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北情報區飛航指南(AIP)」(2009.6.4 修正版)。
2. 「民用航空法」(2009.1.23 修正版)。
3. 「民用航空運輸業管理規則」(2008.5.2 修正版)。
4. 「民營飛行場管理規則」(2008.6.2 修正版)。
5. 「自用航空器飛航活動管理規則」(2008.4.22 頒)。
6. 「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2008.12.11 修正版)。
7. 「普通航空業管理規則」(2008.4.16 修正版)。
http://www.caac.gov.cn/H1/H2/
8. 中國民用航空局(2009),中國通用航空發展概況報告。
9. 中國民用航空局(民航概況)網頁,網址
10. 日本國土交通省航空局網頁,網址
http://www.mlit.go.jp/koku/04_outline/01_kuko/01_haichi/index.html
11. 王穆衡、陳一平、陳佩棻(2003),「兩岸航空貨運市場發展之研究」,交
通部運輸研究所。
12. 王聰榮、孫念昕、葉青青(1999),「商務飛機市場研究」,財團法人工業
技術研究院。
13.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00),「民航政策白皮書」,第二篇,頁63-66。
14.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02),「台灣地區民用機場整體規劃暨未來五年發展
計畫」。
15.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03),「直昇機機場規劃設計規範」。
16.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05),民航運輸統計報告。
17.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06),「民航局品質手冊簡介」。
18.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07),民用航空局六十周年紀念特刊。
19.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7),台灣地區國內民航發展之研究總報告。
20. 江俊毅(2005),「兩岸直航下航空客運航點選擇策略之模擬」,國立成功
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2009),台灣飛安統計1998-2007 報告書。
22. 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網頁,網址http://www.asc.gov.tw/asc_ch/index.asp
23. 李東陽、陳天賜、程嘉莉、謝金玫、朱冠文、孫正軍(2004),「開放商務
航空整體規劃之研究」,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研究報告。
24. 李香怡(2005),「時間差別定價對台北捷運乘客旅運行為之影響」,國立
交通大學交通運輸所碩士論文。
25. 李浚滐(2007),「開放商務航空,再造我國航空業榮景」,民航局局長張
國政專訪。
26. 沈瑄瑄(1999),「離島航空最適營運模式之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
究所碩士論文。
27. 周榮昌、劉祐興、王唯全(2006),「國際航線低價航空公司及一般航空公
司選擇行為之研究-以臺北-新加坡航線為例」,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21
屆論文研討會。
28. 空中快線(SKY SHUTTLE)直升機有限公司網頁,網址
http://www.skyshuttlehk.com/ 。
29. 段良雄、呂錦隆(1999),「航空公司與航班之聯合選擇模式」,運輸學刊,第十一卷第四期,頁53-72。
30. 洪振義(1998),「直升機概論」,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
31. 香港Heliservices(直升機服務)有限公司網頁,網址
http://www.heliservices.com.hk/
32.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航處(2003),香港直升機交通需求及直升機場發展
研究報告。
33.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航處(2009),民航處2007/2008 年報。
34. 香港國際機場管理局(2005),「香港國際機場2025 年規劃大綱」,第二章,
頁16-19。
35. 香港國際機場管理局(2008),航空業務Aviation Logistics Business 說明書。
36. 徐肇章、溫傑華、周淑華、張文中、朱松偉、鄭有欽(2000),「台灣地區
直升機發展政策之研究」,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37. 耿樺(2008),「民用航空器的操作與性能簡介」,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38. 張有恆(2002),「運輸管理二版」,華泰文化。
39. 許雅鈞(2006),「小型飛機運輸系統於台灣之可行性規劃」,成功大學航
空太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郭兆書(2008),「商務航空的國內法規之答客問」,經濟部航太工業通訊
雜誌,64 期。
41. 郭逸敏(1998),「國內直昇機客運航線最佳營運模式之研究-以德安航空台
東-綠島、蘭嶼航線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42. 傅強(2008),「高鐵營運後對城際旅運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台南至臺北城
際運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43. 黃湘(2003),「再造松山機場的春天–推動松山機場為亞洲商務航空中心的
構想」,經濟前瞻,第九十期,頁106-112。
44. 黃湘(2003),「商務航空產業發展概述」,經濟前瞻,第八十八期,頁104-114。45. 熊正一(1999),「兩岸空運直航航點選擇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
通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46. 澳門行政特區民航局(2009),「澳門航行資料彙編」,第二部,頁3.4-3。
47.America Member Service Center, http://www.americamember.org/index.htm
4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viation Council, “Business Aviation Outlook 2002:
time to put our thinking cap on,” Apr il 2002, pp.1-10.
49. ICAO “Aerodrome Design and Operations” ICAO Annex 14, Volume 1, Third
edition – July 1999.
50. ICAO “Aircraft Nationality and Registration Marks ” ICAO Annex 7, Volume
1, Third edition – July 1999.
51.National Business Aviation Association, INC., “Business Aircraft Utilization
Strategies,” National Business Aviation Association, INC., 1999, pp. 2 -44.
52.National Business Aviation Association, INC., “NBAA Business Aviation Fact
Book 2004,” National Business Aviation Association, INC., 2004, pp. 2 -38.
53. Sikorsky Aircraft Company, “S -76B Flight Manual”, Part 1, Section 1, 1985.
54. The Boeing Company, “Boeing to Sell Commercial Helicopter Lines to Bell
HelicopterTextron”
http://www.boeing.com/news/releases/1998/news_release_980225b.html
55. The British Helicopter Association “The Civil Helicopter In The Community ”,
http://www.britishhelicopterassocia tion.org/civil_helicopter.asp
56. The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 ,
57. http://www.icao.int/
58. The Bell Helicopter Company, http://www.bellhelicopter.textron.com/en/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