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10: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政富
研究生(外文):Cheng-Fu Hwan
論文名稱:獨居老人住宅竊盜被害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
指導教授:楊士隆楊士隆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5
中文關鍵詞:被害住宅竊盜獨居老人
外文關鍵詞:burglaryvictimizationsenior citizens living alonedwell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6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近年來由於醫療技術創新、流行疫情控制、公共衛生改善、出生率下降等因素,台灣人口結構進入高齡化,老人被害問題將成為未來國人關注的課題。根據調查,老人犯罪被害的數量常被低估,老年族群被害情形可能甚至比傳統犯罪更為重要。而台南縣獨居老人住宅竊盜問題,除凸顯老人財產被害之冰山一角外,也呈現出台灣老年人口孤獨與沒有聲音不懂爭取自身權利易被忽視所造成的被害現象,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散居鄉間或郊外落後社區之獨居老人,其結果可供政府機關與社福團體,在台灣老年人口比率逐年增加的現今,規劃如何保護(獨居)老人住宅、人身及財產安全政策之參考依據。也是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後,應提供老人一個免於恐懼生活願景的首要任務。
本研究旨在針對獨居老人住宅竊盜被害發生原因進行分析,進而提出研究建議與防制對策,使權責單位據以制定防範措施,為達此目的,研究者參酌國內外相關文獻,就台南縣有住宅竊盜被害經驗獨居老人共8位,於97年3月至7月間,在其住宅採用質性半結構式深度訪談。
本研究對象獨居老人受訪談時平均年齡為81歲,平日生活作息規律、居住狹窄巷弄或郊區平房,缺乏過往人車之自然監控,易為歹徒事前觀察,掌握其出入時間趁虛而入闖空門行竊。加上獨居老人教育程度偏低、生活封閉且缺乏學習新知管道及意願,無法多方接受最新政令與犯罪預防觀念宣導訊息,缺乏自我防衛技能。
研究發現獨居老人大多因經濟拮据,仰賴老人年金及打零工或撿拾破爛換取些釭鷟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第一節 相關理論 23
第二節 相關研究 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3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 63
第二節 研究樣本 6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5
第一節 被害獨居老人背景特性、居住及生活情境 75
第二節 獨居老人被害經過及處理情形 89
第三節 獨居老人被害後身心反應與因應措施 10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2
第三節 研究者的省思 115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18
參考書目 121
一、中文部份 121
二、外文部份 128
附 錄 135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35
表 目 次
表1-1-1 台南縣65歲以上人口比率與臺灣地區總數比較表………8
表1-1-2 台南縣2007年各鄉鎮65歲以上(獨居)老人比較表……9
表1-1-3 2007年台灣地區各主要犯罪類型被害者年齡分佈表 …11
表2-1-1 情境犯罪預防五大綱領25項技術一覽表 ………………43
表3-2-1 住宅竊盗被害獨居老人身分一覽表………………………66
表4-1-1 獨居老人被害環境照片一覽表……………………………83
圖 目 次
圖1-1-1 老人犯罪問題分佈圖………………………………………10
圖1-1-2 2007年臺閩地區老人被害人數概況統計圖-依刑案別…12
圖1-1-3 2005年臺閩地區老人被害處所概況統計圖-依刑案別…13
圖2-2-1 辛德廉生活方式暴露理論模式架構圖……………………26
圖2-3-1 獨居老人日常活動被害理論的三個要素架構圖…………30
圖2-2-1 竊盜犯選擇犯罪地域之考慮因素及發展過程圖…………60
圖3-3-1 質性研究流程圖……………………………………………70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內政部警政署警政統計年報,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26912&ctNode=11395&mp=1,2007。
內政部九十六年第十六週內政統計通報(95年列冊需關懷之獨居老人服務概況) 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2007。
王凱竹譯 (1990),現代人如何奉養雙親照顧年邁父母生活的方法(原作者;艾佛琳.羅威)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王德儼(1991)。住宅犯罪預防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忠(2002)《住宅竊盜被害與預防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南縣96年12月暨97年1月統計月報,台南縣政府主計處編印,2008。
行政院主計處社會指標統計,2008。
何明洲(2000)。竊盜犯罪偵查實務。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江振亨(2002),犯罪是理性選擇?理性選擇理論的實證與面臨之挑戰,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會刊。
江亮演、葉肅科(2005),老人與身心障礙福利。江亮演、余漢儀、葉肅科、黃慶鑽等編著。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邱淑蘋、莊忠進(2003),住宅竊盜被害的影響與社會支持,警學叢刊第33卷第6期:79∼92,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邱淑蘋(2007),老人犯罪被害,犯罪學期刊,第十卷第一期,頁7-11,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合譯(1995)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J.William Worden原著)臺北:心理出版社。
李開敏、王增勇、萬育維、李開敏、謝依君、林珍珍合譯 (1996)老人福利服務 (Abraham Monk原著)臺北:心理出版社。
李素馨(1999),都市社區居民的環境安全認知與被害恐懼感-以台中市楓樹社區為例,1999年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
沈志蒼(2003)。住宅竊盜犯罪預防成效之研究—以臺北市治安風水師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怜利 (2004),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人生八大階段(原作者:Erik H.Erikson,Joan M.Erikson,Helen Q.Kivnick)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1984),台灣地區住宅竊盜被害之研究。
林宗鴻譯 (1997),人格心理學 (原作者:JerryM.Burger)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林瑞欽(20OOa),老人的心理調適與輔導策略,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老人篇,臺灣省社會發展研究協會,允晨文化公司。
林瑞欽(2000b),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臺灣省社會發展研究協會,允晨文化公司。
林文卿(2002)。犯罪被害、警察作為對被害恐懼感之影響—以桃園縣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歐貴英、郭鐘隆譯(2003),社會老人學,(原作者;Nancy R.Hooyman H,Asuman Kiyak),台北:五南。
林坤村(2005)警察與民眾對路口閉路監錄系統重視度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孟維德(2005),警察與犯罪控制。臺北;五南。
孟維德(2005),警察防處兒童及少年犯罪的理論驗證與實踐,2005年青少年犯罪預防與對策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
姚林生譯 (2004),老年期的創傷現象與治療 (原作者:woods,M.G.) ─創傷的認知行為治療,台北市立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楊大和等11人合譯,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馬傳鎮(1985),竊盜犯罪相關因素之分析,犯罪學叢論,桃園:中央警官學校犯罪防治學系。
唐國淵(1997)。台中市北東南三區住宅「侵入竊盜」之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耀嘉、古明文(1983),竊盜累犯之研究,台北:法務通訊雜誌社。
莊忠進(2003),侵入竊盜犯罪過程實證研究,警學叢刊第34卷第3期:253∼290,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莊忠進(2005)。侵入竊盜犯目標選擇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慧真譯 (1998),發展心理學 (原作者:Diane E.Papalia,Sally Wendkos Olds),臺北:桂冠圖書出版社。
黃秀媛譯(1999),男人新中年主張─豐盛四十無畏五十整合六十 (原作者;遣腹D希伊)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黃乃弘(2002)。空間型構與住宅竊盜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某都市為例。逢甲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蘭媖(2002),英國防制重複被害策略之研究,2002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三期,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黃富源(2000),警察與女性被害人-警察系統回應的被害者學觀察,臺北;新迪文化有限公司。
黃富源(2004)警察權威對女性被害者報案影響之研究,2004亞太地區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閉K金、默季雍、陳玉書(2000)。台灣地區犯罪被害經驗調查研究。
閉K金(2003)。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閉K金、陳玉書、孟維德等(2005)。94年台灣地區犯罪被害調查報告。內政部警政署委託研究報告。
陬塈楚]2004),當代犯罪控制的治理-來自傅科的啟發,2004年亞太地區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陬塈溺?(2005),受審判的監獄(原作者:Thomas Mathiesen)臺北:洪葉出版公司。
陳建仁、李蘭、余玉眉 (1992),公共衛生學,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主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信良(1997),竊盜案件之分析研究-以台北地院82年至83年之刑事判決書為範圍,警學叢刊,第27卷第5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陳宇嘉、吳雯婷(2000),獨居及僅與配偶同住的老人養老經濟準備之研究,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老人篇,臺灣省社會發展研究協會,允晨文化公司。
陳燕禎(2000),老人養護問題之實證研究,新臺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長期看護篇,臺灣省社會發展研究學會,允晨文化公司。
陳肇男(2001),快意銀髮族-台灣老人的生活調查報告。臺北;張老師文化公司。
陳峰瑛(2003),獨居老人的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高雄都會區的獨居老人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成(2004)。住宅竊盜與其銷贓管道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書(2004),社會治安與犯罪被害恐懼感,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五期,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張平吾(1989),簡介被害者學之發展及其兩個相關理論,警政學報第十六期,頁171-172。
張平吾(1996),被害者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張平吾(1999)。被害者學概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張立安(1994),臺灣地區老年自殺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金清(2001),警察機關防制竊盜犯罪成效之評估-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制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鐘汝、范明林(2002),老年社會心理。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
郭靜晃、吳幸玲譯(1998),發展心理學(原作者;philip and Barbara Newman)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家豪(2001),〈台灣老人長期照護之現況與發展趨勢〉,http://www.ba.ncku.edu.tw/teacher/yong/hospital_management/filedown/he_homework/he2002_1.htm。
曾竹寧(2001),失能老人社區照顧服務網絡建構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萬育維譯(2004),老人照護工作,(原作者:Mike Nolan,Sue Davies,Gordon Grant)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士隆(1994),情境犯罪預防之技術與範例,警學叢刊第25卷第1期:28-35,桃園:中央警官學校。
楊士隆(1995),經由環境設計預防犯罪之探討,警學叢刊第25卷第4期:46-49,桃園:中央警官學校。
楊士隆(1997),竊盜犯罪:竊盜犯罪與犯罪預防之研究,台北:五南。
楊士隆(2004),當前竊盜犯罪防治之困境與建議,透視犯罪問題,第三期,頁8。
楊士隆、鄭瑞隆(2004),2003年度台灣民眾被害經驗暨對政府防制犯罪滿意度調查研究,透視犯罪問題,第三期,頁52-58。
楊妙芬、邱珍婉(2002),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臺北:五南。
蔡中志(1991),居家安全之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蔡中志(1988)。住宅被竊特性與防制之研究一台北市之實例調查。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蔡墩銘(1988),犯罪心理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蔡崇振(2000),推展老人參與社會志願服務之策略,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臺灣省社會發展研究協會,允晨文化公司。
蔡田木(2002),個人犯罪被害相關因素之研究,2002年犯罪問題研究研討會,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蔡田木(2004),生活形態與犯罪被害關係之研究,2004年亞太地區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蔡文輝(2003),老年社會學。臺北;五南。
蔡德輝、張平吾、蔡田木等(2005)。住宅竊盜重複被害特性與防制策略之研究。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
蔡德輝、楊士隆(2006),犯罪學,台北:五南。
鄧煌發(1999),犯罪預防,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熊曉芳(1998),社區獨居老人健康狀況、社會支持及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昆山、楊士隆(2004)。台灣地區住宅竊盜與防制措施之研究。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
鄭添成(2005),理性選擇理論與犯罪行為經濟分析,中華民國犯罪學會會刊第六卷,第三期,頁37。
臺閩刑案統計,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編印,2005。
潘昱萱、林瑞欽(2001),竊盜犯認知基模之萃取研究,二十一世紀亞太地區暴力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論文集,嘉義:中正大學。
謝瑞智(2000),犯罪與刑事政策。臺北;正中書局。
蘇景輝(2000),結合社區資源從事老人社區照顧服務,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臺灣省社會發展研究協會,允晨文化公司。
二、外文部份(依字母排序)
Abadinsky. Howare (1983),The Criminal Elite Professional and Organized Crime Westport;Greenwood.
Amir,M.(1971)Patterns in Forcible Rape.Chicago,I.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nnett,Trevor and Richard Wright(1984),Burglars on Burglary; Prevention and the Offender. Aldershot,England;Gover.
BliXen,C.E.& Kippes,C.(1999).Depression,social support,and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adults with osteoarthritis.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ip,31(3),221-226.
Brantingham,P.L.& Faust,F.L.(1976).A conceptual model of crime prevention.Crime and Delinquency,22,284-296.
Budd,T. (1999) . Burglary of domestic dwellings; findings from the British crime survey. Home Office statistical bullet in 4/99. London; Home Office.
Cao , Liqun . ( 2004 ) .Major criminological theories;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 USA;Wadsworth.
Carro,J. & Weaver,F.(1986) .Shoplifter''s perceptions of crime opportunities;a process-tracing study,in the reasoning criminal -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s on offending,- edited by Cornish,D.B. and Clarke,R.V.
Clarke , R . V . ( 1995 ) .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 In Torry,M.and D.P.Farringtion(eds.),Building a Safer Society; Strategic Approaches to Crime Previntion,Chicago,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hen,L.E.and Felson,M. (1979). 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4;588-608.
Cohen,L.E.& Felson,M.(1981).Modeling crime trends:A criminal opportunity perspective,Jouranl of Research in crime & Delinquency.
Cornish,D.& Clarke,R.V.(1986),The Reasoning Criminal: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s on Offending.New York:Springer-Verlag.
Cusson, Maurice(1993),A Strategic Analysis of Crime;Criminal Tractics as Response to Precriminal Situations. Clarke,Ronald and Marcus Felson(editors).Routine Activity and Rational Choice,p295-304,Transaction Publishers.
Evans,D.J.and Fletcher,M. (1998). Residential Burglary within an Affluent Housing are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sk,Security and Crime Prevention,3(3);181-191.
Feldman,M.P.(1993).The psychology of crime;a social science textboo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lson,M.(2002).Crime and Everyday Life,3rd ed.,Sage Publications.
Ferraro,K.F.(1995).Fear of crime;interpreting victimization risk.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Fowler.J.P(1987). Street management and city design.Social Force,66,2.
Garofalo,J.(1981).The fear of Crime;Cause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72(2);839-859.
Geasun,Susan and Paul R. Wilson(1988), Crime Preven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Criminology.
Gorgenyi,I.(1997).Security and Crime Prevention at Home;a Comparison of Victim`s Response to Burglary in England,Poland and Hunga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sk,Security and Crime Prevention,2(1),38-48.terworth-Architecture.
Griswold,D.B. Crime Prevention and Commercial Burglary; A Time Series Analysis,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12,1984;493-501.
Hearnden,I.& Magill C.(2004).Decision-making by house burglars;offender''s perspectives. Home Office Research Study No.249. London; Home Office.
Hindelang,M.,M.Gottfredson and J. Garafalo(1978). Victims of Personal Crime. Cambridge,MA;Ballinger.
Hirschi,V.(1986).Past or future crime:Deservedness in the sentencing of criminals.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saacs,H.R.(1989)Idols of the trib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ackson,H.M.and Winchester,S.W.C.(1982).Residential burglary. London;Home Office (Home Office Research Study no.74).
Johnson,S.D. & Bowers,K.J. ( 2003 ) . Opportuni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the role of publicity in crime prevention. Criminology and public policy 2,497-524.
Kazemian , L . & Le Blanc , M ( 2004 ) . Exploring patterns of perpetrating of crime across the life course.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riminal justice,20 (4) ,393-415.
Lynch,J.P.(1987)Routine activity and victimization at work.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3,(4).
Lynch,James P.and David Cantor(1992).Ec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fluences on Property Victimization at Home; Implications for opportunity Theory,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29(3); 335-362.
Mawby,R.I.& Walklate,S.(1996).The impact of burglary;a tale of two citie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victimology.Vol.4.
Mccabe ,K . A .& Gregory, S . S . ( 1998 ) . Elderly victimization : An examination beyond the FBI''s Index Crime,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Reasearch on Aging,20(3),363-372.CA:Sage.
Newman,O. (1972). Defensible Spaces;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Urban Design,New York;Macmillan.
Newman,O. (1973). Defensible Spaces;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Crime Prevention;in Deterrence of Crime in and Around Residences 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Justice.
Newman,Graeme and Ronald,V.Clarke and S.Giora, Shoham(1997),Rational choice and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Ashgate.
Nicolson,P.(1994)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burgled.UK; Sheffield University.
Paternoster, R., Linda E. Saltzman, Gordon P. Waldo & Theodore G ( 1983 ) ,Perceived Risk and Social Control;Do Sanctions Really Deter? Law & Society Review,Vol.17,No.3 (1983), pp. 457-480.
Phillips,T.and Walker,J.(1997).State Differences in Burglary Victimization in Australia;a Research Note,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Sociology,33.1,91-100.
Poyner,B.and Webb,B.(1991).Crime Free Housing.Oxford; Butterworth-Architecture.
Prenzler,T.& Townsley,M. (1996,March).Preventing burglary. Second national outlook symposium.Canberra, Australian.
Sampson,R. & Laub,J. ( 1993 ) . Crime in the making; pathways and turning points through lif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over , N . (1991) .Burglary. Crime and justice.Vol.14,73-113.
Siegel,L.J.(2006),Criminology.New York,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Sorensen . D . W. M .( 2003 ) . The nature and prevention of residential burglary; a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with an eye toward prevention in Denmark.Denmark;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Sparks , R . F. ( 1982 ). Research on victims of crime : Accomplishments Issues and New Directions,Washington,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Sutherland,Edwin(1976),The Professional Thief.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aylor,R.& Gottfredson,S. (1986). Environmental design,crime and prevention;An examination of community dynamics. In A.J. Reiss & M.Tonry (eds.),Communities and Crime (pp. 387-416),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seloni Andromachi,Karin Wittebrood,Graham Farrell and Ken Pease(2004)Burglary Victimiz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Netherlands–A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Test of Routine Activities and Lifestyle Theroies,Th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44(1);66-91.
Walker,J. & Dagger,D.(1993 ) .Crime in Australia. Canberra;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Criminology.
Weisel , D . L . ( 2002 ) . Burglary of single – familyhouse . Washington .D.C :U.S.Department of Justice.Office of Community Oriented Policing Services.
Wilson,J.Q. and Kelling,G.L. (1982). Police and Neighborhood Safety;Broken Windows,Atlantic Monthly,249,29-38.
Wise,J.M.(1998).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blame and long-term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Doctor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Arkansas.
Wittebrood,K.& Nieuwbeerta,P.( 2000 ) . Criminal victimization during one''s life course:The effects of previous victimization and patterns of routine activiti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37 (1),91-122.
Wright, Richard , Robert H. Logie and H. Decker Scott(1995), Criminal Expertise and Offender Decision Making;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Target Selection Process in Residential Burglary.Jou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32:1,p39-5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邱淑蘋、莊忠進(2003),住宅竊盜被害的影響與社會支持,警學叢刊第33卷第6期:79∼92,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2. 邱淑蘋、莊忠進(2003),住宅竊盜被害的影響與社會支持,警學叢刊第33卷第6期:79∼92,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3. 邱淑蘋(2007),老人犯罪被害,犯罪學期刊,第十卷第一期,頁7-11,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4. 邱淑蘋(2007),老人犯罪被害,犯罪學期刊,第十卷第一期,頁7-11,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5. 莊忠進(2003),侵入竊盜犯罪過程實證研究,警學叢刊第34卷第3期:253∼290,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6. 莊忠進(2003),侵入竊盜犯罪過程實證研究,警學叢刊第34卷第3期:253∼290,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7. 黃蘭媖(2002),英國防制重複被害策略之研究,2002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三期,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8. 黃蘭媖(2002),英國防制重複被害策略之研究,2002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三期,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9. 陳信良(1997),竊盜案件之分析研究-以台北地院82年至83年之刑事判決書為範圍,警學叢刊,第27卷第5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10. 陳信良(1997),竊盜案件之分析研究-以台北地院82年至83年之刑事判決書為範圍,警學叢刊,第27卷第5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11. 陳玉書(2004),社會治安與犯罪被害恐懼感,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五期,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12. 陳玉書(2004),社會治安與犯罪被害恐懼感,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五期,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13. 張平吾(1989),簡介被害者學之發展及其兩個相關理論,警政學報第十六期,頁171-172。
14. 張平吾(1989),簡介被害者學之發展及其兩個相關理論,警政學報第十六期,頁171-172。
15. 楊士隆(1994),情境犯罪預防之技術與範例,警學叢刊第25卷第1期:28-35,桃園:中央警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