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2 12: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麗容
研究生(外文):Li-Jung Chen
論文名稱:中部地區職業訓練機構辦理教育訓練之現況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Contemporary Situation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es in Central Taiwan
指導教授:陳斐娟陳斐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ei-Chuan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9
中文關鍵詞:教育訓練職業訓練機構中部地區
外文關鍵詞:Education and TrainingCentral Taiwan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為提升市場競爭力,各個組織莫不積極投入教育訓練的行列,而我國的職業訓練機構,也相對應著國內產業結構變遷及高科技產業的拓展,不得不加以調整和配合。近年來,政府已陸續將職業訓練類科委託給受核准之民間職訓機構參與辦理。本研究目的,在透過問卷調查次級資料分析,以及蒐集有關教育訓練緣由背景等相關文獻資料,企圖檢視台灣中部地區職業訓練相關機構辦理教育訓練的現況,探討其相關問題並據以提出建議。
本研究之結果如下:
一、職業訓練單位提供最多訓練課程者為補教事業機構,大致上隔年(97年度)各訓練單位持續開班意願高,且以美容類預計開設最多。
二、依縣市別分析來看,學員結訓後可就業之職類以美容類-理燙髮、美容及有關工作人員最多,餐飲類次之。各類訓練課程中,班別以電腦資訊類-電腦輔助繪圖班開設最多。
三、教育訓練課程時數大多集中200時(含)以下,授課學(術)科比例以30% (70%)為多;授課師資來源以企業人士(實務工作者)為主,各班師資數為1位;部分學員結訓後就業狀態良好,從事之工作與課程相關性亦高。
Every organization invests their effort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market competency. Our domestic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es also adjust and cooperate with the variation of domestic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Recently, government has been ask folk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es to participate in it.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rying to examine the contemporary situations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es in central Taiwan and discus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 by collecting the materials of the origins of educationl training and references.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1. The training courses largely provide by cram institution, the courses
still provide and mostly course is regarding cosmetology.
2. The analysis of county, the members of the courses mostly engage in
cosmetology and haircut after finishing the courses. The second one is
Food and beverage. Another training course is computer aided draft.
3. The training hours of training course are mostly under 200 hours, the
percentage of academia stand for 30 or 70. The faculty mostly come from
enterprises, every class have one teacher. Some members of the courses
perform well in employment and mostly their job is regarding their cours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就業市場的挑戰 9
第二節 我國職業訓練機構之體系、組織 14
第三節 教育訓練之意涵、體系及功能 1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6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26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9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過程 3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5

第一節 中部地區職業訓練機構可提供之教育訓練資源容量 35
第二節 中部地區職業訓練機構所辦理之教育訓練課程可提供的就業職能 48
第三節 中部地區職業訓練機構辦理教育訓練之課程內容、師資及學員概況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6

參考文獻 98

附 錄 103

附錄一 訓練夥伴資源調查表 103
一、中文部分
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統計資料( 2006 )。2008年2月15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王中興( 2004 ) 。大陸企業培訓實施現況調查研究-以大上海地區企業主管培訓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博碩士論文全文管理系統。
王逢三( 2005 ) 。台灣的人力培訓與產業結構轉變之研究(1980~2004年)。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全文系統。
全國法規資料庫-職業訓練法( 2002 )。2008年1月2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N0080001
朱克憶、雷小波、張柏森( 2005 )。完善職業培訓體系保障條件的思考。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5 ( 3 ),73-75。
朱薏文( 1999 )。影響管理人員訓練績效因素之探討-中壢工業區的個案分析。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7YZU00457032。
行政院主計處-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 2008 )。2008年7月19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303&CtUnit=939&BaseDSD=7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統計櫥窗( 2008 )。2008年2月16日,取自http://www.cla.gov.tw/cgi-bin/SM_theme?page=4626ea2e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統計資料( 2007 )。2008年2月1日,取自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4&func_id=60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就業市場情勢月報( 2008 )。2008年2月16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9766&ex=+&ic=
余煥模 ( 1986 ) 。職業訓練在未來經社發展中的角色。就業與訓練,4 ( 2 ),13-26。
吳秉恩( 1999 )。分享式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翰蘆。
李允傑( 2005 )。職業訓練與就業安全。台北縣:空大。
李嵩賢( 2007 )。人力資源發展-T&D的理論與應用。台北縣:商鼎。
辛炳隆 (2003)。再訓練就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提升職業能力,確保勞工工作機會。主計月刊,567,36-43。
林鈺杰( 2002 )。中國大陸台資企業之教育訓練內容研究-以蘇州地區台資企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YZU00457032。
林燦螢( 2000 )。教育訓練體系的建立與運用。人力培訓專刊, 5,9-16。
洪榮昭( 2002 )。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教育訓練完全手冊。台北市:五南。
徐文宗 ( 2006 ) 台商企業兩岸員工教育訓練模式之研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5CYUT5121054。
張玲娟( 2004 )。人才管理 企業基業常青的基石。能力雜誌,581。2008年7月11日取自https://www.watsonwyatt.com/asia-
pacific/taiwan/news/pressrelease/2004_07_01.asp?print
張添洲( 1999 )。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台北市:五南。
張添洲( 2000 )。技術職業教育發展。台北市:五南。
張緯良( 2003 )。人力資源管理(二版一刷)。台北市:雙葉。
教育部-統計處( 2007 )。2008年2月1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Web/STATISTICS/index.php
曹真真、何雍慶( 2004 )。人力資本存量對生產力之影響—以壽險業務單位為例。商管科技季刊,5( 4 ),377-390。
郭芳煜( 1986 )。怎樣做好員工訓練。台北:現代管理月刊雜誌社。
郭祥益、李威穎 ( 2007 )。2007職訓課程發展計畫-工業電子職類之研究。載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舉辦之「2007職訓課程發展」研討會大會手冊( 頁16-42 ),雲林縣。
陳沁怡編著( 2002 )。訓練與發展。台北市:雙葉書廊。
陳智輝( 2005 )。內部勞動市場、教育訓練體系與訓練遷移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空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TOU5301059。
陳慶安( 2001 )。教育訓練配合企業經營的策略作法。就業與訓練,19 ( 3 ),88-90。
陳憶芬( 1998 )。教育對就業之影響:人力資本論與勞動市場區隔論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6( 5 ),86-99。
陳聰勝( 1997 )。各國職業訓練制度。台北市:五南。
陳聰勝( 2002 )。人力資源開發運用的理念與實施-提昇國家競爭力的策略。台北市:五南。
陶啓良( 2005 )。淺談職業培訓與就業的對接。山東勞動保障,Z1。
彭台臨( 1989 )。人力發展理論與實施。台北市:三民。
彭百顯( 2007 )。善用63萬失業大軍。新台灣新聞周刊,606。2008年2月16日,取自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period=606&bulletinid=73418
黃文才( 2001 )。技專校院辦理職業訓練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TIT00677024。
黃奕嘉、林季平( 2005 ) 。台灣職業訓練資源配置與公共職業訓練方案的回應。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經濟所舉辦之「2005年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黃英忠( 1997 )。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三民。
黃英忠、吳復新、趙必孝( 2006 )。人力資源管理(第二版二刷)。台北縣:空大。
黃培文、甘翊頎、顏中揚( 2008 )。再就業婦女部分工時就業型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載於南台科技大學舉辦之「2008人力資源發展與策略」研討會論文集( 頁131-146 ),台南縣。
楊正宏( 2007 )。我國資訊科技教育推動現況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8,1-20。
楊朝祥( 1994 )。技術職業教育理論與實務(第三版)。台北市:三民。
趙一先、趙世範 ( 2007 )。「創意家具設計及製作」職類職業訓練課程發展之探討。載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舉辦之「2007職訓課程發展」研討會大會手冊( 頁98-119 ),雲林縣。
樓玉梅、趙偉慈、范瑟珍( 2006 )。我國94-104年科技人力供需分析。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蔡淑真、鄭祺云( 2005 )。淺論我國公務人力資本衡量解讀分析-以財政部臺北市國稅局為例。2008年1月24日,取自http://ca2.cpa.gov.tw/oldweb/research94/other.htm
鄭本竹( 2003 )。中油公司在職訓練評估之研究-以中油嘉義訓練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網,091NDHU5121003。
鄭吉男( 2000 )。企業人力資源發展策略對公務人力培訓之啟示(下)。公務人員月刊,46,43-48。
鄭吉男( 2000 )。企業人力資源發展策略對公務人力培訓之啟示(上)。公務人員月刊,45,26-32。
簡建忠( 2006 )。人力資源管理-以合作觀點創造價值。台北縣:前程文化。

二、西文部分
Becker,G.S.( 1985 ). A Theory of Marriage: Part1.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1,813-846.
Clegg, W.H.( 1987 ). Management training evaluation:An updat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41(2),65-71.
Crawford, R.( 1991 ). In the Era of Human Capital: The Emergence of Talent,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As The Worldwide Economic Force And What It Means To Managers And Investors.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Books.
Lawire, J. ( 1990 ). Difference between Train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Personal Journal, 69, 4.
Miller, V.A ( 1987 ). The History of Training in R.L. Craig (ED) ,Training Development Handbook. New York: Macmillan.
Tesoro, F. M. ( 1991 ). The Use of The Measurement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odel for Training Evaluation, ph.D, Purdue University.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