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海君、樂成峰,2008,應用基於纹理的面向對象分類模糊方法提取水田信息,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4(5):40-43。
2.田新光、張繼賢、張永紅,2007,基於IKONOS影像的海岸帶土地覆蓋分類,遙感資訊 2007(5):44-47。
3.吳守從,2006,應用SPOT衛星影像結合植生指標與地景指數評估墾丁國家公園各景點生態環境壓力,觀光研究學報 12(3):207-224。4.吳治達、鄭祈全,2005,應用航測資料與數學模式監測民墾地變遷之研究,航測及遙測學刊 10(4):373-384。5.吳振發,2005,土地利用變遷與景觀生態評估方法之建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系博士論文。6.李瑞陽、林士強,2006,利用空間技術與景觀生態指數分析墾丁國家公園土地覆蓋變遷影響之研究,地理學報 46:31-48。7.周學政總校正,藍碧薇、林振暘、王韋力編譯,2004,GIS辭典,崧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8.林育佳,2004,台中市都市林變遷之研究,東海大學景觀系碩士論文。9.林冠儒,2004,地物導向之航照影像區格知識正規化之研究,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碩士論文。10.林秋雄,2001,民宿農業旅遊之核心基地-日本農業旅遊研修拾綴系列四,農訊雜誌 18(8):65-71。
11.孫彬修,2004,線性複合模式應用於變遷偵測之研究,中央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12.徐家盛,2002,多種尺度遙測影像於農業土地利用分類精確度探討,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13.徐維政,2004,改良式變異向量分析法於變遷偵測之探討,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論文。14.常健行,1994,應用衛星影像於土地變遷偵測方法之研究,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論文。15.張立群,2002,應用多時段SPOT影像監測山坡地違法開發現象-以南投縣為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16.張秀英、楊敏華、劉常娟、王振興,2008,面向對象遙感分類新技術在第二次土地調查中的應用,遙感資訊 2008(3):77-80。
17.張郇生,2004,ESRI ArcGIS 地理資訊系統簡介,國土資訊系統 49:73-49。
18.張振勇、王萍、朱魯、陳香菱,2007,ecognition技術在高解析度遙感影像資訊提取中的應用,國土資源信息化 2007(2):15-18。
19.張啟德(譯),R. T. T, Forman and M, Godron,1994,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出版公司。
20.張雅華、李瑞陽、張國楨,2005,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影像應用於國土利用現況調查,2005年台灣地理資訊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1.張雅華、陳俊愷、張國楨,2004,利用物件導向高解析數值影像分類技術於基隆河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第二屆數位地球國際研討會。
22.莊雲翰,2000,IKONOS結合影像區塊及知識庫分類之研究,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23.許丕政,1997,應用統計檢定於衛星影像變遷偵測之研究,中央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4.許君韶,2004,區塊分割變遷偵測法於多時期衛星影像之應用,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5.郭秀玲,2003,紋理分析於農地利用判釋之研究-以苗栗縣大湖鄉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碩士論文。26.陳意昌,2004,農地重劃地區土地利用與景觀變遷之研究,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博士論文。27.陳墀吉、楊永盛,2005,休閒農業民宿,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8.喬程、駱劍承、吳泉源、沈占鋒、王宏,2008,面向對象的高解析度影像城市建築物提取,地理與地理資訊科學 24(5):36-39。
29.黃志成、馮豐隆,1998,淺論地景生態學,臺灣林業 24(4):37-49。30.黃筱梅,2000,SPOT衛星影像於裸露地變遷之偵測研究-以和社地區為例,臺灣大學森林學系碩士論文。31.楊剛,2004,遙測資訊應用於墾丁國家公園地景生態變遷監測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碩士論文。32.楊紳,1999,多時段分類法應用於衛星影像變遷偵測之研究,中央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33.楊龍士、周天穎,2000,遙感探測理論與分析實務,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
34.鄔建國,2003,景觀生態學-格局、過程、尺度與等級,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5.廖怡雯,2002,運用馬可夫鏈模式於台中市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碩士論文。36.蒲智、劉萍、楊遼、葛挺進,2006,面向對象技術在城市綠地資訊提取中的應用,福建林業科技 33(1):40-44。
37.趙宇鸞、林愛文,2008,基於面向對象和多尺度影像分割技術的城市用地分類研究-以武漢市城市中心區為例,國土資源科技管理 25(5):90-95。
38.趙羿、賴明洲、薛怡珍,2003,景觀生態學-理論與實務,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39.蔡靜如,1997,臺北盆地土地利用變遷趨勢之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系碩士論文。40.鄭祈全,1999,森林地景變遷之監測研究,台灣林業科學 14(4):493-507。
41.鄭祈全、詹進發、許立達,1999,應用碎形維度監測森林地景結構與變遷之研究,台灣林業科學 14(4):397-407。
42.鄭健雄、吳乾正,2004,渡假民宿管理,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3.鄭曉昀,2004,鄉村景觀資源評估與規劃-以平溪、雙溪地區為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碩士論文。44.鄧佩欣,2009,物件導向式分類應用於土地利用類別判釋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碩士論文。45.黎展榮、王龍波,2006,利用高解析度影像計算城市綠地覆蓋率,測繪通報 12:51-53。
46.繆紹綱(譯),Gonzalez, R. C., R. E. Woods,2005,數位元元影像處理,普林斯頓國際有限公司。
47.薛怡珍,2005,地景動態變遷預測模式之研究-以台大實驗林和社地區為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博士論文。48.簡甫任,2000,運用知識庫輔助遙測影像分類與土地利用變遷偵測模式建立之研究─以都市區域環境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碩士論文。49.Benz, U. C.,P. Hofmann, G. Willhauck, I. Lingenfelder, M. Heynen, 2004. Multi-resolution, object-oriented fuzzy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for GIS-ready information.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 Remote Sensing 58:239-258.
50.Definiens Professional 5 Reference Book, 2006, Definiens.
51.Definiens Professional 5 user guide, 2006, Definiens.
52.Ivits, E., B. Koch, T. Blaschke, M.Jochum and P. Adler, 2005. Landscape structure assessment with image grey-values and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at three spatial resolu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Vol.26 No.14, P.2975- P.2993.
53.Jensen, J. R., 2005. Introductor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 Remote Sensing Perspective,3rd edition, Prentice Hall.
54.Li, X., L. Lu, G. Cheng, H. Xiao, 2001. Quantifying landscape structure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using FRAGSTAT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53(3):395-408.
55.Mather, P. M., 1999. Computer processing of remotely-sensed images, 3rd edition, Wiley.
56.Muller, M. R., J., Middleton, 1994. A markov model of land-use change dynamics in the Niagara Region, Ontario, Canada. Landscape Ecology 9(2):151-157.
57.Olsen, L. M., V. H. Dale, T. Foster, 2007. Landscape patterns as indicators of ecological change at Fort Benning, Georgia, USA.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81:341-353.
58.Pekkarinen, A., 2002. A method for the segmentation of very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images of forested landscap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3(14):2817-2836.
59.Robert, A. S., 1997. Remote sensing, models and methods for image processing, 2nd edition, San Diego : Academic Press.
60.Schiewe, J., 2002. Segmentation of High-Resolution Remotely Sensed Data-Concepts, applications and problems., Symposium on Geospatial Theory,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61.Weng, Y. C., 2007.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landscape pattern in response to urbanizatio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79:13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