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20: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胡慧君
論文名稱:一個經濟弱勢兒童學校生活經驗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school experience of an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hild
指導教授:鄭同僚鄭同僚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1
中文關鍵詞:經濟弱勢兒童學校生活經驗貧窮社會排除增能
外文關鍵詞: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studentsschool experiencepovertysocial exclusionempower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1
  • 點閱點閱:14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以「經濟弱勢兒童」為對象、「學校生活經驗」為範疇,試圖「由兒童個體本身」出發,探究經濟弱勢兒童的學校生活經驗(對學校的態度、人際適應、學習適應、常規適應及自我概念情形),期能穿透經驗地了解經濟弱勢兒童的想法與感受,由其立場、角度體察其在教育歷程中的需要,以提供教育工作者及福利政策實務更多來自經濟弱勢兒童本身的觀點。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與「個案研究方法」,以參與觀察為主,訪談與實物蒐集為輔,蒐集一位來自經濟弱勢家庭的國小高年級兒童的學校生活經驗相關資料。分析後依序呈現其在學校生活經驗的諸多面向—對學校的態度、人際適應、學業適應、常規適應及自我概念情形。
來自經濟弱勢家庭的故事主角,透過各種生理、行為及心理上的表現,表達對學校內畏懼事務的無力與恐懼,形成對學校「懼學、拒學」的態度。而長期遲到及未能持續上學,不只影響了她的學習表現,更使其從班級活動中漸漸被排除,尤其當老師視其為特殊分子而以標準外的態度相待,即使是出自善意,卻使弱勢者的處境更形孤立,同儕對其弱勢身分的烙印更加強烈,班級裡的「社會排除」使其由主流分離,面臨了更加邊緣的弱勢處境。然而,老師的愛心關懷、善意協助卻無助改善其學校生活,中產階級與經濟弱勢階級的價值差異及未經理解的企圖改變,致使師生間未能產生實質交流,本故事的主角依然朝氣蓬勃地拒絕上學。而逃避上學的結果則使其在學習上不得輪迴的永處失敗區,儘管在看似絕望的學習態度下,偶仍有學習動機,但面對強大、難以招架的習得無助感,幾乎使她喪失信心,失去勇氣,形成對上學無助又無奈的態度。在常規適應上,安份守己、「不會惹事」是她最引以為豪的事,然而所謂的安份守己、「盡量」不惹事卻也隱含了對同學欺侮和輕蔑態度的忍耐壓抑,及對學校或老師能主持正義或終止欺凌失去信心。此外,長期處於孤單、被排除及習得無助感的打擊,面對學校生活,她也出現抑鬱、自我貶抑的情況。
最後,除了對研究初衷的反省與思考,亦分別對教育實務與後續研究提出若干建議。在教育實務上,除設置「學校社會工作師」協助家庭、教師和學校整合地處理弱勢兒童問題外,亦可減輕教師教學事務負擔,以增進班級導師和經濟弱勢學生的互動品質,而教師亦應試以「轉化型知識份子」的角色,協助經濟弱勢兒童自我增能,並思考如何突破種種結構體制上的限制,創造一個可協助弱勢者「增能」的學習體制。在後續研究上,建議未來相關研究,可在理解之虞,更進一步探究學校場域中,教師和經濟弱勢兒童的師生關係、互動歷程及在互動歷程中如何協助其增能的可行策略,並對經濟弱勢兒童的街頭世界進行認識與理解。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chool experience (including attitude toward school,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academic adaptation, regulation adaptation, and self-concept) of an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hild who is a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from a low-income family. Educators and welfare policy makers can refer to this study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utlook and feelings of children from similar backgrounds.
This i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that use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s the main source of data, complemented by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After collecting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is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hild, her school experience is presented in accordance with her attitude toward school,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academic adaptation, regulation adaptation and self-concept.
The character of this story expresses her powerlessness and fear in school physically, behavior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and exhibits fear and unwillingness with respect to her studies. She is often tardy and is unable to attend school regularly. This not only affects her academic performance, but also results in that she is tending to be excluded from class activities by classmates, especially when the teacher gives her special treatment. By treating her differently, even if out of goodwill, the teacher is making her situation worse in that her classmates increasingly identify her as belonging to a “minority group”. In a sense, exclusion in the classroom is no different from social exclusion. Though teachers are willing to help, there is still no improvement in her school life. It seems that valu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as well as attempts to bring about change without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circumstances in a student’s life, are not conducive to effective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She is energetic, yet resists going to school and shows a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Even though she occasionally exhibits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the sense of helplessness she brings from home robs her of confidence in her schooling. In regulation adaptation, she takes pride in abiding by school rules and staying out of trouble. However, this implies that she might be enduring bullying from her classmates and that she lacks confidence in the ability of her teachers and her school to prevent it. Due to the resulting sense of isolation and helplessness, she exhibits depression and self-deprecation in her school life.
In addition to a discussion on the original intent of this study, recommendations for educators and for future studies are also offered. In education practice, school social workers can help families, teachers and schools to collectively address the problems that disadvantaged children face.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lighten the burden on teachers and impro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students. Furthermore, teachers should try to be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s” who can empower these children, by considering methods that can surpass the limitations of contemporary institutions. In future studies, researchers may explor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interactive processes between teachers and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s well as feasible strategies that can empower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nother topic for future studies would also be to understand the street life of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hildre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貧窮及兒童貧窮的內涵 9
第二節 台灣兒童貧窮現況 16
第三節 貧窮對兒童的影響 23
第四節 經濟弱勢兒童學校生活經驗相關研究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採用質性研究和個案研究方法的理由 32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3
第三節 研究倫理與研究者角色 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我不喜歡上學 51
第二節 班級裡的「社會排除」 60
第三節 師生關係 70
第四節 失敗組的絕望與希望 75
第五節 「盡量」不在學校惹事 80
第六節 自我感覺不良好? 82
第五章 討論、反省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果討論 85
第二節 經濟弱勢兒童對貧窮如何影響其學校生活的詮釋及其在學校教育上的需求 97
第三節 研究反省 104
第四節 研究建議 108
參考書目 112
附件一 參與研究同意書 121
中文部分
王永慈(2000)。我國兒童貧窮問題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2-H-030-0030)。台北市: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王永慈(2001)。「社會排除」:貧窮概念的再詮釋。社區發展季刊,95,72-84。
王永慈(2005)。台灣的貧窮問題:相關研究的檢視。台大社工學刊,10,1-54。王金永等(譯)(2000)。Deborah K. P.著,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
王連生(2002)。教育人類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王德睦、蔡勇美(1997)。貧窮的動態分析:嘉義縣貧戶的追蹤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NSC87-2412-H-194-003)。嘉義縣:國立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王篤強(2007)。新貧與激活:當代社會救助政策發展方向與能力取向的闡釋。 社區發展季刊,116,123-141。
古允文(2001)。建構社會安全體系照顧弱勢團體。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8。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04)。台灣貧窮循環調查報告。台北市: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08)。台灣貧童生活煩惱調查報告。台北市: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成虹飛(1999)。報告書寫的困境與可能性-寫給愛好質化研究的朋友。新竹師院學報,12,27-42。
行政院主計處(2006)。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06。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呂育錚(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年級及家庭社經地位影響其生涯覺察力、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李輝(1994)。影響國小兒童自我觀念發展之重要因素。國民教育,34(9,10),6-9。
李坤崇、邱美華(1991)。國中國小學生學習因素之個人因素探討。輔導月刊,27, 8-20。
李依純(2006)。低收入戶家庭國小學童同儕關係之影響因素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易駿(2006)。社會政策與立法十五講。台中縣大里市:許雅惠。
余思靜(1999)。幼稚園大班的畢業生真的準備好要上小學一年級了嗎?國小新生的同儕關係與學校適應。台東師範學報,10,123-154。
卓石能(2001)。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美真(譯)(1999)。Tracy Kider著。學童紀事。台北:先覺。
吳瓊洳(2000)。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美玲(2000)。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佳蓉(2002)。隔代教養兒童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吳佩瑩(2004)。新貧問題與社會救助政策的改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勝義(1991)學校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輔導月刊,27,1-5。
林進財(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59)。台北:麗文。
林士翔(2003)。國小低收入戶與非低收入戶學生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梅蓉(2004)。國小單親家庭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論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周震歐(2004)。兒童福利。台北:巨流。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8)。兒童快樂國跨國比較報告。台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姜添輝(2005)。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台北:高等教育。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唐瑋(2005)。弱勢青社年生活世界之敘說研究—一位從事檳榔西施工作業校生之生命故事的省思。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良誠(1995)。國小一年級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家秀(1997)。學校情境中的原住民族群意象-台東融合國中師生關係面向的探討。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孫旻儀、石文宜及王鍾和(2007)。學生背景及人格特質與師生互動關係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2),51-72。
孫健忠、傅玉琴、吳俊輝(譯)(2007)。Tess Ridge著。童年貧窮與社會排除—兒童的觀點。台北:心理出版社。
孫瑩(2005)。貧困的傳遞與遏制:城市低保家庭第二代問題研究。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許美華(2005)。你我的故事:國小六年級學生學校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聰貴(1978)。國小學生對學校態度之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靜晃、吳幸玲(2003)。台灣社會變遷下之單親家庭困境。社區發展季刊,102,144-160。
郭丁熒(2003)。教師的多維影像:教師角色之社會學論述。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6(2),161-186。
郭惠婷(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社經地位、活動參與和人格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春悅(2006)。家庭社經地位、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士,未出版,屏東。
陳淑英(1983)。突破貧窮的惡性循環─致貧因素之因徑分析。社區發展季刊,24:63-70。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映雪(1996)。拒學症?懼學症!教師天地,80 ,43-47。
陳正峰(1998)。貧窮的落入、持續、與脫離—以嘉義縣低收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琇惠(1986)。訂立貧窮線之方式與標準的探討。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
  研究中心。
陳碧芬(2000)。高職復學學生的學校生活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雅鈴(2006)。貧窮如何影響兒童。教育研究月刊,146:87-101。
曾瑞真(2000)。兒童拒學症的評估與輔導(上)。諮商與輔導,169,.31-34 。
曾文志(2005)。貧窮兒童的危機與生機。師友,458:55-62。
張清富(1993)。台灣省貧窮趨勢與致貧因素之研究。台北:豪峰。
張建中(1998)。歧視、教育與原住民的貧窮-對烏來地區原住民低收入戶的實際觀察。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如慧(2000)。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郁芬(2000)。懼學症的成因及其輔導。國教新知,47,39-45。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學富。
黃瑞琴(1991)。質性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保勝(1997)。台中市國民小學轉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中師院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中市。
黃毓芬(2000)。探討貧窮青少年生活經驗及其因應之道。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品端(2002)。少年中途輟學模式預測之探討研究—以台中市少年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黃悅菁(2003)。台中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立婷(2005)。新住民社經地位、文化資本、教育期望對其子女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台北縣國小中高年級為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洪(2005)。貧窮的定義及量度:海外及香港的經驗。香港立法會CB(2)915/04-05(04)號文件。
黃聖紜(2005)。窮孩子、低成就?家庭貧窮對子女教育成就與生涯選擇的影響。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雅伶(2008)。泥沼中的春芽—貧窮兒童的成長與機會。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黃靜儀(譯)(2008)。內田樹著。下流志向—為什麼孩子不上學、不工作。台北市:麥田。
楊立雄、謝丹丹(2007)。絕對的相對抑或相對的絕對。財經科學,1,59-66。
解志強(譯)(2005)。Jackson, Philip W.著。教室生涯。台北:文景。
解志強(譯)(2006)。Geneva Gay著。文化回應教學法:理論、研究與實施。台北:文景。
萬育維(1992)。貧窮問題與社會救助之間的關係探討-台北市與高雄市低收入戶界定標準與社會救助措施之比較研究。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部, 25,107-156。
趙曉美(1989)。歸因再訓練策略與成敗比率對國小低成就動機兒童的成就動機、自我概念、堅持力及歸因方式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2003)。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台北:五南。
歐用生(1989)。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苑。
蔡慧君(2003)。原住民知識精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宜珍(2003)。小一學童學校生活適應與學習表現研究-以台東縣某國小幼小銜接活動為例。國立台東教育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鄭淵全(1998)。社經地位、能力、學校教育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功能典範與衝突典範之探究。新竹師院學報,11,421-448。
鄭麗珍(2006)。扶助經濟弱勢兒童及少年政策規劃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賴秀玲、鄭萬助、梅家瑗(2004)。貧窮線內涵與我國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標準及人數之探討。主計月刊,577,62-70。
蕭秋梅(譯)(2001)。河合 洋著。瞭解拒絕上學的孩童。台北市:三民書局。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McLaren, Peter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
台北:巨流。
謝青屏(1995)。貧窮文化之傳承?台中市低收入家庭生活方式的個案研究。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謝孟穎(2002)。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奕佩(2005)。家庭社經地位、父母參與、父母期望與國小六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薛靜如(2006)。兒童情緒管理與人際問題解決態度、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羅湘敏(2003)。拒學症/懼學症的認識和輔導。屏師特殊教育,7,1-9。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鐘超(2005)。對貧困問題的幾點再認識。探索與爭鳴理論月刊,3,126-128。
蘇秋碧(1999)。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英文部分
Barajas, R. G., Philipsen, N., & Brook-Gun, J. (2007).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outcomes for children in poverty: In Handbook of families and poverty (pp311-333). United states: Sage Publications.
Brain, P. A., Eleanor, D. B., & Carroll, E. I.(2004).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ntextual risks, earned incomes, and the school adjustment of children from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famili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0(2), 204-216.
Brook-Gunn, J. & Duncan, G. J. (1997). The effects of poverty on children. The future of children, 7(2), 55-70.
Duncan, G. J., Brook-Gunn, J., Yeung, W. J.,& Smith, J. R.(1998:420).How much does childhood poverty affect the life chances of childre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3, 406-423.
Eamon, M. K.(2001). The effects of poverty on 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an ecological systems analysis. Social Work, 46(3), 258-259.
Evans, G. W., (2004). The environment of childhood pover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2), 77-92.
Howse, R.B., Lange, G., Farran. D. C. & Boyles, C. D. (2003). Motiv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as predictors of achievement in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young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71(2), 151-174.
Hirsch, D. (2007). Experiences of poverty and educational disadvantage.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8, from http:// www.jrf.org.uk/knowledge/finings/socialpol
Icy/2123.asp
Minujin, A., Delamonica, E., Gonzal, E. G., & Davidziuk, A.(2005). Children living in poverty. Desk review paper for UNICEF’s conference on “Children & Poverty: Global Context, Local Solutions”, New York.
Mayer, S. E. (2002).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income on children’s outcomes. Wellington, NZ: Knowledge management group, minist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Nieto, S. (1994). Lessons from students on creating a chance to drea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4(4), 392-426.
Yu, S. & Hannum, E. (2007). Food for thought: poverty, family nutritional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in rural chin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50(4), 53-7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國樑,翁志強與張美玲(1998),「台灣綜合證券商技術效率探討」,《證券市場發展季刊》,10,93-115。
2. 賴秀玲、鄭萬助、梅家瑗(2004)。貧窮線內涵與我國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標準及人數之探討。主計月刊,577,62-70。
3. 鄭淵全(1998)。社經地位、能力、學校教育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功能典範與衝突典範之探究。新竹師院學報,11,421-448。
4. 張郁芬(2000)。懼學症的成因及其輔導。國教新知,47,39-45。
5. 陳雅鈴(2006)。貧窮如何影響兒童。教育研究月刊,146:87-101。
6. 陳映雪(1996)。拒學症?懼學症!教師天地,80 ,43-47。
7. 陳淑英(1983)。突破貧窮的惡性循環─致貧因素之因徑分析。社區發展季刊,24:63-70。
8. 郭靜晃、吳幸玲(2003)。台灣社會變遷下之單親家庭困境。社區發展季刊,102,144-160。
9. 林勝義(1991)學校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輔導月刊,27,1-5。
10. 李坤崇、邱美華(1991)。國中國小學生學習因素之個人因素探討。輔導月刊,27, 8-20。
11. 李輝(1994)。影響國小兒童自我觀念發展之重要因素。國民教育,34(9,10),6-9。
12. 成虹飛(1999)。報告書寫的困境與可能性-寫給愛好質化研究的朋友。新竹師院學報,12,27-42。
13. 王篤強(2007)。新貧與激活:當代社會救助政策發展方向與能力取向的闡釋。 社區發展季刊,116,123-141。
14. 王永慈(2001)。「社會排除」:貧窮概念的再詮釋。社區發展季刊,95,72-84。
15. 王媛慧,李文福與翁竹君(2007),「台灣國際觀光旅館業生產力與效率分析:隨機邊界距離函數之應用」,《經濟論文叢刊》,35,5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