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與論文
1.王受之(1999):《世界現代建築史》,台北,中國建築工業。
2.《六堆客家鄉土誌》編纂委員會(2001),《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屏東,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3.克里斯多夫・亞歷山大(1994):《建築模式語言》,台北,六合出版社。
4.李曉峰(2005):《鄉土建築-跨學科理論研究與方法》,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
5.吳榮水(2004):《凝視土樓-福建神奇民居探祕》,台北,天鏡。
6.吳慶州(2008):《中國客家建築文化(上)》,湖北,湖北教育。
7.吳慶州(2008):《中國客家建築文化(下)》,湖北,湖北教育。
8.林芳怡(2003):《寧靜的地景革命》,台北,田園城市。
9.林嘉書、林浩(1982):《客家土樓與客家文化》,台北,博遠。
10.季鐵男(1990):《思考的建築》,台北,田園城市。
11.保羅・奧利佛(1997):《世界鄉土建築百科全書》,倫敦,劍橋大學。
12.徐正光(1991):《徘佪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台北,正中。
13.夏鑄九(1995):《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天翼。
14.倪晶瑋,林祺挺(2004):〈台灣風土建築發展新趨勢-以「宜蘭厝」為例〉,《2004年中大學室內設計系第三屆研討會論文集》:23-61,中壢,中原大學。
15.倪晶瑋、曹拯元、廖倫光(2006):《新屋范姜老屋巷弄空間改造計劃》,桃園,桃園縣政府。
16.倪晶瑋(2009):〈范姜老屋建築彩畫中之文化意涵〉,第68期,96年6月 夏季號,《建築學報》:223-248,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台北,TSSCI。17.傅聖明(2002):《桃園新屋鄉范姜老屋群之裝飾藝術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大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18.黃漢民(1995):《客家土樓民居》,福州,福建教育。
19.梅可(2006):《中國百年建築(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20.張永和(2006):《建築名詞:張永和的作文本》,台北,田園城市。
21.楊國鑫(1993):《台灣客家》,台北,唐山。
22.諾伯舒茲(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田園城市。
23.劉嘉珍(2002):《六堆舊市街生活與空間組構之研究 - 以後堆內埔廣濟路街屋為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24.劉還月(1999):《台灣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吳氏圖書。
25.劉還月(2000):《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吳氏圖書。
參考網站
1.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http://www.hakka.gov.tw/lp.asp?ctNode=581&CtUnit=275&BaseDSD=24&mp=298&ps,
2009/7/7
2.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http://edb.epa.gov.tw/localenvdb/Taoyuan_County/index.htm,2009/5/20
3.西拉雅研究室,
http://siraya.riceball.net/,2009/4/5
4.桃園縣政府民政處,
http://cab.tycg.gov.tw/site/bureau_index.aspx?site_id=029,2009/4/2
5.新屋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http://www.shinwu.gov.tw/org/org23.htm,2009/5/9
6.http://www.flickr.com/photos/bhm/141959115/,2009/7/7
7.duncan.pixnet.net/blog/post/22583010,20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