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阮昌銳(1969),《中央研究院專刊之十八 大港口的阿美族 上冊》,台北: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阮昌銳(1969),《中央研究院專刊之十九 大港口的阿美族 下冊》,台北: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廖健男、陳進利(2004),《有關酪農業及乳業經營管理之調查報告》,台北:監
察院
夏鑄九、王志弘(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姚鶴年(2006),《台灣的林業》,台北:遠足文化
陳其澎(2008),《身體導向的空間論述》,桃園:未發行
陳其澎(2009),《研究方法參考資料》,桃園:未發行
陳旭盈(2005),《花蓮人文聚落與山海美景行吟 The natural of Hualien
coumtry》,台北:紅螞蟻圖書。
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林信家(2008),《摩里沙卡說古道今:林田山文化園區導覽手冊》,花蓮:農委會林務局花蓮管處
林鴻忠(2007),《太平山古往今來-林業歷史 Taipingshan:past to present》,
台北:農委會林務局
林景川、黎彥均(2006),《水岸悠歌:秀姑巒溪生態之旅 Song of the Riverbank:
Eco Tour of the Siouguluan River》,台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
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
林素珍(2007),《再現台灣 原住民-阿美族》,台中:莎士比亞文化
林素珍、林瑛琪(2006),《再現台灣 地區發展-後山的文化》,台中:莎
士比亞文化
嚴長壽(2008),《我所看見的未來》,台北:天下遠見
達西烏拉彎, 畢馬(2001),《台灣的原住民-阿美族》,台北:臺原
達西烏拉彎, 畢馬(2002),《台灣的原住民-達悟族》,台北:臺原
達西烏拉彎, 畢馬(2003),《阿美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
達西烏拉彎, 畢馬(2007),《再現台灣原住民-達悟族》,台中:莎士比亞文化
邱上林(1997),《影像花蓮:花蓮人的老相簿》,花蓮:花蓮文化
廖舜文、蔡曉芸(2001),《花蓮百景 Hualien images》,花蓮:花蓮縣政府
毛利之俊(2003),《東臺灣展望》,台北:吳氏圖書
葉鴻洲、吳瑩(2008),《台灣古戰場風雲》,台北:玉山社
宋聖榮、劉佳玫(2003),《台灣的溫泉》,台北:遠足文化
謝佩妏(2006譯),《從城市閱讀世界史 The City:A Global History》,台北:左岸文化
宋秉明(2007),《瑞穗鄉志》,花蓮:瑞穗鄉公所
谷崎潤一郎 譯者:李尚霖(2007),《陰翳禮讚》,台北:臉譜
楊雅雯(2007),《湯自慢:泡湯之愛與享樂溫泉》,台北:原點
黃怡璋(2000),《建築空間本質的探討-從梅洛龐蒂的身體現像學出發》,台中:東海大學碩士論文呂政璋(2009),《閱讀雲林》,雲林:財團法人
Soja, Edward 索亞 . 譯者:王志弘、張華蓀、黃玥民(1996),《第三空間航向
洛杉磯以及其它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Thirdspace ourneys to Los
Angales and Other Real-and-lmagined Places》,台北:桂冠
Soja, Edward(1991/1993),“Henri Lefebvre 1901-1991”,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iety and Space . Vol.9 pp. 257- 259(《昂希.列斐伏爾
1901-1991》,王志弘譯,收錄於《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頁
178-191,台北:自印)
Sennett, Richard(1994/1995),“The power of the eye.”in Russell Ferguson et
al.(eds.)Urban Revisins:Current Projects for the Public
Real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pp.59-69(《眼光的力量》,
王志弘譯,收錄於《空間與社會譯文選》,頁31- 44,台北:
唐山)
Sayer, Andrew(1993 / 1995),“Book Review:The Production of Sp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Vol.17,
No.3,pp.458-9(《書評:空間之生產》,王志弘譯,《空間與
社會理論譯文選》,頁205 - 208,台北:自印)
Massy, Doreen(1995 / 2000),“Power-Geomet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in Jon Bird ,Barry Curtis ,Tim Putnam.George
Robertson & Lisa Tickner (eds.),Maping the Futures:Local
Cultures,Global Change . London:Routledge.pp.59–69.(《權
力幾何學與進展式的地方感》,收錄於《空間與社會理論譯
文選》,王志弘譯,頁101-114)
Norberg-Schulz, Christian譯者:施植明(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
學 Genius Loci: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台北:田園城市
Landy, Charles查爾斯.蘭德利,譯者:楊幼蘭(2007),《創意城市:打造城
市創意生活圈的思考技術 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台北:馬可孛羅文化
Young, Iris Marion 艾莉絲.馬力雍.楊,譯者:何定照(2006),《像女孩那
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Throwing like a girl”and other essays》,台北:商周
Ackerman, Diane黛安.艾克曼,譯者:莊安祺(2007),《感官之旅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台北:時報文化
Merleau-Ponty, Maurice,(1962),Maurice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Colin Smith,New York:Humanities Press
Urry, John約翰.厄里,譯者:葉浩(2007),《觀光客的凝視 The Tourist Gaze》,
台北: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