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4: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顧蕙倩
論文名稱:台灣現代詩的浪漫特質
論文名稱(外文):The Romantic Elements/Characteristics in Taiwan Modernist Poetry
指導教授:陳鵬翔陳鵬翔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17
中文關鍵詞:離散崇高主體性自然觀女性書寫浪漫特質
外文關鍵詞:outlook of naturediasporathe sublimesubjectivityfeminine writingRomantic characteristic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0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文以中國浪漫精神的傳統與流變為基礎,以西方浪漫主義的精髓為分析綱領,輔以台灣歷史的動線,透過抒情傳統與抗拒思想的兩大特質,選擇余光中、白萩、鄭愁予、楊牧、楊澤、夏宇、葉紅的文本為主題研究重心,試鉤勒台灣社會變遷下現代詩之浪漫特質。
今歸納本文研究,發現台灣現代詩的浪漫特質有如下四點:
(一) 回歸自然,實踐真誠美善
(二) 異國想像,為求現實超越
(三) 反抗現實,思考人類處境
(四) 追尋主體,拼貼身分認同

探討台灣現代詩不是再現西方浪漫主義的運動場景,而是藉由其重視「人」本身價值的精神,讓我們可以透過「浪漫特質」檢視台灣現代詩人不斷翻騰的創造力和意志力。其繼承自中國傳統文學的浪漫精神,讓台灣現代詩有別於西方浪漫主義,更呈現其獨特性與深度。
「浪漫特質」的探討一向為台灣現代詩壇忽略,今藉由筆者的研究與挖發,發現這不僅僅是「浪漫主義」定義的界定問題,而呈現台灣現當代詩壇創作論與批評論的極待開發。本文回到文學浪漫的源頭,釐清「浪漫特質」的核心到底是什麼,以探究台灣現代詩人創作的初衷與原始的感動。
This essay is based on Chinese romantic spirit tradition and its change as the basis and is also based on the essence of western romanticism as the essential point of analysis. This is supplemented by the movement track of Taiwan history and through two larg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emotion expression tradition and resistance thinking. Works of Yu Kuang-Chung, Pai Ti, Cheng Chou-Yu, Yang Mu- Yang Tse, Hsia Yu and Yeh Hung are selected for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topic research and the writer attempts to map out the roman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ntemporary poems under the change of Taiwan society.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of this essay, the writer discovers the following ro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 contemporary poems:
(1) Back to the nature and the practice of sincerity, beauty and kindness
(2) Foreign country imagination and the search for surpassing reality
(3) Oppose reality and contemplate on the situation of human being
(4) Search for the subjectivity and make up the identity recognition

The study on Taiwan contemporary poems is not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scene of the western romanticism movement. Instead based on its emphasis on the spirit of the 「human being」 itself we can examine the continuous and advancing creativity and willpower of Taiwan contemporary poems through the 「romantic characteristic」. By inheriting the romantic spir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aiwan contemporary poems can be different from western romanticism and its uniqueness and depth can be revealed more.

All along the study on the 「romantic characteristic」 is ignored by the Taiwan contemporary poem forum and now thi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search for the writer. The writer discovers that it is not just only the problem of defining 「romance」, this is to reveal that discussion and criticism on Taiwan contemporary poem forum need much development. Going back to the original source of literature theory, the writer wants to clarify that after all what is the core value of 「romantic characteristic」? This is to search for the initial intention and the original touching feeling of the creative work of Taiwan poets.
台灣現代詩的浪漫特質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8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13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方法                17
  (一) 文獻探討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西方浪漫主義思想探微
 第一節 西方浪漫主義之內在精神              27
  (一) 前言
  (二) 西方浪漫主義文學發展概況
 第二節 中國浪漫文學之內在精神              36
  (一) 前言
  (二) 中國傳統文學的浪漫特質
    1. 古巫與浪漫詩歌發展之關係
    2. 浪漫詩歌的抒情傳統
    3. 超自然之寄託與覺醒
 第三節 中西抒情說                    46
  (一) 超自然觀:救贖與超脫
  (二) 意象/象徵與意境
  (三) 崇高(sublimity) 與達觀
第四節 小結                       62

第三章、 中/台現代詩的浪漫一代
 第一節 世紀之交的思想啟蒙: 從創造社到新月社       64
  (一) 前言
  (二) 新文學里程碑:從創造社到新月社
 第二節 台灣近現代詩人的浪漫特質             72
  (一) 台灣日治時代的新文學
  (二) 台灣戰後現代詩的浪漫特質
    1. 忽略現代詩的「浪漫空隙」
    2. 台灣現代詩的「田園模式」
    3. 抒情傳統和抵抗(resistance)思想
 第三節 台灣現代詩的浪漫抒情:以余光中為例         79
  (一) 前言
  (二) 「家園」(home)和「離散」(diaspora)
  (三) 《與永恆拔河》與《紫荊賦》的成書背景
  (四) 初入香港之情懷-以《與永恆拔河》為例
    1. 藝術、生命之不死
    2. 現實之關注
    3. 中國之批判與建構
    4. 生活之情思
    5. 香港的情懷與現實中國的遙遙相對
  (五) 《紫荊賦》時期的香港情懷
  (六) 小結
 第四節 台灣現代詩的抗拒思想:以白萩為例         95
  (一) 前言
  (二) 白萩的抗拒精神
    1. 對命運的嘲諷
    2. 對現實世界的控訴
    3. 對人類存在的抵抗
 第五節 總結:台灣現代詩的浪漫主題──
神話書寫的再生、新生與跨界        107
  (一) 神話的界說
  (二) 神話的分類
  (三) 神話主題的再生-- 《九歌.山鬼》
  (四) 神話主題的新生—台灣現代詩中的山鬼主題
    1. 以鄭愁予〈山鬼〉為例
    2. 以夏宇的〈太初有字〉為例
  (五) 小結

第四章、 知識份子的浪漫革命:以楊牧、楊澤為例
 第一節 理論探微                     129
 第二節 楊牧:右外野手的抒情意象             134
  (一) 中西抒情的右外野手
  (二) 山海浪跡的自然人文
    1. 以我觀物,以物觀我:比喻和象徵
    2. 疑神:始於本體的思考
  (三) 社會關懷的浪漫堅持
    1. 無政府主義
    2. 憂心悄悄,愠於群小
 第三節 楊澤:薔薇騎士的精神革命             165
  (一) 無政府主義
  (二) 愛、欲與死:抒情的底蘊
  (三) 中西城市的浪漫想像:家園與離散
 第四節 楊牧與楊澤                    189
  (一) 意象運用:以薔薇為例
  (二) 地誌詩與空間詩
    1. 鮭魚回游:楊牧的地誌詩
    2. 華麗吉普賽:楊澤的空間詩
 (三) 古典的重構:抒情傳統的承繼
    1. 楊牧愛的依歸
    2. 楊澤的愛與死

第五章、 追尋浪漫主義的個人主體性:
以夏宇、葉紅為例
 第一節 理論探微                     210
  (一) 前言
  (二) 西方浪漫主義的主體性美學
  (三) 戰後臺灣文化變遷的主要方向:
個體性的覺醒及其問題
 第二節 後現代的浪漫抒情與主體性美學:以夏宇為例     216
  (一) 浪漫看夏宇:她真的只是玩後現代的文字遊戲嗎?
  (二) 從夏宇〈象徵派〉看抒情傳統的變與不變
    1. 觀位體
    2. 觀置辭
    3. 觀通變
    4. 觀奇正
    5. 觀事義
    6. 觀宮商
  (三) 後現代式浪漫抒情
  (四) 浪漫美學的個人主體性
    1.  前言
    2.  個人主體性
    3.  夏宇的個人主體性書寫
    4.  小結
 第三節 個人主體性的昇華與對立:以葉紅為例        257
  (一) 前言
  (二) 女性書寫「自我認同」的特質
  (三) 浪漫精神的自我對立
  (四) 自我昇華的可能性
  (五)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文學創作的初衷:浪漫精神             277
 第二節 台灣現代詩的浪漫特質               280
  1. 回歸自然,實踐真誠美善
  2. 異國想像,為求現實超越
  3. 反抗現實,思考人類處境
  4. 追尋主體,拼貼身分認同
 第三節 台灣現代詩的浪漫關鍵               285
 第四節 「浪漫特質」的研究意義              288
  (一) 浪漫主義作為批評方法的可能性
  (二) 浪漫精神的追尋與救贖

【參考書目】                        294
一、個人作品
白萩(1971)。《白萩詩選》。台北:三民書局。
白萩(1984)。《詩廣場》。台中:熱點文化。
白萩(1989)。《風吹才感到樹的存在》。台北:春暉出版社。
白萩(1991)。《觀測意象》。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白萩(1994)。《香頌》。台北:石頭出版社。
朱自清,郭沫若,葉聖陶等編輯(2000)。《聞一多全集》。台北:里仁書局。
余光中(1979)。《與永恆拔河》。台北:洪範書店。
余光中(1985)。《春來半島(沙田文叢之一)》。香港: 香港出版公司。
余光中(1986)。《紫荊賦》。台北:洪範書店。
余光中(1998)。《日不落家》。台北:九歌出版社。
余光中(2002),收於陳義芝編。《新世紀散文家余光中》。台北:九歌出版社。

光中(2006)。《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台北:九歌出版社。
夏宇(1984)。《備忘錄》。作者自印。
夏宇(1984)。《Salsa》。台北: 唐山書店。
夏宇(1991)。《腹語術》。台北:唐山書店。
夏宇(1995)。《摩擦.無以名狀》。台北:唐山書店。
夏宇(2007)。《粉紅色噪音》。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徐志摩(1993)。《徐志摩全集》。台北:商務印書館。
徐志摩(1993)。《徐志摩全集補編》。台北:商印書館。
郭沫若(2006)。《郭沫若集》。北京:花城出版社。
楊牧(1977 )。《柏克萊精神》。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77 )。《葉珊散文集》。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78)。《北斗行》。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80)。《海岸七疊》。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80)。《禁忌的遊戲》。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82)。《年輪》。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82)。《搜索者》。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86)。《有人》。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89)。《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91)。《完整的寓言》。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93)。《疑神》。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95)。《星圖》。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95)。《楊牧詩集1950—1974》。 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96)。《亭午之鷹》。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99)。《楊牧詩集1974-1985》。 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2001)。《涉事》。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2001)。《隱喻與現實》。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2002)。《山風海雨》。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2002)。《方向歸零》。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2002)。《昔我往矣》。台北:洪範。
楊牧(2006)。《介殼蟲》。台北:洪範書店。
楊澤(1977)。《薔薇學派的誕生》。台北:洪範書店。
楊澤(1980)。《彷彿在君父的城邦》。台北:時報文化。
楊澤(1997)。《人生不值得活的》。台北:元尊文化。
痖弦(1982)。《瘂弦詩集》。台北:洪範書店。
痖弦(1983)。《戴望舒卷》。台北:洪範書店。
鄭愁予(1979)。《鄭愁予詩集I:1951-1968》。台北:洪範書店。
鄭愁予(2004)。《鄭愁予詩集II:1969-1986》台北:洪範書店。
葉紅(1995)。《藏明之歌》。臺北:鴻泰出版社。
葉紅(1998)。《廊下鋪著沉睡的夜》。臺北:河童出版社。
葉紅(2000)。《瀕臨崩潰的字眼感覺有風》。臺北:河童出版社。
聞一多(2004)。《死水》。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
魯迅(200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二、 專書
丁仲祜編(1983)。《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台北:藝文印書館。
上海外語 (2006)。《牛津文學術語詞典》。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
丹青藝叢編委會(1987)。《當代美學論集》。台北:丹青出版社。
中國郭沫若研究會編(2004)。《郭沫若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福州:福建人 民出版社
方仁念選編(1993)。《新月派評論資料選》。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
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文崇一編(1990)。《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台北:巨流出版社。
王夫之(1972)。《楚辭通釋》。台北:里仁書局。
王充(1983)。《論衡》。台北:宏業書局。
王珂(2004)。《百年新詩詩體建設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局。
王嘉良(2008)。《現代中國文學思潮史論》。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王永生編(1984)。《中國現代文論選》。貴州:人民出版社。
王成兵(2004)。《當代認同危機的人學解讀》。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王孝廉(1977)。《中國的神話與傳說》。台北:聯經出版社。
王孝廉(1986)。《神話與小說》。台北:時報文化。
王孝廉(1986)。《神話與小說》。台北:時報文化。
王孝廉(2003)。《花與花神: 中國的神話與人文》。台北:洪範書店。
王建元(1988)。《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台北:東大出版社。
王國維著,徐調孚校注(2001)。《校注人間詞話》。台北:頂淵出版社。
王逢振(1995)。 《女性主義》,臺北:揚智出版社。
王弼、韓康伯、朱熹(1999)。《周易略例》。台北:大安出版社。
王弼等著(1999)。《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
王夢鷗(1989)。《文學概論》。台北:藝文印書館。
王夢鷗編選(1980)。《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十集。台北:天視出版社。
王錦厚(1996)。《五四新文學與外國文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王嶽川 (1992)。《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 北京:北大出版社 。
王嶽川 (1992)。《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北大出版社。
王耀輝(2005)。《文學文本解讀》。武漢:華中師大出版社。
王艷芳(2006)。《女性寫作與自我認同》。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古注十三經》。(1980)。台北:第一書局。
司徒衛(1979)。《五十年文學評論》。台北:成文出版社。
石計生(2003)。《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文學啟迪》。台北:左岸出版社。
向陽(2003)。《文學現象》:〈七零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台北:正中書局。
朱立元編(2005)。《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
朱光潛(1963)。《西方美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朱光潛(1982)。《詩論新編》。台北:洪範書店。
宗白華(1989)。《美學與意境》。台北:淑馨出版社。
竺家寧(2005)。《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出版社。
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徐復觀(1974)。《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
翁文嫻(1998)。《創作的契機──現代詩學》。台北:唐山書店。
陳世驤(1972)。《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
陳芳明(1978)。《鏡子和影子:現代詩評論集》。台北:志文出版社。
陳芳明(2003)。《陳芳明精選集》。台北:九歌出版社。
陳啟佑(1983)。《渡也論新詩》。台北:黎明文化。
張芬齡(1992)。《現代詩啟示錄》。台北:書林出版社。
張惠菁(2002)。《楊牧》。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葉維廉(1983)。《比較詩學》。台北:東大出版社。
葉維廉(1986)。《秩序的生長》。台北:時報文化。
葉維廉(1994)。《從現象到表現:葉維廉早期文集》。台北:東大出版社。
朱光潛(2001)。《談文學》。台北:文房出版社。
朱光潛(2005)。《文藝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
朱熹集注(1987)。《楚辭集注》。台北:文津出版社。
朱曦(2005)。《中國現代浪漫主義小說模式》。重慶:重慶出版社。
朱壽桐(2002)。《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學史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朱雙一、張羽(2006)。《海峽兩岸新文學思潮的淵源和比較》。廈門:廈門大 學
老子(1981)。《老子白話句解》。台北:華聯出版社。
佚名(1995)。《山海經校注》。台北:金楓出版社
何聃生(1984)。《孤岩的存在-有關白萩作品評論的結集》。台中:熱點出
   版社。
吳定宇(2004)。《抉擇與揚棄-郭沫若與中外文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吳潛誠(1994)。《感性定位:文學的想像與介入》。台北:允晨文化。
吳潛誠(1999)。《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台北:立緒文化。
吳潛誠(1999)。《靠岸航行:關於文學與文化評論》。台北:立緒文化。
呂正惠 (1989)。《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
呂正惠(1995)。《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社。
李元貞(2000)。《女性詩學-台灣女詩人集體研究1951—2000》。台北:女書店
李亦園編(1990)。《中國人的性格》。台北:桂冠出版社。
李明明(1992)。《形象與語言》。台北:東大出版社。
李牧(1973)。《三十年代文藝論》。台北:黎明文化。
李從華(2006)。《價值評判與文本細讀-新批評之文學批評理論研究》。北 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李勤岸(1987)。《一等國民三字經》。台北:前衛出版社。
李瑞騰(1984)。《披文入情》。台北:蘭亭書店。
李瑞騰(1984)。《詩心與國魂》。台北:漢光出版社。
李瑞騰(1992)。《晚清文學思想論》。台北,漢光出版社。
李瑞騰‧蔡宗陽主編(2002)。《梁實秋的春華秋實: 梁實秋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九歌出版社。
李歐梵(2005)。《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李歐梵(2005)。《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
李澤厚(1987)。《美學百題》。台北:丹青出版社。
李澤厚(2006)。《美的歷程》。台北:三民書局。
肖同慶(2001)。《世紀末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肖霞(2007)。《日本近代浪漫主義文學與基督教》。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
周邦彥(1993)。《周邦彥集》。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周策縱(1986)。《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台北:聯經出版
   社。
周錦(1980)。《中國新文學簡史》。台北:成文出版社。
周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臺北:麥田出版社。
孟樊(1998)。《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孟樊(2002)。《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出版社。
林于弘(2004)。《台灣新詩分類學》。台北:鷹漢出版社。
林明德編(2001)。《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經出版社。
林河(1990)。《《九歌》與湘沅民俗》。上海:新華書店
東海中文系編(2005)。《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
東海中文系編(2007)。《苦悶與蛻變-六o七o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台北:文津出版社
東華大學中文系編(2004)。《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台北:洪葉出版社。
林雲銘(1981)。《楚辭燈》。臺北:廣文書局。
林懷民‧徐開塵‧紀慧玲(1993)。《喧蟬鬧荷說九歌》。台北:聯經出版社。
金元浦(1999)。《文化研究》。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金元浦編(2003)。《文藝心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金尚浩(2005)。《戰後台灣現代詩研究論集》。台北:晨星出版社。

邱貴芬(1997)。《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
邱貴芬(1998)。《(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台灣當代女作家》。臺北:元尊文化。
邱燮友(1991)。《美讀與朗誦》。台北:大安出版社。
邱燮友、皮述民、馬森等著(1997)。《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
咸立強(2006)。《尋找歸宿的流浪者:創造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社。
姚一葦(1968)。《藝術的奧祕》。臺北:開明書局。
姚一葦(1978)。《美的範疇論》。臺北:開明書局。
蕭統(1975)。《昭明文選》。台北:文化出版社。
柯慶明(2000)。《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
柯慶明編(1976)。《中國文學批評年鑑》。台北:巨人出版社。
洪淑苓(2004)。《現代詩新版圖》。台北,秀威出版社。
洪興祖(1987)。《楚辭補注》。台北:長安出版社。
胡和平(2005)。《模糊詩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胡經之(2003)。《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北京:北大出版社。
茅盾(1981)。《神話研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茅盾(1999)。《茅盾說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茅盾(2004)。《西洋文學通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孫宜學編著(2002)。《中外浪漫主義文學導引》。上海 : 同濟大學出版社。
袁珂(1996)。《中國古代神話》。台北:商務印書館。
袁聖勇(2006)。《魯迅:從復古走向啟蒙》。上海:三聯書店。
高文主編(1998)。《全唐詩簡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高步瀛選注(1984)。《唐宋文舉要》。台北:漢京出版社。
馬其昶(1982)。《詩毛氏學》。台北:廣文出版社。
高國藩(2004)。《新月的詩神:聞一多與徐志摩》。台北:商務印書館。
高誘注(1973)。 《淮南子注釋》。台北:華聯出版社。
寇鵬程(2005)。《古典浪漫與現代──西方審美範式的演變》。上海:三聯書店。
張京媛主編(1992)。《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法(2004)。《美學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張桃洲(2006)。《現代漢語的詩性空間》。北京:北大出版社。
張桃洲(2006)。《現代漢語的詩性空間──新詩話語研究》。北京:北大出版社。
張淑香(1992)。《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
張漢良(1981)。《現代詩論衡》。台北:幼獅出版社。
張漢良(1986)。《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大出版社。
張蕙菁(2002)。《楊牧》。台北:聯經出版社。
張錯(2005)。《西洋文學術語手冊》。台北:書林出版社。
張雙棣(1997)。《淮南子校注》。北京:北大出版社
梁宗岱(2002)。《詩與真》。台北:商務印書館。
梁明雄(1996)。《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梁實秋(1964)。《文學因緣》。台北:文星出版社。
梁實秋(1986)。《浪漫的與古典的》。台北:水牛出版社。
梁濃剛(1989)。《回歸佛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學》。臺北:遠流。
許慎(1980)。《說文解字》。台北:漢京出版社。
陳子善 唐金海 張曉雲(1997)。《新文學里程碑》。上海:文匯出版社。
陳世驤(1972)。《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
陳光興(2000)。《文化研究在台灣》。臺北:巨流出版社。
陳良遠(1992)。《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新華書店。
陶東風編(2005)。《文學理論基本問題》。北京:北大出版社。
陳芳明(1978)。《鏡子和影子》。台北:志文出版社。
陳芳明(1994)。《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陳芳明(2002)。《後殖民台灣》。台北:麥田出版社。
陳芳明(2008)。《昨夜雪深幾許》。台北:印刻出版社。
陳芳明(1977)。《詩與現實》。台北:洪範出版社。
陳思和(1990)。《中國新文學整體觀》。台北:業強出版社。
陳國恩(2001)。《浪漫主義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安徽:安徽教育。
陳順馨(2007)。《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北京:北大出版社。
陳敬之(1980)。《「新月」及其重要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
陳敬之(1980)。《文學研究會與創造社》。台北:成文出版社。
陳煒舜編著(2006)。《楚辭練要》。宜蘭:佛光大學。
陳義芝(2006)。《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台北:九歌出版社。
陳義芝編(1999)。《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謙編(2008)。《葉紅作品及一九五O世代女詩人》。台北:河童出版社。。
陳慧樺(1976)。《文學創作與神思》。台北:國家出版社。
陳慧樺、古添洪編(1993)。《從比較文學到神話》。台北:東大出版社。
陳鵬翔(2001)。《主題學理論與實踐》。台北:萬卷樓。
陳鵬翔、張靜二編(1992)。《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台北:書林出版社。
傅孟麗(2001)。《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台北:天下文化。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報社。
曾祖蔭(1987)。《中國古代美學範疇》。台北:丹青出版社。
湯奇雲(2007)。《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史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
   出版社。
程祥徽(1999)。《語言風格初探》。台北:書林出版社。
舒蘭(1980)。《五四時代的新詩作家和作品》。台北:成文。
黃六點(2004)。《新約福音》。台北:大光出版社。

黃庭堅,譚錦家校著(1984)。《山谷詞校注》。台北:學海出版社。
黃瑞祺編(2003)。《現代性、後現代、全球性》。台北:左岸出版社。
黃維樑編(1982)。《怎樣讀新詩》。香港:學津書店。
黃維樑編(1994)。《璀璨的五彩筆》。台北:九歌
黃維樑編(2004)。《文化英雄拜會記》。台北:九歌出版社。
黃維樑編(2006)。《新詩的藝術》。南昌:江西高校。
楊家駱主編(1961)。《宋本樂府詩集》。台北:世界書局。
楊家駱主編(1981)。《楚辭注八種》。台北:世界書局。
楊江柱、胡正學編(1989)。《西方浪漫主義文學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楊莉馨(2005)。《異域性與本土化:女性主義詩學在中國的流變與影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痖弦編(1976)。《詩學第一輯》。台北:巨人出版社。
葉朗(1987)。《中國美學的發端》。台北:金楓出版社。
葉維廉(1980)。《飲之太和》。台北:時報文化。
董學文主編(2005)。《西方文學理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廖炳惠編(2003)。《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
聞一多(1997)。《神話與詩》。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
聞一多(2002)。《神話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趙家璧主編(1990)。《中國新文學大系》十冊。台北:業強出版社。
劉向(1979)。《列女傳》。台北:廣文出版社。
劉安(1992)。《淮南子》。台北:東大出版社。
劉思量著(1992)。《藝術心理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劉紀蕙(1994)。《文化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台北:三民出版社。
劉紀蕙(2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台北:立緒出版社。
劉紀蕙(2001)。《他者之域-文化身份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社。
劉紀蕙(2004)。《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國立編譯館。
劉康(1998)。《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社。
劉勰(1988)。《文心雕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劉勰著,劉拱本義。(1999)。《文心雕龍本義》。台北:商務印書館。
劉增傑主編(1997)。《中國近代文學思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潘麗珠(1997)。《現代詩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編輯委員會主編(1981)。《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文學史話》。台北:聯經出版社。
編輯部(1980)。《新文學運動史料》。台北:帕米爾出版社。
蔣孔陽(2007)。《美學新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蔡守湘(1999)。《中國浪漫主義文學史》。武漢:武漢出版社。
蔡源煌(1996)。《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出版社。
蔡源煌著(1987)。《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
蔣驥(1987)。《山帶閣註楚辭》。台北,長安出版社。
鄧元忠(1991)。《西洋近代文化史》。台北:五南出版社。
鄧明宇、李介至等編(2007)。《心理學概論》。台北:新文京出版社。
魯迅 (1996)。《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黎玲、張小元等著(2004)。《藝術心理學》。台北:新文京出版社。
蕭兵(2000)。《楚辭與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
蕭兵(2001)。《神話學引論》。台北:文津。
蕭馳(1999)。《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出版社。
蕭蕭(1987)。《現代詩學》。台北:東大出版社。
蕭蕭(1991)。《現代詩縱橫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蕭蕭(2003)。《台灣新詩美學》。台北:爾雅出版社。
蕭蕭(2004)。《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爾雅出版社。

賴芳伶(2002)。《新詩典範的追求──以陳黎、路寒袖、楊牧為中心》。台北:大安出版社。
龍協濤 (1997)。《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出版社。
簡政珍(1991)。《詩的瞬間狂喜》。台北:時報文化。
簡政珍(2000)。《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出版社。
簡政珍(2004)。《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
鍾玲(1989)。《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
簡瑛瑛(1998)。《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顏元叔 (1978)。《社會寫實文學及其他》。台北:巨流出版社。 
羅任玲(2005)。《台灣現代詩自然美學》。台北:爾雅出版社。
羅興典(2002)。《日本詩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羅剛、劉象愚 (2000)。《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藝文印書館(1992)。《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蘇雪林(1973)。《屈原與九歌-屈賦新探之一》。台北:廣東出版社。
蘇雪林(1980)。《屈賦論叢》。台北:國立編譯館。
蘇雪林(1983)。《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蘇軾(2000)。《蘇軾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顧天成(1997)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六年刻本。《九歌解》。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出版社。
顧國柱(1995)。《新文學作家與外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女書文化。
顧燕翎主編(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三、西文及翻譯專著
Adams, Hazard,傅士珍譯(2000)。《西方文學理論四講》。台北:洪範出版社。
Aristotélēs(2001),崔延強.嚴譯。《亞理士多德論詩.修辭術》。台北: 慧明文化。
Aldrich, Virgil C. (1987),周浩中譯。《藝術哲學》。台北:水牛出版社。
Agacinski, Sylviane(2005),吳靜宜譯。《性別政治》。臺北:桂冠出版社。
Barzun, Jacques著,侯蓓譯(2005)。《古典的、浪漫的、現代的》。上海:江蘇教育出版社。
Barker, Chris 著、羅世宏等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出版社。
Berger, John(2005),戴行鉞譯。《觀看之道》。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
Berlin ,Isaiah(2008),呂梁等譯。《浪漫主義的根源》。南京:譯林出版社。
Brownmiller ,Susan(2006),徐飆、朱萍譯。《女性特質》。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Borges,Jorge Luis(2001),陳重仁譯。《波赫士談詩論藝》。台北:時報文化。
Benjamin ,Walter(1998),許綺玲譯。《迎向靈光乍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出版社。
Chevrel ,Yves(1991),馮玉貞譯。《比較文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Clough,Partricia Ticineto(1998),夏傳位譯。《女性主義思想:欲望、權力及學術論述》。臺北:巨流出版社。
Culler,Jonathan(1998),李平譯。《文學理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Cresswell,Tim(2006),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社。
Casirer,Ernst(1990),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台北:桂冠出版社。
Casirer,Ernst(2005),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出版
   社。
Casirer,Ernst(1983),黃曉清譯。《國家的神話》。台北:成均出版社。
Campbell ,Joseph(1996),朱侃如譯。《神話》。台北:立緒出版社。
Campbell ,Joseph(2000),朱侃如譯。《千面英雄》。台北:立緒出版社。
Campbell ,Joseph(2002),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台北:立緒出版社。
Empson , William(1998),王作虹等譯。《朦朧的七種類型》。杭州:中國美術學院。
Eagleton, Clyde(2003),《文化的觀念》。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Eagleton ,Terry(1998),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社。
Eagleton, Terry(2005),李尚遠譯。《理論之後》。台北:商周出版社
Escarpit, Robert(1990),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Eliade, Mircea(2006),楊素娥譯。《聖與俗》。台北:桂冠出版社。
Eliade, Mircea(2000),楊儒濱譯。《宇宙與歷史》。台北:聯經出版社。
Fokkema ,Douwe、Ibsch,Elrud~(1987),袁鶴翔等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台北:書林出版社。
Frazer J.G(1991),汪培基譯。《金枝》台北:桂冠出版社。
Freund,Elizabeth(1994),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台北:駱駝出版社。
Foucault , Michel(1998)。《知識考古學》。 香港:三聯書局。
Gayle ,Greene、Kahn,Coppelia編(1995),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臺北:駱駝出版社。
G.Johnson, Allan(1996),成令方等譯。《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台北:群學出版社。
Hall ,John R.、Neitz,Mary Jo (2002)。《文化:社會學的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
Jump,John D. (1973),顏元叔譯 。《西洋文學術語叢刊》。台北:黎明文化。
Juno, Andrca(2002),楊久穎譯。《搖滾怒女》。臺北:商周出版社。
Levi-Syrauss, Claude(2001),《神話與意義》。台北:麥田出版社。
Levi-Syrauss, Claude(2001),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台北:麥田出版社。
Lovejoy ,Arthur O. (2002),張傳有等譯。《存在巨鏈》。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Marianne(1997),陳聖生等譯。《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發生史(1917-1930)》。北京:社科社。
Morris,Jan(2006),黃芳田譯。《香港:大英帝國殖民時代的終結》。台北:馬可孛羅出版社。
Milan Kundera(2005),翁德明譯。《簾幕》。台北:皇冠出版社。
McDowell, L. (2006),徐苔玲、王志弘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群學出版社。
M.H.艾布拉姆斯(2004)。《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北大出版社。
Moi, Toril(1995),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 駱駝出版社。
Mannheim, Karl(1994),劉擬譯。《變革時代的人與社會》。台北:桂冠出版社。
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2003),劉崎譯。《悲劇的誕生》。台北:志文出版社。
Nochlin,Linda(2005),游惠貞譯。 《女性,藝術與權力》。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臺灣由遠流出版。
Pollock,Griseida(2000),陳香君譯。《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
與藝術歷史》。臺北:遠流出版社。
Rabinowitz , Peter J. (1991),王金凌、廖棟樑 譯。《無盡的迴旋:讀者取向的批評》。台北:麥田出版社。
Richard Holmes(1988),楊美惠譯。《柯立芝-想像力的奇才》。台北:時報文化
Roland Barthes(1997)。《神話學——大眾文化詮釋》。台北:桂冠出版社。
Roland Barthes(2002)。《流行體系——符號學與服飾符碼》。上海:人民出版社。
Roland Barthes(2004),溫晉儀譯。《批評與真實》。台北:桂冠出版社。 
Sontag,Susan(2003)。《反對闡釋》。上海:上海出版社。
Scholes, Robert(1989),譚一明譯。《符號學與文學》。台北:結構出版群。
Simone de Beauvoir(1994),楊翠屏譯。《西蒙波娃回憶錄》。台北:志文出版社。
Stevenson ,Robert Louis(2001)。《認識媒介文化:社會理論與大眾傳播》。 北京:商務印書館。
Santayana ,George(1972),杜若洲譯。《美感》。台北:晨鐘出版社。
Said, Edward W. (2004),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Shelley, Percy Bysshe(2005),楊熙齡譯。《雪萊詩選》。台北:愛詩社。
Tong,Rosemarie(1996),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臺北:時報文化。
Turner ,Earl(2004),王宇根譯。《比較詩學》。北京:中央編譯。
Vernant,Jean Pierre(2003),馬向民譯。《宇宙、諸神、人》。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Van Doren, Charles(2006),郝明義譯。《如何閱讀一本書》。北京:商務出版社。
Wordsworth, William(2005),楊德豫譯。《華茲華斯詩選》。台北:愛詩社。
Woolf, Virginia(2000),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台北:天培出版社。
Weedon,Chris(1994),白曉紅譯。《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臺北:桂冠出版社。
Williams, Raymond(2005),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北京:三聯書店。
Wellek, Rene(1999),張今言譯。《批評的概念》。杭州:中國美術出版社。
Wellek,Rene(2006),劉象愚等譯。《文學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Wellek, Rene(1995),梁伯傑譯。《文學理論》。台北:大林出版社。
Wellek, Rene(1997),楊自伍譯。《近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呂健忠、李奭學編譯(1998)。《新編西洋文學概論》。台北:書林出版社。
呂健忠、李奭學編譯(2003)。《近代西洋文學:新古典主義迄現代》。台北:書林出版社
國際基甸會(2004)。《新約全書》。台中:國際基甸會。
劉若愚着,杜國清譯(1981)。《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廚川白村著,陳曉南譯(1984)。《西洋近代文藝思潮》。台北:志文出版社。
鄧迪思編,朝戈金譯(1994)。《西方神話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Abrams, M. H. et al., ed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 2. 5th
ed. New York,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1986.
Wellek, Rene : Stephen G. Nichols,Jr,ed,Concepts Of Criticism,Yale UP,
1963
Shelley ," The Poetical Works of Shelley "Newell F.Ford ,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 1974
The Poems of John Keats, ed. Jack Stillinger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William Harmon&Hugh Holman. A Handbook to Literature.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le Hall , 2003
William Wordsworth ,Wordsworth's Complete Poetical Works,Cambridge      ed.Boston, N。Y。: Houghton Mifflin Co。, 19??
Zuckerkandl, Victor. Sound and Symbol.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56


四、期刊、單篇論文

王岫林(2005.12)。〈論九歌中的神話意象〉。《孔孟月刊》:頁38-43
王良和(2002.9)。〈三種聲音-論余光中「香港時期」的詩歌〉。《文學世紀》: 頁8-13
石計生(2003)。〈印象空間的涉事──以班雅明的方法論楊牧〉。《中外文學》第31卷 第8期:頁234-252
古遠清(2008.12)。 〈三十年來大陸的台灣新詩研究〉。《當代詩學》:頁173-188
Wolfgang Iser,單德興譯(1991.5)。〈讀者反應批評的回顧〉。《中外
文學》 19卷12期:頁85-100
何春蕤(1990.5)。〈從讀者反應理論到反理論: 史丹利.費許的新實用主義〉。《中外文學》第18卷第12期:頁86-109。
吳雅鳳。《浪漫主義文學研究在台灣》。國科會人文研究中心,台灣地區近
幾十年來外文學門研究成果報告:英美文學組。
http://www.hrc.ntu.edu.tw/achievement/effort_projects/index.htm
孫瑋騂 (2006.1)。〈海妖的聲音──淺談夏宇愛情小詩〉。《國文天地》:頁 13-18。
孫維民(1999.6)。〈自由詩的音樂性──以楊牧詩為例〉。《台灣詩學季刊》第27期:頁124-127
郝譽翔(2000.12)。〈浪漫主義的交響詩-論楊牧《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台大中文學報》:頁163-186。
翁文嫻(2006.12)。〈新詩語言結構的傳承和變形〉。《成大中文學報》:頁179-197
翁文嫻(2007.9)。〈《詩經》「興」義與現代詩 「對應」美學的追探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頁121-148。
翁文嫻(2009.2)〈十年來詩出版行動總觀察〉。《文訊》:頁61
奚 密(2000.10)。〈讀詩筆記‧楊牧〉。《聯合文學》192期:頁26-31
奚 密(2003)。〈抒情的雙簧管:讀楊牧近作《涉事》〉。《中外文學》第31卷 : 頁208-216。
黃維樑(2006)〈“眺不到長安”:余光中的離散懷鄉〈逍遙遊〉〉。初稿。
游文宓整理(2009.2)。〈《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資料庫應用與特色〉《文訊》:頁80
葉巧晶(2008)。〈讀者反應論與兒童圖畫書詮釋〉。《網路社會學通訊》第69 期。
陳義芝(2006.9)〈夢想導遊論夏宇〉《當代詩學》:頁157-169
陳文成(1995.5.19)。〈起舞的撒旦──葉紅詩作的女性思考〉。《台灣時報․ 台時副刊。
陳國球(2008.6)。〈「抒情傳統論」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淡江中文學報》第十八期:頁225-251
張嘉惠(2004.6)。 〈論夏宇詩中的修辭策略及女性書寫〉。《台灣詩學季刊》: 頁153-188
張芬齡、陳黎(2001)。〈楊牧詩藝備忘錄〉。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 台北:聯合文學,頁121
賀淑瑋(2006.12.30)。〈2006開卷好書獎‧十大好書(中文創作)是這
樣選出來的 ──文學篇〉。《中國時報開卷周報》:E2版
須文蔚(2006.5. 29)。〈深刻與多樣的抒情聲音〉。《中國時報》開卷周報:E2
曾珍珍(2003)。〈生態楊牧──析論生態意象在楊牧詩歌中的運用〉。《中外文學》第31卷第8期:頁161-191
劉益州(2003)。〈瘂弦「山神」與楊牧「林沖夜奔」中「 山神」形象與敘事策略研究〉。《創世紀詩刊》134期:頁151-159
遲 鈍(2004)。〈有聲無聲〉。《台灣詩學學刊》第3期:頁63-77
鄭愁予(2002)。〈猜想黎明的顏色〉。《聯合文學》212期:頁12-15
鄭愁予(2003)。〈詩的贈達與自我尋位(一)〉。《聯合文學》230期:頁38- 41。
鴻鴻(2008) 〈沒有前戲,只有高潮-讀夏宇 《粉紅色噪音》〉 《文訊》:頁112-113
鯨向海(2004.6)。〈耳朵的手風琴地窖裡有神祕共鳴──夏宇詩歌觀點拼盤〉。 《文訊》:頁56-57
鯨向海(2004.6)。〈我彈響自己〉。《台灣詩學學刊》第3期:頁55-61
顧蕙倩(2006.8)。〈眇眇來世,倘塵彼觀:譬如花也要不停地傳遞下去 ──《文心雕龍.知音》六觀法析評夏宇〈象徵派〉〉。長春:第十四屆世界華
 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抽印本。
顧蕙倩(2007.8)。〈浪漫主義的對立與昇華──評葉紅詩集《瀕臨崩潰的字眼感覺有風》〉。耕莘文教基金會「葉紅作品暨1950世代女詩人」學術研討 會。後收錄於陳謙編《葉紅作品及一九五O世代女詩人》(台北:河童 
  出版社,2008):頁117-155
顧蕙倩(2008.8)。〈論浪漫美學的個人主體性——以夏宇《備忘錄》為例〉。台北:耕莘文教基金會「二00八兩岸女性詩學」學術研討會抽印本。
龔鵬程(2008.12)。〈不存在的傳統: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頁39-51

五、學位論文

王慧萍(2002)。《中世紀怪誕風格的考察及其實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蕙萱(2001)。《台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主題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何雅雯(2001)。《創作實踐與主體追尋的融攝──楊牧詩文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林婉瑜(2004)。《楊牧《時光命題》語言風格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阮美慧(2001)。《台灣精神的回歸:六、七○年代台灣現代詩風的轉折》。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
徐培晃(2006)。《楊牧詩風的遞變過程》。台中:逢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陳柏伶(2003)。《據我們所不知的─夏宇詩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陳秀貞(1993)。《余光中詩的語言風格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陳文成(2005)。《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出版所碩士論文。
陳政彥(2007)。《戰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
陳全得(1998)。《台灣《現代詩》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
邱一玄(2001)。《蘇曼殊與清末民初的浪漫主義》。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劉維瑛(2000)。《八0年代以降台灣女詩人的書寫策略》。台南:成功大學
  中文系碩士論文。
蔡哲仁(2004)。《白萩的詩與詩論》。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簡文志(2001)。《楊牧詩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羅任玲(2005)。《台灣現代詩自然美學──以楊牧、鄭愁予、周夢蝶為中心》。
台北: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鄭劭清(2004)。《失卻與復歸:余光中三地二十年(1964-1985)》。台北:華僑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鄭慧如(1994)。《現代詩的古典觀照-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台灣》。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
解昆樺(2003)。《論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
察核心》。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解昆樺(2008)。《臺灣七○年代新興詩社研究—以其重估傳統、再造國族、進入公眾之特質為觀察核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岫林(2005.12)。〈論九歌中的神話意象〉。《孔孟月刊》:頁38-43
2. 王岫林(2005.12)。〈論九歌中的神話意象〉。《孔孟月刊》:頁38-43
3. 王良和(2002.9)。〈三種聲音-論余光中「香港時期」的詩歌〉。《文學世紀》: 頁8-13
4. 王良和(2002.9)。〈三種聲音-論余光中「香港時期」的詩歌〉。《文學世紀》: 頁8-13
5. 石計生(2003)。〈印象空間的涉事──以班雅明的方法論楊牧〉。《中外文學》第31卷 第8期:頁234-252
6. 石計生(2003)。〈印象空間的涉事──以班雅明的方法論楊牧〉。《中外文學》第31卷 第8期:頁234-252
7. 古遠清(2008.12)。 〈三十年來大陸的台灣新詩研究〉。《當代詩學》:頁173-188
8. 古遠清(2008.12)。 〈三十年來大陸的台灣新詩研究〉。《當代詩學》:頁173-188
9. 何春蕤(1990.5)。〈從讀者反應理論到反理論: 史丹利.費許的新實用主義〉。《中外文學》第18卷第12期:頁86-109。
10. 何春蕤(1990.5)。〈從讀者反應理論到反理論: 史丹利.費許的新實用主義〉。《中外文學》第18卷第12期:頁86-109。
11. 孫瑋騂 (2006.1)。〈海妖的聲音──淺談夏宇愛情小詩〉。《國文天地》:頁 13-18。
12. 孫瑋騂 (2006.1)。〈海妖的聲音──淺談夏宇愛情小詩〉。《國文天地》:頁 13-18。
13. 翁文嫻(2006.12)。〈新詩語言結構的傳承和變形〉。《成大中文學報》:頁179-197
14. 翁文嫻(2006.12)。〈新詩語言結構的傳承和變形〉。《成大中文學報》:頁179-197
15. 翁文嫻(2009.2)〈十年來詩出版行動總觀察〉。《文訊》:頁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