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11:5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宋國鼎
論文名稱:公法上非給付型不當得利請求權之建構-以權益侵害型不當得利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öffentlich-rechtlicher Erstattungsanspruch: Nichtleistungskondiktion
指導教授:林明昕林明昕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5
中文關鍵詞:公法上不當得利權益非給付
外文關鍵詞:öffentlich-rechtlicher Erstattungsanspru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94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2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對於公法上非給付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在多數之行政法院實務判決中,似均肯認有此一請求權存在的空間。且多認為「公法上不當得利,目前尚無實定法加以規範,其意涵應藉助民法不當得利制度來釐清。」然基於公法關係以及私法關係上不同的性質,實應就公法的特殊性來作合目的性的修正以使其相容於公法的體系中(例如民法上之交易安全、 私法自治等與公法上之依法行政原則即屬不同之目的性思考)。就此而言,欲對於公法上不當得利作一類型化的建構,特別是對於非統一說的採用,以及,其構成要件如何,則應更進一步地加以論證始可得知。因此,吾人以為,對於公法上非給付型不當得利制度的研究中,至少有下列問題點須要解決:
一、 公法上不當得利制度與民法上不當得利制度是否具有本質上之不同?關係如何?亦即,公法上不當得利制度與民法上不當得利制度,在理論基礎以及制度目的上是否有差異?
二、 若肯定公法上非給付型不當得利之存在,在特定公法目的之追求下,又要作如何之類型化?構成要件如何?
三、 在法律效果的判斷上如何?
四、 是否與其他之國家責任上之請求權產生競合?如何解決?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之形成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範圍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架構

第二章 公法上權益侵害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之構成要件
第一節 公法上非給付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第二節 公法上權益侵害型不當得利構成要件之試探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公法上權益侵害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之法律效果
第一節 返還標的
第二節 返還範圍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公法上權益侵害型不當得利請求權與其他公法上請求權之
    競合
第一節 國家責任體系之概述
第二節 與國家賠償請求權之競合
第三節 與行政上損失補償之競合
第四節 與結果除去請求權之競合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本文總結
第二節 建議與展望
參考文獻
壹、中文
一、專書
王澤鑑,民法總則,2006年8月。
王澤鑑,債法原理(一)-債之發生,2006年9月。
王澤鑑,債法原理(二)-不當得利,2006年10月。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一)—一般侵權行為,2006年7月。
吳 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2007年9月增訂十版。
李建良卅林三欽卅林合民卅陳春生卅陳愛娥卅黃啟禎合著,行政法入門,2006年1 月三版。
李惠宗,憲法要義,2006年9月。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2006年5月。
林子儀卅葉俊榮卅黃昭元卅張文貞編著,憲法-權力分立,2008年9月二版。
林明鏘卅周志宏卅蔡茂寅卅李建良合著,行政程序法實用,2007年6月三版。
林錫堯,行政法要義,2006年9月。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篇通則(上),2003年1月。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1999年。
陳 敏,行政法總論,2007年10月五版。
陳清秀,行政訴訟法,2001年2月二版。
陳新民,憲法學釋論,2005年8月五版。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2002年9月四版。
董保成卅湛中樂合著,國家責任法—兼論大陸地區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2005年8月。
葉百修,從財產權保障觀點論公用徵收制度,1988。
廖義男,國家賠償法,1981年。

二、專書論文
李建良,公法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區別問題,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2002年6月,頁172-181。
李惠宗,德國地方自治法上機關爭訟制度之研究,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下)-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頁215-234。
李惠宗,特別犧牲之損失補償-從法學方法論談既成道路的徵收補償訴訟,收錄於:損失補償、行政程序法—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49-86。
李震山,論行政損失補償責任—以行政程序法之補償規定為例,收錄於:損失補償、行政程序法—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頁119-187。
林三欽,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之研究,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下)-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頁235-266。
林明昕,「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作為國家賠償責任之構成要件要素,收錄於: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台灣行政法學會兩岸暨東亞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67-142。
林明昕,中央與地方之聯繫線,收錄於:同作者,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49-72。
林明昕,行政處分之撤銷—一個法制繼受譯語上的問題,收錄於:同作者,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133-154。
林明昕,行政契約法上實務問題之回顧—兼論公、私法契約之區別,收錄於:同作者,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155-190。
林明昕,「公法上不當得利」之體系思考,收錄於:同作者,公法學的開拓線 —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233-254。
林明昕,行政機關如何向人民請求返還公法上不當得利—以因授益處分所造成之給付行不當得利為中心,收錄於:同作者,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255-290。
林明昕,論地方自治機關間行政爭訟之可能性及其進行程序—以德國法之比較為中心,收錄於:同作者,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439-468。
林錫堯,建構完整的國家賠償責任體系─從立法觀點探討國家賠償責任類型,收錄於: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台灣行政法學會兩岸暨東亞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1-66。
林錫堯,公法上不當得利法理試探,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下)-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頁267-286。
翁岳生,行政法與國家賠償法,收錄於:同作者,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1994年,頁155-214。
許宗力,雙方行政行為-以非正式協商、協定與行政契約為中心,收錄於: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頁255-294。
陳新民,憲法財產權保障之體系與公益徵收之概念,收錄於: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冊),2002年7月,頁286-354。
陳新民,法治國家概念的誕生-論德國十九世紀法治國家概念的起源,收錄於:同作者,法治國家論,2001年,頁1以下。
陳新民,國家的法治主義-英國的「法治(The Rule of Law)與德國法治國之概念比較」,收錄於:同作者,法治國家論,2001年,頁39以下。
陳新民,德國行政法學的先驅者-德國十九世紀行政法學的發展,收錄於: 同作者,法治國家論,2001年,頁121以下。
陳新民,公共利益的概念,收錄於:同作者,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1999年,頁129-181。
陳愛娥,新世紀的國家賠償法制─台灣國家賠償法的修法方向與檢討,收錄於: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台灣行政法學會兩岸暨東亞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187-216。
陳愛娥,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中財產權概念之演變,收錄於:劉孔中卅李建良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1998年6月,頁393-420。
程明修,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在國家責任體系中的地位,收錄於: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台灣行政法學會兩岸暨東亞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143-186。
廖元豪,災害救助與現代型損失補償-憲法與政策層次之檢討, 收錄於:損失補償、行政程 序法—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頁190-217。
蔡宗珍,既成道路之徵收補償問題,收錄於:林明鏘卅葛克昌主編,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一),2003年3月,頁163-186。
蔡茂寅,行政契約相關問題之研究-以公、私法契約的判準為中心,收錄於: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 ,2002年,頁295-324。
賴恆盈,傳統行政法學理論之特質與課題,收錄於:同作者,行政法律關係論之研究-行政法學方法論評析,2003年,頁19-78。

三、期刊論文
王服清,德國行政法上損失補償與損害賠償之劃分與競合問題,收錄於: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15期,2008年10月,頁85-172。
江嘉琪,行政行為導論,月旦法學教室,第37期,2005年1月,頁47-55。
李建良,行政法律關係序說,月旦法學教室,第30期,2004年6月,頁44-55。
李建良,論行政法上之意思表示,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0期,2002年6月,頁25-66。
李建良,無效行政處分與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月旦法學雜誌,第70期, 2001年3月,頁22-23。
李建良,依法行政原則-法律優位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8期,2006年10月,頁37-44。
李建良,依法行政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9期,2006年11月,頁45-54。
林明昕,公法上不當得利之研究—以行政程序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為中心,輔仁法學,第35期,2008年6月,頁1-68。
林明鏘,評論「三軍委製協議書」,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3期,2000年8月,頁113-121。
孫迺翊,社會救助制度中受救助者的人性尊嚴保障-一個憲政國家興起前後的比較觀察,月旦法學雜誌,第136期,2006年9月,頁65-87。
秦季芳,法律規範競合關係的再思考,玄奘法律學報,第三期,2005年6月,頁65-100。
陳忠五,論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保護客體,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6卷第3期,2007年9月,頁51-254。
陳清秀,特許合約與公權力之行使,月旦法學雜誌,第34期,1998年3月,頁52-60。
陳愛娥,自由、 平等、博愛: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交互作用,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6卷第2期,1997年1月,頁121-141。
程明修,論行政機關對人民之公法上(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以最高行政法院九七年判字第○○三○二號判決為開端,台灣法學雜誌,121期,2009年2月,頁195-202。
程明修,公私協力契約相對人之選任爭議—以最高行政法院95年度判字第1239號判決(ETC)案之若干爭點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頁28-37。
程明修,民主國原則(一),月旦法學教室,第18期,2004年4月,頁63-72。
葛克昌,公法返還請求權─2006年2月台灣最高行政法院決議評釋,月旦財經法雜誌,第8期,2007年3月,頁135-166。
詹鎮榮,行政機關之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法學講座,第23期,2003 年11月,頁54-63。
劉幸義,法律規範之結構及其關聯性,中興法學,第22期,1986年3月,頁1-46。
蔡宗珍,撤銷違法行政處分之限制—信賴保護之主張及其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63 期,頁85-89。
劉昭辰,給付之概念,月旦法學教室,第18期,2004年4月,頁73-82。
劉昭辰,三人給付關係之不當得利,月旦法學教室,第22期,2004年8月,頁54-63。
劉昭辰,非給付型不當得利(上),月旦法學教室,第24期,2004年10月,頁59-68。
劉昭辰,非給付型不當得利(下),月旦法學教室,第26期,2004年12月,頁63-72。
劉昭辰,利益返還範圍,月旦法學教室,第28期,2005年2月,頁52-61。
劉建宏,行政主體向人民請求返還公法上不當得利之法律途徑,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4期,2004年11月,頁37-54。
劉淑範,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之基本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72期,2002 年12月,頁1-63。
蕭文生,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之實現—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二年度判字第六二○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19期,2005年4月,頁191-201。

四、研討會論文

李建良,論社會給付立法的違憲審查基準:社會國原則實踐難題
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2008年9月5日。
張桐銳,既成道路認定之法律救濟問題,「2008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系列之二,2008年11月,頁1-34。

五、學位論文

王歧正, 行政訴訟法上訴訟類型之選擇-以稅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吳秦雯,行政契約之效力與履行-以法國制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陳弘仁,公法上危險責任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翁瑞麟,形成公用地役關係既成道路之損失補償救濟-以行政法院判決為中心,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士洲,稅法對私法的承接與調整,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魏虎嶺,公法上不當得利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六、政府出版品
司法院公報,第50卷第9期,2008年9月。
司法周刊 ,第 844 期,2001年12月。



貳、德文
Baldus, Manfred/Grzeszick, Bernd/Wienhues, Sigrid: Staatshaftungsrecht—Das Recht der öffentlichen, 2005.
Detterbeck, Steffen/Windthorst, Kay/Sproll, Hans-Dieter: Staatshaftungsrecht, 2000.
Maurer, Hartmut: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16. Aufl., 2006.
Medicus, Dieter: Grundwissen zum Bürgerlichen Recht, 3. Aufl., 199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江嘉琪,行政行為導論,月旦法學教室,第37期,2005年1月,頁47-55。
2. 江嘉琪,行政行為導論,月旦法學教室,第37期,2005年1月,頁47-55。
3. 李建良,行政法律關係序說,月旦法學教室,第30期,2004年6月,頁44-55。
4. 李建良,行政法律關係序說,月旦法學教室,第30期,2004年6月,頁44-55。
5. 李建良,無效行政處分與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月旦法學雜誌,第70期, 2001年3月,頁22-23。
6. 李建良,無效行政處分與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月旦法學雜誌,第70期, 2001年3月,頁22-23。
7. 李建良,依法行政原則-法律優位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8期,2006年10月,頁37-44。
8. 李建良,依法行政原則-法律優位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8期,2006年10月,頁37-44。
9. 李建良,依法行政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9期,2006年11月,頁45-54。
10. 李建良,依法行政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9期,2006年11月,頁45-54。
11. 林明昕,公法上不當得利之研究—以行政程序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為中心,輔仁法學,第35期,2008年6月,頁1-68。
12. 林明昕,公法上不當得利之研究—以行政程序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為中心,輔仁法學,第35期,2008年6月,頁1-68。
13. 孫迺翊,社會救助制度中受救助者的人性尊嚴保障-一個憲政國家興起前後的比較觀察,月旦法學雜誌,第136期,2006年9月,頁65-87。
14. 孫迺翊,社會救助制度中受救助者的人性尊嚴保障-一個憲政國家興起前後的比較觀察,月旦法學雜誌,第136期,2006年9月,頁65-87。
15. 秦季芳,法律規範競合關係的再思考,玄奘法律學報,第三期,2005年6月,頁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