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45.223) 您好!臺灣時間:2023/05/29 00: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克弘
研究生(外文):Ke-hung Chang
論文名稱:立即上工計畫之執行過程評估—以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Process Evaluation of The Program of Getting to Work Immediately — Case Study of the Employment Services Center in Taichung, Chonghua and Nantou Regions
指導教授:藍科正藍科正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e-Jeng L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勞工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1
中文關鍵詞:立即上工計畫就服中心就服站
外文關鍵詞:Employment ServicesThe Program of Getting to Work Immediatel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4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要
2008年金融風暴襲捲全球經濟市場,造成就業機會大量萎縮,失業人口急遽增加。為紓緩日益嚴重的失業問題,由政府部門推動的立即上工計畫,期能鼓勵雇主釋放職缺僱用失業者。為瞭解計畫執行過程以及政策面、實務面需要改善之處,本文從人員執行意願與資源需求、尋找雇主參與、尋找適用對象參與及計畫查核等四個面向加以深入探討。
本文採用深度訪談法,主要以實際執行計畫人員21位為研究對象,包括就服中心人員3人、就服站站長6人及站級執行人員12人。主要發現如下:
在人員執行意願與資源需求方面,因執行人力未增加且業務量膨脹迅速,造成業務排擠與人員超時加班現象,但計畫已成為各方關注焦點,在各級單位主管高度重視與陸續投入資源、人力下,人員執行之意願呈現積極而正面。
在尋找雇主參與計畫方面,執行單位首度嘗試結合民間資源擴展“面”的傳播方式,成功的找到雇主參與計畫;但雇主僅獲知訊息卻未能全盤瞭解相關規定及操作流程,導致申請及進用流程上之瑕疵與爭議。
在尋找適用對象參與計畫方面,失業人口雖逼近63萬人,但是所開發出來的工作職缺,經過2個月的求才有效期間公告,仍然無法覓得適當之求職人,形成很多人失業同時也有很多職缺無法補實現象。
在計畫查核方面,部分申請單位未依照作業流程申請及進用失業者,勞動條件也未符合勞動基準法規定之最低門檻。在執行的策略上,屬流程問題者採從寬認定;至低於法規基準之勞動條件,則由雇主改善之日起算其補助經費期間。

關鍵詞:立即上工計畫、就服中心、就服站
Process Evaluation of The Program of Getting to Work
Immediately — Case Study of the Employment Services
Center in Taichung, Chonghua and Nantou Regions
Abstract
Ke Hung Chang
In 2008,the financial tsunami hit the global economics,it also fiercely reduced the working opportunities and made the unemployment increase instantly. To ease up the going-worse unemployment problem,the Program of Getting to Work Immediately adopted by the government is expected to encourage the employers to release working opportunities to hire the unemployed. To understand the executive process of the plan and the to-be-improved part in policy and in practice, this article does research on the executives’willingness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resources, the employer participating seeking, the proper employee participating seeking and plan checking.
This article uses deep-interview method by interviewing 21 persons, including 3 Employment Services Center crews, 6 Employment Services Station chiefs and 12 station level executives.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xecutives’willingness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resources,because the number of executive isn’t increased and the business expends instantly, the business is edged out and crews work overtime. However, when the plan has become the focus with highly concern from all ranks of the unit chiefs and increasing investments in the resources, the attitude and willingness of the crews are positive and aggressive.
Concerning seeking employers to participate the plan, the executive unit tries to combine non-governmental resources to promote employers to participate. However, the employers don’t fully understand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which leads to some flaws and disputes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and employment.
In the aspect of seeking proper unemployed, some mismatches cannot be overcome such that phenomena of many unemployed and bunch vacancies prevail.
As for the plan checking, some firnns do not follow the procedure of application when hiring the unemployed do not meet the minimum requirement of the Labor Standards Act. The executires are lenient on the procedure problems but approve the subsidy only after the minimum wage has been adopted.


Keywords: The Program of Getting to Work Immediately ,Employment Services
Center,Employment Services Station
目 錄
中文摘要…………………………………………………………………………………… v
英文摘要……………………………………………………………………………………vi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流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政策與方案執行評估之概念及演進…………………………………… 13
第二節 國內外薪資補助方案之執行過程……………………………………… 19
第三節 立即上工計畫現況……………………………………………………… 29
第四節 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執行立即上工計畫操作流程…………………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6
第三節 訪談調查過程…………………………………………………………… 6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63
第四章 深度訪談資料分析
第一節 執行意願與資源需求分析……………………………………………… 65
第二節 尋找雇主參與計畫之作法分析………………………………………… 71
第三節 尋找適用對象參與計畫之作法分析…………………………………… 78
第四節 辦理計畫查核之作法分析……………………………………………… 84
第五節 小結……………………………………………………………………… 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102
參考文獻 …………………………………………………………………………………109
附錄一 立即上工計畫……………………………………………………………………113
附錄二 立即上工補助作業要點…………………………………………………………119
附錄三 立即上工計畫查核作業注意事項………………………………………………123
附錄四 執行立即上工計畫人員訪談大綱………………………………………………129
附錄五 執行立即上工計畫人員訪談紀錄………………………………………………131
























圖目錄
圖1-3-1 研究流程……………………………………………………………………… 11
圖2-2-1 我國僱用獎助方案操作流程………………………………………………… 27
圖2-3-1 立即上工計畫執行流程圖…………………………………………………… 36
圖2-4-1 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組織編制…………………………………………… 41
圖2-4-2 中彰投區就服中心立即上工計畫受理及核定流程………………………… 44
圖2-4-3 中彰投區就服中心立即上工計畫經費請領流程…………………………… 47
圖3-1-1 研究架構……………………………………………………………………… 56


















表目錄
表1-1-1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勞動力與失業率…………………………… 2
表1-1-2 立即上工計畫與永續就業、多元就業、公共服務擴大就業方案之比較… 5
表2-3-1 立即上工計畫歷次修訂前後比較表………………………………………… 30
表2-3-2 立即上工計畫各公立就業服務中心績效目標分配表……………………… 38
表2-4-1 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各就業服務站執行立即上工計畫績效分配表…… 43
表2-4-2 立即上工計畫操作模式不同之優缺點比較………………………………… 45
表3-2-1 流程規劃及計畫執行單位人員訪談編號一覽表…………………………… 58
表3-2-2 各就業服務站站長訪談編號一覽表………………………………………… 59
表3-2-3 各就業服務站實際執行計畫人員訪談編號一覽表………………………… 60
表3-2-4 訪談對象之性別……………………………………………………………… 61
表3-2-5 訪談對象之年齡……………………………………………………………… 62
表3-2-6 訪談對象之就業服務與現職工作年資……………………………………… 6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111人力銀行網站資料,http://www.1111.com.tw/zone/pr/heading.asp?autono=1907。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市:巨流。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資料,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7144&ctNode=3246。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2008)《協助就業計畫推動小組會議紀錄》,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中彰投就服中心(2008)《推動立即上工計畫協調會議紀錄》,
台中市:中彰投區就服中心。
李碧涵(2001)<全球化與勞動體制的新發展>,《生活/社會新視界:理論與實踐的對
話》學術研討會,台北市:輔仁大學濟時樓九樓國際會議廳,民國90年11月2
日至3日,8。
李允傑、丘昌泰(2007)《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縣:空大。
李允傑、張其�琚B王方、郭振昌、吳俊明(2005)《職業訓練與就業安全》,台北縣:空
大。
李健鴻(2003)<積極性勞動市場政策的發展與趨勢>,《就業安全半年刊》,2(1),16-20。
李健鴻(2006)<僱用獎助方案的診斷與分析>,《就業安全半年刊》,2(2),34-39。
吳定編著(2003)《公共政策》,台北縣:空大。
吳定編著(2004)《公共政策辭典》,台北市:五南。
林水波、張世賢(2001)《公共政策》,台北市:五南。
林淑媛(2007)<僱用獎助政策成效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論文,台中市。
高迪理譯(1999)《服務方案之設計與管理》,台北市:揚智。
張英陣、魏希聖、鄭怡世(2005)《方案評估》,台北市:洪葉。
張志銘(2003)<失業勞工就業保險與社會福利制度銜接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經建會
郭振昌(2001)<弱勢族群就業促進新猷:英國新協定計畫簡介>,《勞工之友雜誌》,593,22-24。
楊國樞等編(199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上冊)》,台北市:東華。
詹火生、林昭禎(2003)<救急也要救窮-兩百億公共服務擴大就業方案總體檢>,《國家政策論壇》,4(2)。
劉宜君、林昭吟、辛炳隆(2008)<我國促進就業措施評估機制之探討-政策德菲法之應用>,《臺大社工學刊》,18,43-88。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
藍科正、馬財專、周玟琪(2007)《95年青年職場體驗計畫執行效益評估》,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藍科正、馬財專、周玟琪、高立箴(2008)《96年青年職場體驗計畫執行效益評估》,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二、英文部分
Dunn,William N.(2004)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Emil,J.P.and G.C.Raymond(1996)Program Evaluation Methods and Case Studies,fifth edition,Prentice Hall.
Guba,E.G.and Y.S.Lincoln(1989)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Newbury Park,CA:Sage.
Posovac,E.J. and R.G.Carey (1997)Program Evaluation:Methods and Case Studies.5th Edn.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Hall.
Rossi,P.H. and H.E. Freeman(1997)Evaluation:A Systematic Apporach,Beverly Hill, CA:Sage Publication.
Rossi,Lipsey and H.E. Freeman(2004)Evaluation:A Systematic Apporach,7th Ed.Thousand Oaks,CA:Sage.
Weiss,C.H.(1998)Evaluation:Methods for Studying Programs and Policies,2nd Edn. 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Hal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