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刁仁國,《外國人入出境管理法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軍瑋、萬方合譯,Mary Fulbrook原著,《劍橋德國簡史》,台北:左岸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學術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
李震山,《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未列舉權為保障中心》,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
黃克先譯,Sassen, S.著,《客人?外人?遷移在歐洲(1800~)》,臺北:國立編譯館與巨流圖書公司,初版,2006年。
許宗力,《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10月。
劉進福,《論我國外事警察之外國人管理 ─ 與日本比較研究》,桃園:中央警官學校出版社,1993 年。
賴佳楓譯,Castles. Stephen, Miller. Mark J.著, 《移民—流離的年代》,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2008年。
營志宏,《美國移民法》,揚智文化事業,台北:2004。
顧淑馨譯,Saxenian. AnnaLee著, 《新世代科技冒險家—歸國創業家的網絡競爭力》,臺北:天下雜誌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2008年。
二)論文
李立宏,〈外國人永久居留與歸化制度之比較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洪千雅,〈德國移民政策之研究〉,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林孟楠,〈論外國人的國際遷徙自由〉,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卓茂桐,〈我國吸引外人投資移民策略之研究〉,成功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林嘉琪,〈臺灣資訊科技人才延攬政策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11月。吳佩諭,〈對於外國人基本人權給予尊重之研究-以我國法制為觀察重心〉,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律組碩士論文,2003 年。
吳宣諭,〈我國婚姻移民基本權之研究-以外籍配偶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陳雪慧,〈-看見台灣國族論述的新面貌-婚姻移民法令的歧視與排除〉,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游明珠,〈外籍勞工、配偶移居與海外流移的動態圖像;東南亞至台灣的流動途徑〉,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曾琦,〈家庭團聚權〉,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楊漪萍,〈在台外國人管理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蔡奇欽,〈外國人收容制度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鄭翔徽,〈外國專業人員移民我國選擇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賴宗福,「移民對宗主國及地主國之經濟效果分析」,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三)期刊、研討會論文、研究報告
刁仁國,〈論外國人入出國的權利〉,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7期,2004年12月10日。王秀鶯,〈移民基金業務〉,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出國地區:加拿大,2004年10月9日。
王健全, 許淑琴,〈新加坡、南韓與台灣人才培育及延攬政策之比較分析〉,全球台商e焦點,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第 73 期, 2007 年 3 月 14 日。
呂寶靜、蔡明璋、曾瑞鈴、潘淑滿、廖培珊,「人口政策白皮書及實施計畫之研究」子計畫三「我國移民人口政策研究及因應對策」期末報告(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民國2007年6月14日。
李念祖,〈移民身分與人權〉,「全球化與基本人權,政治學與公法學之對話」學術研討會 ,台灣大學政治系,2003年12月。
李雪莉,〈吸引世界一流人〉,天下雜誌,258期,2002年9月。
林友順,〈大馬及中國移民變身新加坡政經菁英〉,亞洲週刊,第877期,2007年。
章光明〈警察與人權-一條流動期間的界線〉,收錄於《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41期,2004年8月。吳學燕,《我國移民政策與輔導之探討》,婚姻移民—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問題及對策研討會,2004年12月。柯雨瑞,〈『2002年加拿大移民及難民保護法』對我國移民法制之啟發〉,國境警察學報,第3期,2004年12月10日。柯雨瑞,〈「2002年加拿大移民及難民保護法」之探討—兼論對我國移民法制之啟示〉,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學系《入出境及居留管理》論文集, 2004 年5月。柯雨瑞、曾琦,〈加拿大移民行政法庭組織及功能之研究—兼論對我國之啟示〉,國境警察學報,第5期,2006年6月。
張亞中,〈移民與基本權利:移民「政治參與權」的提出張〉,政治科學論叢,第20期,2004年6月。張漢宜,〈全球化指數排名,新加坡蟬聯第一,台灣第三十七〉. 天下雜誌,第386期,2007年12月。Availabl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754
曾嬿芬、吳介民,〈夾縫中的公民成員身分跨國化的政治〉,東吳大學《台灣社會學2006年會》論文集,2006年。
曾嬿芬,〈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世新大學《跨界流離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6月。曾嬿芬,〈引進低階外勞的國族政治:客工計畫的形成〉,台灣學刊,第32期,2004年6月。廖元豪,〈全球化趨勢中婚姻移民之人權保障-全球化、台灣新國族主義、人權論述的關係〉,收錄於《政府再造與憲政改革系列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2月21日。廖元豪,〈移民—基本人權的化外之民:檢視批判「移民無人權」的憲法論述與實務〉,收錄於世新大學《第三屆「跨界流離」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10月7日。蔡芬芳,〈德國語言政策──以索勃人為例〉,收錄於《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論文集,2002年。
蔡庭榕、李立宏,〈我國外國人永久居留制度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第4期,2005年12月。
謝立功,〈建立移入人口是量調節機制及入出國管理機制〉,收錄於《21世紀台灣移民政策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元月。
謝立功、柯雨瑞,〈入出國及移民法修正方向之探討—以外國人收容、救濟為核心〉,中央警察大學《國境執法與移民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6月。簡建章,〈入出國及移民法修正評釋〉,收錄於中央警察大學《第一屆「國境安全與人口移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12月。
藍科正、黃良志、張秋蘭,〈完善外籍專業人士來台工作及生活之相關配套措施〉,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年12月。
(四)文件
內政部,「中華民國人口政策綱領」,available at: http://www.ris.gov.tw/ch9/ROCpeCH-3.html
內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available at: http://www.ris.gov.tw/version96/pe_004.html
經濟部,「加拿大投資環境簡介」,2006年9月,available at: http://twbusiness.nat.gov.tw/pdf/%A5[%AE%B3%A4j.pdf
經濟部,「新加坡投資環境簡介」,2007年9月,available at: http://twbusiness.nat.gov.tw/pdf/singapore.pdf
經濟部,「德國投資環境簡介」,2008年4月,available at: http://twbusiness.nat.gov.tw/pdf/%BCw%B0%EA.pdf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簡介」,2008年5月。
入出國及移民署籌備小組,〈移民署相關議題探索〉,2006年10月19日。available at: http://www.immigration.gov.tw/immigration/FileSystem/epaper/% " "55A5%C1%B8p%AC%DB%C3%F6%C4%B3%C3D%B1%B4%AF%C1.pdf
內政部戶政司,〈生育、養育及移入人口對人口結構之影響〉,2004年8月5日。
(五)網路資料:
大紀元新聞網,〈加拿大移民局公佈移民優先類別諮詢〉,2008年7月12日, Available at :http://news.epochtimes.com/b5/8/7/12/n2188712.htm.
工商時報,「移民政策經濟/非經濟移民嚴重失衡 放寬居留資格延攬海外人才」, 2008年3月1日,available at:
http://www.tol.com.tw/CT_NS/CTSearchList.aspx
工商時報,「台灣人口結構有長期隱憂 摩根:台灣GDP成長率將下探至3%」, 2008年2月18日,available at: http://www.tol.com.tw/CT_NS/CTSearchList.aspx
工商時報,「人口問題 藍綠都頭痛」, 2008年4月18日,available at:http://www.tol.com.tw/CT_NS/CTSearchList.aspx
中國時報,「監督機制不落實 問題更多」,2007年12月1日,available at:http://www.tol.com.tw/CT_NS/CTSearchList.aspx
中國時報,「德意志首席經濟學家:台灣將受惠於兩岸整合 台幣亦將隨之升值」,2008年8月27日,available at:http://www.tol.com.tw/CT_NS/CTContent.aspx? nsrc= C&ndate=20080827&nfno=N5024.001&nsno=62&nkeyword= %b7s%a 5%5b%a9Y&SearchArgs=Keyword%3d%b7s%a5%5b%a9Y%26Attr%3d%26Src%3d11%26DateFrom%3d20080731%26DateTo%3d20080830%26ShowStyle%3d2%26PageNo%3d7%26ItemsPerPage%3d10&App=
陳長文,〈人權是信念 不是裝飾品 平等是人權最重要精神 「世界承不承認」不是立法最重要目的 〉,聯合報,2003年11月24日。
商業週刊,「全球化加速人力移動 多重國籍成趨勢」,商業周刊,第 1006 期,2006年。
國家政策網路智庫,〈因應高齡化與少子女化社會的來臨,我國的社福照顧政策應如何因應?〉,available at:
http://thinktank.nat.gov.tw/lp.asp?ctNode=146&CtUnit=7&BaseDSD =11&mp=1&htx_ghtx.topcat=19493
廖元豪,〈賀移民法通過—一個法律參與者的感想〉,2007年12月3日,available at: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aobruce/3/1299673864/20071203225427/
德國之聲,「德國對移民申請人實行評分制?」,available at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3179352,00.html
德國之聲,「外國人才在德就業居留更容易 」,available at :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3494003,00.html
德國之聲,「移民法解讀(4):技術移民和工作居留」,2005年10月3日,available at: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1342780,00.html .
德國之聲,「三千億移民匯款:靜靜的發展援助」,available at: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3806129,00.html
藍佩嘉,「先正視台灣內部的聯合國」,中國時報,2007年10月23日。
二、外文部分
(一)書籍
Aleinikoff, T. Alexander and Klusmeyer, Douglas, Citizenship Policies for an Age of
Migration ,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2.
Aleinikoff, T. Alexander and Klusmeyer, Douglas, Citizenship Today- Global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1.
Benhabib, Seyla, The Right of Others-Aliens, Reisdents and Citizens ,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Brubaker, William Rogers, Citizenship and nationhood in France and German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Joppke, Christian, Immigr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Schwartz,Warren F., Justice in Immigration,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is
digitally printed version 2007.
(二)法規、論文、會議報告、政府出版品
“Annual Report to Parliament on Immigration , 2007”,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 2007.
“Application for Permanent Residence, Canadian Experience Class”IMM 5609E,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09-2008.
“Application for Permanent Residence, Federal Skilled Worker Class”IMM ESAP7000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08-2008.
“Application for Permanent Residence Simplified Application Process, Business
Immigration”IMM 4000ESAP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09-2008.
Birrell, Bob, Dobson, Ian R, Rapson, Virginia and Smith, T.Fred, “Skilled Labour: Gains and Losses”, Centre for Population and Urban Research, Monash University, July 2001.
Chui,Tina and Zietsma, Danielle,“Earnings of Immigrants in the 1990s”, Canadian Social Trends, Autumn 2003.
Coppel, J., J. Dumont and I. Visco, “Trends in Immigration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 284, OECD Publishing, 2001.
Diehl. Claudia, Dixon. David,“New Research Challenges Notion of German "Brain Drain”,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August 2005 ,available at: http://www.migrationinformation.org/Feature/display.cfm?ID=328
“Family Class, Sponsorship of parents, grandparents, adopted children and other relatives”IMM 3998E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06-2008.
“Facts and Figures—Immigration Overview, Permanent and Temporary Resident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 2006.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po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UN General Assembly, 18 May 2006.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2006”, Population Division of Department of Economic Social Affairs in United Nations, available at: http://www.un.org/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
/2006Migration_Chart/Migration2006 .pdf.
Papademetriou,Demetrios G.,“Selecting Economic Stream Immigrants through Points Systems”,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 May 2007 , available at: http:/
/www.migrationinformation.org/Feature/display.cfm?id=602
Papademetriou,Demetrios G. , “The Age of Mobility—How to Get More Out of Migr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March 2007.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Residence amd policy on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Germany ”,Federal Ministry of Interior, 2008, available at:www.bmi.bund.de
T.Hammar,“The Civil Rights of Aliens”,in Zig Layton-Henry(ed.), The Political Rights of Migrant Workers in Western Europe,Sage Publication, 1990.
Yeoh, Brenda S.A., “Singapore:Hungry for Foreign Workers at All Skill Levels”,January 2007,available at: http:// www.migrationinformation.org/Profiles/display.cfm?ID=570
(三)網路資料: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 http://www.moi.gov.tw/stat
移民政策研究所網站:http://www.migrationpolicy.org/
國際移民組織網站:http://www.iom.int/jahia/jsp/index.jsp
聯合國網站: http://www.un.org/english/
加拿大公民暨移民部網站(CIC): http://www.cic.gc.ca /english/index.asp
加拿大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can.ca/start.html
德國聯邦內政部網站:http://www.zuwanderung.de/english/index.html
德國外國人局(The Federal Foreign Office)網站:
http://www.auswaertiges-hmt.de/diplo/en/AAmt/Uebersicht.html
德國聯邦移民及難民局(The Federal Office for Migration and Refugees)網站:http://www.integration-in-deutschland.de/SubSites/Integration/EN
新加坡移民局網站:http://app.ica.gov.sg/index.asp
新加坡人力部網站:http://www.mom.gov.sg/publish/momportal/en/home.html
加拿大移民暨難民法IL1(Immigration and Refugee Protection Act), available at:http://laws.justice.gc.ca/en/I-2.5/index.html
新加坡移民法(Immigration Act of Singapore), available at: http://statutes.agc.gov.sg/
德國移民法及政策(BMI Immigration Law and Policy),available at: http://www.bmi.bund.de/cln_012/nn_148138
/Internet/Content/Broschueren/2005/Zuwanderungspolitik__und__Zuwanderungsrecht__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