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報刊雜誌
《暢流》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至第八十三卷第九期,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0年2月16日~1991年6月16日。
《路工》,台北:台灣省鐵路工會,1950年。
《大道》,台北:大道雜誌社,民1950~1992年。
《拾穗》創刊號,高雄:拾穗,民1950年5月1日。
《臺灣詩壇》,台北:臺灣詩壇月刊社,1952年9月~1954年6月。
《自由談》第一卷第一期創刊號,台北:中國自由出版社,1950年4月15日。
《晨光》第一卷第一期,台北:晨光,1953年3月1日。
《藝文誌》第一期,台北:藝文誌月刊社,1965年10月10日。
《革命文藝》創刊號,台北: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1956年4月15日。
《文壇》,台北:文壇出版社,1952~1984年。
《鐵道》第一卷第三號,上海:中華民國鐵道協會,1911年11月25日。
《滬寧滬杭甬鐵路公報》,滬寧鐵路總管理處,1920年 。
《南潯鐵路月刊》,江西九江:南潯鐵路局,1923年。
《粵漢鐵路公報》,粵漢鐵路管理局,1929年。
《粵漢鐵路廣韶段月刊》,粵漢鐵路廣韶段管理局,1931年。
《鐵路月刊津浦線》,津浦鐵路管理局,1932年。
《鐵路月刊粵漢南段附廣三線》,粵漢鐵路南段管理局,1933年。
《鐵道》旬刊,第五卷第一期至第五卷第四期,上海:中國鐵道運輸協會,1934年1月1日~1934年2月1日。
《浙贛鐵路月刊》,浙贛鐵路管理局,1935年。
《廣九季刊》,廣州:廣九鐵路管理局,1936年。
《京滬週刊》第二卷第二十二期,上海:京滬週刊社,1948年6月6日。
《台湾鉄道》,台北:臺灣總督府鐵道會,1912年7月~1941年9月。
二、作品文本
小蕪等著,《暢流短篇小說選集》,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公孫嬿(查顯琳),《雨中花》,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6年。
伍稼青,《臺島攬勝》,台北:自由談雜誌社,1955年。
伍稼青,《稼青遊記》,台北:晨光,1953年。
杜蘅之,《遊美小品》,台北:虹橋,1953年。
周君亮,《緘花集》,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8年。
孟瑤,《心園》,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孟瑤,《窮巷》,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厚安,《台鐵的三部曲:昨天,今天,和明天》,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9年。
胡平,《雪綸》,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6年。
張心漪譯,《慈母心》,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2年。
張心漪譯,《林肯外傳》,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6年。
張心漪譯,《殘百合》,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6年。
張心漪譯,《天倫樂》,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6年。
張漱菡,《意難忘》,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2年。
郭良蕙,《泥漥的邊緣》,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4年。
郭嗣汾,《春波》,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9年。
陳定山,《駱馬湖》,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4年。
陳紀瀅,《赤地》,台北:文友出版社,1955年6月。
陳學明,《阿里山日月潭和嘉南大圳》,台北:新世紀出版,1950年。
程兆熊,《臺灣山地紀行》,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年。
程兆熊,《高山族中:臺灣宜蘭山地之行》,台中:金星堂印書局,1960年。
絜邨,《碧海忠魂》,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7年。
舒國治著,鄭在東畫,《臺灣重遊》,台北:遠流,1997年。
黃得時,《臺灣遊記》,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楚軍(周佐民),《神與魔》,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8年。
劉咸思譯,《溫莎公爵夫人回憶錄》,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8年。
鄧文儀,《遊蹤萬里》,台北:作者自刊,1954年。
鄧文儀,《台灣遊記》,台北:作者自刊,1961年。
鄧文儀,《臺灣觀光旅遊記》,台北:廣文書局,1964年。
墨人(張萬熙),《魔障》,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8年。
燕玲,《孤帆遠影》,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9年。
蓁芝,《台灣鐵路風景線》,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謝冰瑩,《愛晚亭》,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4年。
瓊音,《誰的過錯》,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羅敦偉編,《旅臺詩鈔》,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4年。
蘇雪林,《歸鴻集》,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三、中、西文著作
阿格妮絲‧赫勒 (Heller, Agnes)著,衣俊卿譯,《日常生活》,重慶 : 重慶出版社,1990年。
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著,趙文書譯,《自反性現代化:現代社會秩序中的政治、傳統與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伯格(Arthur Asa Berger)著,姚媛譯,《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奈杰‧達德(Nigel Dodd)著,張君玫譯,《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台北:巨流,2003年。
大衛‧弗里斯比(David Frisby)著,盧暉臨等譯,《現代性的碎片:齊美爾、克拉考爾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現代性理論》,商務印書館,2003年12月1日。
戈夫曼著,黃愛華、馮鋼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浙江:浙江省人民出版社,1989年。
高夫曼 (Goffman, Erving)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民81。
于爾根‧哈貝馬斯(Juergen Habermas)等著,周憲主編,《文化現代性精粹讀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Ben Highmore, “The Everyday Life Reader”, 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2002.
Ben Highmore著,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縣:韋伯文化, 2005年3月。
本‧海默爾著,王志宏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月。
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約翰.厄裏(John Urry)著,王之光、商正譯,《符號經濟與空間經濟》,北京:商務,2006年。
利奧塔著,羅國祥譯,《非人:時間漫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彼得‧奧斯本(Peter Osborne)著,王志宏譯,《時間的政治──現代性與先鋒》,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Wolfgang Schivelbusch, “The Railway Journey :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Perception of Time and Space”,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齊美爾(Georg Simmel)著,林榮遠編譯,《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論文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1日。
伊夫‧瓦岱(Yves Vade)講演,田慶生譯,《文學與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2001年。
北川冬子著,趙玉婷譯,陳化北校,《齊美爾:生存形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1月1日。
中華民國文藝史編纂委員會編,總編纂尹雪曼,《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1975年6月。
文訊雜誌社編,《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增訂本)》,台北:文建會,1995年6月。
文訊雜誌社編,《《文訊》二十週年:台灣文學雜誌展覽目錄》,台北:文訊,2003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年。
王德威,《典律的生成》,台北:爾雅,1998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10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王琰如,《文友畫像及其他》,台北:大地,1996年。
衣俊卿,《現代化與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現代化的文化透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何言宏,《中國書寫:當代知識分子寫作與現代性問題》,北京:中央編譯,2002年。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年。
吳寧,《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1日。
吳裕民,《女作家自傳》,台北:中美文化出版社,1972年3月。
李小娟主編,《走向中國的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歐梵,《未完成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
汪民安,《現代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汪民安、陳永國、張雲鵬主編,《現代性基本讀本》,開封:河南大學,2005年。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1995年。
孟悅、戴錦華合著,《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 台北:時報文化,1989年。
柯慶明,《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12月15日。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9月29日。
尉天聰,《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2001年10月,台北:聯合報社。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2月15日。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4月15日。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張靜茹,《上海現代性‧臺灣傳統文人/文化夢的追尋與幻滅》,台北縣板橋市:稻鄉,民95。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10月。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9月。
范銘如,《眾裡尋她 ──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3月1日。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2008年9月1日。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台北:渤海堂,2005年2月。
陳學明、吳松、遠東編,《讓日常生活成為藝術品:列菲伏爾‧赫勒論日常生活》,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3月15日。
陳敬之,《早期新散文的重要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9月。
陳敬之,《現代文學早期的女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9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8月。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民84年10月。
廖炳惠編,《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9月23日。
劉乃慈,《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1996年。
劉寧顔主編,江慶林譯,《臺灣鐵路史》,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
劉懷玉,《現代性的平庸與神奇: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哲學的文本學解讀》,北京:中央編譯,2006年。
應鳳凰,《五○年代台灣文學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年6月。
應鳳凰,《五○年代文學出版顯影》,台北縣板橋市:台北縣文化局,2006年12月。
應鳳凰,《文學風華:戰後初期13著名女作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5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民國76年2月1日。
謝立中、阮新邦主編,《現代性、後現代性社會理論:詮釋與評論》,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
蘇昭旭編撰,黃澍民攝影,《台鐵憶舊四十年:1945─1984》,台北縣新店市:人人月曆公司,2000年。
四、學位論文
施君蘭,〈荒野的春風:五○年代《野風》雜誌的故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許珮馨,〈五○年代的遷台女作家散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陳衍秀,〈日治時期〈台灣鐵道旅行案內〉的風景論述: 一個考古學的閱讀〉,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傅怡禎,〈五○年代台灣小說中的懷鄉意識〉,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曾薰慧,〈台灣五○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黃瑞真,〈五○年代的孟瑤〉,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6年。賴雅慧,〈女性空間旅行經驗研究──以1949-2000年臺灣女作家的旅行文學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蔡芳玲,〈一九四九年前後遷台作家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蔡其昌,〈戰後(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五九年)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羅淑芬,〈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3年。五、期刊論文、單篇論文
中島利郎,〈雑誌『台湾鉄道』解說〉,《「台湾鉄道」作品集 一》(東京:綠蔭書房,2007),頁375~392。
文訊雜誌社編,「一九五五青年看什麼書」專題:《文訊》262期(台北:文訊,2007年),頁31~79。
本‧哈莫撰,曾月梅譯,〈方法論:文化、城市和可讀性〉,選自Ben Highmore, “Cityscapes: Cultural Readings in the Material and Symbolic City”,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收在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主編,《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2008),頁77~95。
林果顯,〈日常生活中的反共知識建構─以《廣播雜誌》為中心(1952-1956)〉,《國史館學術集刊》第十四期(台北:國史館,2007年12月),頁181~213。施懿琳,〈五○年代台灣古典詩隊伍的重組與詩刊內容的變異—以《詩文之友》為主〉,東海中文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2005年)。
連玲玲,〈典範抑或危機?「日常生活」在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應用及其問題〉,《新史學》十七卷四期(台北:新史學,2006年12月),頁255~281。連玲玲,〈日常生活的權力場域:以民國上海百貨公司店職員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五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7年3月),頁137~192。陳平原,〈晚清:報刊研究的視野及策略〉,《文學的周邊》(北京:新世界,2004年),頁114。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十一章 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台灣新文學史‧第十二章 五○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17卷7、8期(台北市:聯合文學,2001年5、6月),頁148~160、164~177。曾萍萍,〈《暢流》概述〉、〈四十年來暢流,幾人未讀過?──陸英育答客問〉,《文訊》「追尋文學記憶:1950~1969十種文學雜誌」專題:《文訊》240期(台北:文訊,2005年),頁21~24、18~20。廖炳惠,〈台灣文學中的四種現代性:以《背海的人》下集為例〉,《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台北:聯合文學,2006年5月),頁50~72。
蔡翔,〈酒店、高度美學或者現代性〉,收在王曉明、陳清僑編,《當代東亞城市:新的文化和意識形態》(上海:上海書店,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