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經藏文獻
《大正藏》,《阿含部1》,〈佛說息諍因緣經〉,No. 85
《大正藏》,《阿含部1》,〈佛般泥洹經卷上〉,No. 5
《大正藏》,《阿含經2》,〈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No. 99
《大正藏》,《阿含經2》,〈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No. 99
《大正藏》,《阿含經2》,〈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七〉,No.100
《大正藏》,《阿含經2》,〈雜阿含經卷第十四〉,No. 99
《大正藏》,《本緣部3》,〈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四〉,No.159
《大正藏》,《華嚴部10》,〈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No.293
《大正藏》,《涅槃部12》,〈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九〉,(梵行品第八之五),No.374
《大正藏》,《大集部13》,〈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七〉,No.411
《大正藏》,《經集部14》,〈佛說佛名經卷第一〉,No.441
《大正藏》,《經集部17》,〈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No.839
《大正藏》,《律部22》,〈摩訶僧祇律卷第一(初比丘僧戒法學)〉,No.1425
《大正藏》,《律部22》,〈五分律卷第十八(彌沙塞)〉,No.1421
《大正藏》,《律部22》,〈四分律卷第五十八(第四分之九)〉,No.1428
《大正藏》,《毘曇部27》,〈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五十二〉,No.1545
《大正藏》,《瑜伽部31》〈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七〉,No.1606
《大正藏》,《論集部32》,〈緣生論〉,No.1652
《大正藏》,《經疏部33》,〈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七上〉,No.1716
《大正藏》,《律疏,論疏部40》,〈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卷下〉,(懺六聚法篇第九),No.1808
《大正藏》,《諸宗部46》,〈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二〉,No.1916
《大正藏》,《諸宗部48》,〈六祖大師法寶壇經〉,No.2008
《大正藏》,《史傳部52》,〈三教平心論〉,No.2117
二、工具書
楊維中、楊明等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八年五月初版。
開證監修藍吉富主編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台南: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文獻基金會 民國八十三年元月出版。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佛光大辭典 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六年五月初版九刷。
新文豐編輯部 宋版磧砂明版嘉興大藏經總目錄索引 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七十七年七月台一版。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佛光大辭典 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六年五月初版九刷。
《印順.呂澂佛學辭典 下冊》,(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0。
三、專書
﹙一﹚中文
Louis K. Dupre (杜普瑞),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台北:立緒),2006。
Michael Tobias、Jane Morrison、Bettina Gray,薛絢譯,《心靈的殿堂》(台北:立緒),1997。
Surendranath Dasgupta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
王米渠編著,《佛教精神醫學》,(台北:合記),2002。
王敬宏,《心靈的治療》,(台北:光啟),2000,九版二刷。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年。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2002。
田立克(Paul Tillich),《生之勇氣The Courage to Be》,(台北:久大),1996。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The profane:The Nature of Religion》,(台北:桂冠),2001。
牟宗三,〈中國文化大動脈人的終極關心問題〉,收入《牟宗三先生全集23》,(台北:聯經), 2003。
佐藤達玄著,釋見憨等譯,《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嘉義:香光),1997。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5,二刷。
吳怡,《生命的哲學》(台北:三民),2004。
李世傑,《佛教法律哲學精要》,(台北:大乘),1981。
李安德,若水譯,《超個人心理學》,(台北:桂冠),2000。
彼得‧柏格(Peter L. Berger)著,蕭羨一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2003。
承天禪寺,《廣公上人事蹟續編》,(台北:承天禪寺),2002。
服部正明‧長尾雅人著,許明銀譯,《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二版,(台北:天華),1998。
服部正明‧長尾雅人著,許明銀譯,《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述要》,(台北:天華),1986。
林子青《中國佛教規儀》,(台北:長春樹書坊),1988。
林月清,《中國佛教倫理思想》,(台北:雲龍),2001。
保羅‧田立克,魯燕萍譯,《信仰的動力》,(台北:桂冠),二刷,2000。
約翰、希克著,鄧源尉譯,《第五向度—靈性世界的探索》,(台北:商周),2001。
韋伯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于曉等譯,(北京:新知三聯書局),1987。
張永雋等著,《人生哲學》,(台北:匯華),1999。
張運華,《中國傳統佛教儀軌》,(台北:立緒),1998。
傅偉勳,〈弗蘭克爾與意義治療法〉,《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哲學與宗教」二集》,(台北:三民),1986。
傅偉勳,《死亡尊嚴與生命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1993。
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市:東大書局,初版),1990。
曾錦坤,《心靈與身體—傳統心身關係探論》(台北:渤海堂),2002。
游乾桂,《用佛療心》,(台北:遠流),2002。
游祥洲,〈論中國佛教懺悔倫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蘊涵〉,收錄傅偉勳主編,《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 1990。
楊惠南,〈從「十事非法諍」論戒律的方便性〉,收錄傅偉勳主編,《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 1990。
達賴喇嘛著,《修行的第一堂課》,(台北:先覺),2004。
達賴喇嘛著,周和君譯,《開心:每天的幸福快樂,來自心靈的開放》,(台北:遠流),2003。
鄔昆如,《宗教與人生》,(台北:五南),1999。
趙雅博,《印度哲學思想史》,(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
劉翔平,《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2001。
鄭石岩,《悟‧看出希望來:體驗〔頓悟〕的生活智慧》,(台北:遠流),1996.07。
鄭志明,《台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巫術儀式》,(台北:大元書局),2006。
賴賢宗,〈空性智慧、佛教意義治療學與佛教詮釋學的治療學-論佛教的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1999。
戴康生、彭耀主編,《宗教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台北:台灣書店),1997。
釋大睿,《天台的懺法之研究》,(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
釋印順, 〈中國佛教瑣談-懺悔法會法事〉收於《法雨集》第四冊 (台北:正聞) 1993。
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觀法品第十八〉,(台北:正聞),1990。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章.第三節〈方便易行的大乘〉(台北:正聞),1988。
釋印順,《成佛之道》,(台北:正聞),1993,修訂版。
釋印順,《佛法概要》,(台北:正聞),2000。
釋印順,《我的宗教觀》,(妙雲集下編之六),(台北:正聞),1992,修訂一版。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展開》,(台北:正聞),1994,七版。
釋印順,《原始佛教聖典的集成》,(台北:正聞),1992。
釋印順,《唯識學探源》,(妙雲集中編之三),(台北:正聞),1992,修訂一版。
釋印順,《淨土與禪》,(妙雲集下編之四),(台北:正聞),1992,修訂一版。
釋印順,《華雨集》,(第二冊),(台北:正聞),1993。
釋印順,《學佛三要》,(妙雲集下編之二),(台北:正聞),1992,修訂一版。
釋印順,《雜阿含經論會編(下)》,(台北:正聞),1984。
釋印順,《寶積經講記》,(台北:正聞)2000。
釋宏印,《印順道師著作導讀篇》,(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2006。
釋法遵,《滅苦之道》,(南投:中道學苑),2002。
釋昭慧,《律學今詮》,(台北:法界出版),1999。
釋星雲,〈懺悔錄〉,《往事百語(第六冊)》,(台北:佛光),1999。
釋星雲,《儀制》,(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
釋能融,《律制、清規及其現代意義之探究》,(台北,法鼓文化),2003.03。
釋聖嚴,《聖嚴法師教默照禪》,(台北:法鼓),2005,二版一刷。
釋聖嚴,《聖嚴法師教禪坐》,(台北:法鼓),1999,二版一刷。
釋聖嚴,《聖嚴說禪》,(台北:法鼓),1999,二版一刷。
釋聖嚴,《禪的體驗‧禪的開示》,(台北:法鼓),1999,三版一刷。
釋道善,《佛教史與戒律學》,(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2003。
釋慧廣,《懺悔的理論與方法》,(高雄:解脫道),1993。
坂本幸男,〈天台學的罪與懺悔觀〉,《天台思想論集》,(台北:大乘),1979。
四、期刊論文
﹙一﹚中文
王順民,〈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1995。本真,〈了生了死—面對死亡的態度〉,《普門雜誌》210期,1997.03。
吳海勇、李振榮,〈略論佛教懺悔在中土的傳播與影響〉,《法音》,第12期,第172期,1998。
宋光宇,〈試論新興宗教的起源〉,《歷史月刊》1998年5 月號。李匡郎,〈生、死的轉化與超越—儒、釋、佛、天主教生死觀初探〉,《哲學年刊》十期1994。李宗明,懺悔對吾人身心之洗滌與啟發《華梵佛學學報》第十期,(台北:華梵佛學研究所),1996。
汪娟,〈歷代地藏懺儀析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4期,1999.07。依昱,〈《轉念澄心》懊悔與懺悔〉,《普門雜誌》,223期,(台北:普門雜誌社),1998。徐立強,〈《梁皇懺》初探〉,《中華佛學研究》,第二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8。張晴,《懺悔得安樂》,《人生雜誌》,181期,1999。陳榮基,〈醫師於安寧緩和醫療靈性關懷扮演之角色(四)〉,《安寧療護雜誌》,(2000‧08),第五卷第三期。傅偉勳,四聖諦的多層義蘊與深層義理 釋恆清主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釋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台北:東大) 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初版。
楊永慶,〈從佛教看生命教育〉,《北縣教育》33期,2000.03。鄭振煌,〈佛教的生死觀——生死輪迴〉《歷史月刊》139期,1998.08。鄧子美,(論中國佛教的的主要社會功能),《普門學報》,第八期,2002。釋大睿,〈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中華佛學研究》,第二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1998。釋昭慧,〈「七滅諍法」的程序正義與配套措施〉,收錄現代佛教學會編輯,《佛教文化與當代世界:慶祝印順導師百歲嵩壽學術論文集》,(台北:文津),2005。
釋星雲,〈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題〉,《普門學報》,第1期,2000。
釋星雲,〈佛教對人生命運的看法(四)〉,《普門學報》,第21期,2004.05。
釋悟因,〈懺悔可以滅罪嗎?〉,《香光莊嚴—清淨 解脫 沙門果-悅讀經典﹙四﹚》,第88期,(嘉義:香光莊嚴雜誌社)。
﹙二﹚日文
小林正美,〈天台智顗の懺法における「奉請三寶」について--道教の醮祭儀禮との關連において--〉《印佛研》40卷1號 1992。
新田雅章,〈智顗における懺悔法の構想經緯について〉,《印佛研》17卷2號 1969。
鎌田茂雄,〈香港の佛教儀禮─大悲懺法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6、22卷第1號,昭和48年12月。
鹽入良道,〈中國佛教儀禮における懺悔の受容過程〉《印佛研》11卷2號1963。
鹽入良道,〈天台智顗禪師における懺悔の展開〉《大正研究》9號1985。
鹽入良道,〈懺法の成立と智顗の立場〉《印佛研》7卷2號 1959。
五、學位論文
白金銑,《慈悲水懺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吳藝苑,《《慈悲水懺》與中國佛教懺悔思想》,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06。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台北市: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洪錦淳,《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2003。張家禛,《大悲懺法之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梁珮瑩,《《占察善惡業報經》與占輪相法研究》,玄奘人文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陳玉美,《天台智顗《法華三昧懺儀》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趙海涵,《天臺宗智者大師懺儀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蕭麗芬(出家名:釋大睿),《天臺懺法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06。六、會議論文
尤惠貞,〈天台止觀與生死學之關涉—從日常生活的身心調適談起〉,《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生死研究所),2002.10。
白金銑,〈由大乘佛教的無相思維看惠能的無相懺悔〉,收錄於華嚴專宗學院佛學論文集,《佛學論文集十六》,(台北:華嚴蓮社),2006。
村中祐生,懺悔與治癒 《第九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專輯》,(台北:華梵佛學研究所) 民國八十四年五月編印。
曾煥棠,〈生命意義探索的建構〉,《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生死研究所),2002.10。
羅因,〈佛教布薩制度的研究〉,《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2002.07。
釋宏印,〈台灣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
七、網路資料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略傳(本文由佛光山提供)http://ccbs.ntu.edu.tw/formosa/people/1-xing-yun.html
游乾桂,〈佛教的拜懺療法〉,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cbs.ntu.edu.tw/。
釋聖嚴,〈懺悔的意義與功能~~梁皇寶懺 聖嚴師父開示〉,法鼓山美國護法會。
http://www.ddmusa.org/ddmba_HQ/chinese/index.asp?news=Actv_2007-06-29-2
釋聖嚴,〈懺悔的意義與功能~~梁皇寶懺 聖嚴師父開示〉,法鼓山美國護法會。
http://www.ddmusa.org/ddmba_HQ/chinese/index.asp?news=Actv_2007-06-29-2
八、其它相關資料
法鼓山林孟穎老師主講「拜懺的意義和修行方法」錄音帶上下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