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7 08: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志勳
研究生(外文):Lin, Chih-Hsun
論文名稱:以關聯理論探究《殺夫》英譯本之文化翻譯問題
論文名稱(外文):The application of relevance theory to study cultural translation problems of The Butcher's Wife
指導教授:藍月素藍月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an, Yue-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長榮大學
系所名稱:翻譯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翻譯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7
中文關鍵詞:文化翻譯關聯理論最佳關聯語境效果最小的處理能力
外文關鍵詞:cultural translationrelevance theoryoptimal relevancecontextual effectsleast processing effor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270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1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近年來由於各國的文化交流日益緊密,許多學術研究逐漸將文化研究納為研究的重心,以溝通為主的翻譯研究當然不可置身事外。翻譯研究過往強調語言層面的對等,較少有人考慮如何讓目標語讀者與原文達到最佳關聯;即如何讓讀者以最小的處理能力,獲取最大的語境效果,讓目標語讀者可以如同原文讀者一般,享受閱讀原文的樂趣;此議題也就是本研究的重點。
《殺夫》一書藉由大膽的議題與深刻的描寫,獲得聯合報中篇小說的首獎。書中描述的背景是民心淳樸的鹿港,當地人民所使用的語言、信奉的宗教、吟唱的民謠,都是書中特有的文化特色,譯者如何將這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意象傳遞給譯文讀者實屬不易。因此筆者運用強調達到最佳關聯的關聯理論作為此學術論文的理論架構,以探討《殺夫》一書英譯本之人名稱謂、民間宗教習俗、台灣歌謠、台灣諺語以及咒罵語等文化翻譯問題。
當原文讀者與譯文讀者的文化背景有落差時,譯者為翻譯上述文化翻譯單位時,唯有對原文作適當的調整,並利用注釋、註解等翻譯策略,才能提供譯文讀者與原文最具有關聯性的語境。希望藉由此論文的研究結果能對文化翻譯研究有所貢獻。
Cultural interactions among nations increase in recent years. Numerous academic studies have centered on cultural studies; communication oriented translation field makes no exception. Previous translation studies overemphasizes equivalence at linguistic level instead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how to make target-readers reach optimal relevance with the source text; i.e. how to enable them to acquire greatest contextual effects in the translation with least processing efforts as source readers do. To review a translation in terms of its quality of facilitating target readers to build up optimal relevance with the source tex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The Butcher’s Wife along with daring issues and elaborate narration has won the novella prize of the United Daily News . Setting in Lukang with naïve natives, local discourse, religious beliefs and folk songs, the cultural images of The Butcher’s Wife are arduous for translators to translate for target-readers. Consequently, this thesis will apply relevance theory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analyze cultural translation problems such as polite appellations, folk religious beliefs, Taiwanese folk songs, Taiwanese old sayings and cusswords of The Butcher’s Wife.
When cultural gaps exist between source-readers and target-readers, translators must apply adequate adjustments, like annotations, footnotes, explanatory notes to provide relevant contextual effects of the source texts at all costs to target reader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translation. It is hoped the result of this thesis can contribute to the translation of folk cultural terms.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論文目錄……………………………………………………………………………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7
第三節 李昂及《殺夫》簡介…………………………………………………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5
第一節 《殺夫》文獻回顧…………………………………………………15
第二節 關聯理論……………………………………………………………19
第三章 以關聯理論探討人名稱謂、民間習俗及信仰之翻譯…………………33
第一節 人名稱謂之翻譯……………………………………………………33
第二節 民間習俗與宗教信仰之翻譯………………………………………40
第四章 以關聯理論探討台灣歌謠、諺語、咒罵語之翻譯……………………52
第一節 台灣民間歌謠之翻譯………………………………………………52
第二節 台語文字及台諺之翻譯……………………………………………58
第三節 咒罵語之翻譯………………………………………………………66
第五章 結論………………………………………………………………………72
參考文獻……………………………………………………………………………76
網路資料……………………………………………………………………………84
附錄1………………………………………………………………………………85
附錄2………………………………………………………………………………8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儷蓉(2003)《台灣鄉土小說翻譯-論黃春明與王禎和作品之可譯性及其英譯之等效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德威(1997)<性,醜聞,與美學政治-李昂的情慾小說>。載於李昂(主編),《北港香爐人人插》。台北市:麥田。
古添洪(1986)<讀李昂「殺夫」-譎詭、對等、 與婦女問題>。《中外文學》(台北),14卷10期,41~49。
朱瑾(1987年3月30日)<《殺夫》的英譯.出版與書評>。聯合報,8版。
呂正惠(1988)<性與現代社會-李昂小說中的「性」主題>。《台北評論》(台北),3期。
李果(2005)<論李昂女性意識嬗變>。《世界華文文學論壇》(江蘇省),第一期,22~26。
李倩(2005)<李昂、張系國作品的文化意蘊及特色>。《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瀋陽市),第29期,129~131。
李昂(1983)《殺夫》。台北:聯經 。
李赫(民80)《台灣的智慧》。台北縣: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李赫(2001)《台灣諺語的智慧(七)》。台北縣: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李赫(1992)《臺語的趣味》。台北縣: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李淑娟(2003)《諺語精選》,李淑娟譯。台北縣: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吳錫德(2002)《世界文學》。台北市:麥田。
吳天曙(1932)《翻譯論》。上海市:上海光華書局。
吳婉茹(1993)《八十年代臺灣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瀛濤(民89)《臺灣民俗》。台北市:眾文圖書。
邱貴梅(1996)<論李昂《殺夫》的女性意識覺醒>。《台南師範學生學刊》(台南市),第十七期,59~71。
林文平(民89)《台灣歇後語》。台北縣: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林茂賢(民88)《台灣民俗記事》。台北市:萬卷樓。
林熒嬌(2003)<The Dark Persephone Myth in Li Ang’s The Butcher’s Wife>。《淡江評論》,第三十四期,95~111。
林靜茉(1995)<婦人真的殺夫了嗎?-解構李昂《殺夫》中的女性主義>。《文學台灣》,第十五期,272~282。
周兆祥(1986)<翻譯的準則與目標>。《聯合文學》,第8期,112~121。
周慶華(2006)《語用符號學》。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洪珊慧(1998)《性.女性.人性-李昂小說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金榮哲(2008)<從《花季》與《殺夫》論李昂小說的內在價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十三期,223~232。
胡雲(1984)<《殺夫》有違常理-讀《殺夫》>。《新書月刊》,第四期,34~35。
孫藝風(2003)<翻譯距離與視角轉換>。載於劉靖之(主編),《翻譯新焦點》(73~112)。香港:商務印書局。
馬來欣、胡友鳴(民90)《台灣文化》。台北市:洪葉文化。
莫昭平(1988年1月16日)<台灣作家的一張「國際牌」,《殺夫》在世界出版
界掀起外語版風潮>。中國時報。
范文美(2000)《翻譯在思-可譯與不可譯之間》。台北市,書林。
姜義鎮(1994)《台灣的民間信仰》。台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姜義鎮(1995)《台灣的鄉土神明》。台北市:臺原出版社。
陳家倩(2004)《從《黑色追緝令》探討粗話的電影字幕中譯》。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淑純(1996)<《殺夫》、《暗夜》與《迷園》中的女性身體論述>。《文學台灣》(高雄),第十九期,128~145。
曹銘宗(民85)《什錦台灣話》。台北市:聯經。
張系國(1984)<小論《殺夫》>。新書月刊,第十二期,30~31。
鹿港人(1984)<談對《殺夫》的幾個誤解>。新書月刊,第四期,76~77。
莊園(2007)<論台灣女性主義作家李昂>。《晉陽學刊》(山西省),第2期,119~123。
許淵沖(1998)《文學翻譯談》。台北市:書林出版社。
莫德昌(1993)<泛論音樂資料的漢譯英>。載於劉靖之(主編),《翻譯新論集》(236~241)。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黃文博(1997)《台灣民間信仰與儀式》。台北市: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美惠(1987年1月12日)。<西方人讀《殺夫》,這麼看!譯做《屠夫之妻》,興趣在「妻」不在「殺」>。民生報,9版。
凱華(2003)《諺語精選》。台北縣: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謝天振(2000)<文化意象的翻譯>。載於范文美(主編),《翻譯在思-可譯與不可譯之間》(199~216)。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董忠司、城淑賢、張屏生(2001)《臺灣閩南語辭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溫惠雄(民91)《台灣人智慧歇後語》。台北市:宏欣文化。
戴寶村、王山寺萍(民93)。《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台北市:玉山社。
董忠司、城淑賢、張屏生(2001)《臺灣閩南語辭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齊邦媛(1985)<閨怨之外-以實力論台灣女作家>。《聯合文學》,第5期,6~19。
鄭志明(2001)《台灣神明的由來》。台北市:中華大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靖之(2003)《翻譯新焦點》。香港:商務印書局。
劉宓慶(1999)《當代翻譯理論》。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劉還月(1994)《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靈媒卷》。台北市:臺原出版社。
劉開鈴(1991)<瑪莉雉瑪,芭「如此長信」與李昂「殺夫」書中的女人>。《成功大學學報》,第二十六卷,25~36。
臧汀生(1995)《臺灣閩南語歌謠研究》。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局。
蔡英俊(1987)<女性家的兩種典型及其困境-試論李昂與廖輝英的小說>。《文星》,第一百一十期,96~101。
賴盈銓(2002)<論普拉托諾夫作品的不可譯>。載於吳錫德(主編),《世界文學》No.2(111~120)。台北市:麥田。
羅選民(1999)<文學翻譯中的含混與消解>。載於范文美(主編),《翻譯在思-可譯與不可譯之間》(143~160)。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應鳳凰(2004)<台灣文學研究在美國>。《台灣文學評論》,第4卷第2期,150~161。
顏利真(2000)《從鹿港到北港:解嚴前後李昂小說研究(1983-1997)》。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顏雅卉(2002)《翻譯造成的文化傳播問題》。私立輔仁大學德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ustin, J.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Baker, M & Saldanha, G.. (1998).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USA&Canada: Routledge.
Bach, K. and R. M. Harnish. (1979).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nd Speech Act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Baker, M. (2001).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UK: Routledge.
Bassnett, S. (1991).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assnett, S & Lefevere, A. (1990).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
Wellington House.
Blakemore, D. (2002).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minem. (2000). The Marshall Mathers LP. USA: Aftermath.
Goldblatt, H. & Yeung E. (1986). The Butcher’s Wife. San Francisco: North Point
Press.
Gutt, E.-A. (1998). Pragma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Some Relevance-Theory
Observations. In Hickey, L. (ed.)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pp.41- 53).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Gutt, E.-A. (1991, 2000).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Oxford:
Blackwell.
Gutt, E.-A. (2006). Aspect of “Culture Literacy” Relevant to Bible Translation.
Journal of Translation, 2(1), 1-16.
GRICE, H. P. (1989).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Syntax and Semantics ( Cole, P. &
Morgan, J. L., ed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ermans, T. (1999). Translation in Systems. Manchester: St. Jerome.
House, J.(1981). A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Tubingen: Gunter Narr.
Huang Min & Wang Huijuan. (2006). Translation Idiom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levance Theory.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4(3), 45-50.
Katz, J. J. & Fodor, J. A. (1963). “The structure of a semantic theory.” Language 39,
170-210.
Liu Yan-fang. (2006). A Review Study of Relevance Theory and Translation.
US-China Foreign Lamguage, 4(11), 66-71.
Liu, Chiung-Wen & Zhang,Grace Qiao. (2006).Translation of Chinese Xiehoyu
(sayings)and Relevance Theory. Across Language and Cultures, Vol.7 , No.1,
49-76.
Munday, J.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London : Routledge.
Newmark, P.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U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Nida, E.A. (1993).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Nida, E.A. (2004).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Nord, C.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Snell-Homby, M. (2001).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equeiros, R. (2005). Effects of Pragmatic Interpretation on Translation. Lincom:
Munich.
Setton, R. (2005).Context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Vol.
38,374-389.
Sperber, D. & Wilson, D.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Blackwell.
Sperber, D. & Wilson, D. (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nd edn.
Oxford:Blackwell.
Searle, J.R. (1969). Speech Act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ipf, G. K. (1949). Human Behaviou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Press.




網路資料
維基線上百科全書。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5日,檢自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d-light_district。
劍橋高階英英線上字典。上網日期:2008年11月20日,檢自
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define.asp?key=76708&dict=CALD。
劍橋高階英英線上字典。上網日期:2008年11月20日,檢自
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define.asp?key=4367&dict=CALD。
劍橋高階英英線上字典。上網日期:2008年11月20日,檢自
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define.asp?key=12577&dict=CALD。
吳哲豪<鹿港傳統歌謠普渡歌 呈現昔日分區普渡盛況>。2008年11月15日,檢自http://www.old-taiwan.as2.net/008/2006/08/003.htm。
掬心(2003年8月22日)。淺析李昂之《殺夫》。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一百
六十三期。2008年11月20日取自:
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163.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