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
一、專書
王澤鑑,民法總則,2006年8月。
王澤鑑,債法原理(一)-債之發生,2006年9月。
王澤鑑,債法原理(二)-不當得利,2006年10月。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一)—一般侵權行為,2006年7月。
吳 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2007年9月增訂十版。
李建良卅林三欽卅林合民卅陳春生卅陳愛娥卅黃啟禎合著,行政法入門,2006年1 月三版。
李惠宗,憲法要義,2006年9月。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2006年5月。
林子儀卅葉俊榮卅黃昭元卅張文貞編著,憲法-權力分立,2008年9月二版。
林明鏘卅周志宏卅蔡茂寅卅李建良合著,行政程序法實用,2007年6月三版。
林錫堯,行政法要義,2006年9月。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篇通則(上),2003年1月。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1999年。
陳 敏,行政法總論,2007年10月五版。
陳清秀,行政訴訟法,2001年2月二版。
陳新民,憲法學釋論,2005年8月五版。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2002年9月四版。
董保成卅湛中樂合著,國家責任法—兼論大陸地區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2005年8月。
葉百修,從財產權保障觀點論公用徵收制度,1988。
廖義男,國家賠償法,1981年。
二、專書論文
李建良,公法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區別問題,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2002年6月,頁172-181。
李惠宗,德國地方自治法上機關爭訟制度之研究,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下)-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頁215-234。
李惠宗,特別犧牲之損失補償-從法學方法論談既成道路的徵收補償訴訟,收錄於:損失補償、行政程序法—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49-86。
李震山,論行政損失補償責任—以行政程序法之補償規定為例,收錄於:損失補償、行政程序法—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頁119-187。
林三欽,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之研究,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下)-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頁235-266。
林明昕,「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作為國家賠償責任之構成要件要素,收錄於: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台灣行政法學會兩岸暨東亞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67-142。
林明昕,中央與地方之聯繫線,收錄於:同作者,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49-72。
林明昕,行政處分之撤銷—一個法制繼受譯語上的問題,收錄於:同作者,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133-154。
林明昕,行政契約法上實務問題之回顧—兼論公、私法契約之區別,收錄於:同作者,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155-190。
林明昕,「公法上不當得利」之體系思考,收錄於:同作者,公法學的開拓線 —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233-254。
林明昕,行政機關如何向人民請求返還公法上不當得利—以因授益處分所造成之給付行不當得利為中心,收錄於:同作者,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255-290。
林明昕,論地方自治機關間行政爭訟之可能性及其進行程序—以德國法之比較為中心,收錄於:同作者,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439-468。
林錫堯,建構完整的國家賠償責任體系─從立法觀點探討國家賠償責任類型,收錄於: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台灣行政法學會兩岸暨東亞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1-66。
林錫堯,公法上不當得利法理試探,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下)-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頁267-286。
翁岳生,行政法與國家賠償法,收錄於:同作者,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1994年,頁155-214。
許宗力,雙方行政行為-以非正式協商、協定與行政契約為中心,收錄於: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頁255-294。
陳新民,憲法財產權保障之體系與公益徵收之概念,收錄於: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冊),2002年7月,頁286-354。
陳新民,法治國家概念的誕生-論德國十九世紀法治國家概念的起源,收錄於:同作者,法治國家論,2001年,頁1以下。
陳新民,國家的法治主義-英國的「法治(The Rule of Law)與德國法治國之概念比較」,收錄於:同作者,法治國家論,2001年,頁39以下。
陳新民,德國行政法學的先驅者-德國十九世紀行政法學的發展,收錄於: 同作者,法治國家論,2001年,頁121以下。
陳新民,公共利益的概念,收錄於:同作者,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1999年,頁129-181。
陳愛娥,新世紀的國家賠償法制─台灣國家賠償法的修法方向與檢討,收錄於: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台灣行政法學會兩岸暨東亞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187-216。
陳愛娥,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中財產權概念之演變,收錄於:劉孔中卅李建良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1998年6月,頁393-420。
程明修,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在國家責任體系中的地位,收錄於: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台灣行政法學會兩岸暨東亞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143-186。
廖元豪,災害救助與現代型損失補償-憲法與政策層次之檢討, 收錄於:損失補償、行政程 序法—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頁190-217。
蔡宗珍,既成道路之徵收補償問題,收錄於:林明鏘卅葛克昌主編,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一),2003年3月,頁163-186。
蔡茂寅,行政契約相關問題之研究-以公、私法契約的判準為中心,收錄於: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 ,2002年,頁295-324。
賴恆盈,傳統行政法學理論之特質與課題,收錄於:同作者,行政法律關係論之研究-行政法學方法論評析,2003年,頁19-78。
三、期刊論文
王服清,德國行政法上損失補償與損害賠償之劃分與競合問題,收錄於: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15期,2008年10月,頁85-172。
江嘉琪,行政行為導論,月旦法學教室,第37期,2005年1月,頁47-55。李建良,行政法律關係序說,月旦法學教室,第30期,2004年6月,頁44-55。李建良,論行政法上之意思表示,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0期,2002年6月,頁25-66。
李建良,無效行政處分與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月旦法學雜誌,第70期, 2001年3月,頁22-23。李建良,依法行政原則-法律優位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8期,2006年10月,頁37-44。李建良,依法行政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9期,2006年11月,頁45-54。林明昕,公法上不當得利之研究—以行政程序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為中心,輔仁法學,第35期,2008年6月,頁1-68。林明鏘,評論「三軍委製協議書」,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3期,2000年8月,頁113-121。
孫迺翊,社會救助制度中受救助者的人性尊嚴保障-一個憲政國家興起前後的比較觀察,月旦法學雜誌,第136期,2006年9月,頁65-87。秦季芳,法律規範競合關係的再思考,玄奘法律學報,第三期,2005年6月,頁65-100。陳忠五,論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保護客體,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6卷第3期,2007年9月,頁51-254。
陳清秀,特許合約與公權力之行使,月旦法學雜誌,第34期,1998年3月,頁52-60。陳愛娥,自由、 平等、博愛: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交互作用,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6卷第2期,1997年1月,頁121-141。
程明修,論行政機關對人民之公法上(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以最高行政法院九七年判字第○○三○二號判決為開端,台灣法學雜誌,121期,2009年2月,頁195-202。
程明修,公私協力契約相對人之選任爭議—以最高行政法院95年度判字第1239號判決(ETC)案之若干爭點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頁28-37。程明修,民主國原則(一),月旦法學教室,第18期,2004年4月,頁63-72。
葛克昌,公法返還請求權─2006年2月台灣最高行政法院決議評釋,月旦財經法雜誌,第8期,2007年3月,頁135-166。
詹鎮榮,行政機關之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法學講座,第23期,2003 年11月,頁54-63。劉幸義,法律規範之結構及其關聯性,中興法學,第22期,1986年3月,頁1-46。蔡宗珍,撤銷違法行政處分之限制—信賴保護之主張及其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63 期,頁85-89。劉昭辰,給付之概念,月旦法學教室,第18期,2004年4月,頁73-82。
劉昭辰,三人給付關係之不當得利,月旦法學教室,第22期,2004年8月,頁54-63。劉昭辰,非給付型不當得利(上),月旦法學教室,第24期,2004年10月,頁59-68。劉昭辰,非給付型不當得利(下),月旦法學教室,第26期,2004年12月,頁63-72。劉昭辰,利益返還範圍,月旦法學教室,第28期,2005年2月,頁52-61。
劉建宏,行政主體向人民請求返還公法上不當得利之法律途徑,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4期,2004年11月,頁37-54。
劉淑範,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之基本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72期,2002 年12月,頁1-63。蕭文生,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之實現—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二年度判字第六二○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19期,2005年4月,頁191-201。四、研討會論文
李建良,論社會給付立法的違憲審查基準:社會國原則實踐難題
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2008年9月5日。
張桐銳,既成道路認定之法律救濟問題,「2008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系列之二,2008年11月,頁1-34。
五、學位論文
王歧正, 行政訴訟法上訴訟類型之選擇-以稅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吳秦雯,行政契約之效力與履行-以法國制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陳弘仁,公法上危險責任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翁瑞麟,形成公用地役關係既成道路之損失補償救濟-以行政法院判決為中心,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黃士洲,稅法對私法的承接與調整,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魏虎嶺,公法上不當得利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六、政府出版品
司法院公報,第50卷第9期,2008年9月。
司法周刊 ,第 844 期,2001年12月。
貳、德文
Baldus, Manfred/Grzeszick, Bernd/Wienhues, Sigrid: Staatshaftungsrecht—Das Recht der öffentlichen, 2005.
Detterbeck, Steffen/Windthorst, Kay/Sproll, Hans-Dieter: Staatshaftungsrecht, 2000.
Maurer, Hartmut: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16. Aufl., 2006.
Medicus, Dieter: Grundwissen zum Bürgerlichen Recht, 3. Aufl.,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