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4 01: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評貴
研究生(外文):Ping-Gui Li
論文名稱:雲林縣新女性移民子女休閒阻礙和休閒參與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Multinational-Marriage Women’s Children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Constraints in Y LC
指導教授:蘇維杉蘇維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i-Shan 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中文關鍵詞:休閒阻礙國小學童新女性移民休閒參與
外文關鍵詞:New women immigrantrecreation participationrecreation hindranceprimary school pupi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5
  • 點閱點閱:87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雲林縣新女性移民子女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休閒阻礙的現況,並進一步分析不同背景的學童在休閒參與、休閒阻礙上之差異情形。本研究以分層比例抽樣法進行問卷調查,共得有效樣本數350份。經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等統計分析後發現如下:
一、結構性阻礙為學童休閒阻礙最大的因素。
二、男學童在結構阻礙上顯著高於女學童。
三、五年級學童在結構阻礙上顯著高於六年級學童。
四、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童在「人際阻礙」構面上達到顯著差異。
五、學童休閒參與類型中頻率最高的是「娛樂型」,參與頻率最低的是「技藝型」。
六、男、女學童在休閒參與上達到顯著差異。
七、高年級學童在休閒參與上達到顯著差異。
八、和父母同住之學童在「運動型」和「娛樂型」的參與顯著高於與父母其中一人同住之學童。
九、不同社經地位之學童在休閒參與上均達到顯著差異。
十、個人內在阻礙、人際間阻礙、結構性阻礙或是整體休閒阻礙和六類型的休閒參與均呈現微弱相關。
十一、學童休閒結構性阻礙越大,則參與「運動型」的機會就愈大。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及結論提出建議,以供學校、家長以及後續研究者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be into the present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and recreation hindrance of the New Women Immigrants’ upper-grade children in Yun Lin County, and to further analyze the discrepancies of the participation and hindrance of recreation of primary school pupil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is research carries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by the lamination proportion sampling method, altogether effective sample several 350. With statistical method and analysi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 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have led to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Structural hindrance counts for the greatest factor for pupil’s recreation hindrance.
2. Boy’s structural hindrance is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3. Fifth graders’ structural hindrance is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ixth graders.
4. Pupils from families of different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es display apparent discrepancy on the stratum of interpersonal hindrance.
5. Among all the types,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pupils is in “amusement type”, while the lowest is in “skill type”.
6. Boys are apparently discrepant from girls in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7. Apparent discrepancies occur among upper-grade pupils.
8.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type” and “amusement type” of pupils living with both parents is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ose living with one of their parents.
9. Apparent discrepancies of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occur among pupils from different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es.
10. Personal inner hindrance, interpersonal hindrance, structural hindrance, and overall recreation hindrance are all faintly related to the six types of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11. The greater the hindrance of recreational structure for pupils, the likelier the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type”.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some suggestions are submitted for the reference of schools, parents, and subsequent researchers.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誌謝 vi
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台灣新女性移民形成的歷程及家庭組成現況分析 8
第二節 台灣新女性移民適應問題及其子女教育現況 22
第三節 休閒阻礙相關研究 37
第四節 休閒參與相關研究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0
第五節 實施程序 61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6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63
第二節 新女性移民子女國小學童休閒阻礙現況與差異分析 68
第三節 新女性移民子女國小學童休閒參與現況與差異分析 79
第四節 新女性移民子女國小學童休閒參與、休閒阻礙之相關分析 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6
第一節 結論 97
第二節 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7
中文部分 107
英文部分 116
附錄 118
一、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休閒阻礙) 118
二、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休閒活動參與) 119
三、雲林縣96 學年度國民小學外籍配偶子女就讀人數統計(高年級) 120
四、「雲林縣新女性移民子女休閒阻礙和休閒參與之研究」調查問卷 127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4)。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內政部。
內政部(2005)。臺閩地區各縣市外籍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台北市:內政部。
內政部統計處(2006a)。九十五年第三週內政統計通報(2005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2007/1/19)。內政部,台北市。
內政部統計處(2006b)。九十五年第九週內政統計通報(2005年我國國籍之歸化、回復及喪失情況)(2007/1/19)。內政部,台北市。
內政部(2007a)。至2007年5月止外籍配偶人數人口數資料。台北市:內政部。資料引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2007b)。96年1至9月嬰兒出生狀況統計,內政部,台北市。資料引自: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統計通報(2007)。95年結婚者國籍別統計,九十六年第二週。資料引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文崇一(1981)。青年工人的休閒所集刊,51期,1-62頁。
王宏仁(2000)。階層下的「生產力」移動: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全球化下的主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論文集。台大社會學系。
王美芬(1993)。單親青少年休閒狀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
王雅萍(2004)。學童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相關性之研究: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女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王薰禾(2004)。高雄地區國民小學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系碩士論文。
王世英、溫明麗、謝雅惠、黃乃熒、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曾尹彥、廖翊君 (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68 期,137-170頁。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期,66-89頁。
行政院主計處(2002,4月23日)。八十九年戶口及住宅普查普查結果提要分析。資料引自: http://www.dgbas.gov.tw/census~n/six/lue5/map_main.htm
何福田(1990)。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劃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余嬪(1998)。國中生之性別、學業成就、遊憩參與型態與自重感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9期,119-147頁。
余 嬪(1999)。休閒活動的選擇與規畫。學生輔導雙月刊,60 期,20~31頁。
余明書(2006)。國小學童休閒阻礙和休閒參與之研究-以台北縣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
吳貴枝(2004)。彰化縣國小學童假日休閒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吳韶雯(2006)。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李枝樺(2004)。台中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台中師院環境教育研究所。
李素馨(1997)。都市女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期,1卷,43-68頁。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季刊,105期,101-108頁。
車達(2004)。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班技職教育研究所。
林志成(2006)。行動智慧概念對新移民女性及其子女教育之啟示。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之「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31-62頁) 。台北:師大書苑。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市,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
林生傳(1994)。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邱皓政(200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胡信吉(2003)。花蓮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段、與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2期,72-83頁。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期,45-92頁。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灣社會研究叢刊,48期,41-52頁。
夏曉鵑(2005a)。解開面對新移民的焦慮。學生輔導,97期,6-27頁。
夏曉鵑(2005b)。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市:左岸文化。
孫孟君 (1998)。身體阻礙青少年休閒自由、休閒偏好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班。
徐蒲玲 (1987)。台北市國小兒童性別、年級、學業成績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其休閒活動類型影響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
郭榮文(2003)。單親家庭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張文禎(2002)。國小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張正(2004)。「解放還是同化?天足還是禁果?」:初探台灣新女性移民(外籍新娘)識字教育的風險。資料引自:http://hermes.hrc.ntu.edu.tw/
張玉玲(1998)。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其休閒無聊感及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張良漢(2000)。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 (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翠珠(2001)。高屏地區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張廣義(1998)。國小師生及家長對隔週週休二日與相關問題評估反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教育部(2007,7月15日) 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95學年度),資料引自http://www.edu.tw/EDU_WEB/
教育部統計處(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梁愛玲(1995)。台北市雙薪家庭家庭休閒與家庭生命週期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班。
許瑛玲(1994)。女性公務人員休閒生活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班。
許義雄、陳皆榮、陳麗華、張少熙(1992)。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許義雄、陳皆榮(1993)。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陳伶姿(2006)。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縣,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
陳宜亨(2005)。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陳美玲(1997)。從成人發展觀點看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極其相關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陳慶福(2000)。單親家庭的人際與休閒問題。何福田策劃主編: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彰儀(1985)。台北市已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形態。教育與心理研究,8期,191-210頁。
陳彰儀(1989)。工作與休閒— 從工業心裡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現況與理論。台北:淑馨出版社。
陳彰儀(1985)。台北市已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形態。教育與心理研究,8期,191-210頁。
陳藝文(2000)。休閒阻礙量表之建構-以北部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游正芬(1998)。閒暇時間從事的活動與健康之關係-以台北市某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黃千珊(1999)。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休閒活動決策歷程之研究-以基隆市核心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黃中科(1990)。都市在學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以台中市在學少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縣,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真(1986)。台北市國中學生休閒生活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黃立賢(1996)。中小學教師實施休閒教育實務篇-觀念與策略之探討。學生輔導,60 期,80-89頁。
黃瓊妙(2000)。臺北市在學少年不同休閒參與類型之刺激尋求動機、休閒阻礙對其心理社會幸福感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黃馨慧(2005)。外籍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師天地,135期,19-25頁。
雲林縣教育局(2007)。雲林縣新移民子女統計人數(95學年、96學年)。雲林縣,雲林縣教育局學管課。
楊坤芳(2004)。南投縣水里鄉上安社區居民休閒運動需求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
葉文玲(2006)。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詹秀員(2006)。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探討外籍配偶社區教育之理念與策略。載於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之「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一書(191-246頁),台北:師大書苑。
鄒宇翔(2003)。雲林科技大學學生休閒教育需求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
熊淑君(2004)。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劉文菁(1993)。台北市民家庭休閒生活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劉洧駿(2004)。臺北縣蘆洲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生命述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劉海平(2004)。異國婚姻,折翼家庭-單親『外籍配偶』家庭問題與政策規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
蔣益生(2004)。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運動休閒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市,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蔡奇璋(2005)。外籍配偶參與子女的學習障礙及解決途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鄭予靜(2003)。台灣爸爸的父職經驗--分析台越跨文化家庭之親職互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投縣,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賴哲民(1989)。臺北市國小兒童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薛承泰、林慧芬(2003)。台灣家庭變遷─外籍新娘現象。資料引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2/SS-B-092-019.htm
謝高橋(1985)。都巿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台北巿:巨流。
羅明訓 (1999)。桃園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蘇振祥 (2001)。正心中學學生休閒活動阻礙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顧燕翎、尤詒君(2005)。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05期,20-29頁。
龔惠文(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家庭休閒參與家庭休閒阻礙與知覺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市,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英文部分
Appleyard, R. ed. (1989).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Paris France: OECD.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涂淑芳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原文於1982年出版)
Crawford, D. W. and G. Godbey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119-127.
Crawford, D.W., E. L. Jackson, and G. Godbey, (1991).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3:309-320.
Dattilo , Johnn & Murphy , William D . ,(1991) .Leisure Eduction Program Planning—A systematic Approach. State College , PA:Venture.
Fan, C. Cindy & Huang, Youqin (1998). Waves of Rural Brides: Female Marriage Migration in China. A.A.A.G 88(2), pp. 227-251.
Henderson, K. A. and M. D. Bialeschki,(2005). Leisure and Active Lifestyles: Research Reflection. Leisure Sciences ,27 :355-365.
Jackson, E. L. (1991). Leisure constraints/constrained leisure: Special issueintrodu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3(4), 279-285.
Jackson, E. L. ,(1988). Leisure Constraints: A Survey of Past Research. Leisure Sciences10 :203-215.
Jackson, E. L., & Searle, M. S. (1985). Recreation non-participation and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Concepts and models. Loisir et Societe/ Society and Leisure, 8, 693-707.
Jackson, E. L., Crawford, D. W., & Godbey, G. C.(1993). Negotiation of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5 , 1-11。
Kelly, J. R. (1990). Leisure and aging: A second agenda. Society and Leisure, 13(1), 145-167.
McKinlag, J.B.(1975). Some issues associated with migration, health status and the use of health services. Journal Chronic Disease, 28:579-592
Miller, Y. D. and Wendy J. Brown ,(2005). Determinants of Active Leisure for Women with Young Children-an`Ethic of Care'Prevails. Leisure Sciences 27 :405-420.
Neulinger, J.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2nd ed.). Springfield. IL:Charles C.
Parker, J. S. (1971).The future of work and leisure. New York:Praeger.
Verduin J. R., & McEwen D. N. (1984). Adults and their leisure.Spring Field, III: Charles C Thoma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世英、溫明麗、謝雅惠、黃乃熒、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曾尹彥、廖翊君 (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68 期,137-170頁。
2.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期,66-89頁。
3. 余嬪(1998)。國中生之性別、學業成就、遊憩參與型態與自重感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9期,119-147頁。
4. 李素馨(1997)。都市女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期,1卷,43-68頁。
5.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季刊,105期,101-108頁。
6.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段、與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2期,72-83頁。
7. 夏曉鵑(2005a)。解開面對新移民的焦慮。學生輔導,97期,6-27頁。
8. 陳彰儀(1985)。台北市已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形態。教育與心理研究,8期,191-210頁。
9. 陳彰儀(1985)。台北市已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形態。教育與心理研究,8期,191-210頁。
10. 黃馨慧(2005)。外籍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師天地,135期,19-25頁。
11. 顧燕翎、尤詒君(2005)。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05期,20-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