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方柏丰 (2008) 台灣IPTV平台營運業者的經營策略分析,(碩士,玄奘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 120王小惠(2003) 寬頻影音產業發展之問題與因應研究,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正德(2006). 寬頻網路與數位內容發展前景與關連之研析,(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 177王如蘭(2001). 迎接寬頻時代的挑戰-論台灣無線電視業者內容加值服務方向,(碩士,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177王明妤(2000). 新產品開發流程中功能性價值之選擇研究─以數位電視機與經營資訊服務為例. (博士,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136王建華(2005) ADSL 寬頻上網顧客預期未來利益、整體滿意度與顧客保留關係之研究-以大高雄地區為例,(碩士,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147王淑汾(2004). 有線電視系統因應中華電信MOD服務之策略研究,(碩士,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188古永嘉(1996),企業研究方法,第五版,華泰書局,台北
司徒達賢(2008). 策略管理新論,智勝文化
成靜、董建新(2007/11/10). 關於IPTV產業鏈的探討,商場現代化,22-23.
朱南勳、鍾曉君(2008.06)從台灣電信數據市場看遠傳電信與數位聯合合併案,資策會產業研究報告
朱澔偉(2006.06),三網合一趨勢下IPTV 發展之機會與挑戰,產業情報網
何旭輝(2002). 企業策略創新的系統動力模型-以中華電信推動ADSL策略為例,(碩士,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91.何英煒(2009/06/23) 台灣大代理頻道目標當龍頭,工商時報
何薇玲(2008/09/09). 電信業響起了警鐘,中國時報
余俊穎(2003). 以價值網觀點探討數位電視產業之競爭優勢─無線、有線、電信網路及衛星四類平台之比較,(碩士,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138余麗姿(2009/05/14) MOD,無線節目蓋台NCC促中華電解決,經濟日報
吳雅琪(2005). 影響創新產品採用因素之研究-以隨身碟為例,(碩士,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129李天任、藍莘 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 R. Wimmer & J. Dominick著。台北:亞太。
李岳奇(2002)「好萊塢」與「矽谷」當科技遇上娛樂,CNET企業應用
李明等 譯(2006)長尾理論,天下遠見出版,譯自Chris Anderson“The Long Tail: Why the future of business is selling less of more”Wired Magazine
李桂芝(2001)電視媒體與數位媒體競合關係之探討,(碩士,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126李淳、張玉山(2004). 數位匯流趨勢下電子通訊產業之管制變革與應有取向,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煥仁(2003)我國發展新興產業之歷程與政策方向,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6(2):36-43。
李建勳(2008.06) 台灣有線電視業者STB之『計畫聯合採購案』商機與挑戰,資策會產業研究報告
周旭華 譯(1998)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譯自 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周逸衡、凌儀玲譯(2007) 服務業行銷 (Lovelock/ Services Marketing: People, Technology, Strategy 6/e) 台北 華泰文化
林三井(2005). 三合一服務競爭策略分析 --有線電視業者對固網電信業者挑戰的因應,(碩士,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 , 76林仁宗(2001) 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競合關係與發展契機之研究─以網路購物市場發展為例,(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92林文寶、吳萬益(2005) 以組織學習觀點探討知識整合及運作特性對核心能力影響之研究,臺大管理論叢JUN. 2005,第十五卷第二期,p165-p197林玉娟(2007). 組織價值鏈治理的改變:台灣個人電腦、半導體以及面板產業之個案研究. (博士,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 ,林建煌(2006) 行銷學 台北:華泰書局。
林淑惠(2006/6/16) 賀陳旦:致勝關鍵在服務品質,工商時報
林進南(2008/06) 電視業基本資料,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
林進南(2008/06) 薛紀建:光世代網路建設提供數位匯流新視野,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
姜葉城(2004). ADSL寬頻網路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以中華電信公司大台北地區為例,(碩士,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92胡志男(2008.06) 次世代網路(NGN)之發展前景探索,資策會產業研究報告
胡志男. (2008). IPTV發展前景-技術與服務發展趨勢. 資策會產業情報顧問
原人麒(2002) ADSL講義,中華電信公司電信訓練所講義
唐帥華(2008/09/10) IPTV在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新聞愛好者, 2008(9A), 21-22.
徐愛蒂(2008.02) 美國IPTV 市場後勢看漲,工研院產業服務
徐愛蒂(2008.04) IPTV營運模式剖析,工研院產業服務
高慧君(2007). 台灣工研院三個價值導向管理的創新,(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142張玉文(2008)譯 波特新論競爭五力 哈佛商業評論,譯自“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That Shape Strategy,”HBR,January,2008
張恒(2003)。第三代無線行動通訊產品市場與未來發展之研究。碩士,台灣大葉大學事張登凱(2003). 從單向到互動、從節目收視到加值服務-有線電視數位化的理想與現實.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 287張瑩(2005) 組織創新前置因素、組織創新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台灣製藥業為例(碩士,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梁德馨、劉幼琍(2006) 九十五年度台灣寬頻網路使用狀況調查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
許士軍(1998) 創新的研發組織,能力雜誌,頁24-30。
陳文煌(2006). 中華電信MOD平台開放後營運模式之研究. (碩士,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 107.陳玉霖(2002). 數位影音產業在寬頻時代下之經營模式. (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 155陳易亮(2002). 政府與產業的互動之研究:製鞋業與半導體業之比較. (碩士,東海大學政治學系). , 152陳家瑋. (2002). 有線電視市場之垂直整合與競爭. (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 62陳家慧. (2004). 網際網路的興起對電信產業的影響. (碩士, 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 , 62陳清河(2002b)從科技流變論述電視與社會的對話 《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陳富雄(2008.03) IPTV經營上的三個挑戰,中華電信月刊
陳蕾琪(2006.04) 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現況分析,資策會產業研究報告
陳隆昇(1997) 互動電視服務的發展趨勢與機會,(碩士,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陳錫銘 (2007). 臺灣醫療旅遊產業創新服務之策略研究,(碩士,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56.曾順成(2002)第三代行動通信市場策略之研究,(碩士,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 , 127曾銘深、李煥仁(1999)台灣固網市場開放的商機與願景-專訪交通部電信總局局長簡仁德,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999年6月
程予誠(1999) 《新媒介科技論》,頁146-148,五南出版。
買俊華(2003). 國內通訊產業之產業價值鏈分析,(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 , 127黃喻麟譯(1997),地球零距離,Cairncross,F.,The death of distance,新新聞出版。
業經營研究所
楊敦質(2007). 以科技接受模型分析數位有線電視之使用者採用行為,(碩士, 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 122楊毅(2007). 台灣有線電視新聞品質管理指標建構之研究,(碩士,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 170溫深淵(2006). 新電信服務的競爭優勢分析,(碩士, 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102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第二版),心理出版社,台北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全球聯盟所(PwC)(2004 至2008 年全球娛樂與媒體展望)
電子時報社論 2009-05-11 MOD遭覆蓋是數位匯流的失敗 電子時報
廖偉伶(2003) 知識管理在服務創新之應用(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研究所)廖御超(2000). 影響採用創新產品之相關因素探討--以3G手機為例 (碩士, 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 89.趙怡、陳駿德(1999) 〈寬頻網路服務的發展趨勢和競爭分析〉,《傳播管理新思潮研討會—傳播、資訊與通信之整合會議實錄》。台北: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趙新銘(2004). 服務創新、規範性評估、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小客車租賃業為例 (碩士,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120劉幼琍(2004) 電信、媒體與網路的整合與匯流,電訊傳播,劉幼琍主編
劉幼琍(2004)《電訊傳播》,雙葉書廊出版。
劉幼琍、陳清河(2002)。《台灣寬頻網路服務品質與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劉揚銘(2009.06)創新-企業成長的必經之痛,經理人月刊
潘東傑(2008)哈佛商業評論譯自“Should You Investinthe Long Tail?”HBR,July-August2008
蔡正雄譯(1985),競爭策略 台北:華泰書局
蔡志宏(2004)電信服務與電信技術原理,《電訊傳播》。台北:雙葉。
蔡帛耕(2006) 台灣有線電視產業在管制下,是否會加速新技術的採用? (碩士,逢甲大學經濟學所) ,74蔡華展(2007.07)台灣行動通訊市場暨服務發展趨勢分析,資策會產業研究報告
衛南陽(2001) 服務競爭優勢:探索永續經營的奧秘,台北,商兆文化圖書。
鄭嘉逸(2006) 數位匯流下電信普及服務之檢討,(碩士,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93盧諭緯(2005) 〈網路+電視+手機=新媒體大浪潮〉,《數位時代》,104。蕭萬全(2006). MOD服務品質認知與滿意度之實證研究-以中華電信北區為例; (碩士,開南大學物流與航運管理系),91.謝建中(2006) 固網電信產業信任特徵對用戶價值與忠誠度之研究. (碩士,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 , 126鍾金燕(2007) 運用資料採礦技術於創新服務MOD採用之研究; (碩士,國立台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91.鍾倫納 著(1992) 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 台灣商務印書館 p.173-182
羅世宏(2008-08-14)轉播奧運中華電信加油,蘋果日報
二、西文部分
Brandenburger,A.M.&Nalebff,B.J.(1996).Co-opetition.HarperCollins.
Business:hephonecallisdead;longlive the phonecall;telephony”,TheEconomist,373(8404),p.69-.
Cairncross,F.(1997),The death of distance
Coats, D. Putting Core Competency Things into Practice. Technology Management. 11(3),1996:125-134.
Cooper,R.G.(1985),“Industrialfirms'newproductstrategie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3(2), p.107-121.
Danneels,E.,&Kleinschmidt,E.J.(2001),“Product Innovativeness From the Firm’s Perspective:Its Dimensions and Their Eelationwith Project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Vol.18,pp.357-373.
Davis, M. M., N. J. Aquilano, and R. B. Chase (2002), Fundamentals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McGraw Hill, New York.
Diebold, W.(1980). Industrial Policy as an International Issue.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Co.,1980, 10-11.
Drucker,P.F.(1985),“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NewYork:HarperandRow.
Ha, L., & Ganahl, R.(2004) . Webcasting business models of click-and-bricksand pure-play media:A comparative study of leading webcasters in SouthKorea and theUnited Stat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a Management, 6 (1&2), 75-88.
Hamel, G. and C.Heene. The Concept of Core Competence. New York: Wiley, Chichester.1994.
Hamel, G. and C.Heene. The Concept of Core Competence. New York: Wiley, Chichester.1994.
Higgins,J.M.,(1996),“The Core Competence:Innovation”,PlanningReview,Vol.23,No.6,pp.32-35.
Hill,C.W.L.,&Jones,G.R.(2007).Strategicmanagement:Anintegratedapproach.Boston:HoughtonMifflin.
Holt,K.(1983),“Production Innovation Mmanagement”.Butterworth,pp.50-51.
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Regulatory implications of telecommunications convergence", ITU, Geneva, 1996.
ITU-T,Rec“General Overview of NGN”,2004
Johnson, C.(1984) The Industrial Policy Debate. San Francisco: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Studies,1984, 8-10.
Kay, J. The Foundations of Corporate Succes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Kolter,P.(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Implementationand162 Usingthe Survival Model”,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Vol.11,No.3,pp.324-343.
Kotler,P.(2003),“Marketing Management”,New Jersey:Prentice-Hall.
Lee, Jongseok and Lee, Jeho and Lee, Habi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Management Science, Vol.49, No.4, April 2003, pp.553-570
Lee, Roy Chun and Christopher Findlay, 2005. ‘Telecommunications Reform in Indonesia: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Bulletin of Indonesia Economic Studies, 41(3): 341-65. (SSCI)
Lee, Roy Chun, "Network Convergence and regulatory policy",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of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06.
Leonard-Barton, D. The Factory as a Learning Laboratory.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4(1), 1992:23-38.
Long, Carl and Mary. Vickers-Koch. Using Core Capabilities to Great Competitive Advantag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4(1), 1995:6-21.
Mahadevan, B., (2000).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n Anatom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2 (4), 55-69
Mahen, T. Exploitin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Your Organization. Long Range Planning.27(4),1994:66-77.
Merriam,S.(1988),Case Study Researchin Education:Aqualitative Approach ,Jossey-Bass , SanFrancisco,CA.
MiltonMuller(1999),“Digital Convergence and Its Consequences”,P.12,The Public,Vol.6(3)
Mougayar,W.(1997).Opening Digital Markets:Battle Plansand Business Strategies for Internet Commerce.NewYork:McGraw-Hill.
OECD(1991),“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the Challenge for Economic Policy”,Paris.
OECD,“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 and Broadband”,DSTI/ICCP/TISP(2002)4/FINAL,P.8,2005.
OECD,“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sina Competitive ele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P.13, Informati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Policy,Vol.38,1995
Ofcom, "The Communications Market 2005", 2005
Okamoto, Y. & Reynolds, T.(2006). Multiple Play :Pricing and Policy Trends. OECD Working Party on 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Policies.
Okamoto,Y.&Reynolds,T.(2006).MultiplePlay:Pricingand Policy Trends. OECD Working Partyon Telecommunicationand Information Service Policies.
Porter,M.E.(1980).Competitive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York:FreePress.
Porter,M.E.(1985).Competitive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TheFreePress,NewYork.
Post, T. E. Corporate Behavior and Social Change. Boston: Reston Publishing Co. 1978.
Prahalad, C. K. and Hamel.Gary.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3), 1990:79-92.
Rubin,R.B.,Rubin,A.M.,&Piele,L.J.(1993).Communication research:strategies and sources Belmont, Calif:Wadsworth.
Schmitt, B.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5, pp. 53-67.
Schumpeter,J.A.(1934),“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Shapiro,C.(2005),“VoIP is calling;should you answer?”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s,p.1.
Tampoe, M. Exploitin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Your Organization. Long Range Planning.27(1), 1994:66-77.
Weller, D.(2004). Evolution of the Value Chain :Adaptation for Digital Delivery in a Broadband World. OECD’s Working Party on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WPIE):Digital Broadband Content Panel. Paris:Chateau de La Muette.
Whitaker,J.(2001).Interactive television demystified.NewYork:McGraw-Hill.
Wimmer,R.D.,&Dominick,R.J.(1991).Massmedia research:anintroduction.(3rd.ed.).Belmont, CA:Wadsworth.
三、網路資料
DIGITIMES網站,網址http://www.digitimes.com.tw/
IEK產業情報網網站,網址http://ieknet.itri.org.tw/
ITIS智網網站,網址http://www.itis.org.tw/
大眾電信網站,http://www.fitel.net.tw/fitel.htm
中華電信網站,網址http://www.cht.com.tw/
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網站,網址http://www.cbit.org.tw/
台灣經濟研究院網站,網址http://tie.tier.org.tw/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網站,網址http://etds.ncl.edu.tw/
拓墣產業研究所網站,網址http://www.topology.com.tw/
長尾理論網站,http://www.longtail.com/
哈佛商業評論網站,網址http://hbrtwn.infolinker.com.tw/
資策會網站,網址http://www.find.org.tw/
聯合新聞網網站,網址http://udn.com/NEWS/ma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