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統計資料( 2006 )。2008年2月15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王中興( 2004 ) 。大陸企業培訓實施現況調查研究-以大上海地區企業主管培訓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博碩士論文全文管理系統。王逢三( 2005 ) 。台灣的人力培訓與產業結構轉變之研究(1980~2004年)。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全文系統。全國法規資料庫-職業訓練法( 2002 )。2008年1月2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N0080001
朱克憶、雷小波、張柏森( 2005 )。完善職業培訓體系保障條件的思考。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5 ( 3 ),73-75。
朱薏文( 1999 )。影響管理人員訓練績效因素之探討-中壢工業區的個案分析。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7YZU00457032。行政院主計處-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 2008 )。2008年7月19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303&CtUnit=939&BaseDSD=7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統計櫥窗( 2008 )。2008年2月16日,取自http://www.cla.gov.tw/cgi-bin/SM_theme?page=4626ea2e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統計資料( 2007 )。2008年2月1日,取自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4&func_id=60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就業市場情勢月報( 2008 )。2008年2月16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9766&ex=+&ic=
余煥模 ( 1986 ) 。職業訓練在未來經社發展中的角色。就業與訓練,4 ( 2 ),13-26。吳秉恩( 1999 )。分享式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翰蘆。
李允傑( 2005 )。職業訓練與就業安全。台北縣:空大。
李嵩賢( 2007 )。人力資源發展-T&D的理論與應用。台北縣:商鼎。
辛炳隆 (2003)。再訓練就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提升職業能力,確保勞工工作機會。主計月刊,567,36-43。林鈺杰( 2002 )。中國大陸台資企業之教育訓練內容研究-以蘇州地區台資企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YZU00457032。林燦螢( 2000 )。教育訓練體系的建立與運用。人力培訓專刊, 5,9-16。洪榮昭( 2002 )。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教育訓練完全手冊。台北市:五南。
徐文宗 ( 2006 ) 台商企業兩岸員工教育訓練模式之研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5CYUT5121054。張玲娟( 2004 )。人才管理 企業基業常青的基石。能力雜誌,581。2008年7月11日取自https://www.watsonwyatt.com/asia-pacific/taiwan/news/pressrelease/2004_07_01.asp?print
張添洲( 1999 )。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台北市:五南。
張添洲( 2000 )。技術職業教育發展。台北市:五南。
張緯良( 2003 )。人力資源管理(二版一刷)。台北市:雙葉。
教育部-統計處( 2007 )。2008年2月1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Web/STATISTICS/index.php
曹真真、何雍慶( 2004 )。人力資本存量對生產力之影響—以壽險業務單位為例。商管科技季刊,5( 4 ),377-390。
郭芳煜( 1986 )。怎樣做好員工訓練。台北:現代管理月刊雜誌社。
郭祥益、李威穎 ( 2007 )。2007職訓課程發展計畫-工業電子職類之研究。載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舉辦之「2007職訓課程發展」研討會大會手冊( 頁16-42 ),雲林縣。
陳沁怡編著( 2002 )。訓練與發展。台北市:雙葉書廊。
陳智輝( 2005 )。內部勞動市場、教育訓練體系與訓練遷移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空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TOU5301059。陳慶安( 2001 )。教育訓練配合企業經營的策略作法。就業與訓練,19 ( 3 ),88-90。
陳憶芬( 1998 )。教育對就業之影響:人力資本論與勞動市場區隔論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6( 5 ),86-99。陳聰勝( 1997 )。各國職業訓練制度。台北市:五南。
陳聰勝( 2002 )。人力資源開發運用的理念與實施-提昇國家競爭力的策略。台北市:五南。
陶啓良( 2005 )。淺談職業培訓與就業的對接。山東勞動保障,Z1。
彭台臨( 1989 )。人力發展理論與實施。台北市:三民。
彭百顯( 2007 )。善用63萬失業大軍。新台灣新聞周刊,606。2008年2月16日,取自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period=606&bulletinid=73418
黃文才( 2001 )。技專校院辦理職業訓練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TIT00677024。黃奕嘉、林季平( 2005 ) 。台灣職業訓練資源配置與公共職業訓練方案的回應。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經濟所舉辦之「2005年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黃英忠( 1997 )。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三民。
黃英忠、吳復新、趙必孝( 2006 )。人力資源管理(第二版二刷)。台北縣:空大。
黃培文、甘翊頎、顏中揚( 2008 )。再就業婦女部分工時就業型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載於南台科技大學舉辦之「2008人力資源發展與策略」研討會論文集( 頁131-146 ),台南縣。
楊正宏( 2007 )。我國資訊科技教育推動現況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8,1-20。楊朝祥( 1994 )。技術職業教育理論與實務(第三版)。台北市:三民。
趙一先、趙世範 ( 2007 )。「創意家具設計及製作」職類職業訓練課程發展之探討。載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舉辦之「2007職訓課程發展」研討會大會手冊( 頁98-119 ),雲林縣。
樓玉梅、趙偉慈、范瑟珍( 2006 )。我國94-104年科技人力供需分析。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蔡淑真、鄭祺云( 2005 )。淺論我國公務人力資本衡量解讀分析-以財政部臺北市國稅局為例。2008年1月24日,取自http://ca2.cpa.gov.tw/oldweb/research94/other.htm
鄭本竹( 2003 )。中油公司在職訓練評估之研究-以中油嘉義訓練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網,091NDHU5121003。鄭吉男( 2000 )。企業人力資源發展策略對公務人力培訓之啟示(下)。公務人員月刊,46,43-48。鄭吉男( 2000 )。企業人力資源發展策略對公務人力培訓之啟示(上)。公務人員月刊,45,26-32。簡建忠( 2006 )。人力資源管理-以合作觀點創造價值。台北縣:前程文化。
二、西文部分
Becker,G.S.( 1985 ). A Theory of Marriage: Part1.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1,813-846.
Clegg, W.H.( 1987 ). Management training evaluation:An updat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41(2),65-71.
Crawford, R.( 1991 ). In the Era of Human Capital: The Emergence of Talent,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As The Worldwide Economic Force And What It Means To Managers And Investors.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Books.
Lawire, J. ( 1990 ). Difference between Train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Personal Journal, 69, 4.
Miller, V.A ( 1987 ). The History of Training in R.L. Craig (ED) ,Training Development Handbook. New York: Macmillan.
Tesoro, F. M. ( 1991 ). The Use of The Measurement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odel for Training Evaluation, ph.D, Purdu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