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4 18: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壹允
研究生(外文):Cheng-Yi Yun
論文名稱:台灣法學教育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n Taiwan Legal Education
指導教授:李憲佐李憲佐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ee-Shian Tzu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財經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5
中文關鍵詞:法學教育法學教育目標法學發展
外文關鍵詞:the goals of legal educationlegal education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58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在對法(律)學及教育作一橫向分析探討,輔以縱向法學發展之歷史淵源分析,期未來若有法學教育之改革與推動,本文能提供一本土化之研究文獻以供參考。研究方法上以文獻探討為主。本文分為五章,從序論以後,介紹法律與教育之定義,近代台灣法學教育歷程與發展,法學教育的得失探討,最後達成結論與建議。

首先,從法(律)學與教育學相關概念介紹起,包括法律與教育之定義、內涵及社會功能,從中可為法學教育之重要性定型;次之為法學教育之觀察與分析,此範圍包括法律文化與教育文化且其透過無形之方式影響法學教育,另有法學教育之範圍分析及法學教育受教者之就業概況。

一九一二年,台灣光復,一九四九年,台灣進入漫長的戒嚴時期。進入台灣之法學主要來自日本及中國,而日本及中國又多繼受自德國等西方國家,美國法律及教育體制亦影響台灣近代發展。文中深入探討台灣法學教育之近代發展,以戒嚴前期作一鳥瞰,戒嚴後有較詳盡之介紹,並列出幾大法學教育發展之特色及隱憂,前者如法律系所大量增加、法學教育改革、律師司法官考試第一階段改進方案亦羅列其中。

從四個方面探討我國法學教育之得失。(一)從歷史的觀點:傳統中國法學之發展,十九世紀末日本將近代西方法制引進台灣,二次戰後,台灣法學教育轉以中華民國法為中心。(二)從法學教育目標的觀點,法學教育目標不外從學術或從職業需要而來,台灣政府、學者及學生如何設定法學教育目標。(三)從法學教育課程的觀點,從統一課程走向校定課程,仍以國家考試科目為中心。(四)法學教育改革觀點,盲目推動法學教育改革,可能對學校、教師及學生產生多大衝擊。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horizontal aspect that is the concepts of law and education and the vertical aspect that 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legal education in Taiwan. Hope if there are improved programs on legal education, here has a country view to be referred to. The research method is mainly literature review. It is in five chapters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law and education, th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w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the criticism on legal education. Finally, have the conclusion and advise.

First, the concepts of law (or legal theory) and education are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meaning and theirs social functions so that we could understand how important legal education is. And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legal education, from law culture and educational culture, we could see there are invisible factors that work upon the legal education, the range of legal education and the students’ careers who studying law.

  Second, Taiwan restored its sovereignty in 1912 and then the longest period of martial law which declared in 1949 was imposed on Taiwan. The law which used and applied in Taiwan came from Japan and Main China which came from German and Western countries. Also, American law and educational system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modern Taiwan. Thus, our law and legal education is complicated. Following chapter discuss the situations of legal education in modern Taiwan. First, discuss a simple introduction before martial law and detailed introduction after that period. Then, lists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legal education and hardship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legal education, the former including the amount increased of students studying law, the revolution of legal education, the Series One of promotional events for the lawyers, the justices and the public prosecutors.

Third, some observations and criticism be discussed on the modern legal education from four asdpects. 1)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law and legal education be introduced, Japan brought modern Western law to Taiwan in the 19th century but did not establish an institute for modern legal education in Taiwan until the late 1920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legal education in Taiwan changed to follow the model of Republican China. 2) Initially, there are two goals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legal education that were the academic goal and the career goal. Taiwan government, the professionals and the students studying law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goals. 3) The changes of curriculum were decided by from the government to the universities, but National Exam is the center of the curriculum-arrangement. 4) If the legal education revolution is implemented blindly, there will b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schools,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Finally, the research has a conclusion and advisement.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謝辭 V
目錄 VII
論文簡目 IX
論文詳目 XI
表格目錄 X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法學與教育相關概念探討 7
第一節 法律之相關概念 7
壹、 「法」之意義 7
貳、 「律」之意義 8
參、 「法律」之意義 9
肆、 法律之社會功能 11
第二節 教育之相關概念 13
壹、 教育之定義 14
貳、 教育之功能 16
參、 教育投資與社會成本 17
第三節 法律文化與教育文化之探討 18
壹、 我國法律文化之認識 18
貳、 教育文化之探討 21
參、 法律文化與教育文化之交會 22
第四節 法學教育之範圍 23
壹、 教育之範圍 24
貳、 高等教育 25
參、 法學教育之範圍 31
第五節 法學教育受教者之就業取向 37
壹、 一般法律系畢業生 37
貳、 擁有第二專長之法律畢業生,如碩乙班、學士後法律系 37
參、 取得台灣、國外法學博士生 38
肆、  意見與小結 38
第六節 小結 38
第三章 台灣法學教育之近況發展 43
第一節 戒嚴以前台灣法學教育之發展(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七年) 43
第二節 戒嚴以後台灣法學教育之發展(一九八八年迄今) 45
壹、 戒嚴時期社會之變遷 45
貳、 鳥瞰法學教育之發展 46
參、  大學成為法學教育之主要培育管道 47
肆、  快速增加之法律系所 47
伍、  廣設財經法律學系 48
陸、  法律專業碩士班發揮科際整合概念 51
柒、  法學教育改革 52
捌、  漸進之課程改革計畫 60
玖、  司法官及律師考試制度第一階段改進方案 71
第三節 高等教育與法學教育之隱憂 78
壹、 高等教育之隱憂 79
貳、  法學教育之隱憂 82
第四節 小結 86
第四章 我國法學教育之得失 91
第一節 從法學發展談起 91
壹、 傳統中國之法學教育 91
貳、 影響民國以來近代化法學教育之歷史因素 110
參、  小結—走向西方化和傳統法學之微妙關係 134
第二節 從法學教育目標之觀點 134
壹、 概述及重要性 134
貳、 初始法學教育教學目標之二大分類 136
參、 其他關於法學教育目標之討論 141
肆、 教育目標訂定之參考原則 144
伍、 我國法定教育目標之內涵 146
陸、 我國法學教育目標之探討 147
第三節 從法學教育課程觀點—兼論泰勒課程模式 153
壹、 統一課程標準 153
貳、 統一課程之違法 157
參、 泰勒課程目標選擇模式 158
肆、 校定課程,法律系(必修)課程之基本結構 159
伍、 校定課程,財經法律學系課程之檢視 162
陸、 法學課程下之法學知識 164
第四節 從法學教育改革觀點 166
壹、 對學校產生之衝擊 166
貳、 對學生產生之衝擊 167
參、 對教師產生之衝擊 168
肆、 小結──推動法學教育改革未果 169
第五節 小結 1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5
參考文獻: 189
附錄一:我國法學教育改革白皮書(草案) 199
附錄二:考選部司法官及律師考試制度第一階段改進方207


表格目錄
表格 1:我國現行學制
表格 2:近十年大專院校暨學生人數概況
表格 3:一九八七年以前設有法學教育機構之大專院校
表格 4:93~97學年度法律系大學部
表格 5: 93~97學年度技職學制法律系所
表格 6:93~97學年度法律碩士班
表格 7:法學教育興革期程暫定表
表格 8:九十六年獲得補助之計畫
表格 9:九十七年受補助之計畫
表格 10:九十八年法學教育研究計畫補助內容及申請方式
表格11:司法官考試及律師考試應試科目修正對照表(第一階段改進方案)
表格 12:司法官特考與律師高等考試成績計算、錄取(及格)標準修正對照表(第一階段改進方案)
表格 13:宋代明法科與新明法科之區別
表格 14:1929年至1938年留學公費、自費之統計
表格 15:法律專業過程養成圖
表格 16:從訊息釋放觀點看法學教育目標之設定
表格 17:近十年司法官報名人數與錄率
表格 18:近十年律師報名人數與錄取率
表格 19:七度修訂大學法學院系必修科目數與學分數表
表格 20:硬核課程學分配置表
表格 21:硬核課程與第七次部訂法律系必修科目表對照表
表格 22:中原大學財經財經法律學系課程規劃
表格 23:法學教育知識深度與廣度
參考文獻:
中文書籍(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王文科,課程與教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
2.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
3.王泰升,台灣法的世紀變革,台北,元照出版社,2004年
4.王泰升,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元照出版社,2004年
5.何勤華,中國法學史,台北,韋伯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5月
6.吳炳銅編,教育專業概論,台北縣三重市,冠學文化,2005年初版
7.吳清山,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2004年1版
8.李模,奇緣此生 李模回憶錄,台北,商周文化,1993年
9.林紀東,法學緒論,台北,五南書局,1992年10月再版
10.革命文獻,第55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1年
11.張邦正,教育概論,台北,台灣商務,1977年
12.陳仟萬編著,法學緒論,台北文笙書局,2006年5版
13.陳麗娟,法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2006年3版
14.湯堯、成群豪,高等教育經營,台北,高等教育總經銷,2004年1月
15.湯誌龍等著,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2005年一版
16.楊思偉,比較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2007年3月
17.楊智傑,千萬別來唸法律,台北市,三文印書館,2006年3版
18.管歐著,法學緒論,著作者發行,1992年8月修訂再版
19.劉作揖,法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初版
20.劉得寬,法學入門,五南圖書,1990年3版
21.鄭玉波,法學緒論,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8月再版
22.戴炎輝,中國法制史,台北,三民書局,1987年
23.戴炎輝,唐律通論,台北,正中書局,1963年
24.韓忠謨,法學緒論,著作者發行,1994年5月再版
25.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禮仁書局,1984年9月

期刊(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王泰升,台灣法學教育之發展與省思-一個法律社會史的分析,台北大學法學論叢68期(季刊),2008年12月
2.王泰升、曾文亮,二十世紀台北律師公會會史,台北律師公會,2005年
3.台灣法學教育的省思與建議,月旦法學雜誌主辦,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國際會議廳,1997年,月旦法學雜誌,第25期,1997年6月
4.石世豪,法學教育改革的再改革──挑戰、回應、反思、再出發,月旦法學雜誌166期,2009年3月
5.成永裕,廿一世紀台灣法學教育發展之新趨勢,收於程家瑞主編,中國法制史比較研究論文集,台北市,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2000年
6.成永裕,淺談當前台灣地區專門法學教育,收於程家瑞主編,中國法制史比較研究論文集,台北市,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1993年
7.吳光明,司法考試之變革與法學教育,台灣法學109期,2008年8月
8.李化德,英國的法學教育,現代法學,1996年第6期
9.周漢華,法律教育之雙重性與中國法律教育改革,比較法研究,2000年第4期
10.法務部主辦,司法改革基礎工程-「法學教育之革新」國際法學研討會第二場會議紀要,月旦法學雜誌, 2005年3月
11.革命文獻,第55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1年
12.馬丁‧契諾克,澳大利亞法學教育散論,載於許章潤著,法律:理性與歷史,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
13.參照李清潭,「法學教育的批判,批判的法學教育」──陳文政教授逝世二周年紀念,律師雜誌192期,1995年
14.張學海,司法改革之再省思,國政評論,憲政(評)091257號,2002年6月25日
15.張麗卿,法律專業研究所對現行法學教育之衝擊與調整,台灣法學雜誌第108期,2008年7月
16.陳昭如,初探台北帝大政學科的法學教育與法學研究,收於台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編輯小組編,Academia—台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第二號,1997年5月
17.陳惠馨,從近年來台灣法學教育改革發展趨勢談台灣法曹養成與法學教育,月旦2007年6月
18.郭銘松,試論現代西方法學教育的發展──一個制度史的觀點,憲政時代,第25卷第3期
19.黃兆揚,「法學教育之革新」國際法學研討會後之省思(一),法務通訊,第2223期
20.黃銘傑,法學教育與司法官、律師考試制度檢討與改進之研究,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3期,2006年9月
21.傳記文學「本期封面」,傳記文學,94卷第4期,2009年4月
22.楊楨,台灣法學教育現況及未來的去向,收於2002年(第八屆)海峽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
23.劉妏恆,司法官僚法學──百年來台灣法學教育之變遷,司法改革雜誌64期
24.劉奕權,當前補習教育現況及對國家考試之影響,國家菁英季刊,第3卷第1期,2007年3 月

論文集&研討會論文集(依筆畫排列)
1.「法律人養成制度興革方案」座談會資料,2004年4月20日,主辦單位:教育部,總統府大禮堂
2.Nigel P. Gravells, Academic Leag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Legal Training,收於郭成偉主編,法學教育的現狀與未來,中國法制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
3.王家通,學校制度,收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1995年
4.王泰升,二十世紀台灣法律的發展:邁向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收於氏著台灣法的世紀變革,台北,元照出版社,2005年
5.台灣法學會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法學與法學教育改革,2000年11月30日,台灣法學會學報,第21輯
6.石世豪,法學教育應展開專業與人文雙重面向,司法的重塑‧民間司法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一), 2000年1月
7.成永裕,廿一世紀台灣法學教育發展之新趨勢,收於程家瑞主編,中國法制史比較研究論文集,台北市,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2000年
8.成永裕,淺談當前台灣地區專門法學教育,收於程家瑞主編,中國法制史比較研究論文集,台北市,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1993年
9.朱敬一、戴華,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教改叢刊AA01 1996,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0.何宣甫,教育財政的財政學基礎,收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台北,學富文化,2004年7月
11.余德慧、顧俞君著,四個留學生的漫漫心路-文化震驚,收於中國人的海外情結,張老師出版社,1991年
12.李金定,從荷蘭、日本、法國之司法官訓練制度看我國新世紀之司法官養成教育,收錄於融整法學的經驗與見證-邱聰智、張昌邦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2006年9月出版
13.徐宗林、簡成熙、吳錦惠、董宜佩、陳惠萍、鄭世仁、蔡啟達、蔡清田、林進材、程小蘋、張添洲、吳俊憲等著,教育導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月初版一刷
14.徐道鄰著,中國法制史論集,頁297,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15.張友漁等主編,「法學」總序,收於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年版,「法學」總序。法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4年
16.陳舜芬,戰後台灣地區高等教育設校政策,收於氏著高等教育研究論文集,師大書苑,1993年10月
17.湯能松等著,探索的軌跡:中國法學教育發展史略,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1版
18.楊楨,台灣法學教育現況及未來的去向,收於2002年(第八屆)海峽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
19.楊瑩、鍾宜興著,高等教育功能與類型統合之研究,收於潘慧玲主編,教育改革的未來──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教育學門成果發表論文集,高等教育,2002年
20.歐陽教,緒論-教育的概念、目標與發展,收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師大書苑,1990年初版
21.課程自主、考試評量與學術自由-以司法院大法官第三八○、三八二號解釋為題,收於氏著教育法與學術自由,元照出版,1997年
22.薛化元、周志宏,百年來台灣教育法制史的考察一以國家權力與教育內部事項為中心,刊於台灣法制一百年論文集,台灣法學會印行,1996年11月
23.蘇永欽,法學發展與社會變遷──從台灣法學發展的三個階段看法學與司法關係的轉變,收於司法改革的再改革,月旦出版社,1998年10月

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陳鋕雄,日治時期的台灣法曹-以國家為中心之歷史考察,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6年6月
2.劉恆妏,從知識繼受與學科定位論百年來台灣法學教育之變遷,台灣大學博士論文, 2005年

官書資料(依筆畫排列)
1.中華民國教育年報(民國九十三年),國立教育資料館,2005年9月
2.司法工作近況,司法行政院編印,1955年1月
3.司法工作近況紀要,司法行政院編印,1954年1月
4.台灣教育史料發展彚編,大專教育篇(下),頁906-907,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1987年12月
5.立法院公報,96卷39期
6.立法院公報,96卷49期
7.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草擬者),我國法學教育改革白皮書(草案),發表日期:2005年11月17日
8.第四次中國教育年鑑,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1987年12月

大陸書籍(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王健,中國近代的法律教育,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2.房文翠,法學教育價值研究,兼論我國教育改革的走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3.張國華等編著,中國法律思想史綱上冊,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湯能松等著,探索的軌跡:中國法學教育發展史略,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1版
5.舒新城,近代中國留學史,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第一版
6.賀衛方編,中國法律教育之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
7.鄭金洲,教育通論,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大陸論文集(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James E Moliterno,法學院之職業道德教育分析,載於楊欣欣主編,法學教育與診所式教學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
2.丁相順,日本近代法學教育的形成與近代化,收於法律史論集第3卷,韓延龍主編,中國法律史學會主辦,北京,2001年1月
3.賈逸君編,伍廷芳集,收於中華民國名人傳,北平文化學社,1937年版

大陸期刊(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朱家驊,法律教育(教育部教育通訊社編),1948年12月
2.崔志海,梁啟超與日本-評鄭匡民《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北京,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劉伯穆著,王健譯,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的法律教育,南京大學法學評論,1999年春季號

大陸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劉海濤,1949年至1957年中國高等法學教育初探,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

譯書(依筆畫排列)
1.Anthong T. Kronma,周戰超、石新中譯,迷失的律師,北京,法律出版,2002年
2.Der Kampf ums Recht 為權利而鬥爭,胡海寶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10月
3.Pai, Young,教育的文化基礎,黃純敏譯,台北,學富文化,2006年初版
4.Rene David著,當代主要法律體系,漆竹生譯,台北,五南圖書,1990年
5.大木雅夫,比較法,范愉譯,法律出版社,1999年
6.埃爾曼,比較法律文化,賀衛方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日文書籍(依筆畫排列)
1.熊谷開作,明治時代における法學教育と法制史教育,收於氏著近代日本の法學と法意識,京都,法律文化社,1991年
2.三ケ月章,法學教育,收於氏著民事訴訟法研究(九),東京,1984年
3.石井成一,職業としての弁護士とその使命,收於氏編,弁護士の使命‧倫理,日本評論社,1972年
4.大野正男,職業史としての弁護士および弁護士团体の歷史,日本評論社,1970年
5.天野郁夫,近代日本高等教育研究,東京,玉井大學出版部,1988年
6.福島正夫著,吉井蒼生編,福島正夫著作集 第1卷 日本近代法史,東京,勁草書房,1993年12月;
7.平野義太郎,官僚法學(法體制確立期法思想),收於鵜嗣信成編,日本近代法發達史講座第三卷,東京,勁草書房,1958年

日文期刊
1.中村英郎,司法制度と日本の近代化,比較法學7卷1號

英文專書(依字母順序排列)
1.Herbert L, Packer & Thomas Ehrlich, New Directions in Legal Education. (1972)
2.J.Baker.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egal History(2nded). (1979)
3.J.Webb, Inventing the Good : A Prospect us f or Clinical Education and the Teaching of Legal Ethics in England and Wales , The Law Teacher. (1996)
4.John Kirkland Clark, Qualification f or Bar Admission, American Law School Review. (1934)
5.Postman, N., & Weingartner, C. Teaching as a subversive activity. New York: Delacort Press. (1969)
6.R. Crimes, Legal Skill and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A survey of Undergraduate Law School Practice, The Law Teacher. (1996)
7.Richard L. Abel, The Legal Profess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1988)
8.Robert Stevens, L aw School: Legal Education in America from the 1850s to the 1980s,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3)
9.White, L. A., & Dillingham, B. The concept of culture. Minneapolis: Burgess. (1973)
英文期刊 (依字母順序排列)
1. Erickson F, Culture in society and in educational practices. In J. A. Banks & C.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 (3rd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1977)
日文論文集
仲新‧持田榮一編,學校史要說(仲新監修。「學校の歷史」第一卷),東京:第一法規出版株式會社,1979年

網路文章(依筆畫排列)
1.王泰升,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院史(1928-2000年)-台大法學教育的回顧, http://www.law.ntu.edu.tw/chinese/doc/02/%B0|%A5v%B2%C4%A4@%B3%B9.pdf,最後造訪日期:2009/6/10,該文亦可見王泰升,台大法學教育與台大社會(1928-2000),收於氏著台灣法的世紀變革,台北,元照出版社,2004
2.台中市樂業國小施孜姿校長簡報,http://www.lyes.tc.edu.tw/icon05/upload/upfile1/swh~264.ppt,最後造訪日:2009/6/4
3.朱啟文(民間司改會執行秘書),法學教育要當改革急先鋒?!,http://www.jrf.org.tw/line/focus.asp?SN=573,刊登日期:2004/12/15,最後造訪日:2008/8/20 )
4.李清潭,「法學教育的批判,批判的法學教育」──陳文政教授逝世二周年紀念,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http://www.cm.nsysu.edu.tw/~ctjlee/global/C-1995.pdf,最後造訪日期:2009/2/20,該文原載律師雜誌第192期,1995年
5.李憲佐,淺論法學教育國際化,http://www.chinalawinfo.com/Fxyluntan/gs1.html,最後造訪日期:20096/15
6.法學教育研討會第一場次會議紀錄,主辦單位:教育部補助政大執行: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法律人法意識之研究 總計畫焦點團體會議,地點:政治大學行政大樓八樓,http://www.lawplan.nccu.edu.tw/html/3-3-1.htm,最後造訪日期:2009/6/10
7.南方朔,青山繚繞疑無路-狂飆的八○年代,http://blog.roodo.com/moriyama/archives/72181.html,最後造訪日期:2008/4/25
8.參照黃銘傑,法學教育與司法官、律師考試制度檢討與改進之研究,考選部,wwwc.moex.gov.tw/public/Attachment/7112314143771.doc,最後造訪日,2007/11/11
9.參照劉恆妏,司法官僚法學──百年來台灣法學教育之變遷,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search_result_detail.asp?search1=%E7%B8%AE&id=2174,刊登日期:2007/9/8,最後造訪日期:2009/2/27
10.國立台北大學校史 篳路藍縷源遠流長,http ://www..ntpu.edu.tw/ intro/01_ history.htm,最後造訪日:2009/5/14
11.張中秋,傳統中國律學論辯-兼論傳統中國法學的難生(上)(下),學法網,http://xuefa.org/article/1478.html,最後造訪日期:2007/6/19
12.教育部主要統計表,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最後造訪日:2009/6/8
13.陳伯禮、鄭凌、何敏,從法社會學看繼受過程中的中國法治,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6900/170/2008/11/wy41341232111411180022464-0.htm,最後造訪日期:2007/6/31
14.陳荔彤,我國大學及法曹養成制度,http://www.tw.org/news waves//54/2-4.html,最後造訪日:2008/11/14
15.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法律人法意識之研究 總計畫焦點團體會議,教育部補助政治大學執行:時間:九十一年五月十七日(星期五)下午2:00-下午4:00,地點:政大行政大樓八樓專案會議室,詳見:http://www.lawplan.nccu.edu.tw/html/3-3-1.htm,最後造訪日:2008/8/20 
16.楊振山,中國法學教育沿革研究(上),學法網,http://xuefa.org/article/5304.html,最後造訪日期:2007/6/19
17.劉南英,我國當前法學教育現況之探討,http://www.ocit.edu.tw/~nyliu/literature/literature029.doc,造訪日期:2008/11/15
18.歐用生,課程再概念化-系譜和風貌,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演講,演講日期:2007/3/17, http://www.nhlue.edu.tw/~gice/epaper/14/pdf/a1.pdf,最後造訪日期,2009/4/
19.蕭功秦,從科舉制度的廢除看近代以來的文化斷裂,http://www.edu.cn/20010917/3001888.shtml(中國),最後造訪日期:2006/2/27
20.蘇友辰、陳惠馨、顏厥安,法律人養成制度法學教育改革方案,提案時間:2005年6月,http://www.law.nccu.edu.tw/UserFiles/admin/Attach/20070830-102719-中正大學2007年6月23日法律專業教育暨教學卓越學陳惠馨.doc

網站資料(依筆畫排列)
1.各大學法律系所網站
2.司法官訓練所網站,http://www.tpi.moj.gov.tw/mp092.html
3.考選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c.moex.gov.tw/mp.asp?mp=1
4.延陵科學綜合室網站:http://www.ngensis.com/chiang.htm
5.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
6.韋氏大辭典網路版,Merriam-Webster on-line,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
7.國民大會官方網站http://www.na.gov.tw/ch/intro/IntroView.jsp?itemid=7&titleid=21&sequence=2,
8.教育統計處部主要統計表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9.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http://140.111.34.46/jdict/main/cover/main.htm
10.教學研究創新計畫辦公室http://www2.ctu.edu.tw/way2law/index2.htm

報紙(依筆畫排列)
1.大紀元,台灣觀點談法學教育改革,http://news.epochtimes.com.tw/6/2/8/21070.htm,日期:2006/2/8,
2.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律學的現代意蘊,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9150/49153/7573076.html,日期:2008/7/28,來源:法制日報
3.中國時報,顏厥安 法學改革,不能得過且過, 2006/7/ 1,http://blog.udn.com/revolawtion/1460256
4.自由時報電子報,7.69分就能上大學,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ug/9/today-t1.htm,刊登日期:2008/8/9
5.自由時報電子報,大學分發 4校11系掛零,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8/today-t1.htm,刊登日期:2009/8/8
6.自由時報電子報,司法官律師考試將採三合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an/7/today-life8.htm,刊登日期:2009/1/7
7.自由時報電子報,就是要台大 冷門系贏清交,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8/today-exam1.htm,刊登日期:2009/8/8,造訪日期:2009/8/8
8.聯合報,《法學教育》法律系就業升學不到6成 各類科最低,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 _ART_ID=32390,刊登日期: 2006/4/27,
9.聯合新聞網,18分上大學》無辜的18分,有錯的教改,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79425,刊登日期 : 2007/8/10,

其他(依筆畫排列)
1.司法特考簡章(2005-2008)
2.律師高考簡章(2005-200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4. 石世豪,法學教育改革的再改革──挑戰、回應、反思、再出發,月旦法學雜誌166期,2009年3月
2. 4. 石世豪,法學教育改革的再改革──挑戰、回應、反思、再出發,月旦法學雜誌166期,2009年3月
3. 16. 陳昭如,初探台北帝大政學科的法學教育與法學研究,收於台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編輯小組編,Academia—台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第二號,1997年5月
4. 16. 陳昭如,初探台北帝大政學科的法學教育與法學研究,收於台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編輯小組編,Academia—台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第二號,1997年5月
5. 18. 郭銘松,試論現代西方法學教育的發展──一個制度史的觀點,憲政時代,第25卷第3期
6. 18. 郭銘松,試論現代西方法學教育的發展──一個制度史的觀點,憲政時代,第25卷第3期
7. 19. 黃兆揚,「法學教育之革新」國際法學研討會後之省思(一),法務通訊,第2223期
8. 19. 黃兆揚,「法學教育之革新」國際法學研討會後之省思(一),法務通訊,第2223期
9. 20. 黃銘傑,法學教育與司法官、律師考試制度檢討與改進之研究,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3期,2006年9月
10. 20. 黃銘傑,法學教育與司法官、律師考試制度檢討與改進之研究,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3期,2006年9月
11. 24. 劉奕權,當前補習教育現況及對國家考試之影響,國家菁英季刊,第3卷第1期,2007年3 月
12. 24. 劉奕權,當前補習教育現況及對國家考試之影響,國家菁英季刊,第3卷第1期,2007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