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1.鄭燦堂(2007),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第二版),出版社:五南書局。
2.劉威漢(2004),財金風險管理:理論、應用與發展趨勢,出版社: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臺灣證券交易所(2008)-- 世界證券市場相關交易制度。
4.彭光治(2003),股戲 -- 走過半世紀的台灣證券巿場,出版社:早安財金文化 。
5.陳繼堯(2000),金融自由化下新興風險移轉方法之運用現況與發展,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6.袁宗蔚(2004),(增訂四版)保險學概要,出版社:三民書局。
7.凌氤寶、陳森松(2007),3 版,人身風險管理,出版社:華泰文化。
8.林信惠、黃明祥、王文良(2005),軟體專案管理,出版社: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9.李開遠(2008),證券管理法規新論(第五版) ,出版社:五南書局。
10.呂長民(2009),行銷研究:企業研究方法實務應用,出版社:前程文化。
11.吳瑞雲、郭德進(2002),3 版,保險法理論與實務逐條釋義,出版社:華泰文化。
12.王甡、 許孟彥(1999),證券商市場風險管理之研究,研究報告,出版社:證基會。
(二)、學位論文
1.蔡昆洲(2003)。全球證券市場後台整合新趨勢—從結算交割風險管理論集中交易相對方制度。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中壢。2.黃月圓(2005)。我國證券巿場重大違約交割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系,高雄。3.游依仁(2003)。企業運用整合型風險管理策略可行性之研究--或有資本。碩士論文,逢甲大學,保險所,台中。4.陳祈嘉(2003)。大數法則的迷失。第1屆財產保險業論文金筆獎佳作,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台北
5.陳志宏(2006)。就風險控管之觀點評析我國現行證券市場「共同責任制交割結算基金特別管理委員會」之效益。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台北。6.陳玉波(2003)。企業專業管理之風險評估流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高雄。7.張炳坤(2000)。證券交易上交割基金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嘉義。8.張宏銘(2008)。台灣證券交易所監理行為之探討,碩士論文,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台北。9.高章莉(2008)。台灣證券商經營風險與保險規劃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台北。10.胡桂嘉(2003)。銀行財富管理業務中結構型商品行暨競爭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11.柯冠瑛(2008)。我國證券金融機構設置專屬保險之可行性-以臺灣證券交易所為實例。碩士論文,保險金融管理系碩士班朝陽科技大學,台中。12.林肇基(2002)。我國證券投資人違約交割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碩士班,台中。13.林紹州(2005)。投資人違約交割信用風險管理之探討,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中壢。14.林俊宏(2004)。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基金法制之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台北。15.周倪安(2003)。我國證券商部位風險之探討,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桃園。16.吳曼寧(2001)。我國綜合證券商風險管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台北。17.王燦堂(2007)。探討台灣地區綜合證券商設立分支機構經營績效影響之因素。碩士論文,銘傳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碩士學程,桃園。18.王元平(2005)。保險經紀人損害防阻服務之研究。碩士論文。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桃園。(三)、期刊與研究報告
1.羅嘉宜(2003),「行政院金融改革專案小組資本巿場工作小組重點執行成果報導」。證券暨期貨管理月刊 第21卷,第8期,頁1-10。
2.魏寶生(2005,12月),「企業風險管理 你做了嗎?」 。贏家雜誌,第14卷。
3.戴志傑(2002,1月),「論我國證券商風險管理之法制建設」。證券暨期貨管理 ,第20卷第1期頁1-23。4.賴怡真、陳美真(2005,6月),「風 險 管 理」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8期。
5.蔡鴻璟(2008,11月),「T+2 日交割制度( DVP )之說明」。證券暨期貨月刊,第36券第11期頁31-36。
6.潘景華(2003,6月),「臺灣證券交易所未來發展策略之研究」台灣證券交易所九十二年度研究報告。
7.劉德明、蘇秀玲、高儀慧(2000,11月),設置集中結算機構問題研究-集中結算機構設立方式與組織型態分析,臺灣證券集中保管股份有限公司。委託研究計劃,台北。
8.寧國輝、蕭仁志,闕鴻華(2004,3月), 建立證券商風險管理機制方案暨未來展望,證券暨期貨管理月刊,第22卷第3期頁9-20。
9.馮震宇(2002,7月),「從結算交割發展趨勢論跨國結算交割之風險」。證券暨期貨管理,第20卷第7期頁1-25。10.曾玉瓊(2005,7月),瑞德英財務再保險/有限再保險監理及發展現況考察報告,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台北
11.陳靜芳(2008,4月),「於全球治理浪潮下談IOSCO及檢視我國證券暨期貨相關規範是否符合IOSCO三十項原則專案」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6卷,第4期,頁23-28。12.郭軒岷(2004,3月),「淺談風險管理」。 券暨期貨月刊 第22卷 第3期頁4-8。
13.陳秉正(2000,10月)「國外非傳統風險轉移產品介紹」保險研究•窗口2000年第10期。
14.林寶珠、王敏馨(2003,5月),「21世紀的企業風險管理制度--掌握變化規劃預防 化險為夷從中獲利」。會計研究月刊,第2卷第10期頁51-58。15.林維義(200,5月),「談臺灣證券集中保管事業之願景」 。臺灣證券集中保管股份有限公司。集保月刊,第90 期頁3-104。16.林炳滄(2002,6月),企業經營與風險管理。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
17.宋明哲(2007,8月),「ERM企業全方位風險管理」。空大學訊383卷頁114-117。
18.王毓敏,呂素蓮,陳柏志(2006,6月) ,「改善證券商整體經營風險預警指標與監管品質之探討」,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7卷第2期,頁63-80。
19.毛祈財、莊秀珍等人(2002,12月),「縮短結算交割期之探討」 。臺灣證券集中保管股份有限公司。
(四)、新聞報導
1.薛翔之、彭禎伶(2008,05月30日),銀行退場 擬由共保力量執行。工商時報。A2版。
2.蕭志忠(2008,11月26日),T+2款券交割新舊制比較。經濟日報。
3.蕭志忠(2007),結算基金納入保險降低違約交割風險。經濟日報。B2版。
4.鄭凱維、周克威、彭慧蓮(2002,7月29日),「《財部規劃》成立單一集保暨結算所:統籌辦理集中、店頭、期貨結算業務,三大交易所收益將大幅縮水,期交所衝擊最大」。工商時報。綜合要聞第4版。
5.陳麗珠(2001,12月22日),顏慶章:放寬漲跌幅 股市穩定後再定奪。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dec/22/today-e2.htm
6.梁炳球、黃淑儀、劉復苓(1999,02月13日),「如何增進交割制度之安全與投資人保護基金之設置」研討會擴大保護基金規模 確保投資人權益強制款券劃撥 投資人風險不小。經濟日報/16版/投資話廊。
7.周克威(1999,11月5日),「證交所將研究交割結算基金的適法性問題」。工商時報。
8.李淑慧(2004,3月8日),「新興風險移轉保險 可望開放」 經濟日報。4版
9.李志宏(2004,4月2 5日),引進國外成熟制度。經濟日報。24版。
(五)、網站
1.臺灣證券交易所http://www.twse.com.tw/ch/index.php
2.鉅亨網http://news.cnyes.com/
3.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http://www.jcic.org.tw
4.政大財政學系
http://pf.nccu.edu.tw/modules.php
5.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http://www.fsc.gov.tw
6.台灣法律網 http://www.lawtw.com/
7.中華信用評等公司http://www.taiwanratings.com/tw/
8.DHD consulting Team2008.0509 3see市場研究信息網「國際保險業在挑戰中抓住機遇發展
」http://freereport.3see.com/items/2008/05/19/10848.html
9.美國金融會計準則委員會
http://www.fasb.org/derivatives/issueb26.shtml
10.台北平衡計分卡推廣協會
http://www.bsca.org.tw/?action-viewnews-itemid-21
11.MBA智慧百科
http://wiki.mbalib.com/w/index.php?title=%E9%A3%8E%E9%99%A9%E8%87%AA%E7%95%99&variant=zh-tw
12.DJ財金知識庫http://km.funddj.com
第二部分:英文
1.AndreasMüller, München,2000,Integriertes Risikomanagement für die Versicherungsbrance,Deutsch :Münchener Rück.
2.Bank,Eric,2004,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through Insurance,Reinsurance and the Capital Market,New York:John Wiley& Son
3.Banham Russ,1999,Double Whammy, CFO publishing
4.Conley,John,1999,3 Winning Ways,Risk Management, December,12-16.
5.Gründl,Helmut and _Schmeiser, Hato, 2002, pricing Double Trigger Reinsurance Contracts: Financial versus Actuarial Approach,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69,449-468.
6.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apiral Standard-A Revised Framework,2004,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Swizerland: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7.Mehr, I. Robert and Hedges, A.Bob, 1974, Risk Management :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 McGraw-Hill.
8.Schober, M. Lawrence,2000,pricing Multiple Triggers-An Electrifying Example, Casualty Actuarial Society Discussion Paper in Program Casualty Actuarial Society, Arlington. Virginia.
9.Swiss Re, Sigma, No. 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