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21: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簡旭宏
研究生(外文):Hsu-Hung Chien
論文名稱:志願役士兵招募之優劣勢探討-以空軍軍官學校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 of the Recruitment of Volunteer-based Soldiers for R.O.C. Military-A Case Study of R.O.C Air Force Academy
指導教授:晏揚清晏揚清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ng-Qing Y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義守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學院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7
中文關鍵詞:國軍招募人力資源SWOT分析志願役士兵招募誘因
外文關鍵詞:Military RecruitmentRecruited InducementHuman ResourceSWOT AnalysisVoluntary Soldie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2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人力資源」是組織運作最珍貴的資源,Peter Drucker曾說:「就企業機構之經營而言,在競爭激烈之經濟社會裡,各種『資源』中唯一能夠起擴大作用的就只有人力資源了,其餘的資源則全部都遵循機械原理的運作,無論這些資源是否運用得當,都不會使投入量小於產出量。在所有資源中,唯有人力資源才能成長和發展。在以知識為導向的二十一世紀,人才素質將作為競爭勝負的關鍵。」因此,國軍把國防人力政策計畫列為重點行政項目之一,認為「人力資源」起點在於招募,如何募集到量多質精的專業人才,則深深影響著政府未來包括「募兵制」、「精進計畫」、「國軍專業化」等重要國防政策之推行成效。
另外,從Maslow的需求層理論之說明,吾人可知人性在各層級中之需求由下而上為「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及「自我實現」五層次,從而套用在工作上,便是個人之所以承諾工作及安於工作之各項原因。若能使求職者在工作中滿足其生理及心理之需求,則自然可以招募到所需的專業人才。因此,本文進一步探討我國就業市場中對於從事軍職之意願者在身心各方面之需求為何,分析國軍在工作條件及招募誘因之內涵,作為本文結論之資料。
其後,蒐集整理國軍目前之各項招募現況,包括國軍人才招募中心之成立以及其下轄三個地區招募中心及八個地區服務站等,並配合各民間團體之協助,探討是否有達到「統合三軍資源」、「施行整體行銷」、「廣拓招生通路」、「活潑宣傳策略」、「結合官民資源」以及「提供完整資訊」六大目標。而從國軍過去所擬定的招募計畫及相關會議紀錄觀察其推行方向,再輔以學界對於該政策之分析與檢討,本文進一步運用行銷管理學上經常使用之SWOT分析方法,將國軍進行企業化之分析,並且與民間企業之各項條件做比較,具體找出國軍在人才招募上之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及威脅(threat)。
藉由SWOT分析確定國軍本身所具備之優劣勢後,本文依據過去行銷上成功案例之師法以及問券調查之使用,針對國軍目前相關招募政策提出具體之建議,包括,「招募資訊的加強宣導」、「強調各軍種特色、強化轉介機制」、「將宣傳對象從軍隊深入家庭、校園中」、「依據個人差異進行多元化的宣傳方式」「媒體宣傳之運用與國軍形象之提升」以及「利用網路或問卷貼近民意」等,最後整理作成本文之結論,以供國軍相關業務推行單位作為未來規劃之參考。
Human Resource (HR) is the most precious through the function of organizations. Peter Drucker said:「In relation to the operation in the enterprises, only HR can be expanded and acted on the competitive society among various resources. For other resources in an organization, it is run and followed by the mechanism; No matter how these resources will be operated properly, the amount of input is always less than output. Among the resources, the HR is one and only resource which can grow and develop gradually from an orga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quality of human power will be regarded as the key point to competitive and knowledge-oriented society hence」.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HR to future policies and planning for R.O.C. DOD, the starting point of HR is initially based on the recruitment, and how to attract and enlist new recruits with high standards. These requirements for the recruitment are essential to the future policies and outcomes.
Besides, from Maslow’s theory of the demand, we know that human nature can rely on the five levels, that is, 「physiology」,「safety」,「love and belonging」,「esteem」 and 「achievement by myself」. Therefore, the research can further explore voluntary soldiers from R.O.C. Air Force as their career, and identify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ir body and mind, so that the contents of military service and inducements can be explained more details.
We take both the qualitative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to do the research. First of all, we investigate how the supervisors of each corps think about the shorter length of compulsory soldiers. Then, we use the questionnaire to confirm the how the military rule the manpower utilization of each personnel of air force. In order to make use of the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further, we apply the method of SWOT analysis to the research, and this method can be specifically found for military recruitment by taking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and threat.
By the method of SWOT analysis, most supervisors think there are not enough supplementary measures for the rule of compulsory soldiers. Therefore, most crops in R.O.C. Air Force do not the right to select the new soldiers because of military restraints and policies. And it is the tough problem for these crops in Air Force recruitment. We will bring up some advice for some problems by the research.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4
第三節 研究目的9
第四節 研究流程10
第五節 預期研究貢獻11
第二章 文獻評論
第一節 MASLOW需求層級理論12
第二節 招募誘因13
第三節 國軍之招募策略及其現況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28
第二節 研究步驟32
第三節 國軍招募進行SWOT分析之探討33
第四節 問卷資料分析與招募策略因應41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發現50
第一節 研究限制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58
第二節 管理意涵與未來研究建議5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62
英文部分64
附錄
附錄一 問卷調查表66
表 次
表1-1 招募相關主題之研究文獻整理5
表2-1 學者對於策略之定義19
表2-2 國軍人才招募中各單位所扮演的角色與負責事項23
表2-3 國軍招募行銷6P表24
表2-4 招募工作五大策略27
表3-1 國軍各招募班次參考馬斯洛需求層級分類之宣傳重點30
表3-2 學校志願役士兵宣傳重點表31
表3-3 空軍軍官學校招募現況之SWOT分析35
表3-4 軍民優勢比較表39
表3-5 性別比例分配表42
表3-6 戶籍所在地分布情形表43
表3-7 決定來報名志願役士兵的主因情況表44
表3-8 如何得知志願役士兵招募訊息情況表45
表3-9 選擇空軍的主因情況表46
圖 次
圖1-1 國軍整體人力資源規劃概念性架構圖2
圖1-2 研究流程圖10
圖2-1 國防人力政策計畫作為程序圖16
圖3-1 研步驟圖33
圖3-2 志願役士兵之年齡分布情形4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昌杰(2005)。專業志願士兵暨儲備士官選擇從軍決策行為之研究-國軍九十四年第一梯次新訓旅招募之啟示。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台北:智勝。
朱美珍(2001)。國軍軍官家庭功能之研究。第四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扶台興(1995)。資訊時代的兵力規劃理論與實務。國策雙週刊。
李志堯(2002)。中華民國軍事戰略與兵役制度-募兵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文瑞(1997)。台灣地區衛星電視頻道之競爭環境與經營策略分析。衛星電視研討會:世紀末的媒體競爭。行政院新聞局,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沈明室譯(1997)。女性軍人的形象與現實。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沈明室(1999)。各國女性軍人發展概述,國防雜誌第十五卷第五期。
沈明室(1999)。女性軍人擔任戰鬥性職務之研究,第二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沈明室(1997)。女性軍人研究的內容與發展。國軍八十六年軍事社會科學術研究會論文集。
何永福、楊國安 (1995)。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三民。
吳思華(1996)。策略管理。台北:遠見。
姚強、楊承亮(2002)。國軍實施募兵制可行性之研究,國防部國防重要政策委託學者專家研究專案報告。
洪陸訓(1998)。專業軍人-社會與政治的描述。台北:黎明。
孫克難(1992)。徵兵制與募兵制之經濟分析,經濟前瞻第二七號。
張立良(2004)。國軍實施募兵制成本效益評估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乾泰(2003)。建立顧客導向的人力招募策略之研究-以國軍天弓志願兵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明豐(2002)。台灣紡織產業-纖維織品經營策略研究分析。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良(2004)。人才招募中心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國軍三軍四校人才招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勁甫、陳國棟(1999)。美國「國家安全策略」之演進與重要變革,國防管理學院學報。
陳鄔福(1986)。交談式國防財力規劃模式之探討,國防管理學院學術研究集刊財力類第一輯。
陳膺宇、張志偉、張翠萍(1998)。女性軍人個人特質與環境適應之研究,國防部研究計畫。
張瑋良(1991)。國軍志願役軍官事業前程規劃。台北:華泰。
張潤書(1985)。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
張添洲,(1994)。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五南。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初版。台北:三民。
湯堯,(2001)。學校經營管理策略。台北:五南。
湯堯,(2001)。論述高等教育經營策略-以SWOT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17,147-161。
彭履忠(2003)。空軍人員進修碩士學位之相關影響因素研究。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承亮(1999)。國軍軍官官階區分及其晉任停年與服役年限之研究。第七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
楊承亮(2002)。國軍實施募兵制可行性之研究。國防部重要政策委託學者專家研究專案報告。
楊承亮、廖國鋒、饒新根,(1997)。國軍志願役基層軍官工作滿足因素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學報18卷2期。
劉治本(2003),軍人職業報償認知與軍人職業地位評價對高中(職)生選擇軍人職業傾向的影響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爾榮(2004),國軍志願役士兵投考因素對人力招募策略之研究-以海軍志願役士兵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興岳、張志成(1995)。軍事人力資源管理架構性之探討。第三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賴保禎等,(2003)。青少年心理學。台北:空大。
鄭金謀等,(2001)。全方位生涯規劃-建構多角的人生藍圖。台北:文京。
蘇進強、丁鼎、丁守中、王高成、楊承亮、戴振良(1999)。建構精實先進的國防政策。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工作會。
鍾華文(1996),國軍志願役士官留營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毓傑、衛龍生、李瑞典等(2002)。兵役法及其施行法合併立法之研究。國防部九十二年軍事教育專案工作計畫研究案。
羅金棟(2002),國軍精實案的組織再造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ndrews, K.R. ( 1980)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Homewood,111:Richard Irwin.
Chandler, Alfred D.( 1962) ,Strategy and structure: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Cambridge,Mass The MIT Press.
Collet,S.( 1999) ,SWOT analysis.Computerworld,33(29),58.
Glueck,William F. & Jauch, Lawrence R(1984),Businesspolicy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New York,McGraw-Hill.
Hofer,Charles W. & Schendedel,Dan(1985) ,StrategyFormulation:Analytical Concepts. Boston: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Kolter,Philip,2003,Marketing Management,11th ed,Prentice Hall,Inc.
Maslow,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July, 1943),370~39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