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6: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金儒農
研究生(外文):Ju-non Chin
論文名稱:九○年代台灣都市小說中的空間敘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patial Narrative of Taiwan Urban Novel in 90''s
指導教授:江寶釵江寶釵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ao-chai Ch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台灣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9
中文關鍵詞:資本秩序空間都市小說九○年代記憶符碼死亡書寫
外文關鍵詞:death writing90''sspacecapital ordermemorial symbolurban nove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4
  • 點閱點閱:371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2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論文以九○年代的都市小說為研究對象,嘗試總結都市文學在八○年代的表現與典範的確立,耙梳出屬於當時的文本特徵,作為九○年代的前置背景,進而與接下來的時代與文學產生對話。並從空間理論著手,討論九○年代都市的特徵與形象,進而在文本中找尋線索,以理解當時人們如何看待城市,並且在文本與城市間找到一個互動的基準,期使能看出文本的空間敘事特色並探觸到其形象建立的決定性因素,並找出空間在文本中出現的意義與位置。

在資本主義席捲全球的時代,都市逐漸服膺於金錢的邏輯之下,透過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解析資本主義如何成為宗教性的存在之後,討論資本主義於都市小說中出現的形式與其駕馭的邏輯為何,大致可以看出在資本主義統御之下,人類與社會產生了異化,而都市也變得平板與空洞;是故,本論文之後追索了記憶與都市的關係,從而發現了記憶與歷史在都市中的存在不再是歷時性的,而是以空間形象出現在小說之中;進而才能理解,在人與歷史、時間的斷裂後,都市小說對於死亡的好奇、探問、觀測,都是為了找尋出屬於都市中人們的立身之處。

而最後,本論文發現九○年代的都市小說與過去的都市小說不同,不再把都市視為「惡」的存在,人們也早已喪失了可供回歸的「原鄉」,取而代之的是人們發現無法自外於都市,卻又感受到都市與自我的扞格斷裂,這也成為當代都市人的生存命題。
Trying to conclude the performance and paradigm the urban novels set up in the 80''s and figuring out the features of texts, which are considered as fundamental background of the urban novels in the 90''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urban novels in the 90''s an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imes and literature. To understand how people perceive cities at that time, this study applies the spatial theory to discuss the features and images of the cities in the 90''s, and searches for clues in the texts. Moreover, to figure out the location and meaning of space in the texts, this study tries to find out a platfor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exts and cities, attempting to percei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rration of space and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how the images set up.

In an era of global Capitalism, cities are gradually under the control of money.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how Capitalism became a religious being in Weber''s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which discusses the forms of capitalism and how it performs in the urban novels, we can roughly understand that people were alienated from the society and cities became inflexible and boring. Thus,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ories and cities, this study finds out that the appearance of memories and history in cities are not diachronic but as an appearance of spatial images. Through such understanding, we can know that the curiosity, inquiry, and observation of death in the urban novels are to find out a ground that belongs to people in the cities after the alienation among human beings, history and time.

Finally, 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the urban novels in the 90''s, in which not considering cities as an “evil” being,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in the past. Instead, losing their hometown, people feel alienated from cities while realizing that they are unable to live without cities, which becomes the living motif of modern urban citizen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疇……………………………………………5
第三節 理論回顧與研究方法………………………………7
第四節 研究概況……………………………………………15
第五節 論文架構說明………………………………………22
第二章 空間敘事與資本秩序……………………………………25
第一節 資本主義秩序的建立………………………………26
第二節 商品化的後工業都市………………………………31
第三節 通俗空間中的複調語言……………………………38
第四節 全球化與都市藩籬解消……………………………43
第三章 空間敘事與記憶符碼……………………………………51
第一節 記憶與空間的溝紋…………………………………52
第二節 時間的可逆與不可逆………………………………60
第三節 歷史的存有與書寫…………………………………68
第四章 空間敘事與死亡獨白………………………………………77
第一節 悼亡者的追悔………………………………………78
第二節 即死者的死亡預演…………………………………86
第三節 運屍人的死亡穿梭…………………………………93
第五章 結論:回顧與展望…………………………………………101

參考書目…………………………………………………………105


表圖目次

表:
表一:空間分析架構……………………………………………10
表二:都市文學選輯選文一覽…………………………………16

圖:
圖一:文本分析架構示意圖……………………………………14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刁筱華譯,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2000.11。
王文斌譯,索雅(Edward W. Soja)著,《後現代地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06,頁24-25、33-35。
王永年譯,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著,《波赫士全集I》。台北:商務印書,2002.02。
王旭等譯,Joel Kotkin著,《全球城市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05。
王志弘、余佳玲與方淑惠譯,Crang, Mike著,《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03。
、張華蓀與王玥民譯,Soja, Edward W.著,《第三空間》。台北:桂冠,2004.04。
、張華蓀、宋郁玲與陳毅峰譯,Richard Peet著,《現代地理思想》。台北:群學,2005.04。
譯,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1995.03。
平路,《百齡箋》。台北:聯合文學,1998.03。
,《禁書啟示錄》。台北:麥田,1997.05。
田中純,《都市表象分析Ⅰ》。東京:INAX,2000.04。
田禾譯,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現代性的後果》。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01。
白春仁、顧亞玲等譯,巴赫汀(M. M. Bakhtin)著,《詩學與訪談》。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06。
成英姝,《公主徹夜未眠》。台北:聯合文學,1994.10。
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1997.05,頁83。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1994.06。
朱天文,《荒人手記》。台北:時報,1994.11。
朱少麟,《傷心咖啡店之歌》。台北:九歌,1996.10。
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06。
吳繼文,《天河撩亂》。台北:時報,1998.10。
李小科、王全瑞、楊永霞與高莎譯,Michael J. Dear,《後現代都市狀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
李永熾譯,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著,《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一人》。台北:時報,1993.04,
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台北:麥田,1997.09。
李鈞等譯,索雅(Edward W. Soja)著,《後大都市—城市和區域的批判性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
林志明譯,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物體系》。台北:時報,1997.06。
林俊穎,《天人五衰》。台北:千禧文化,2000.11。
林祐聖、葉欣怡譯,Don Slater著,《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弘智,2003.09。
林燿德,《大東區》。台北:聯合文學,1995.06,頁20-21。
,《甜蜜買賣》。台北:業強,1989.08。
洪凌譯,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1998.06。
洪蘭譯,Jaap Goudsmit著,《尋找第一個愛滋病毒》。台北:遠流,2000.02。
紀大偉,《膜》。台北:聯經,1996.03。
,《戀物癖》。台北:時報,1998.10。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03。
,《像一盒巧克力》。台北:印刻,2005.10。
唐諾,〈關於《巫言》〉,《巫言》。台北:印刻,2007.12。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3.03。
康樂、簡惠美譯,韋伯(Max Weber)著,《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遠流,2007.01。
張大春,《四喜憂國》。台北:遠流,1996.04。
,《沒人寫信給上校》。台北:聯合文學,1994.09。
張旭東、魏文生譯,班雅明(Walter Banjamin)著,《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2002.06。
張京媛,《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前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01。
張國立,〈林經理的二媽策略〉,《都市男女兵法》。台北:遠流,1991.05。
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6.08。
陬a玲譯,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季刊,1996.01。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04。
陳俊輝,《海德格論存有與死亡》。台北:學生書局,1994.10。
陳國偉,《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台北:五南,2007.01。
陳學明,《文化工業》。台北:揚智,1996.09。
黃凡,《曼娜舞蹈教室》。台北:聯經,1987.07。
黃丘隆譯,盧卡奇(Georg Luk’acs)著,《歷史與階級意識—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台北:結構群,1989.12。
黃東煬、陳立譯,Rolen Palan著,《全球政治經濟學:當代的理論》。台北:韋伯文化,2006.01。
黃煜文譯,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程式》。台北:麥田,2003.07。
董立河譯,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05。
顧仁明譯,齊美爾(Georg Simmel)著,《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台北:聯經,2001.04。
劉暉譯,布迪厄(Bourdieu, Pierre)著,《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03。
潘桂成譯,段義孚(Yi-Fu Tuan)著,《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03。
蔣勳,《島嶼獨白》。台北:聯合文學,1997.01。
,《情不自禁》。台北:聯合文學,2000.02。
,《寫給Ly’s M-1999》。台北:聯合文學,2000.02。
鄭明俐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1995.11。
鄭陸霖、吳泉源譯,Fred Block著,《後工業機會:一個批判性的經濟社會學論述》。台北:群學,2004.07。
駱以軍,《月球姓氏》。台北:聯合文學,2000.11。
,《降生十二星座》。台北:印刻,2005.02。
,《遣悲懷》。台北:麥田,2001.11。
顧嘉琛譯,Maurice Blanchot著,《文學空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1。

二、期刊

朱偉玨譯,厚東洋輔著,〈後現代化與全球化〉,《社會科學》,第12期,2007,頁56-63。
洪朝輝,〈全球化—跨世紀的顯學〉,《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8期,2000.08,頁73-83。
張進,〈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的思想內涵和基本特徵〉,《文史哲》,五月號,2001,頁24-32。
張瑞芬,〈一枝花話•話一枝花:論張愛玲、胡蘭成與朱天文〉,《印刻文學生活誌》,7月號,2004,頁107-119。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第178期,1999.08,頁162-173。

三、論文

王瓊涓,〈瀕臨邊境的可逆之旅—九○年代以降台灣現代小說的死亡書寫〉,碩士論文,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6。
李建民,〈八○年代台灣小說中的都市意象∼以台北為例〉,碩士論文,市北師應用語言文學所,2000。
胡龍隆,〈台灣八○年代都市小說的生活情境與批判語調〉,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
陳婷玉、徐美苓,〈愛滋病的死亡建構〉,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2001.07。
陳頌聖,〈媒體產業與都市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2000。
彭榮邦,〈牽亡:惦念世界的安置與撫慰〉,碩士論文,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2000.07。
曾旭正,〈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之研究〉,博士論文,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1994。
蕭義玲,〈臺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象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8。
羅於陵,〈眷村:空間意義的賦予和再界定〉,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1。

四、文獻

台灣省戶口普查處,《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第2卷,第1冊,1959。

五、報紙

孫瑋芒,〈愛與死的異質風景〉,《聯合報》,1998.12.07,讀書人版。

六、網路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http://hospital.kingnet.com.tw/sex/sex_3-16.html,2008.04.12。
徐國文,〈變異身體與家國書寫的互文:《天河撩亂》的酷兒敘事〉,《文化研究月報》,http://www.cc.ncu.edu.tw/~csa/journal/57/journal_park438.htm#b6,2006.04.14。
教育部國語辭典,http://140.111.34.46/dict/,2007.11.11。
陳光興,〈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http://intermargins.net/Column/chen_kuanghsing13.htm,2007.10.28。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2007.11.13。

貳、西文部分

(I)Books

David Harvey,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3.
,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C. Wright Mills,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E. C.Relph ,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1976.

(II)Periodicals

M. Gottdiener, ”A Marx for Our Time: Henri Lefebv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Sociological Theory, 11:1, 1993, p. 13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