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edict Anderson ,吳睿人 譯,200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及散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Ching, Leo T. S. 著,鄭力軒譯,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
Erving Goffman,柯江敏等譯,1992。《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
George Ritzer著,柯朝欽等譯,2007。《社會學理論(下)》。台北:巨流。
Kathryn Woodward編,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
Peter L. Berger & Thomas Luckmann著,鄒理民譯,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巨流
Richard Jenkins著,王志弘、許妍飛合譯,2006。《社會認同》,台北:巨流
方慧 1995。《台北地區大學僑生生活調適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小平,2007,〈艾滋病的污名和社會歧視初探〉,《山西師大學報》34(3):32-34
王祥雲,1999,《馬來西亞獨中教育與族群融合之研究:以芙蓉中華中學為例》。台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王賡武,1987,《東南亞與華人》。中國:友誼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商務
王賡武,2004。《移民與興起的中國》。八方文化創作室。
古鴻廷,1994。《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亞篇】》。台北:聯經。
古鴻廷,2000,〈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發展之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3:57-83古鴻廷,2001,〈東馬來西亞地區華文獨立中學之研究〉,收錄於《第四屆世界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研院
古鴻廷,2003,《教育與認同:馬來西亞華文中學教育之研究(1945-2000)》。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向大有,1996。〈“華僑”、“華人”稱謂是歷史和現實的科學反映〉,《八桂僑刊》。(02):1-5
成秋華,2001,《從僑教的歷史發展看「僑生大學先修班」當前處境與發展之道》。台北:蘭臺出版社。
朱元鴻,2007,〈他說的,可不就是你!評高夫曼《污名》〉,《台灣社會學刊》(37):243-250
吳志賢、黃賢強,2006。〈寬柔中學畢業生的留學動向〉,頁209-266。收錄於夏誠華編,《新世紀移民的變遷》。新竹: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叢書。
吳威宜,1999。《新加坡華人游移變異的我群觀:語群、國家社群與族群》。台北:唐山。
吳劍雄,1993,《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台北:允晨
宋婧婧,2006。〈馬來西亞獨中教材《華文》:文化傳承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海外華文教育》。2006(1):44-50
李盈慧,2004。〈海外華人認同的三種論述:評顏清湟[《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古鴻廷[《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西亞篇)》]、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的三部著作〉,《東南亞學刊》。1(1):101-104。李靜兒 2004。《近半世紀的「華僑」教育(1950-2000)》。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寶鑽,1997。《馬來西亞華人涵化之研究 : 以馬六甲為中心》。台北。
李寶鑚,2006,《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教育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汪淑娟,2005,〈悲傷小媽媽?再看青少女生育問題〉,《台灣醫學人文學刊》6(1&2):
167-181
易振成 2004。《大學僑生生活問題、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林文蘭,2006,〈優惠或污名?台灣教育補助政策的社會分類效應〉,《教育與社會研究》。(11):107-152林水濠、駱靜山,1984。《馬來西亞華人史》。台北:聯經。
林若雩,2001。〈由優勢到競爭:臺灣的僑務政策(一九四九-二000)〉,《立法院院聞》。29(9):36-46南方學院,2003,〈從華僑一詞的源起詮釋看海外華人的華僑性格〉,《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1):17-42
南方學院,2003。〈論馬來西亞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華人文化〉,《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第一期。
洪安真,2000,〈「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
羅兆婷,2006,〈檢視外籍勞工在台灣的污名現像:以高捷泰勞抗爭事件為例〉。台北: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洪娟娟,1997,〈受刑人配偶關連烙印現象之初探〉。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夏誠華,2004。〈海外台北學校的現況與展望〉,《玄奘人文學報》。(3):73-128夏誠華,2006。〈一九四九年以來的中華民國僑生教育回顧〉,《研習資訊》。23(2):23-33。高崇雲,2006。〈我國僑民教育的現況與發展〉,《研習資訊》。第23 卷第2期。高崇雲,2006。〈東南亞台商子女教育問題之探討—東南亞台校之營運與發展〉。頁175-208,收錄於夏誠華主編,《新世紀移民的變遷》。新竹: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高麗珍,2002。〈再談「僑教革新」--從「僑大現象」說起〉,《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0:331-368張存武,2003,〈對中活海外移民發展的新省察〉,刊於《近二十年來的海外華人》。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張翰璧、張維安,2005。〈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2(1):127-154
張應群,2002。〈海外僑生赴台灣升學述評〉,《台灣研究集刊》。第3期。
張應龍,2001。〈戰後馬來西亞華人政治的特點〉,《第四屆世界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及論文摘要》。328-341。
莊國土,2003,〈論東南亞華族及其族群認同的演變〉,刊於《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台北:中央研究院。
連志丹,2001。〈台灣現階段大力扶持海外僑教的措施與發展〉,《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3期。
郭熙,2005。〈馬來西亞:多語言文化背景下官方語言的推行與華語的拼爭〉,《暨南學報》。
陳文俊 1991。《僑生回國就學政策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青,2002。〈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政策之轉變〉,《比較教育》。52:77-105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
陳宏基,2006。〈僑校開展化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林區教學》。第1~2期。
陳玫霖,2007,《污名身分與自我表演:都市原住民的經驗》。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金雄,2001,〈振興僑教芻議──從僑大先修般的實務談起〉,刊於《第三屆僑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議實錄》。台北:教育部。
陳金雄,2003。〈海外僑教經營問題之初探〉,《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1: 19-34陳朝政 2005。〈大陸台商的認同變遷:理論的歸納與推論〉,《東亞研究》。第36卷第1期。頁232~233。陳慧嬌 2005。《偶然身為僑生:戰後不同世代華裔馬來西亞人來台求學的身份認同》。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陸穗璉,2003。〈僑大學生生活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1:297-342麥留芳,1985。《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傅仰止,2001,〈台灣東部原住民的原漢位階意識〉,《台灣社會學刊》。(26):105-162
傅仰止,2001,〈台灣原住民優惠政策的支持與抗拒:比較原漢立場〉,《台灣社會學刊》。(25):55-110
楊山,。〈華僑”與“華人”的稱呼是科學的概念〉,《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5(03):9-13。
楊晉濤、俞雲平,2006。〈馬來西亞華裔新生代的“祖籍記憶”初探〉,《南洋問題研究》。2006(3):57-66。
楊晉濤、俞雲平,2007。〈東南亞華裔新生代的“祖籍記憶”-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個案比較〉,《世界民族》。2007(6):42-49。
楊瑩,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院
管健,2007,〈污名的概念發展與多維度模型建構〉,《南開學報》5:126-134
劉阿榮,1996,〈教育優會與階層流動:台灣原住民教育優惠政策析論〉,《原住民教育季刊》。(4):1-21鄭應龍,2001。〈走出困境-大馬華族政治、文化脫鉤的奮鬥〉。《第四屆世界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及論文摘要》。201-211。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 : 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韓德彥等,2008,〈精神疾病污名感受量表及其短版之心理計量特性〉,《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3):273-290
蘇玉龍,2006,《招收海外僑升來臺升讀大學之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英文:
Anthony , Appiah K., 1994, “Identity, Authenticity, Survival: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Amy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ecker, H., 1963, “Outsiders: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NY:Free Press.
Breuilly , John, 1996, “Approaches to Nationalism.” in Gopal Balakrishnan, ed., Mapping the Nation , pp.146-174.
Calhoun, Craig, 1994,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In Craig Calhoun, ed.,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London: Blackwell
Corrigan , Patrick W. et.al , 2005,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Explanatory models amd methods for change”,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Corrigan , Patrick W., 2004, “How stigma interferes with mental health cares”,Am Psychol,59(7)
Goffman, E. ,“Stigma:notes on the manaf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York:Simons&Schuster,1963.
Lemert, E., 1951, “Sociology Pathology:A systemtic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Sociology Behavior.”NY:McGraw-Hill.
Nagata , Judith A. , 1974, “What Is a Malay Situational Selection of Ethnic Identity in a Plural Society”,American Ethnologist,Vol. 1, No. 2,p.331-350。
Steph Lawler, 2008,“identit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UK: polity press
Taylor , Charles,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my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eigert, J. ,Andrew ,“Identity: Its Emergence within Sociological Psychology.” Symbolic Interaction, 6:2 (1983), pp.183-206.
網路資料:
馬來西亞2006年華人人口統計分析。統計室。頁2
http://www.chinaqw.com.cn/node2/node116/node119/node162/node470/userobject6ai29659.html
施正鋒。評林修澈的〈原住民的民族認定〉。
http://mail.tku.edu.tw/cfshih/seminar/20050813.htm
馬來西亞華人和印度人認同的比較分析
http://www.chinaqw.com.cn/node2/node116/node119/node162/node470/userobject6ai29659.html
馬來西亞,當地台商投資情形
http://www.ocac.gov.tw/dep3/profile/yearbook_1/Malaysia/Mala_006.htm
丁爍:廣東流寓文化之韓愈與潮州 廣州日報
http://www.ezeem.com/Forum/Read.asp?id=1348&no=12401721
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 2004/10/21。〈僑生集體休學 疑非法打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oct/21/today-life11.htm
僑委會。畢業僑生留台工作相關規定
http://www.ocac.gov.tw/bulletin/bulletin_pop.asp?no=1623
隱藏的課程
http://ce.fhl.net/eduction/cu004.htm
96學年度中央有關單位聯合訪視各校僑生座談會綜合意見回覆表http://www.edu.tw/files/faq/B0061/96%E5%B9%B4%E8%A8%AA%E8%A6%96%E5%BD%99%E5%BE%A9%E8%A1%A8(%E5%AE%8C%E6%95%B4%E7%89%8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