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文獻
李允斐、鍾榮富、鍾永豐、鍾秀梅(1997)。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李亦園(1978)。信仰與文化。巨流,台北。
李啟明(1997)。公共圖書館與地方文化。書苑季刊,31,22-27。李振仁(2001)。國民小學鄉土知識與鄉土認同感之研究-以萬丹鄉為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正勝(1993)。鄉土文化與鄉土歷史。北縣文化,35期,頁3-7。
沈清松(1998)。解除世界魔咒,台北:商務。
沈清松(1999)。文化的生活與生活的文化。台北:立緒文化。
汪 琪(1990)。文化與傳播,台北:三民。
余清鋒(2003)。安平地區國小傳遞地方文化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芮逸夫主編(1971)。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冊人類學。台北:商務。
林清江(1983)。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臺北市:五南圖書。
吳學明(1996)。鄉土史料與鄉土史教學。鄉土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195-207。
卓世宏(1998)。國民中學一年級學生的鄉土知覺與鄉土認同-以台東縣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姚誠(1995)。心理、空間與時間-「鄉土意識」的探索。花蓮師院國際人文年刊,4期,頁70-81。
美濃鎮誌編撰委員會(1996)。美濃鎮誌(上)(下)(修訂二版),美濃鎮公所。
紅馨蘭(1999)。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唐山出版社,頁43。
俞智敏、王淑燕、陳光達 譯、Chris Jenks 著,1998,文化(Culture),巨流出版社。
郭為藩(1975)。自我心理學。台南:開山書店。
郭百修(2000)。地方文化產業化機制之研究-以美濃鎮為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許木柱(1988)。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載於徐正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陳奇祿(1994)。文化與生活。台北:允晨文化。
陳坤宏(2001)。安平文化與民居建築,收錄於《九十年度南區國民中小學教師鄉土藝文研習會資料》,台南: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頁10-1─10-20。
陳國強(主編)(2002)。文化人類學辭典。台北市:恩楷。
張二文(2001)。文化印象初探:從美濃菸葉產業的變遷及美濃印象探討集體記憶的形塑。台灣史蹟,第38期,頁99-134。
張茂桂(1999)。種族與族群關係。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張巧芳(2002)。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其意義─安平地區的個案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黃玉冠(1994)。鄉土教材發展與實施之分析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金麟(2003)。個人與社會。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
曾維屏(2002)。地方文化產業之振興與社區營造-以美濃地區為個案。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碩士論文。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 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090NTPU0347021。廖淑容、古宜靈、周志龍(2005)。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之發展—西歐城市經驗的省思。載於辛晚教、古宜靈、廖淑容(合編),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台北市:詹氏。
劉昭能(1996)。走訪老街尋找老瀰濃。高縣文獻,第15期,頁54-69。
劉還月(1999)。台灣客家風土誌,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潘桂成譯(1998)。Tuan, Yi-Fu著。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
潘朝陽、邱榮裕(2004)。客家風情:移懇.產業.文化。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初版。
謝宜文(2003)。右堆地區客家人的祭河神祭典。未發表之論文。
二、 英文文獻
Agnew, J. (1987) Place and Politics: The Geographical medi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Boston: Allen & Unwin.
Bricker K.& Kerstetter D., Confer J.(2000).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place attach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whitewater recreationists. Leisure
Sciences, 22:233-257。
Bronfenbrenner,U.(1960).Freudian theori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derivatives.ChildDevelopment,31,15-40.
Featherstone, M.(1993). Global and local cultures. In Bird, J. etc. Mapping the futures, 169-187.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Galliano, Steven J. and Gary M. Leoffler (1999) Place Assessment: How People Define Ecosystem. 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 Pacific Northwest Research Station .
Johnston, R.J., Derek Gregory, Geraldine Pratt and Michael Watts (2000)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4th ed) , Oxford, UK ; Malden, Ma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Tuan ,Yi-Fu(1974). 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 6, pp.211~252。
Tuan Yi-Fu(1977).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pp. 136-160). London:Edward Arnold.
Williams,D. R., Patterson, M. E., Roggen buck ,J. W., & Watson ,A.E.(1992) . 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 Leisure Sciences,14,29-46。
三、 網路資料
文建會 (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文建會。2007年2月13日,取自:
http://web.cca.gov.tw/intro/1998YellowBook/index.htm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保存法。2007年2月25日,取自:
http://www.cca.gov.tw/law/html/4-1.html
美濃鎮戶政事務所。2007年1月22日,取自:
http://meinong-house.gov.tw/style/front001/bexfront.php
美濃窯朱邦雄陶壁公共藝術。2007年3月22日,取自:
http://www.mei-nung.com.tw/ec99/shop141/default.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