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20: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正德
研究生(外文):Lin, Cheng Te
論文名稱:臺北市區公所如何營造民主參與的公民社會:新公共服務途徑
論文名稱(外文):How to establish the democratic-participating civil society by Taipei City District Office : new public service approach
指導教授:蕭武桐蕭武桐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5
中文關鍵詞:新公共服務公民社會民主參與公共利益區公所
外文關鍵詞:the new public servicecivil societydemocratic participationpublic interestdistrict offi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69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2000年Denhardt氏二人提出新公共服務理論,主張「信任合作」、「公共利益」、「服務」、「共享」等理念,強調政府角色的轉變由領航轉變成為服務、重視公民社會與公共利益、注重政府與社區之間的溝通等,以提升公共服務的尊嚴與價值,並確保公共行政的民主、公民資格與公共利益等核心價值。因此,現今政府機關除了講求為民服務,也應該重視人性尊嚴,強調民主參與及公民精神,而公共行政人員也應當自我省思、重新體會服務的意義,以及現代公務人員應有的認知、態度和價值,同時建立民主參與或民主治理的機制,引導公民透過公共事務的參與和意見的表達,共同建立公民社會,以追求公平、正義、關懷等價值之實現。
區公所作為臺北市政府最基層的為民服務單位,其如何提供公共服務並引導民眾參與公共事務、協助公民社會之建立,實有研究之必要。本研究乃從新公共服務面向切入,藉由文獻的回顧與整理,建立新公共服務、公民社會與臺北市區公所三者的關係,並且運用參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蒐集分析區公所人員、里長、社會團體代表及區民對於公共服務及公民參與的認知與看法,以及區公所和與民眾、社區和團體的互動情形,期能對於政府機關、公務人員及民眾在為民服務、公民參與及公民社會的建立上提供相關建議。
本研究發現,臺北市區公所近年來致力於公共服務品質的提升,已獲民眾肯定,而在公私協力合作方面,亦獲得許多社會資源的協助;另一方面,雖然市政府及區公所提供了許多管道讓民眾得以參與公共事務,但民眾之公民參與仍有待加強,而其公民意識亦有待培養。因此,本研究建議,政府機關服務要更主動積極,對於各項活動及政策要加強宣導,並應負起公民教育的責任,與民間團體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同時應落實輪調制度、建立內部參與管道並適時激勵員工;公務人員應體認新公共服務精神,把公務生涯當作修行、公共服務當作志業,同時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透過自我充實,增加智慧解決問題與壓力,以建立服務的心態與熱忱,勇於面對未來的挑戰;而民眾亦應瞭解新公共服務的意涵,提昇自己的公民性格及民主素養,學習尊重別人並為他人服務,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並承擔社會責任,為公民社會的建立共同努力。
In 2000, Denhardt and Denhardt unveiled their theory of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o give out such concepts as trust and cooperation, public interest, serving and sharing. They stress the government should change its role from steering to serving, pay attention to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interest, and lay emphasis upon its communication with communities, so as to boost 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public service and assert the democrac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re value of citizenship and public interest. For the sake, in addition to serve people, the government nowadays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human dignity and encourage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civil spirit, while public administrators should reconsider the meaning of service and what knowledge, attitude and values they should learn as a public administrator. Meanwhile, they should establish institutions for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s and democratic rule and find ways for people to establish a civil society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and expression of personal opinions to pursue the cause of fairness, justice and humanistic concerns.
Since district offices are grass-root service unit for Taipei Municipal Government, finding how they offer public service, steer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affairs and help establish a civil society is essential. So, focusing on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he Study managed to establish the links between the new public service, civil society and district offices of Taipei Government by reviewing and taking up the literature available. Furthermore, by means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Study has succeeded in collecting data about district office staff, li heads, representatives of social group and district residents’ knowledge and views of public service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district offices, the general public, communities and social groups. The purpose is to offer ideas to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government employees, and citizens in general with respect to public service,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ivil society.
As a result,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istrict offices’ efforts at boosting the 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people while obtaining lots of help from many sources in the society for their cooperation program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units.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ough lots of opportunities were offered by Taipei Government and its district offices for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affairs, their participation willingness is still be desired and their civil identity is still to be cultivated.
So, the Study suggested the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to render their service more positively, boost their policy and activities introduction, bear their responsibilities for civil education, establish long-term partnership with civil groups, enforce rotation system, and establish channels for inside participation so as to encourage the employees at due course. It is expected that government employees will heed the spirit of the new public service and make their career a life-time devotion and public service their cause. They should also examine their jobs critically and try to better themselves so as to solve their problems and pressure with more wisdom while facing future challenge with their readiness to service and enthusiasm. On the part of the citizens, they should learn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new public service, uplift their citizen character and breeding, respect others and render service to others, take part in public affairs positively and shoulder their own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 as to establish a civil society through mutual efforts.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五節 重要名詞定義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新公共服務理論 15
第二節 公民社會理論 24
第三節 臺北市區公所之組織、業務功能及現況分析 29
第四節 相關研究整理與分析 38
第五節 新公共服務、公民社會與區公所之關係 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7
第二節 區公所參與觀察之設計與實施 58
第三節 區公所人員與區民深度訪談之設計與實施 61
第四節 資料整理分析與檢核 70
第四章 實證結果分析
第一節 公共服務面向分析 76
第二節 公民參與面向分析 83
第三節 公民意識面向分析 95
第四節 公私協力面向分析 98
第五節 公共利益面向分析 103
第六節 受訪者建議之歸納、整理與分析 106
第七節 理論與實務之整合分析 109
第五章 結 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9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26
參考書目 129
附錄1 訪談大綱 135
附錄2 參與觀察紀錄 137
附錄3 深度訪談紀錄 155


表目次

表2-1 傳統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的比較觀點 16
表2-2 當代公民社會理論 28
表2-3 有關新公共服務之研究論文 39
表2-4 新公共服務與公民社會之關係 42
表2-5 有關公民社會之研究論文 44
表2-6 有關臺北市區公所之研究論文 50
表3-1 參與觀察資料一覽表 60
表3-2 訪談對象資料一覽表 66
表3-3 訪談大綱一覽表 69
表4-1 實證分析結果與公民社會、新公共服務之整合 110


圖目次

圖2-1 區公所組織架構圖 31
圖2-2 傳統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的治理模型 42
圖2-3 新公共服務、公民社會與區公所之關係 55
圖3-1 研究架構 58
一、中文部分
王家煌、潘中道等(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江明修(2001)。各國公民社會組織初探。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任啟桂(2004)。從公共價值觀點探究高雄市公民社會意識形成中報紙媒體之角色與功能。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任德厚(2006)。政治學(增定七版)。臺北:三民書局。
呂添富(2007)。新共服務理論之探討-公共性與倫理之途徑。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台京(2001)。公共行政與公民社會。政策研究學報,第1期,頁107-139。
李宗勳(2003)。新公共服務視野下行政法人化的未來走向,2007年1月20日取自博物館行政法人化研討會論文集,網址:http://www.nmp.gov.tw/main/07/7-3/3-2/2-4/7.pdf。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冊(Earl Babbie原著)。臺北:時英出版社。
吳 定(1999)。公共行政論叢。臺北:天一圖書公司。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的評鑑與研究(Michael Quinn Patton原著)。嘉義市: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瓊恩(2002)。公共行政學發展趨勢之探究:三種治理模式的互補關係及其政治理論的基礎。公共行政學報,第3卷第7期,頁173-220。
吳瓊恩(2006)。行政學,增訂三版。臺北:三民書局。
吳瓊恩(2007)。建構無預謀的行政倫理:新公共服務五對概念的比較與檢驗。公共行政學報,第23期,頁1-28。
林水吉(2005)。新公共服務的七個向度分析:由理論基礎邁向政策倫理的論述。理論與政策,第18卷第1期,頁97-128。
林文斌、劉兆隆(譯)(1998)。政治學(上下冊)(Andrew Heywood原著)。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林本炫、齊力主編(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林勝偉(2000)。公民社會的自主性原則及組織條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邱連枝(2003)。影響客家女性公民社會參與因素之探討--以苗栗縣志願性服務團體為案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周陽山(2002)。從公民文化到公民社會--一項現實的考察,2008年4月30日取自中國政治學會,網址:http://capstaipei.org.tw/article_20020420_001.htm。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133-144頁)。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姚美華、胡幼慧(2008)。一些質性法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117-132頁)。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施偉仁(2004)。從新公共服務理論看公民社會在公共行政中的角色。行政試訊,第11期,頁15-23。
孫本初、陳衍宏(2003)。新公共服務對政府在造的啟示:歷史發展系絡的解析途徑。人事月刊,第36卷第5期,頁9-23。
孫本初(2005)。公共管理(四版)。臺北:智勝文化。
孫清泉(2005)。臺北市區公所組織與功能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21-36頁)。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莊建築(2005)。臺北市區公所組織與功能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立一(2004)。地方治理與公民參與的實踐:政治後現代性危機的反思與解決。公共行政學報,第10期,頁63-94。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長仕(1996)。臺北市區公所推動為民服務之研究--企業型政府的觀點。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向明(200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
張潤書(2000)。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梁景法(2000)。臺北市區公所服務品質研究--全面品質管理的觀點。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游宗憲(2005)。淺談新公共服務與公民社會的建構,2008年3月24日取自T&D飛訊,第37期,網址:http://www.ncsi.gov.tw/NcsiWebFileDocuments/648e4e74e30c49690376721be33aba08.pdf。
黃惠雯等(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Benjamin F. Carbtree & William L. Miller原著)。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黃朝盟、王俊元、許耿銘(2004)。數位民主之實踐與挑戰--網路電子投票之析探。研考雙月刊。第28卷第4期,頁67-77。
楊鄉懿(2004)。企業家與中國大陸公民社會前景。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仲冬(2008a)。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101-116頁)。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劉仲冬(2008b)。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145-162頁)。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Chava Frankfort Nachmias and David Nachmias原著)。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韓保中(2006)。公民社會觀點之民主行政理論--以Denhardt新公共服務論為主軸。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鍾倫納(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簡禎富(2007)。決策分析與管理。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蕭 鈺(2003)。「公共性」概念意涵之探索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蕭武桐(2002)。管理的藝術--學習拉小提琴的悠然自得。公訓報導,第101期,頁9-11。
蕭武桐(2006)。新公共服務與公務員的品德修養。國家菁英季刊,第2卷第1期,頁57-70。
蘇俞如(2003)。新公共服務理論之政府與社區合作關係探討--以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嚴祥鸞(2008)。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163-184頁)。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二、英文部分
Almond, Gabriel A. and Sidney Verba(1965).The Civil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rgyris, Chris(1962).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Homewood, IL: Dorsey Press.
Boulding Elise(1988). Boulding a Global Civic Culture. 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Denhardt, Robert B(1981). In the Shadow of organization. Lawrence: Regents Press of Kansas.
Denhardt, Robert B. and Janet V. Denhardt(2000).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6): 549-559.
Denhardt, Robert B. and Janet V. Denhardt (2003).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not Steering. New York: M. E. Sharpe.
Denhardt, Robert B. and Janet V. Denhardt (2007).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not Steering.(expanded Ed.)New York: M. E. Sharpe.
Dennard, L. F.(1996). The Matur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Search for a Democratic Identity, in G. L. Wamsley and J. F. Wolf(eds.), Refounding Democratic Public Administration: Modern Paradoxes, Postmodern Challenges(pp.293-326). Thousand Oaks, CA: Sage.
Frederickson, H. George(1980).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uscaloos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Gardner, J.(1991). Building Community. Washington, DC: Independent Sector.
Gold, R. L.(1969).Roles in Sociolocial Field Observation, in G. J. McCall & J. L. Simmons(eds.), Issues i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pp.30-39). Menlo Park: Addison-Wesley.
Gray, Joseph, and Linda Chapin(1998). Targeted Community Initiative, in Cheryl Simrell King and Camilla Stivers ed, Government Is US(pp. 175-194). Thousand Okas, CA: Sage.
Kantor, Rosabeth Moss(1972). Commitment and Commun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ing, Cheryl Simrell and Camilla Strivers(1998). Government Is Us: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n Anti- Government Era. Thousand Oaks, CA: Sage.
Mansbridge, J.(ed) (1994). Public Spirit in Political System, in H. J. Aaron,T. Mann, and T. Taylor(eds.), Values and Public Policy(pp.146-172).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McSwite, O.C. (1997). Legitimac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Mouffe, Chantal(ed.)(1992)Dimensions of Radical Democracy : Pluralism, Citizenship, Community. London; New York: Verso.
Putnam, Robert(2000). Bowling Alon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Rosenbloom, D. H.(1983).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and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3(3):219-227.
Sandel, Michael(1996). Democracy’s Discontent.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Bryans S., ed(1993). Citizenship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蕭武桐(2006)。新公共服務與公務員的品德修養。國家菁英季刊,第2卷第1期,頁57-70。
2. 黃朝盟、王俊元、許耿銘(2004)。數位民主之實踐與挑戰--網路電子投票之析探。研考雙月刊。第28卷第4期,頁67-77。
3. 孫本初、陳衍宏(2003)。新公共服務對政府在造的啟示:歷史發展系絡的解析途徑。人事月刊,第36卷第5期,頁9-23。
4. 施偉仁(2004)。從新公共服務理論看公民社會在公共行政中的角色。行政試訊,第11期,頁15-23。
5. 林水吉(2005)。新公共服務的七個向度分析:由理論基礎邁向政策倫理的論述。理論與政策,第18卷第1期,頁97-128。
6. 李台京(2001)。公共行政與公民社會。政策研究學報,第1期,頁107-139。
7. 黃榮堅,數罪併罰量刑模式構想,月旦法學,2005.08。
8. 陳志輝,牽連犯與連續犯廢除後之犯罪競合模式—從行為單數與行為複數談起,月旦法學,2005.07。
9. 楊雲驊,「牽連犯」及「連續犯」規定廢除後對刑事訴訟法「犯罪事實」概念之影響,月旦法學,2005.07。
10.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與新同一案件—從刑法廢除牽連犯、連續犯論訴訟上同一案件概念之重構,月旦法學,2005.07。
11. 吳景欽,連續犯牽連犯刪除後於刑事程序上之影響,法令月刊,2005.06。
12. 鄭逸哲,二○○六年七月一日施行之新刑法修法簡評,律師雜誌,2005.05。
13. 靳宗立,刑法實例解析—罪數之判斷與科刑處斷,輔仁法學,2004.12。
14. 蔡蕙芳,自動化設備濫用行為之刑法規範—以刑法第339條之1不正利用收費設備取財得利罪為討論中心,中原財經法學,2003.12。
15. 蔡蕙芳,電腦詐欺行為之刑法規範,東海大學法學研究,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