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1985)。體操國家級教練講習會報告書。台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2008)。國際女子體操規則。台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2008)。國際男子體操規則。台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王金成(1981)。女子跳馬前手翻的運動學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貴梅(1980)。女子跳馬訓練之研究。台北:長白出版社。
李小光、張樹寶(2006)。助跑與起跳技術影響跳遠成績的因素分析。唐山師院學報。28卷5期,97-99頁。
林永錫(2004)。男子直體塚原轉體900度跳馬動作之運動學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邱靖華(1994)。跳遠不同起跳角之動力學研究。體育學報,17卷,197-210頁。金子明友(1981)。奧運男子競技體操(頁129-131)。台北:健行文化出版社。
金躍鋒(1999)。跳馬向前踏跳技術的運動學分析。山西師範大學學報,13卷3期,86-91頁。
俞智贏(2000)。男子跳馬羅杰跳之技術分析及訓練法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4卷4期,56-66頁。俞智贏(2001)。運動科學對競技體操跳馬項目訓練之應用—以東亞運銀牌林永錫選手為例。2001年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口頭發表,台中市。
俞智贏(2004)。跳馬「前手翻直體前空翻轉體540°」動作技術分析之個案研究-以我國優秀跳馬選手之動作技術表現輔以生化指標之應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姚俠文(1990)。競技體操概論。鄭吾真、陸保鍾,競技體操訓練學(303-306頁)。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姚俠文(1992)。克勞爾跳馬前手翻團身前空翻轉體540°動作的運動學分析。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5卷1期,30-34頁。
姚俠文、陳碧英、劉家驥、陸善真、王開順(1995)。我國女子跳馬現狀與發展的對策。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8卷4期,82-86頁。
姚俠文、翟建中、饒旺生(1994)。樓云和克勞爾跳馬前手翻屈體前空翻轉體180°動作運動學特徵的對比。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7卷2期,91-95頁。
殷紅(2000)。助跑速度在跳馬訓練中必須得到重視。安徽體育科技,2期,18-21頁。
袁志華(1995)。男子跳馬前手翻空翻類高難動作的上板及踏跳技術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1卷2期,26-31頁。
袁志華(1995)。男子跳馬前手翻空翻類高難動作的上板及踏跳技術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1卷2期,26-31頁。
袁志華(1996)。對柳玉烈、張峰治、李小雙、跳馬跳馬前手翻高難空翻動作技術的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2卷3期,26-34頁。
國際體操總會(2001)。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中華民國體操協會譯,臺北市。
崔鳴周(1990)。競技體操概論。鄭吾真、陸保鍾,競技體操訓練學(18-19頁)。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梁梅宗(2003)。男子跳馬直體塚原轉體二周半之運動學分析─以我國選手林永錫為例。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郭榮全、陳重佑、俞智贏(2003)。短跑訓練對跳馬助跑的影響。體育學報,35卷,25-36頁。陳進志、黃長褔、俞智贏(1999)。男子體操跳馬團身前空翻二周之運動學分析,大專體育學刊,1卷,39-50頁。
陳銘堯、呂謙(2003)。國內女子競技體操跳馬器材與動作發展之研究。92學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279-293頁。
黃玉斌、姚俠文(2000)。男子跳馬。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編,競技體操高級教程。北京:人民體育。
黃紹仁(1988)。男子跳馬之運動學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楊忠憲(2003)。臺灣地區優秀男子跳遠選手之運動力學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廖輝(1999)。不同級別男子跳遠運動員踏跳階段相關因素初探。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卷2期,101-104頁。
歐文勤、錢奎、彭慶元、張云貴(1992)。女子跳馬前手翻前空翻類動作若干技術因素的分析探討。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8卷4期,46-51頁。
蔡志堅(2002)。跳遠踏跳教學階段的生物力學分析。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6卷1期,62-63頁。
鄭黎暉、吳福明(2003)。女子體操跳馬動作技術發展之探討。大專體育雙月刊,65卷,134-141頁。駱建(2004)。跳遠運動員的旋轉特點及起跳能力與騰空技術。成都體育學院學報,30卷3期,47-50頁。
薄雲霄、李子英、呂曉青、崔紹濤。(1996)。李泉跳馬側手翻團身後空翻二周的訓練與運動學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卷3期,88-92頁。
英文部份
Bridgett, L. A., & Linthorne, N. P. (2005) Changes in long jump take-off technique with increasing run-up speed. Sports Sciences, 24(8), 889-887.
Clayton, J. (1992). Jumping events: Similarities-Difference. Take & Field Quarterly Review, 92(4), 1-3.
Coventry, E., Sands, W. A., & Smith, S. L. (2006). Hitting the Vault Board Implication for Vaulting Take-off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Sports Biomechanics, 5(1), 63-75.
Koyama, H., Muraki, Y., & Ae, M. (2006). Immediate effects of the use of modified take-off boards on the take-off motion of the long jump during training. Sport Biomechanics, 5(2), 139-53.
Takei, Y., Blucker, E. P., Dunn, J. H., Myers, S. A., & Fortney, V. L. (1996).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men’s compulsory vaul performed at the 1992 Olympic games.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12(2), 237-257.
Takei, Y. (1998). Three –dimensional analysis of handspring with full turn vault :Deterministic model, coaches’ beliefs, and judges’ scores.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14(2), 190-210.
Takei, Y., Blucker, E. P., Nohara, H., & Yamashita, N. (2000). The Hecht vault performed at 1995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 Deterministic model and judges’ score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8(11), 849-863.
Takei, Y., Dunn, J. H. & Blucker, E. P. (2003). Techniques used in high-scoring and low scoring Roche vaults performed by elite male gymnasts. Sport Biomechanics, 2(2), 14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