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20: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方盈潔
論文名稱:微網誌使用行為研究:以PLURK使用者為例
指導教授:曾國峰曾國峰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廣播電視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5
中文關鍵詞:微網誌噗浪使用與滿足使用者貢獻內容
外文關鍵詞:Plurk UGC web3.0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2
  • 點閱點閱:194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微網誌是目前炙手可熱的新興網路應用之一,配合手機使用而發展出的140字字元限制,就字面定義上是小型的網誌,它即時性強、參與者多、互動性強,整合網際網路與行動網路,是具備web3.0概念之先趨應用。微網誌兼具了廣播與人際傳播的能力,提供個別使用者向世界發聲的簡便管道,是個人媒體、我群媒體的一類,同時也具備與他人聯繫情感、交換意見等社交功能。
為了解使用者如何認知微網誌,其使用動機、行為與相關影響因素為何,本研究以使用與滿足理論出發,援引部落格、網路相簿、網路影音分享等相關研究結果與討論,分就個人使用和社交使用兩方面對理論面上進行補充。 
本研究採取質化取徑,獲得使用行為的細部輪廓與背後思維,針對廣受亞洲使用者歡迎、也是台灣最多人使用的微網誌服務Plurk,進行使用者深度訪談和參與觀察。本研究並訪問Plurk共同創辦人雲惟彬(Alvin Woon),了解Plurk發展的相關理念。
研究結果發現,使用Plurk的動機,包括自我層面的──情緒抒發、自我記錄、自我展演,以及社交層面的──尋求陪伴、期待互動、拓展人脈,另包括社會面的──獲取新知/樂趣。研究結果也發現,無論一開始使用的動機為何,人際關係是多數受訪者持續使用Plurk的理由。
Plurk的成功在於重視對話的特色,並專注在這部分的相關功能開發,歸結它受歡迎的六項因素是1. 提供即時更新與回應的彈性;2. 使用型態輕鬆;3. 滿足對於互動(資訊交換與情感陪伴)的期待;4. 易於拓展人脈、維繫以及經營友誼;5. 對隱私權機制的重視:6. 介面特殊、語言可親。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網路時代的使用與滿足 10
第二節、 個人媒體之自我使用 23
第三節、 個人媒體之社交使用 28
第四節、 文獻檢閱結語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個案背景簡述 39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 42
第四章、 資料分析 50
第一節、 Plurk的服務內容與設計理念 50
第二節、 Plurk的選擇、認知與使用動機 54
第三節、 CMC與Plurk使用 64
第四節、 自我使用 69
第五節、 社交使用 85
第六節、 從時間因素看Plurk的使用 100
第七節、 在使用與滿足以外 104
第五章、 研究討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研究結果討論 10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7



表目錄
表 1:微網誌與網誌組成比較 4
表 2:網路相關媒介使用動機相關研究整理 19
表 3:個人網頁的分析架構 43
表 4:文本觀察項目 44
表 5:訪談時程 49
表 6:受訪者微網誌使用概況 54
表 7:Plurk與其他微網誌服務使用情況 62


圖目錄
圖 1:微網誌服務Twitter、Plurk、飯否近期流量 2
圖 2:微網誌組成 5
圖 3:網路傳播工具分析 6
圖 4:研究流程 8
圖 5:研究架構 9
圖 6:單向、雙向與互動式溝通 15
圖 7:微網誌的自我使用與社交使用 38
圖 8:Plurk完整頁面 40
圖 9:Plurk頁面中的個人資訊與社會網絡關係 41
圖 10:受訪者網絡關係 48
圖 11:Plurk訊息欄與回應串 51
圖 12:Plurk小圈圈功能頁 51
圖 13:時間軸私密狀態 52
圖 14:受訪者使用的Excel偽裝版型 60
圖 15:網頁標題的偽裝 60
圖 14:對話框中的內容補述 64
圖 15:Plurk行動版頁面 67
圖 16:形同一言堂的個人頁面 69
圖 17:M4的內容示例 70
圖 18:受訪者M4個人頁面 78
圖 19:受訪者M3個人頁面 79
圖 20:禁止回應──請勿叨擾式的捍衛 83
圖 21:時間軸上的話題與更新 85
圖 22:討論串更新圖示1 89
圖 23:討論串更新圖示2 89
圖 24:Plurk widget在部落格中的運用 91
圖 25:台灣噗浪內容常見的「晚安噗」 93
圖 26:研究後期研究者之Plurk人際網絡 96
圖 27:受訪者M2自己寫的追踪程式 99
英文部分
Babrow, A. S. (1988). Theory and method in research on audience motiv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2(4),471-487.
Bausinger, H.(1984). Media, technology and daily life. Media, Culture & Society, 6(4), 343-351.
Boyd, d. m. , &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from http://jcmc.indiana.edu/vol13/issue1/boyd.ellison.html
Bucy, E. P. (2004). Interactivity in society: Locating an elusive concept.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 272-282.
Casalegno, F., & McWilliam, I. M.(2004). Communication Dynamics in Technological Medi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Distance Learning, 11(1), 15-34. from http://itdl.org/Journal/Nov_04/Nov_04.pdf 
Chandler, D. (1997). Writing oneself in cyberspace. from http://www.aber.ac.uk/media/Documents/short/homepgid.html 
Chandler, D.(1998). Personal home pag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ies on the web. [Online]. from http://www.aber.ac.uk/media/Documents/short/webident.html
Davis, B. W.(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s, 33(8), 982-1003.
Davis, V.(2000).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 Management Sciences, 46(2), 186-204.
December, J. (1996). Units of Analysis for Internet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14-38.
Dimmick, J., Kline, S., & Stafford, L. (2000). The gratification niches of personal e-mail and the telephone: Competition, displacement, and complementarit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7(2), 227-248.
Downes, E. J., & McMillan, S. J. (2002).Difining interactivity. New Media & Society. 2(2), 157-179.
Gumbrecht, M.(2004). Blogs as‘Protected Space’.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the Weblogging Ecosystem: Aggregation, Analysis, and Dynamics: WWW 2004. New York: ACM Press. from http://www.blogpulse.com/papers/www2004gumbrecht.pdf
Haythornthwaite, C. (2005). Social networks and Internet connectivity effect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8(2), 125-147.
Herring, S. C., Scheidt, L. A., Bonus, S., & Wright, E. (2004). Bridging the gap: A genre analysis of weblogs. from http://www.ics.uci.edu/~jpd/classes/ics234cw04/herring.pdf 
Honeycutt, C. & Herring, S. C. (2009). Beyond microblogging: conversation and collaboration via Twitter. Proceedings of the Forty-Secon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HICSS-42). Los Alamitos, CA: IEEE Press.
Hourihan, M. (2002). What we're doing when we blogging.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javascript/2002/06/13/megnut.html
Jarrett, K.(2008). A critical investigation of web 2.0. First Monday, 13(3). from http://firstmonday.org/htbin/cgiwrap/bin/ojs/index.php/fm/article/view/2140/1947
Java,A., Song,X., Finin,T. & Tseng, B. (2007). Why we twitter: Understanding microblogging usage and communities. Proceedings of the Joint 9th WEBKDD and 1st SNA-KDD Workshop 2007.
Kiousis, S. (2002).Interactivity a concept explication. New Media & Society, 4(3), 355-383.
Lampa, G. (2004). Imagining the blogsphe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magined community of instant publishing, Into the Blogoshphere(online forum), from http://blog.lib.umn.edu./blogosphere/imagining_the_blogoshere.html
Lenhart, A., & Fox, S. (2009). Twitter and status updating.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from http://www.pewinternet.org/Reports/2009/Twitter-and-status-updating.aspx
Leung, L.(2005). Unwillingness-to-communicate and college students' motives in SMS mobile messaging.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4(2), 115-129.
Levy, M., & Windahl, S. (1984).Audience activity and gratific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1), 51-78.
Licoppe, C., & Someda, Z. (2005). Are social networks technologically embedded? How networks are changing today with changes 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ocial Networks, 27(4), 317-335.
Licoppe, C. (2004). 'Connected' presence : the emergence of a new repertoire for manag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a chan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scap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22(1), 135-156.
Ma, L. Y., & Leung, L. (2006).Unwillingness-to-communicate,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net and self-disclosure in ICQ.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3(1), 22-37.
Marlow, C. (2004). Audience, structure and authority in the weblog commun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onference, May 27-June 1, New Orleans, LA. from http://www.researchmethods.org/ICA2004.pdf
McFedries, P. (2007). Technically speaking All A-Twitter. IEEE Spectrum, 44(10), 84.
McKenna , K. Y. A. & Bargh, J. A. (1999).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interaction on the interne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Media Psychology, 1(3), 249-269.
McLeod, J. M., & Becker L.B . (1981).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In nimmo,D.D. & Sanders,K.R.(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p72-73.
Miller, V. (2008). New media, networking and phatic culture. Convergence ,14(4), 387-400.
Mischaud, E. (2007). Twitter: Expressions of the whole self. An investigation into user appropriation of a web-based communications platform. from http://www.lse.ac.uk/collections/media@lse/mediaWorkingPapers/MScDissertationSeries/Mischaud_final.pdf
Morris, M., & Ogan, C. (1996).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39-50.
Nardi, B., Whittaker, S., & Bradner, E. (2000). Interaction and outeraction: Instant messaging in a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79-88.
Rafaeli, S., & Sudweeks, F. (1997). Networked interactivity. from http://jcmc.indiana.edu/vol2/issue4/rafaeli.sudweeks.html
Rubin, A. M. (1984). Ritualized and instrumental television view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4(3), 67-77.
Ruggiero, T. E. (2000).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 Mass Communitcation & Society, 3(1), 3-37.
Sagolla, D. (2009). How twitter was born. from http://www.140characters.com/2009/01/30/how-twitter-was-born/
Scheidt, L., & Wright, E. (2004). Common visual design elements of weblogs. from http://blog.lib.umn.edu/blogosphere/common_visual.html 
Schroeder, R. (2006). Being there together and the future of connected presence. Presence, 15(4), 438-45.
Sundar, S. S. (2004). Theorizing interactivity's effect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 385-389.
Walther, J. B.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3), 3-43.
Walther, J. B. (1994). Anticipated ongoing interaction versus channel effects on relation communic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4), 473-501.
Weibull, L. (1985). Structural factors i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In Rosengren, K. E., Wenner, L. A. & Palmgreen, P. (Eds.),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pp.123-147).

中文部分
weedyc(2009)。〈噗浪的浪漫〉。上網日期:2009年3月18日。取自http://weedyc.pixnet.net/blog/post/23437314
weedyc(2009)。〈噗浪的寂寞〉。上網日期:2009年4月12日。取自http://weedyc.pixnet.net/blog/post/23627486 
Jeremy(2009)。〈[獨家專訪]藏鏡人現身!噗浪創辦人暨執行長kan的告白〉。上網日期:2009年5月5日。取自   http://plurker.pixnet.net/blog/post/27655623
中國網管學院(2009)。〈威廉姆斯就Twitter的定位、起源、現狀以及贏利回答記者問〉。上網日期:2009年03月05日。取自http://www.chadmin.cn/Item/26852.aspx 
王志弘(2000年9月23日、24日)。〈百年軌跡:記錄裝置與記憶狀態〉。《聯合報》,37版。
吳孟軒(2006)。《部落客網路書寫之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原書Wimmer, R.D. & Dominick, J. R. [1991]. Mass media reasearch-an Introduction.Wadsworth.)
沈文英(2001)。〈階程化之「媒體使用」模式:動機、媒體使用、動機滿足〉,《廣播與電視》,16,87-125。
林克寰(2004)。〈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上網日期:2004年5月11日。取自 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3856.html 
林文剛(1998)。〈卡拉OK在身份認同構成中的模糊特性〉,《新聞學研究》,56,65-83。
林玉婷(2006)。《即時通訊軟體MSN Messenger暱稱之呈現與溝通策略》。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東泰(2002)。《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松炎網路行銷(2008)。〈硅谷新潮:手機博客Twitter堪比Youtube〉,上網日期:2008年5月3日。取自   http://www.songyan.com.tw/200805034387/index.html 
邱承君(2006)。〈網誌、網誌活動與網誌世界:在理論與實踐間遞迴往覆〉,《資訊社會研究》,10,145-146。
施佩君(2007)。《虛擬社群中的網絡個人主義──以中文維基百科社群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力群(2004)。《想像的觀望:論網誌(Blog)中的自我觀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百俊、施如齡(2006)。〈以文字探勘技術探究部落格之網路媒體特性〉。《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8,95-122。
施典志(2008年3月14日)。〈Twitter流量台灣排名世界第11〉,《PChome電腦家庭》,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9&f_SUB_ID=2941&f_ART_ID=115403
柯秀佳(2006)。《日記型部落格自我揭露行為與主觀幸福感之理論建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懿妍(1997)。《網路使用者對電子報的認知圖像──以交大資科BBS站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錦超譯(2006)。《創新的擴散》。台北:遠流。(原書:Rogers, E. M.[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5th ed.))
雲惟彬(Alvin Woon)(2009)。The rise, history and future of microblogging. 取自http://www.slideshare.net/alvinwoon/the-rise-history-and-future-of-microblogging
夏鑄九、王志弘等譯(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修訂再版,台北:唐山出版社。(原書:Castells, M.[200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2nd ed.))
高妮霠(2007)。《Web 2.0 應用服務之使用與滿足研究-以線上影音分享網站為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研究之理論重構 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玉琦(2006)。《共生的網路書寫 網路介面在書寫中扮演的角色》。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琦(2007年4月25日)。〈Twitter結合部落格與即時通 用文字全球直播你的一舉一動〉,《數位時代》。取自http://www.bnext.com.tw/LocalityView_7493 
張君玫譯(1996)。《社會情境》。台北:巨流。(原書:Argyle, M., Furnham, A., & Graham, J. A. [1981]. Social Situ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張逸安譯(2004)。《聰明行動族──下一場社會革命》。台北:聯經。(原書Rheingold, H.[2002]. Smart Mobs. The Next Social Revolution.)
張澄清(2003)。《網路社群參與書寫態度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野葡萄文學網」為例》。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皓菱(2004)。〈網絡時代的麥哲倫──博客現象分析〉。上網日期:2005年12月6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2/06/content_3881659.htm
許詩嫻譯(2008)。Baym, N. K. (2006)。〈線上的人際生活〉。收錄於《新媒介科技使用手冊》。台北:韋伯文化。
郭懿慧(2004)。《大學生即時通訊的使用對於團隊合作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原書: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陳玉箴譯(2003)。《媒介概念十六講》。台北:韋伯文化。(原書:Silverstone, R. Why study the media?)
陳英珊(2008年11月11日)。〈野草莓的學運 web2.0的學運〉,《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0139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原書:McQuail, D.[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陳蓉萱(2006)。《科技化人際關係新圖像 MSN使用者運用在場訊息的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洛譯(1995)。《日常生活社會心理學》。台北:巨流。(原書:Argyle, M. [1992].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 London: Routledge.)
曾志文、許晉龍(2008)。〈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使用者參與部落格行為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15,209-232。
曾葦妮 (2006)。 《MSN Messenger使用者自我命名行為之社會心理因素初探》。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台北:風雲論壇。(原書:Berger, A. A.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Qu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份認同與信任》。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厚銘(2002)。〈網路上的身份認同〉。《資訊社會研究》,2,226-228。
楊志弘、周金福譯(2006)。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發展與未來。台北:華泰文化。(原書:Barran, S. J., & Davis, D. K.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
廖凱弘(2002)。《網路個人媒體認知圖像與介面功能價值感、滿足感之初探--以PChome個人新聞台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江釗(2004)。《部落格之社會網絡與自我呈現初探》。中山大學資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依婷(2007)。《線上表演:部落格作者網絡關係對網路書寫的影響》。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津(2007)。《博客傳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數位時代(2009年1月22日)。〈Twitter即時報導迫降 流量超越Digg〉。取自http://www.bnext.com.tw/LocalityView_7793 
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站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繼正(2008)。《社會網路服務網站的利益──以Facebook為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原書McLuhan, M. [1964/199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Corinne Mcluhan.)
鄭國威(2005)。〈部落格的定義、根源與特質〉。《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5,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5/45-05.htm
鄭國威(2007)。《閱聽人2.0──部落客來了》。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五南文化。
盧諭緯(1999)。《當我們同在一起:BBS社交性討論區之言說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智元(2007)。《入口網站使用者對新聞服務使用與滿足之研究》。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賴思彣(2008)。《美的追求與自我的改造──BBS網路的美妝與生活實踐論述分析》。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淇(2008)。《探討Podcasting採用因素與使用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光萍、吳怡萱譯(200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互動與網際網路》。台北:韋伯文化。(原書:Thurlow, C., Lengel, L., & Tomic, A. [2004].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online.)
謝宛蓉(2003)。《自我、書寫、網路:網路個人媒體自我書寫的意義初探》。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伶如(2009年4月18日)。〈Twitter拼人氣 艾希頓庫奇勝過CNN〉,《大紀元周報》。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9/4/18/n2498983.htm
魏希聖、謝雅萍譯(2003)。《人際關係》。台北:韋伯文化。(原書:Duck, S.[1998]. Human relationships. 3rd ed.)
藝立協(2003)。《Blog部落格線上出版、網路日誌實作》。台北:上奇科技。


網站
Alexa http://www.alexa.com/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http://www.pewinternet.org/ 
Plurk www.plurk.com
Twitter twitter.co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文剛(1998)。〈卡拉OK在身份認同構成中的模糊特性〉,《新聞學研究》,56,65-83。
2. 林文剛(1998)。〈卡拉OK在身份認同構成中的模糊特性〉,《新聞學研究》,56,65-83。
3. 邱承君(2006)。〈網誌、網誌活動與網誌世界:在理論與實踐間遞迴往覆〉,《資訊社會研究》,10,145-146。
4. 邱承君(2006)。〈網誌、網誌活動與網誌世界:在理論與實踐間遞迴往覆〉,《資訊社會研究》,10,145-146。
5. 施百俊、施如齡(2006)。〈以文字探勘技術探究部落格之網路媒體特性〉。《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8,95-122。
6. 施百俊、施如齡(2006)。〈以文字探勘技術探究部落格之網路媒體特性〉。《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8,95-122。
7. 張玉琦(2007年4月25日)。〈Twitter結合部落格與即時通 用文字全球直播你的一舉一動〉,《數位時代》。取自http://www.bnext.com.tw/LocalityView_7493 
8. 張玉琦(2007年4月25日)。〈Twitter結合部落格與即時通 用文字全球直播你的一舉一動〉,《數位時代》。取自http://www.bnext.com.tw/LocalityView_7493 
9. 曾志文、許晉龍(2008)。〈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使用者參與部落格行為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15,209-232。
10. 曾志文、許晉龍(2008)。〈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使用者參與部落格行為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15,209-232。
11. 黃厚銘(2002)。〈網路上的身份認同〉。《資訊社會研究》,2,226-228。
12. 黃厚銘(2002)。〈網路上的身份認同〉。《資訊社會研究》,2,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