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3 21:0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家鳳
研究生(外文):Lee. chang-Feng
論文名稱:從宗教學看佛教的懺悔思想與實踐
論文名稱(外文):The Buddhism's confession thought and the practice from the religious study
指導教授:許明銀許明銀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ing-yin H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宗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中文關鍵詞:宗教學宗教心理學終極關懷懺悔儀式淨化理論面價值觀背景面現象學影響面轉化超越
外文關鍵詞:Religious studyReligious psychologyUltimate concernconfessionritualspurifytransformationascensu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2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此論文主要以宗教學部分理論觀點,探討佛教懺悔思想也檢討了台灣當今佛教懺悔法會的現象延伸的相關問題。希望以其他的角度來探討懺悔法會的意義讓人們可以深入了解它的意涵。懺悔主要是自我修習心念的清淨,人格提昇,以淨化自我,讓生命獲得快樂與解脫。

以宗教現象學及宗教心理學的角度說明,澄清參與懺悔法會對於生命的意義,宗教的儀式提供生命連接宗教「神聖」與「世俗」的經驗,如何讓信眾藉著儀式產生力量讓生命問題獲得解決,懺悔法會可以深入生命幫助生命讓信眾活出宗教的教義豐富生命,是本文的目的。

宗教肩負教育社會大眾的使命,困頓的生命該如何在宗教信仰當中找到力量?宗教存在的價值正是為了幫助在此岸的人,過渡到另一個彼岸的世界,獲得信仰終極世界理念的實現。因此,懺悔儀式的意義引伸出種種的問題,值得我們再一次去思考,我們究竟渴望從懺悔的法會裡獲得什麼樣的力量,從經典經驗初期佛教佛陀重視人格教育的養成,懺悔的核心意義與理念,讓我們從懺悔的過程裡洗新自己的心靈得到另一個重生,獲得改變生命的力量。

也檢討台灣當今佛教懺悔法會現象,忽略信徒內在心靈的提昇及太過功利主義的價值觀,讓人憂心很多原本可以獲得的力量產生許多現實的相關問題,資源的使用和浪費!懺悔主要是自我修習心念的清淨,人格提昇,以淨化自我,讓生命獲得快樂與解脫。如何加強對出家眾教育的培養,讓懺悔法會沈靜我們的心,也沈靜我們的社會,是懺悔它最終極的意義。

第一章是緒論的部分,說明研究的緣起、研究動機和目和和研究的方法和範圍以及預期的成果,前賢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是初期佛教懺悔思想在印度的形成,透過經典的記載將佛教初期懺悔的思想內涵、概念、內容說明。
第三章主要是說明懺悔傳到中國之後重要的思想歷程,透過幾位大師的詮釋和當今台灣幾位師父的觀點,讓信眾可以去思考不一樣的意義,澄清觀念找到意義。
第四章是現代佛教懺悔意義的詮釋,以宗教心理學的角度,說明懺悔對佛教徒,其他宗教信仰者,和一般大眾提供什麼樣不同的意義。
第五章是以台灣佛教的懺悔法會現象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檢討說明,渴望從自身的懺悔淨化到對社會的淨化,產生改變的力量。
第六章是結論的部分就論文背景面、理論面、影響面、檢討面做整理,說明論文的研究價值和限制。
English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by the religious study partial theory viewpoint, discussed the Buddhism confession thought also to examine the related question which Taiwan the Buddhism confession ceremony phenomenon extends .

This hope discusses the confession Buddhist ceremony by other angles the significance to enable the people to be 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oroughly its significance contains. Confesses mainly is repairs the custom intention the impurity, the personality promotion, purifies, lets the life obtain joyful and the extrication.

Showed by the religious phenomenology and the religious psychology angle that, clarifies the participation confession Buddhist ceremony regarding the life significance, the religious ceremony provides the life connection religion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how lets the letter numerous affiliation ceremony have the strength to let the life question be solved, the confession Buddhist ceremony may penetrate the life help life to let the letter audiences live the religious doctrine rich life, is this article goal.

The religious shoulder education society populace's mission, how should the exhausted life find the strength middle the religious belief? The religious existence value is precisely in order to help in this shore person, transits to another other shore world, obtains the belief ultimate world idea the realization. Therefore the confession ceremony significance evolves all sorts of questions, is worth us again pondering, actually we need from the confession Buddhist ceremony the strength, takes the
personality education from the classics experience initial period Buddhism Buddha fostering, the confession core significance and the idea, lets us wash the new own from the confession process mind to obtain another rebirth, obtains the change life the strength.

Also examines Taiwan now the Buddhism confession ceremony phenomenon, neglects the follower intrinsic mind the promotion and too utilitarianism the values, lets the strength which the human anxiety are many reality related questions, the resources use and wastes! Confesses mainly is repairs the custom intention the impurity, the personality promotion, purifies, lets the life obtain joyful and the extrication.
How strengthens to becomes monk the raise which the audiences educate, lets confession Buddhist ceremony purifies we the mind, also purifies we the society, confesses it finally extremely significanc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 the explanation research origin, the research motive and item and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scope as well as the anticipated achievement, Finally research results.

Second chapter will be the initial period Buddhism confession thought in India's formation, classics record the Buddhism initial period confession thought connotation, the concept, the content explanation.

Third chapter mainly is after explained the confession from China the important thought course, by several master's annotations and now the Taiwan several master viewpoints, enables the letter audiences to be possible to ponder the dissimilar significance, clarifies the idea to find the significance.

Fourth chapter is the modern Buddhism confession significance annotation, by the religious psychology , explained the confession to the Buddhist, other religious , provides any different significance with the common populace.

Fifth chapter is by between the Taiwan Buddhism's confession ceremony phenomenon and society's relational self-criticism explanation, longed for purifies from own confession to society's purification, has the change strength.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part on the paper background surface, the theory surface, the influence surface, the self-criticism surface makes the reorganization, the explanation paper research value and the limit.
目次
題目:從宗教學看佛教的懺悔思想與實踐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6 (一)緣起﹑﹑﹑﹑﹑﹑﹑﹑﹑﹑﹑﹑﹑﹑﹑﹑﹑﹑﹑﹑﹑﹑﹑﹑﹑﹑﹑﹑﹑﹑﹑﹑﹑﹑﹑﹑﹑﹑﹑﹑6
(二)研究動機﹑﹑﹑﹑﹑﹑﹑﹑﹑﹑﹑﹑﹑﹑﹑﹑﹑﹑﹑﹑﹑﹑﹑﹑﹑﹑﹑﹑﹑﹑﹑﹑﹑﹑﹑﹑8
(三)研究目的﹑﹑﹑﹑﹑﹑﹑﹑﹑﹑﹑﹑﹑﹑﹑﹑﹑﹑﹑﹑﹑﹑﹑﹑﹑﹑﹑﹑﹑﹑﹑﹑﹑﹑﹑﹑2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25
(一) 研究方法﹑﹑﹑﹑﹑﹑﹑﹑﹑﹑﹑﹑﹑﹑﹑﹑﹑﹑﹑﹑﹑﹑﹑﹑﹑﹑﹑﹑﹑﹑﹑﹑﹑﹑﹑﹑﹑25
(二) 研究內容﹑﹑﹑﹑﹑﹑﹑﹑﹑﹑﹑﹑﹑﹑﹑﹑﹑﹑﹑﹑﹑﹑﹑﹑﹑﹑﹑﹑﹑﹑﹑﹑﹑﹑﹑﹑﹑27
(三) 預期成果﹑﹑﹑﹑﹑﹑﹑﹑﹑﹑﹑﹑﹑﹑﹑﹑﹑﹑﹑﹑﹑﹑﹑﹑﹑﹑﹑﹑﹑﹑﹑﹑﹑﹑﹑﹑﹑28
第三節前賢研究成果﹑﹑﹑﹑﹑﹑﹑﹑﹑﹑﹑﹑﹑﹑﹑﹑﹑﹑﹑﹑﹑﹑﹑﹑﹑﹑﹑﹑﹑﹑﹑﹑﹑31
(一) 相關的理論﹑﹑﹑﹑﹑﹑﹑﹑﹑﹑﹑﹑﹑﹑﹑﹑﹑﹑﹑﹑﹑﹑﹑﹑﹑﹑﹑﹑﹑﹑﹑﹑ 31
(二) 相關的書籍﹑﹑﹑﹑﹑﹑﹑﹑﹑﹑﹑﹑﹑﹑﹑﹑﹑﹑﹑﹑﹑﹑﹑﹑﹑﹑﹑﹑﹑﹑﹑﹑﹑32
(三) 其他參考資料﹑﹑﹑﹑﹑﹑﹑﹑﹑﹑﹑﹑﹑﹑﹑﹑﹑﹑﹑﹑﹑﹑﹑﹑﹑﹑﹑﹑﹑﹑﹑35

第二章 初期佛教懺悔的內涵﹑﹑﹑﹑﹑﹑﹑﹑﹑﹑﹑﹑﹑﹑﹑﹑﹑﹑﹑﹑﹑﹑﹑﹑﹑﹑﹑﹑﹑36

第一節 初期佛教懺悔思想的內涵﹑﹑﹑﹑﹑﹑﹑﹑﹑﹑﹑﹑﹑﹑﹑﹑﹑﹑﹑﹑﹑﹑37
(一)「傳統印度思想」的背景﹑﹑﹑﹑﹑﹑﹑﹑﹑﹑﹑﹑﹑﹑﹑﹑﹑﹑﹑﹑﹑﹑﹑38
(二)「當時外教思想」的影響﹑﹑﹑﹑﹑﹑﹑﹑﹑﹑﹑﹑﹑﹑﹑﹑﹑﹑﹑﹑﹑﹑﹑39
(三)「佛陀教理思想」的主張﹑﹑﹑﹑﹑﹑﹑﹑﹑﹑﹑﹑﹑﹑﹑﹑﹑﹑﹑﹑﹑﹑﹑43

  第二節 「懺悔」在初期佛教「經典上」形成的概念與內涵﹑46
(一) 經典上懺悔的思想探討﹑﹑﹑﹑﹑﹑﹑﹑﹑﹑﹑﹑﹑﹑﹑﹑﹑﹑﹑﹑﹑﹑46
(二) 經典上懺悔心態的要求﹑﹑﹑﹑﹑﹑﹑﹑﹑﹑﹑﹑﹑﹑﹑﹑﹑﹑﹑﹑﹑﹑51
(三) 經典上懺悔理念的詮釋﹑﹑﹑﹑﹑﹑﹑﹑﹑﹑﹑﹑﹑﹑﹑﹑﹑﹑﹑﹑﹑﹑54

第三節 初期佛教懺悔形式與布薩的關係﹑﹑﹑﹑﹑﹑﹑﹑﹑﹑﹑﹑﹑﹑﹑﹑59
(一) 何謂「布薩」﹑﹑﹑﹑﹑﹑﹑﹑﹑﹑﹑﹑﹑﹑﹑﹑﹑﹑﹑﹑﹑﹑﹑﹑﹑﹑﹑﹑﹑﹑﹑﹑ 59
(二) 初期佛教懺悔和「布薩」的關係﹑﹑﹑﹑﹑﹑﹑﹑﹑﹑﹑﹑﹑﹑﹑ 61
(三) 初期佛教懺悔的意義與目的﹑﹑﹑﹑﹑﹑﹑﹑﹑﹑﹑﹑﹑﹑﹑﹑﹑﹑﹑63

第三章 「懺悔」內容的改變與影響﹑﹑﹑﹑﹑﹑﹑﹑﹑﹑﹑﹑﹑﹑﹑﹑﹑﹑﹑﹑﹑﹑﹑﹑66

第一節 「懺悔」內涵的改變﹑﹑﹑﹑﹑﹑﹑﹑﹑﹑﹑﹑﹑﹑﹑﹑﹑﹑﹑﹑﹑﹑﹑﹑﹑﹑69
(一) 「懺悔」對象上的轉變﹑﹑﹑﹑﹑﹑﹑﹑﹑﹑﹑﹑﹑﹑﹑﹑﹑﹑﹑﹑﹑﹑﹑71
(二) 「懺悔」意義上的改變﹑﹑﹑﹑﹑﹑﹑﹑﹑﹑﹑﹑﹑﹑﹑﹑﹑﹑﹑﹑﹑﹑﹑72
(三) 「懺悔」功德上的改變﹑﹑﹑﹑﹑﹑﹑﹑﹑﹑﹑﹑﹑﹑﹑﹑﹑﹑﹑﹑﹑﹑﹑73

第二節 「懺悔」思想在中國的多元發展﹑﹑﹑﹑﹑﹑﹑﹑﹑﹑﹑﹑﹑﹑﹑﹑﹑74
(一) 釋智者對於懺悔思想之詮釋﹑﹑﹑﹑﹑﹑﹑﹑﹑﹑﹑﹑﹑﹑﹑﹑﹑﹑﹑76  (二) 釋道宣對於懺悔思想的詮釋﹑﹑﹑﹑﹑﹑﹑﹑﹑﹑﹑﹑﹑﹑﹑﹑﹑﹑﹑79
(三) 釋慧能對於懺悔思想之詮釋﹑﹑﹑﹑﹑﹑﹑﹑﹑﹑﹑﹑﹑﹑﹑﹑﹑﹑﹑82

第三節 台灣當代大師的「懺悔」思想﹑﹑﹑﹑﹑﹑﹑﹑﹑﹑﹑﹑﹑﹑﹑﹑﹑﹑﹑86
(一) 釋廣欽對於懺悔思想之詮釋﹑﹑﹑﹑﹑﹑﹑﹑﹑﹑﹑﹑﹑﹑﹑﹑﹑﹑﹑86
(二) 釋印順對於懺悔思想之詮釋﹑﹑﹑﹑﹑﹑﹑﹑﹑﹑﹑﹑﹑﹑﹑﹑﹑﹑﹑87
(三) 釋星雲對於懺悔思想的詮釋﹑﹑﹑﹑﹑﹑﹑﹑﹑﹑﹑﹑﹑﹑﹑﹑﹑﹑﹑90
(四) 釋聖嚴對於懺悔思想的詮釋﹑﹑﹑﹑﹑﹑﹑﹑﹑﹑﹑﹑﹑﹑﹑﹑﹑﹑﹑93

第四章 現代佛教懺悔意義的詮釋﹑﹑﹑﹑﹑﹑﹑﹑﹑﹑﹑﹑﹑﹑﹑﹑﹑﹑﹑﹑﹑﹑﹑﹑﹑﹑﹑98

第一節 「懺悔」對佛教的意義﹑﹑﹑﹑﹑﹑﹑﹑﹑﹑﹑﹑﹑﹑﹑﹑﹑﹑﹑﹑﹑﹑98
(一) 消除罪業﹑﹑﹑﹑﹑﹑﹑﹑﹑﹑﹑﹑﹑﹑﹑﹑﹑﹑﹑﹑﹑﹑﹑﹑﹑﹑﹑﹑﹑﹑﹑﹑﹑﹑98
(二) 求佛庇佑及功德﹑﹑﹑﹑﹑﹑﹑﹑﹑﹑﹑﹑﹑﹑﹑﹑﹑﹑﹑﹑﹑﹑﹑﹑﹑﹑﹑﹑104
(三) 「懺悔」與生命的解脫﹑﹑﹑﹑﹑﹑﹑﹑﹑﹑﹑﹑﹑﹑﹑﹑﹑﹑﹑﹑﹑﹑106

第二節 「懺悔」對宗教的意義﹑﹑﹑﹑﹑﹑﹑﹑﹑﹑﹑﹑﹑﹑﹑﹑﹑﹑﹑﹑﹑﹑﹑114
(一) 罪的洗滌與淨化﹑﹑﹑﹑﹑﹑﹑﹑﹑﹑﹑﹑﹑﹑﹑﹑﹑﹑﹑﹑﹑﹑﹑﹑﹑﹑﹑﹑114
(二) 靈性的提昇與生命的圓滿﹑﹑﹑﹑﹑﹑﹑﹑﹑﹑﹑﹑﹑﹑﹑﹑﹑﹑﹑﹑﹑118
(三) 終極關懷與實現﹑﹑﹑﹑﹑﹑﹑﹑﹑﹑﹑﹑﹑﹑﹑﹑﹑﹑﹑﹑﹑﹑﹑﹑﹑﹑﹑﹑﹑121

第三節 「懺悔」普世的價值層面﹑﹑﹑﹑﹑﹑﹑﹑﹑﹑﹑﹑﹑﹑﹑﹑﹑﹑﹑﹑﹑﹑﹑122
(一) 心理健康的恢復﹑﹑﹑﹑﹑﹑﹑﹑﹑﹑﹑﹑﹑﹑﹑﹑﹑﹑﹑﹑﹑﹑﹑﹑﹑﹑﹑﹑122
(二) 將生命導向快樂﹑﹑﹑﹑﹑﹑﹑﹑﹑﹑﹑﹑﹑﹑﹑﹑﹑﹑﹑﹑﹑﹑﹑﹑﹑﹑﹑﹑124
(三) 轉化心念的力量﹑﹑﹑﹑﹑﹑﹑﹑﹑﹑﹑﹑﹑﹑﹑﹑﹑﹑﹑﹑﹑﹑﹑﹑﹑﹑﹑126

第五章 當今台灣佛教懺悔現象的反思﹑﹑﹑﹑﹑﹑﹑﹑﹑﹑﹑﹑﹑﹑﹑﹑﹑﹑﹑﹑﹑﹑128

第一節 台灣佛教懺悔現象與社會關係﹑﹑﹑﹑﹑﹑﹑﹑﹑﹑﹑﹑﹑﹑﹑﹑﹑﹑133
(一) 信仰價值因「現代化」造成的衝擊﹑﹑﹑﹑﹑﹑﹑﹑﹑﹑﹑﹑133
(二) 信仰價值被「傳媒」渲染與誤解﹑﹑﹑﹑﹑﹑﹑﹑﹑﹑﹑﹑﹑136
(三) 信仰價值因「利益」而變質﹑﹑﹑﹑﹑﹑﹑﹑﹑﹑﹑﹑﹑﹑﹑﹑﹑﹑138

第二節 對當今台灣佛教「懺悔法會」現象的期許﹑﹑﹑﹑﹑﹑﹑﹑﹑142
(一) 對台灣佛教團體的期許﹑﹑﹑﹑﹑﹑﹑﹑﹑﹑﹑﹑﹑﹑﹑﹑﹑﹑﹑﹑﹑﹑143
(二) 對台灣佛教徒的期許﹑﹑﹑﹑﹑﹑﹑﹑﹑﹑﹑﹑﹑﹑﹑﹑﹑﹑﹑﹑﹑﹑﹑﹑145
(三) 對宗教界的期許﹑﹑﹑﹑﹑﹑﹑﹑﹑﹑﹑﹑﹑﹑﹑﹑﹑﹑﹑﹑﹑﹑﹑﹑﹑﹑﹑146

第六章 結論﹑﹑﹑﹑﹑﹑﹑﹑﹑﹑﹑﹑﹑﹑﹑﹑﹑﹑﹑﹑﹑﹑﹑﹑﹑﹑﹑﹑﹑﹑﹑﹑﹑﹑﹑﹑﹑﹑﹑﹑﹑﹑﹑148
第一節 總結本文研究成果說明﹑﹑﹑﹑﹑﹑﹑﹑﹑﹑﹑﹑﹑﹑﹑﹑﹑﹑﹑﹑﹑﹑﹑﹑148
(一) 背景面﹑﹑﹑﹑﹑﹑﹑﹑﹑﹑﹑﹑﹑﹑﹑﹑﹑﹑﹑﹑﹑﹑﹑﹑﹑﹑﹑﹑﹑﹑﹑﹑﹑﹑﹑﹑148
(二) 理論面﹑﹑﹑﹑﹑﹑﹑﹑﹑﹑﹑﹑﹑﹑﹑﹑﹑﹑﹑﹑﹑﹑﹑﹑﹑﹑﹑﹑﹑﹑﹑﹑﹑﹑﹑﹑149
(三)影響面﹑﹑﹑﹑﹑﹑﹑﹑﹑﹑﹑﹑﹑﹑﹑﹑﹑﹑﹑﹑﹑﹑﹑﹑﹑﹑﹑﹑﹑﹑﹑﹑﹑﹑﹑﹑150
(四) 檢討面﹑﹑﹑﹑﹑﹑﹑﹑﹑﹑﹑﹑﹑﹑﹑﹑﹑﹑﹑﹑﹑﹑﹑﹑﹑﹑﹑﹑﹑﹑﹑﹑﹑﹑﹑﹑151
第二節 本文研究價值和限制﹑﹑﹑﹑﹑﹑﹑﹑﹑﹑﹑﹑﹑﹑﹑﹑﹑﹑﹑﹑﹑﹑﹑﹑﹑﹑151
(一) 本文研究之價值﹑﹑﹑﹑﹑﹑﹑﹑﹑﹑﹑﹑﹑﹑﹑﹑﹑﹑﹑﹑﹑﹑﹑﹑﹑﹑﹑﹑151
(二) 本文研究之限度﹑﹑﹑﹑﹑﹑﹑﹑﹑﹑﹑﹑﹑﹑﹑﹑﹑﹑﹑﹑﹑﹑﹑﹑﹑﹑﹑﹑152
(三) 未來之研究願景﹑﹑﹑﹑﹑﹑﹑﹑﹑﹑﹑﹑﹑﹑﹑﹑﹑﹑﹑﹑﹑﹑﹑﹑﹑﹑﹑﹑153
參考文獻﹑﹑﹑﹑﹑﹑﹑﹑﹑﹑﹑﹑﹑﹑﹑﹑﹑﹑﹑﹑﹑﹑﹑﹑﹑﹑﹑﹑﹑﹑﹑﹑﹑﹑﹑﹑﹑﹑﹑﹑﹑﹑﹑﹑﹑﹑﹑﹑155
參考文獻:

一、經藏文獻

《大正藏》,《阿含部1》,〈佛說息諍因緣經〉,No. 85

《大正藏》,《阿含部1》,〈佛般泥洹經卷上〉,No. 5

《大正藏》,《阿含經2》,〈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No. 99

《大正藏》,《阿含經2》,〈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No. 99

《大正藏》,《阿含經2》,〈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七〉,No.100

《大正藏》,《阿含經2》,〈雜阿含經卷第十四〉,No. 99

《大正藏》,《本緣部3》,〈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四〉,No.159

《大正藏》,《華嚴部10》,〈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No.293

《大正藏》,《涅槃部12》,〈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九〉,(梵行品第八之五),No.374

《大正藏》,《大集部13》,〈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七〉,No.411

《大正藏》,《經集部14》,〈佛說佛名經卷第一〉,No.441

《大正藏》,《經集部17》,〈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No.839

《大正藏》,《律部22》,〈摩訶僧祇律卷第一(初比丘僧戒法學)〉,No.1425

《大正藏》,《律部22》,〈五分律卷第十八(彌沙塞)〉,No.1421

《大正藏》,《律部22》,〈四分律卷第五十八(第四分之九)〉,No.1428

《大正藏》,《毘曇部27》,〈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五十二〉,No.1545

《大正藏》,《瑜伽部31》〈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七〉,No.1606

《大正藏》,《論集部32》,〈緣生論〉,No.1652

《大正藏》,《經疏部33》,〈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七上〉,No.1716

《大正藏》,《律疏,論疏部40》,〈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卷下〉,(懺六聚法篇第九),No.1808

《大正藏》,《諸宗部46》,〈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二〉,No.1916

《大正藏》,《諸宗部48》,〈六祖大師法寶壇經〉,No.2008

《大正藏》,《史傳部52》,〈三教平心論〉,No.2117

二、工具書

楊維中、楊明等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八年五月初版。

開證監修藍吉富主編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台南: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文獻基金會 民國八十三年元月出版。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佛光大辭典 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六年五月初版九刷。

新文豐編輯部 宋版磧砂明版嘉興大藏經總目錄索引 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七十七年七月台一版。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佛光大辭典 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六年五月初版九刷。

《印順.呂澂佛學辭典 下冊》,(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0。

三、專書

﹙一﹚中文

Louis K. Dupre (杜普瑞),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台北:立緒),2006。

Michael Tobias、Jane Morrison、Bettina Gray,薛絢譯,《心靈的殿堂》(台北:立緒),1997。

Surendranath Dasgupta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

王米渠編著,《佛教精神醫學》,(台北:合記),2002。

王敬宏,《心靈的治療》,(台北:光啟),2000,九版二刷。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年。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2002。

田立克(Paul Tillich),《生之勇氣The Courage to Be》,(台北:久大),1996。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The profane:The Nature of Religion》,(台北:桂冠),2001。

牟宗三,〈中國文化大動脈人的終極關心問題〉,收入《牟宗三先生全集23》,(台北:聯經), 2003。

佐藤達玄著,釋見憨等譯,《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嘉義:香光),1997。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5,二刷。

吳怡,《生命的哲學》(台北:三民),2004。

李世傑,《佛教法律哲學精要》,(台北:大乘),1981。

李安德,若水譯,《超個人心理學》,(台北:桂冠),2000。

彼得‧柏格(Peter L. Berger)著,蕭羨一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2003。

承天禪寺,《廣公上人事蹟續編》,(台北:承天禪寺),2002。

服部正明‧長尾雅人著,許明銀譯,《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二版,(台北:天華),1998。

服部正明‧長尾雅人著,許明銀譯,《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述要》,(台北:天華),1986。

林子青《中國佛教規儀》,(台北:長春樹書坊),1988。

林月清,《中國佛教倫理思想》,(台北:雲龍),2001。

保羅‧田立克,魯燕萍譯,《信仰的動力》,(台北:桂冠),二刷,2000。

約翰、希克著,鄧源尉譯,《第五向度—靈性世界的探索》,(台北:商周),2001。

韋伯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于曉等譯,(北京:新知三聯書局),1987。

張永雋等著,《人生哲學》,(台北:匯華),1999。

張運華,《中國傳統佛教儀軌》,(台北:立緒),1998。

傅偉勳,〈弗蘭克爾與意義治療法〉,《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哲學與宗教」二集》,(台北:三民),1986。

傅偉勳,《死亡尊嚴與生命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1993。

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市:東大書局,初版),1990。

曾錦坤,《心靈與身體—傳統心身關係探論》(台北:渤海堂),2002。

游乾桂,《用佛療心》,(台北:遠流),2002。

游祥洲,〈論中國佛教懺悔倫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蘊涵〉,收錄傅偉勳主編,《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 1990。

楊惠南,〈從「十事非法諍」論戒律的方便性〉,收錄傅偉勳主編,《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 1990。

達賴喇嘛著,《修行的第一堂課》,(台北:先覺),2004。

達賴喇嘛著,周和君譯,《開心:每天的幸福快樂,來自心靈的開放》,(台北:遠流),2003。

鄔昆如,《宗教與人生》,(台北:五南),1999。

趙雅博,《印度哲學思想史》,(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

劉翔平,《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2001。

鄭石岩,《悟‧看出希望來:體驗〔頓悟〕的生活智慧》,(台北:遠流),1996.07。

鄭志明,《台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巫術儀式》,(台北:大元書局),2006。

賴賢宗,〈空性智慧、佛教意義治療學與佛教詮釋學的治療學-論佛教的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1999。

戴康生、彭耀主編,《宗教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台北:台灣書店),1997。

釋大睿,《天台的懺法之研究》,(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

釋印順, 〈中國佛教瑣談-懺悔法會法事〉收於《法雨集》第四冊 (台北:正聞) 1993。
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觀法品第十八〉,(台北:正聞),1990。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章.第三節〈方便易行的大乘〉(台北:正聞),1988。
釋印順,《成佛之道》,(台北:正聞),1993,修訂版。

釋印順,《佛法概要》,(台北:正聞),2000。

釋印順,《我的宗教觀》,(妙雲集下編之六),(台北:正聞),1992,修訂一版。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展開》,(台北:正聞),1994,七版。

釋印順,《原始佛教聖典的集成》,(台北:正聞),1992。

釋印順,《唯識學探源》,(妙雲集中編之三),(台北:正聞),1992,修訂一版。

釋印順,《淨土與禪》,(妙雲集下編之四),(台北:正聞),1992,修訂一版。

釋印順,《華雨集》,(第二冊),(台北:正聞),1993。

釋印順,《學佛三要》,(妙雲集下編之二),(台北:正聞),1992,修訂一版。

釋印順,《雜阿含經論會編(下)》,(台北:正聞),1984。

釋印順,《寶積經講記》,(台北:正聞)2000。

釋宏印,《印順道師著作導讀篇》,(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2006。

釋法遵,《滅苦之道》,(南投:中道學苑),2002。

釋昭慧,《律學今詮》,(台北:法界出版),1999。

釋星雲,〈懺悔錄〉,《往事百語(第六冊)》,(台北:佛光),1999。

釋星雲,《儀制》,(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

釋能融,《律制、清規及其現代意義之探究》,(台北,法鼓文化),2003.03。

釋聖嚴,《聖嚴法師教默照禪》,(台北:法鼓),2005,二版一刷。

釋聖嚴,《聖嚴法師教禪坐》,(台北:法鼓),1999,二版一刷。

釋聖嚴,《聖嚴說禪》,(台北:法鼓),1999,二版一刷。

釋聖嚴,《禪的體驗‧禪的開示》,(台北:法鼓),1999,三版一刷。

釋道善,《佛教史與戒律學》,(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2003。

釋慧廣,《懺悔的理論與方法》,(高雄:解脫道),1993。

坂本幸男,〈天台學的罪與懺悔觀〉,《天台思想論集》,(台北:大乘),1979。


四、期刊論文

﹙一﹚中文

王順民,〈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1995。

本真,〈了生了死—面對死亡的態度〉,《普門雜誌》210期,1997.03。

吳海勇、李振榮,〈略論佛教懺悔在中土的傳播與影響〉,《法音》,第12期,第172期,1998。

宋光宇,〈試論新興宗教的起源〉,《歷史月刊》1998年5 月號。
李匡郎,〈生、死的轉化與超越—儒、釋、佛、天主教生死觀初探〉,《哲學年刊》十期1994。

李宗明,懺悔對吾人身心之洗滌與啟發《華梵佛學學報》第十期,(台北:華梵佛學研究所),1996。

汪娟,〈歷代地藏懺儀析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4期,1999.07。

依昱,〈《轉念澄心》懊悔與懺悔〉,《普門雜誌》,223期,(台北:普門雜誌社),1998。

徐立強,〈《梁皇懺》初探〉,《中華佛學研究》,第二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8。

張晴,《懺悔得安樂》,《人生雜誌》,181期,1999。

陳榮基,〈醫師於安寧緩和醫療靈性關懷扮演之角色(四)〉,《安寧療護雜誌》,(2000‧08),第五卷第三期。

傅偉勳,四聖諦的多層義蘊與深層義理 釋恆清主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釋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台北:東大) 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初版。

楊永慶,〈從佛教看生命教育〉,《北縣教育》33期,2000.03。

鄭振煌,〈佛教的生死觀——生死輪迴〉《歷史月刊》139期,1998.08。

鄧子美,(論中國佛教的的主要社會功能),《普門學報》,第八期,2002。

釋大睿,〈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中華佛學研究》,第二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1998。

釋昭慧,〈「七滅諍法」的程序正義與配套措施〉,收錄現代佛教學會編輯,《佛教文化與當代世界:慶祝印順導師百歲嵩壽學術論文集》,(台北:文津),2005。

釋星雲,〈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題〉,《普門學報》,第1期,2000。

釋星雲,〈佛教對人生命運的看法(四)〉,《普門學報》,第21期,2004.05。

釋悟因,〈懺悔可以滅罪嗎?〉,《香光莊嚴—清淨 解脫 沙門果-悅讀經典﹙四﹚》,第88期,(嘉義:香光莊嚴雜誌社)。

﹙二﹚日文
小林正美,〈天台智顗の懺法における「奉請三寶」について--道教の醮祭儀禮との關連において--〉《印佛研》40卷1號 1992。
新田雅章,〈智顗における懺悔法の構想經緯について〉,《印佛研》17卷2號 1969。

鎌田茂雄,〈香港の佛教儀禮─大悲懺法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6、22卷第1號,昭和48年12月。

鹽入良道,〈中國佛教儀禮における懺悔の受容過程〉《印佛研》11卷2號1963。

鹽入良道,〈天台智顗禪師における懺悔の展開〉《大正研究》9號1985。

鹽入良道,〈懺法の成立と智顗の立場〉《印佛研》7卷2號 1959。

五、學位論文

白金銑,《慈悲水懺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
吳藝苑,《《慈悲水懺》與中國佛教懺悔思想》,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06。
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台北市: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
洪錦淳,《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2003。
張家禛,《大悲懺法之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梁珮瑩,《《占察善惡業報經》與占輪相法研究》,玄奘人文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玉美,《天台智顗《法華三昧懺儀》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趙海涵,《天臺宗智者大師懺儀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蕭麗芬(出家名:釋大睿),《天臺懺法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06。

六、會議論文
尤惠貞,〈天台止觀與生死學之關涉—從日常生活的身心調適談起〉,《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生死研究所),2002.10。

白金銑,〈由大乘佛教的無相思維看惠能的無相懺悔〉,收錄於華嚴專宗學院佛學論文集,《佛學論文集十六》,(台北:華嚴蓮社),2006。

村中祐生,懺悔與治癒 《第九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專輯》,(台北:華梵佛學研究所) 民國八十四年五月編印。

曾煥棠,〈生命意義探索的建構〉,《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生死研究所),2002.10。


羅因,〈佛教布薩制度的研究〉,《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2002.07。

釋宏印,〈台灣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

七、網路資料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略傳(本文由佛光山提供)http://ccbs.ntu.edu.tw/formosa/people/1-xing-yun.html

游乾桂,〈佛教的拜懺療法〉,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cbs.ntu.edu.tw/。

釋聖嚴,〈懺悔的意義與功能~~梁皇寶懺 聖嚴師父開示〉,法鼓山美國護法會。
http://www.ddmusa.org/ddmba_HQ/chinese/index.asp?news=Actv_2007-06-29-2

釋聖嚴,〈懺悔的意義與功能~~梁皇寶懺 聖嚴師父開示〉,法鼓山美國護法會。
http://www.ddmusa.org/ddmba_HQ/chinese/index.asp?news=Actv_2007-06-29-2

八、其它相關資料

法鼓山林孟穎老師主講「拜懺的意義和修行方法」錄音帶上下兩卷。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