱:運動器材研究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科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4
中文關鍵詞:跳馬踩踏跳板
外文關鍵詞:VaultHurd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於針對不同跳馬踩板技術(助跑速度、進板角度、跳板反彈加速度、地面反作用力以及膝關節角度)對跳馬表現影響。並期望能從以上結論出不同踩踏跳板技術對於離板之後第一飛程重心初速度之表現,找出更有效的踩板方式,藉以幫助提升跳馬動作完成度,進而提升選手之表現。受試者以專項訓練時間超過九年以上之體操隊選手,採前手翻動作。主要之實驗儀器為攝影器材、測力板及加速規,透過SIMI動作分析軟體將拍攝影片進行分析,Kistler測力板與加速規數據則透過應用軟體進行分析,並透過皮爾遜相關係數分析來觀察各因素對表現的影響。結果發現,過度加強助跑速度、踩板力量與膝關節角度變化並不一定就能得到更好的表現,應將主要目標放在身體協調性,才較能在跳板反彈上得到助力,膝關節角速度的控制應放在蹬伸期,並注意蹬伸的時間點,以得到最佳的跳板反彈助力。並建議針對起跳距離、身體前傾程度以及板反彈速度是否受到結構影響等議題做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跳馬、踩踏跳板
ABSTRACT
The primary aims of this study are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hurdle skills (speed, hurdle angle, acceleration of vault board rebounded, reacting force, and knee angle) on performances, and expected that can concluded from these factors to find more efficiently hurdle skills and to help increasing accomplishment of vault. Our subjects are specialized gymnast (training 10.96±2.13 years), and the main equipments are 2 cameras (30 Hz), 1 high speed cameras (250 Hz), Kistler force plate (1000 Hz), and accelerator (50 G). The video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IMI motion reality analysis system; the force plat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Bioware 2.0 software; and accelerator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Acqknowledge 3.8.1 software, and statistics analyzed using Pearson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ver speeding up and over hurdling force are not really helpful to the performance. We should focus on coordinate can help to get renounce well and to avoid next movement has been influenced. After this research suggested that can do some further research about (a) correlation between hurdle distance and reacting force, (b) correlation between body incline and performance, and (c) the rebound velocity maximum and minimum are related with spin board structure or not?
Keywords: Vault, Hurdle
目 錄
論文審定書………………………………………………………...………ii
授權書……………………………………………………………………..iii
中文摘要……………………………………………………………..……iv
ABSTRACT………………………………………………………………v
誌謝………………………………………………………………………..vi
表目錄……………………………………………………………..............xi
圖目錄………………………………………………………………….x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4
第三節 研究目的…………………………………………………...…..6
第四節 研究限制…………………………………………………….....7
第五節 操作性定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跳馬研究分類文獻………………………………………11
第二節 離板及飛程其文獻………………………….……………13
第三節 踏跳期與跳遠踏板動作文獻……………………………...15
第四節 文獻探討總結……….……………………………………...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18
第一節 實驗方法…………………………………………………...19
第二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22
第三節 實驗方法…………………………………………………...29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3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33
第一節 助跑階段…………………………………………………...33
第二節 踏跳階段………….………………………………………...36
第三節 重心初速度………………………………………………...4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2
第一節 結論…………………………………………………...52
第二節 建議………….……………………………………….....54
參考文獻…………………………………………………………….45
附錄一 受測者基本資料表…………...................................................62
附錄二 受試者助跑速度………….......................................................63
附錄三 受試者進板角度………….......................................................64
附錄四 受試者板上各時間點膝關節角度...........................................65
附錄五 受試者踩板反作用力………...................................................68
附錄六 受試者踩板反作用力三軸力...................................................71
附錄七 受試者體重表...........................................................................72
附錄八 受試者第一飛程重心初速度...................................................73
附錄九 受試者踩板之板反彈加速度...................................................74

表目錄

表3-1-1 十位男受試者基本資料表………..…………………………27
表3-1-2 九位女受試者基本資料表……...…………………………...27
表3-4-1 人造運動員校正數值表……..………………………………31
表4-1-1 各受試者助跑速度………………..…………………………33
表4-1-2 各受試者進板角度……………………..……………………34
表4-2-1 各受試者踩踏跳板之地面反作用力..………………………38
表4-2-2 男受試者於踏跳階段時各時間點膝關節夾角………..……41
表4-2-3 女受試者於踏跳階段時各時間點膝關節夾角…....……..…41
表4-2-4 各受試者於踏跳階段膝關節速度變化…………...……...…45
表4-3-1 受試者第一飛程身體重心初速度………...……....……...…47
表4-3-2 男受試者第一飛程重心初速度相關表…………………..…48
表4-3-3 女受試者第一飛程重心速度相關表…………….....………49

圖目錄

圖1-1-1 跳馬動作過程分期示意圖..………………………...………2
圖3-2-1 訊號同步裝置示意圖………..….…………………………20
圖3-3-1a 跳板、測力板組合爆炸說明圖…………...………………23
圖3-3-1b 跳板、鋼板、測力板組合側面照…………………………24
圖3-3-2 加速規黏貼位置示意圖……………………………...……24
圖3-3-3 1號攝影機攝影範圍………………………………….……25
圖3-3-4高速攝影機攝影範圍………………………………………25
圖3-3-5 2號攝影機攝影範圍………………………………….……25
圖3-3-6a完整場地架設圖…………………………….……...………26
圖3-3-6b完整場地架設照片………………………….……...………26
圖3-3-7實驗流程圖……………………………………...………….28
圖3-4-1 柏林人造運動員之力量吸收平面圖……...……………....31
圖4-2-1各動作期間三軸力量與板反彈加速度變化圖…………....40
圖4-2-2男受試者於踏板期各時間點膝關節夾角趨勢圖...……....44
圖4-2-3女受試者於踏板期各時間點膝關節夾角趨勢圖...………....4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1985)。體操國家級教練講習會報告書。台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2008)。國際女子體操規則。台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2008)。國際男子體操規則。台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王金成(1981)。女子跳馬前手翻的運動學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貴梅(1980)。女子跳馬訓練之研究。台北:長白出版社。
李小光、張樹寶(2006)。助跑與起跳技術影響跳遠成績的因素分析。唐山師院學報。28卷5期,97-99頁。
林永錫(2004)。男子直體塚原轉體900度跳馬動作之運動學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邱靖華(1994)。跳遠不同起跳角之動力學研究。體育學報,17卷,197-210頁。
金子明友(1981)。奧運男子競技體操(頁129-131)。台北:健行文化出版社。
金躍鋒(1999)。跳馬向前踏跳技術的運動學分析。山西師範大學學報,13卷3期,86-91頁。
俞智贏(2000)。男子跳馬羅杰跳之技術分析及訓練法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4卷4期,56-66頁。
俞智贏(2001)。運動科學對競技體操跳馬項目訓練之應用—以東亞運銀牌林永錫選手為例。2001年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口頭發表,台中市。
俞智贏(2004)。跳馬「前手翻直體前空翻轉體540°」動作技術分析之個案研究-以我國優秀跳馬選手之動作技術表現輔以生化指標之應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姚俠文(1990)。競技體操概論。鄭吾真、陸保鍾,競技體操訓練學(303-306頁)。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姚俠文(1992)。克勞爾跳馬前手翻團身前空翻轉體540°動作的運動學分析。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5卷1期,30-34頁。
姚俠文、陳碧英、劉家驥、陸善真、王開順(1995)。我國女子跳馬現狀與發展的對策。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8卷4期,82-86頁。
姚俠文、翟建中、饒旺生(1994)。樓云和克勞爾跳馬前手翻屈體前空翻轉體180°動作運動學特徵的對比。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7卷2期,91-95頁。
殷紅(2000)。助跑速度在跳馬訓練中必須得到重視。安徽體育科技,2期,18-21頁。
袁志華(1995)。男子跳馬前手翻空翻類高難動作的上板及踏跳技術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1卷2期,26-31頁。
袁志華(1995)。男子跳馬前手翻空翻類高難動作的上板及踏跳技術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1卷2期,26-31頁。
袁志華(1996)。對柳玉烈、張峰治、李小雙、跳馬跳馬前手翻高難空翻動作技術的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2卷3期,26-34頁。
國際體操總會(2001)。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中華民國體操協會譯,臺北市。
崔鳴周(1990)。競技體操概論。鄭吾真、陸保鍾,競技體操訓練學(18-19頁)。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梁梅宗(2003)。男子跳馬直體塚原轉體二周半之運動學分析─以我國選手林永錫為例。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郭榮全、陳重佑、俞智贏(2003)。短跑訓練對跳馬助跑的影響。體育學報,35卷,25-36頁。
陳進志、黃長褔、俞智贏(1999)。男子體操跳馬團身前空翻二周之運動學分析,大專體育學刊,1卷,39-50頁。
陳銘堯、呂謙(2003)。國內女子競技體操跳馬器材與動作發展之研究。92學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279-293頁。
黃玉斌、姚俠文(2000)。男子跳馬。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編,競技體操高級教程。北京:人民體育。
黃紹仁(1988)。男子跳馬之運動學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楊忠憲(2003)。臺灣地區優秀男子跳遠選手之運動力學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廖輝(1999)。不同級別男子跳遠運動員踏跳階段相關因素初探。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卷2期,101-104頁。
歐文勤、錢奎、彭慶元、張云貴(1992)。女子跳馬前手翻前空翻類動作若干技術因素的分析探討。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8卷4期,46-51頁。
蔡志堅(2002)。跳遠踏跳教學階段的生物力學分析。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6卷1期,62-63頁。
鄭黎暉、吳福明(2003)。女子體操跳馬動作技術發展之探討。大專體育雙月刊,65卷,134-141頁。
駱建(2004)。跳遠運動員的旋轉特點及起跳能力與騰空技術。成都體育學院學報,30卷3期,47-50頁。
薄雲霄、李子英、呂曉青、崔紹濤。(1996)。李泉跳馬側手翻團身後空翻二周的訓練與運動學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卷3期,88-92頁。

英文部份
Bridgett, L. A., & Linthorne, N. P. (2005) Changes in long jump take-off technique with increasing run-up speed. Sports Sciences, 24(8), 889-887.
Clayton, J. (1992). Jumping events: Similarities-Difference. Take & Field Quarterly Review, 92(4), 1-3.
Coventry, E., Sands, W. A., & Smith, S. L. (2006). Hitting the Vault Board Implication for Vaulting Take-off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Sports Biomechanics, 5(1), 63-75.
Koyama, H., Muraki, Y., & Ae, M. (2006). Immediate effects of the use of modified take-off boards on the take-off motion of the long jump during training. Sport Biomechanics, 5(2), 139-53.
Takei, Y., Blucker, E. P., Dunn, J. H., Myers, S. A., & Fortney, V. L. (1996).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men’s compulsory vaul performed at the 1992 Olympic games.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12(2), 237-257.


Takei, Y. (1998). Three –dimensional analysis of handspring with full turn vault :Deterministic model, coaches’ beliefs, and judges’ scores.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14(2), 190-210.
Takei, Y., Blucker, E. P., Nohara, H., & Yamashita, N. (2000). The Hecht vault performed at 1995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 Deterministic model and judges’ score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8(11), 849-863.
Takei, Y., Dunn, J. H. & Blucker, E. P. (2003). Techniques used in high-scoring and low scoring Roche vaults performed by elite male gymnasts. Sport Biomechanics, 2(2), 141-16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