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22: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淑倫
研究生(外文):Hung, Shu Lun
論文名稱:馬來西亞留台僑生之教育歷程與「僑生」身分對其在台生命經驗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education processes of ethnic chinese students from Malaysia and the impact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 Identity on Their Life Experiences in Taiwan
指導教授:馬藹萱馬藹萱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5
中文關鍵詞:僑生馬來西亞台灣教育歷程污名化規避身分認同華僑
外文關鍵詞:overseas Chinese studentMalaysiaTaiwaneducation processstigmatizationpassingidentityoverseas Chines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4
  • 點閱點閱:19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一方面剖析馬來西亞僑生來台前的教育歷程以及他們選擇來台的原因,另一方面亦深入探討馬來西亞僑生群體內部之國籍異質性對其在台生活經驗及「僑生」身分認同上的影響。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進行研究,主要透過訪談法與參與觀察法,分別於台灣與馬來西亞地區蒐集田野資料。主要研究發現為:
一、國籍的差異建構了馬來西亞馬籍與台籍僑生個人與國家(馬來西亞、台灣)關係上的差異,以及來台前教育歷程上的歧異性。來台之馬來西亞僑生中,馬籍僑生多畢業於著重華文教學之獨立中學中體系,而台籍僑生主要來自海外台灣學校。在馬來西亞獨立中學與海外台灣學校就讀的學生面對的是迥異的學習環境與教材、隱藏性課程與參考團體,但在不同因素的考量及作用下,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來台就讀大學,並成為「僑生」。不論是馬籍或台籍僑生,他們對於其所具有之「僑生」身份多是採接受但不認同的態度,不過原因不盡相同。
二、「僑生」身份在台灣社會特殊的歷史脈絡中已逐漸與原始意涵脫鉤,並累積了如學業程度不好、說中文有口音及升學制度中之既得利益者等負面標籤,讓「僑生」成為一個被污名之群體。馬來西亞籍僑生由於其成長及受教背景之故,較易具備外顯的僑生符號(如說中文有口音),容易被辨識為「僑生」,因而常需背負「僑生」所具有的污名。台灣籍僑生因為具有台灣國籍以及講中文沒有口音等,迥異於台灣民眾對於一般僑生之想像,而難以被辨識其「僑生」身分,或其僑生身分較難獲得他人認同而另給予「假僑生」的稱謂。
三、依據自身與情境的特質,馬籍與台籍僑生發展相關策略以避免因「僑生」身份而被污名化,包括諸多規避(passing)行為(如口音轉換、呈現在地之身分認同、避免參與僑生團體)以避免身分暴露、構成強凝聚力之僑生團體以獲取社會支持及建構群體認同等策略。另外,台籍僑生一方面由於不符合社會對「僑生」的刻版印象,另一方面也為避免承受「僑生」身份的污名,往往接受「假僑生」的稱謂,並視其為一「戲謔性」但不具污名的稱呼。
This study alalyzes the the education processes of Malaysian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their reasonings for studying in Taiwan on the one hand, and explores how the difference in nationality (Malaysia vs. Taiwan) affect their life experiences in Taiwan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 identity given by the Taiwanese society on the other. The study utiliz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collects field data (mainly through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ing techniques) from Taiwan and Malaysia. The major findings are stated as follows:
1. Difference in nationality between Malaysian and Taiwanese Chinese students constructs the divergence in their relations with respective states (Taiwan and Malaysia) and eductation tracking processes prior to their study in Taiwan. Among ethnic Chinese students from Malaysia studying in Taiwan, Malaysian Chinese students mostly graduated from independent high schools while Taiwanese Chinese came from overseas Taiwanese schools. The distinctions in these two schooling systems in the academic melius, teaching materials, hidden curriculums, and reference groups shape the different reasonings to study in Taiwan. For various reasons, these students accept but not necessarily agree on the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 identity given by Taiwanese soceity upon their arrival in Taiwan.
2. Under the changing historical context, the identity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 has gradually lost its originally denotation and even become a stigmatized label. Malaysian Chinese students tend to be more easily identified as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due to their more salient outer attributes (such as accent) and thus more likely to be stigmatized. Taiwanese Chinese students (from Malaysia), due to their Taiwanese nationality and Taiwanese accent, are less likely to be seen as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Even if this identity is disclosed, such identity is often challenged by others because of the misfit with the stereotype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 that exists in the Taiwanese society. As a result, Taiwanes Chinese students from Malaysia are often called “psudo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3. Both Malaysian and Taiwanese Chinese students from Malaysia develop various strategies to aviod or overcome the possible stigmatization brought by the identity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including many “passing” techniques as well as forming proactive and powerful overseas student associations. For Taiwanese Chinese students from Malaysia specifically, they often playfully accept the seemly degrading and yet un-stigmatzied title of “psudo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s a way to avoid stigmatization embedded in the identity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第一章:導論 6
壹、 前言 6
貳、 研究目的跟問題 8
第二章:文獻分析 10
壹、 「僑」、「華僑」的歷史脈絡及起源 10
一、 僑字意義的起源 10
二、 華僑的出現 11
貳、 僑生教育 15
一、 國內僑生教育 15
二、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 20
三、 馬來西亞新設立之台商學校 22
四、 小結 22
參、 東南亞華人認同研究 24
肆、 馬來西亞華人研究 27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32
壹、 研究設計 32
貳、 田野場域與抽樣 33
一、 場域 33
二、 抽樣 33
參、 資料蒐集方法 34
一、 訪談法 34
二、 訪談樣本特性 38
三、 參與觀察法 41
肆、 研究倫理 42
第四章:留台僑生在馬來西亞之教育歷程 43
壹、 前言 43
貳、 馬來西亞籍僑生之生活經驗與求學歷程 45
一、 馬來西亞華人生活情況 45
二、 獨中在升學道路中扮演之角色 47
三、 漢華中學 48
四、 董教總-獨中的「民間教育部」 50
五、 未來升學規畫之參考團體 54
六、 隱藏性課程 58
七、 獨中學生選擇台灣的原因 62
八、 獨中學生看待來台灣念書的機會 64
九、 獨中學生對於僑生的看法及認同 66
十、 獨中學生-台灣之外的選擇: 67
參、 尊仁台校學生之生活經驗與教育歷程 70
一、 台商在當地之相處狀況與地位 70
二、 海外台校成立源起 72
三、 尊仁台校起源 73
四、 台校加強學生程度之策略 76
五、 台商子女台灣之外的選擇 77
六、 隱藏性課程 78
七、 台校學生對於僑生的看法 81
八、 小結: 83
第五章:「僑生」身分對於其在台生命經驗之影響 84
壹、 僑生來台的生活經驗 84
一、 政府及學校給予之福利與照顧政策 84
二、 來台所受之負面待遇 85
貳、 對於僑生的想像與界定 87
一、 模糊的「僑生」自我想像 87
參、 從「僑生」到「假僑生」 91
肆、 污名化 94
一、 污名理論與標籤理論 94
二、 對於僑生所賦予的標籤 99
二、 僑生之「污名化標籤」 103
三、 僑生之自我意識過程 106
四、 開始意識到污名化的過程 112
五、 面對污名所採取的策略 115
伍、 僑生自我認同的展演:人際關係與社團選擇 121
一、 馬來西亞籍僑生在台之社團參與經驗 121
二、 台籍僑生在台之社團參與經驗 125
陸、 身份轉換經驗 131
柒、 僑生對於僑教之看法與建議 135
第六章:結論 137
壹、 從華人到僑生 137
貳、 從台灣人到台僑 139
參、 僑生教育政策建議: 140
一、 「僑生」的改弦易轍 141
二、 馬來西亞籍僑生納入外籍生政策 142
肆、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144
一、 研究資料之斷裂性 144
二、 研究樣本-缺乏政府單位、台灣地區學校行政單位 144
Benedict Anderson ,吳睿人 譯,200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及散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Ching, Leo T. S. 著,鄭力軒譯,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
Erving Goffman,柯江敏等譯,1992。《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
George Ritzer著,柯朝欽等譯,2007。《社會學理論(下)》。台北:巨流。
Kathryn Woodward編,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
Peter L. Berger & Thomas Luckmann著,鄒理民譯,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巨流
Richard Jenkins著,王志弘、許妍飛合譯,2006。《社會認同》,台北:巨流
方慧 1995。《台北地區大學僑生生活調適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小平,2007,〈艾滋病的污名和社會歧視初探〉,《山西師大學報》34(3):32-34
王祥雲,1999,《馬來西亞獨中教育與族群融合之研究:以芙蓉中華中學為例》。台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賡武,1987,《東南亞與華人》。中國:友誼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商務
王賡武,2004。《移民與興起的中國》。八方文化創作室。
古鴻廷,1994。《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亞篇】》。台北:聯經。
古鴻廷,2000,〈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發展之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3:57-83
古鴻廷,2001,〈東馬來西亞地區華文獨立中學之研究〉,收錄於《第四屆世界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研院
古鴻廷,2003,《教育與認同:馬來西亞華文中學教育之研究(1945-2000)》。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向大有,1996。〈“華僑”、“華人”稱謂是歷史和現實的科學反映〉,《八桂僑刊》。(02):1-5
成秋華,2001,《從僑教的歷史發展看「僑生大學先修班」當前處境與發展之道》。台北:蘭臺出版社。
朱元鴻,2007,〈他說的,可不就是你!評高夫曼《污名》〉,《台灣社會學刊》(37):243-250
吳志賢、黃賢強,2006。〈寬柔中學畢業生的留學動向〉,頁209-266。收錄於夏誠華編,《新世紀移民的變遷》。新竹: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叢書。
吳威宜,1999。《新加坡華人游移變異的我群觀:語群、國家社群與族群》。台北:唐山。
吳劍雄,1993,《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台北:允晨
宋婧婧,2006。〈馬來西亞獨中教材《華文》:文化傳承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海外華文教育》。2006(1):44-50
李盈慧,2004。〈海外華人認同的三種論述:評顏清湟[《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古鴻廷[《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西亞篇)》]、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的三部著作〉,《東南亞學刊》。1(1):101-104。
李靜兒 2004。《近半世紀的「華僑」教育(1950-2000)》。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寶鑽,1997。《馬來西亞華人涵化之研究 : 以馬六甲為中心》。台北。
李寶鑚,2006,《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教育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汪淑娟,2005,〈悲傷小媽媽?再看青少女生育問題〉,《台灣醫學人文學刊》6(1&2):
167-181
易振成 2004。《大學僑生生活問題、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文蘭,2006,〈優惠或污名?台灣教育補助政策的社會分類效應〉,《教育與社會研究》。(11):107-152
林水濠、駱靜山,1984。《馬來西亞華人史》。台北:聯經。
林若雩,2001。〈由優勢到競爭:臺灣的僑務政策(一九四九-二000)〉,《立法院院聞》。29(9):36-46
南方學院,2003,〈從華僑一詞的源起詮釋看海外華人的華僑性格〉,《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1):17-42
南方學院,2003。〈論馬來西亞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華人文化〉,《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第一期。
洪安真,2000,〈「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
羅兆婷,2006,〈檢視外籍勞工在台灣的污名現像:以高捷泰勞抗爭事件為例〉。台北: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娟娟,1997,〈受刑人配偶關連烙印現象之初探〉。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夏誠華,2004。〈海外台北學校的現況與展望〉,《玄奘人文學報》。(3):73-128
夏誠華,2006。〈一九四九年以來的中華民國僑生教育回顧〉,《研習資訊》。23(2):23-33。
高崇雲,2006。〈我國僑民教育的現況與發展〉,《研習資訊》。第23 卷第2期。
高崇雲,2006。〈東南亞台商子女教育問題之探討—東南亞台校之營運與發展〉。頁175-208,收錄於夏誠華主編,《新世紀移民的變遷》。新竹: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高麗珍,2002。〈再談「僑教革新」--從「僑大現象」說起〉,《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0:331-368
張存武,2003,〈對中活海外移民發展的新省察〉,刊於《近二十年來的海外華人》。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張翰璧、張維安,2005。〈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2(1):127-154
張應群,2002。〈海外僑生赴台灣升學述評〉,《台灣研究集刊》。第3期。
張應龍,2001。〈戰後馬來西亞華人政治的特點〉,《第四屆世界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及論文摘要》。328-341。
莊國土,2003,〈論東南亞華族及其族群認同的演變〉,刊於《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台北:中央研究院。
連志丹,2001。〈台灣現階段大力扶持海外僑教的措施與發展〉,《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3期。
郭熙,2005。〈馬來西亞:多語言文化背景下官方語言的推行與華語的拼爭〉,《暨南學報》。
陳文俊 1991。《僑生回國就學政策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青,2002。〈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政策之轉變〉,《比較教育》。52:77-105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
陳宏基,2006。〈僑校開展化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林區教學》。第1~2期。
陳玫霖,2007,《污名身分與自我表演:都市原住民的經驗》。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雄,2001,〈振興僑教芻議──從僑大先修般的實務談起〉,刊於《第三屆僑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議實錄》。台北:教育部。
陳金雄,2003。〈海外僑教經營問題之初探〉,《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1:  19-34
陳朝政 2005。〈大陸台商的認同變遷:理論的歸納與推論〉,《東亞研究》。第36卷第1期。頁232~233。
陳慧嬌 2005。《偶然身為僑生:戰後不同世代華裔馬來西亞人來台求學的身份認同》。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穗璉,2003。〈僑大學生生活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1:297-342
麥留芳,1985。《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傅仰止,2001,〈台灣東部原住民的原漢位階意識〉,《台灣社會學刊》。(26):105-162
傅仰止,2001,〈台灣原住民優惠政策的支持與抗拒:比較原漢立場〉,《台灣社會學刊》。(25):55-110
楊山,。〈華僑”與“華人”的稱呼是科學的概念〉,《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5(03):9-13。
楊晉濤、俞雲平,2006。〈馬來西亞華裔新生代的“祖籍記憶”初探〉,《南洋問題研究》。2006(3):57-66。
楊晉濤、俞雲平,2007。〈東南亞華裔新生代的“祖籍記憶”-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個案比較〉,《世界民族》。2007(6):42-49。
楊瑩,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院
管健,2007,〈污名的概念發展與多維度模型建構〉,《南開學報》5:126-134
劉阿榮,1996,〈教育優會與階層流動:台灣原住民教育優惠政策析論〉,《原住民教育季刊》。(4):1-21
鄭應龍,2001。〈走出困境-大馬華族政治、文化脫鉤的奮鬥〉。《第四屆世界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及論文摘要》。201-211。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 : 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韓德彥等,2008,〈精神疾病污名感受量表及其短版之心理計量特性〉,《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3):273-290
蘇玉龍,2006,《招收海外僑升來臺升讀大學之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英文:
Anthony , Appiah K., 1994, “Identity, Authenticity, Survival: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Amy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ecker, H., 1963, “Outsiders: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NY:Free Press.
Breuilly , John, 1996, “Approaches to Nationalism.” in Gopal Balakrishnan, ed., Mapping the Nation , pp.146-174.
Calhoun, Craig, 1994,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In Craig Calhoun, ed.,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London: Blackwell
Corrigan , Patrick W. et.al , 2005,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Explanatory models amd methods for change”,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Corrigan , Patrick W., 2004, “How stigma interferes with mental health cares”,Am Psychol,59(7)
Goffman, E. ,“Stigma:notes on the manaf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York:Simons&Schuster,1963.
Lemert, E., 1951, “Sociology Pathology:A systemtic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Sociology Behavior.”NY:McGraw-Hill.
Nagata , Judith A. , 1974, “What Is a Malay Situational Selection of Ethnic Identity in a Plural Society”,American Ethnologist,Vol. 1, No. 2,p.331-350。
Steph Lawler, 2008,“identit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UK: polity press
Taylor , Charles,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my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eigert, J. ,Andrew ,“Identity: Its Emergence within Sociological Psychology.” Symbolic Interaction, 6:2 (1983), pp.183-206.
網路資料:
馬來西亞2006年華人人口統計分析。統計室。頁2
http://www.chinaqw.com.cn/node2/node116/node119/node162/node470/userobject6ai29659.html 
施正鋒。評林修澈的〈原住民的民族認定〉。
http://mail.tku.edu.tw/cfshih/seminar/20050813.htm
馬來西亞華人和印度人認同的比較分析
http://www.chinaqw.com.cn/node2/node116/node119/node162/node470/userobject6ai29659.html 
馬來西亞,當地台商投資情形
http://www.ocac.gov.tw/dep3/profile/yearbook_1/Malaysia/Mala_006.htm

丁爍:廣東流寓文化之韓愈與潮州 廣州日報
  http://www.ezeem.com/Forum/Read.asp?id=1348&no=12401721
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 2004/10/21。〈僑生集體休學 疑非法打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oct/21/today-life11.htm
僑委會。畢業僑生留台工作相關規定
http://www.ocac.gov.tw/bulletin/bulletin_pop.asp?no=1623
隱藏的課程
  http://ce.fhl.net/eduction/cu004.htm
96學年度中央有關單位聯合訪視各校僑生座談會綜合意見回覆表http://www.edu.tw/files/faq/B0061/96%E5%B9%B4%E8%A8%AA%E8%A6%96%E5%BD%99%E5%BE%A9%E8%A1%A8(%E5%AE%8C%E6%95%B4%E7%89%88).pdf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夏誠華,2004。〈海外台北學校的現況與展望〉,《玄奘人文學報》。(3):73-128
2. 林若雩,2001。〈由優勢到競爭:臺灣的僑務政策(一九四九-二000)〉,《立法院院聞》。29(9):36-46
3. 林文蘭,2006,〈優惠或污名?台灣教育補助政策的社會分類效應〉,《教育與社會研究》。(11):107-152
4. 李盈慧,2004。〈海外華人認同的三種論述:評顏清湟[《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古鴻廷[《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西亞篇)》]、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的三部著作〉,《東南亞學刊》。1(1):101-104。
5. 古鴻廷,2000,〈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發展之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3:57-83
6. 夏誠華,2006。〈一九四九年以來的中華民國僑生教育回顧〉,《研習資訊》。23(2):23-33。
7. 高崇雲,2006。〈我國僑民教育的現況與發展〉,《研習資訊》。第23 卷第2期。
8. 高麗珍,2002。〈再談「僑教革新」--從「僑大現象」說起〉,《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0:331-368
9. 陳金雄,2003。〈海外僑教經營問題之初探〉,《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1:  19-34
10. 陳朝政 2005。〈大陸台商的認同變遷:理論的歸納與推論〉,《東亞研究》。第36卷第1期。頁232~233。
11. 陸穗璉,2003。〈僑大學生生活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1:297-342
12. 劉阿榮,1996,〈教育優會與階層流動:台灣原住民教育優惠政策析論〉,《原住民教育季刊》。(4):1-21
13. 7. 梁仁旭,2005,「收益法應用問題之探討」,『土地問題研究季刊』,4卷3期,頁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