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06: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方世杰
研究生(外文):Shih-Chieh Fang
論文名稱:阿里山公路邊坡崩壞特性調查與崩壞潛能評估模式建構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lishan Highway Slop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Potential Evaluation
指導教授:李德河李德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er-Her Le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學系碩博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5
中文關鍵詞:集集地震多變量分析成效評估岩坡保護設施類神經網路區別函數透地雷達熱影像技術
外文關鍵詞:Rocky slope protecting structuresDiscriminant analysisAssess the effectivenessGround penetration radarNeural network analysisThermographyMultivariate analysisChi-Chi earthquak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8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摘 要
集集地震造成台灣山區公路邊坡的嚴重破壞,其崩壞處數之多且災害規模之大,前所未有。而震後(1999.09-2007.09)產生嚴重的公路邊坡崩壞特性及集集地震所造成邊坡土石鬆動之影響,均有深入探討之必要。本文由調查整理集集地震與地震後八年間之公路邊坡崩壞資料,建立阿里山研究區之公路邊坡崩壞與降雨量資料庫。由調查研究結果可知地震後第一、二年內阿里山地區公路邊坡,於豪雨作用下,發生崩壞的機率與崩壞規模明顯增加,惟震後第五年在敏督利颱風及第八年在柯羅莎颱風等強烈颱風作用下,其崩坍規模均以小於100m3之數量最多,大於1000m3以上之崩坍僅屬少數(4處及2處),且總崩坍量均已不及震後第二年崩坍量之七分之一,顯見受到921集集地震而鬆動之地層已趨於穩定。於地表加速度高的區域,無論於地震時或地震後均具有較高之邊坡崩壞潛能,此趨勢於震後第一、二年內尤其明顯,惟震後第三年起在地震時地表加速度較高的區域(700~800gal),反而趨於穩定。且研究區之地層中以錦水頁岩最容易發生崩壞。由降雨分析結果顯示在阿里山公路高、低海拔路段於集集震後其公路邊坡發生崩壞之臨界降雨線有下移之現象,呈現不穩定的狀態,此可顯示集集地震對高、低海拔區域之擾動程度;但經過颱風、豪雨侵襲後,邊坡發生崩壞之臨界降雨線反而上移,呈現較穩定的狀態。惟在中海拔路段,因地形因素與震後邊坡整治工程較多,使得其公路邊坡發生崩壞之臨界降雨線,無論在震後與颱風、豪雨侵襲後,均上移,均呈現趨於穩定之現象。
本研究除探討集集地震時及地震後八年內阿里山地區公路邊坡之崩壞特性,以確實掌握地震後之邊坡崩壞行為;同時應用多變量分析、區別函數與類神經網路等方法來分析歷年現地調查所得之公路邊坡崩壞資料庫,以建立該公路邊坡災害潛能評估的模式與崩壞潛感圖,並探討不同分析方法之差異與適用性。研究結果除獲得該公路邊坡崩壞潛感圖以利於道路之防災與管理外,由因子權重之綜合排序結果顯示,於阿里山公路邊坡穩定之高影響因子依序為坡高、風化土層厚、地層、基岩岩性而坡型、坡向與坡度之影響相對較小;惟應考慮時間因素及外在環境因素之影響,且三種分析方法均可建構具有良好準確性之邊坡災害潛能評估模式,其中以類神經網路之誤判率最低(11.1%),但其所得之因子影響權重排序較不穩定。而多變量分析與區別函數可以得到較穩定之結果。
最後於熱影像技術應用於岩坡保護設施之成效評估研究,發現透地雷達強反射位置與熱影像溫差圖徵上高溫差位置具有一致性,亦即利用於噴漿護坡上熱影像高溫差之區域大約即為噴漿背後有孔洞存在處的研究成果,使工程師能夠在邊坡尚未達到破壞之前,即可藉由持續監測,並採取預防措施,使災害不致發生。藉此建立使用熱影像技術評估公路岩坡保護設施成效評估的快速檢測方法;惟於現地應用時,仍須考慮植物、陰影、表面水流及一些也是高溫差的物體等影響因素。
ABSTRACT
The Chi-Chi earthquake induced serious disasters of landslide and slope-land collapses in the middle Taiwa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ind out the locations of highly dangerous slopes and present a series of appropriat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s to prevent the second disaster of slop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failure highway slopes in the Alishan area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yphoon and earthquake on the failure behavior. The site studies were made along the highways of Taiwan 18 (Alishan Highway), Chiayi 162A, Chiayi 122 and Chiayi 169.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slope failure cases decreases obviously in the next year of typhoon, but the number of cases and the volume of slope collapse increase in the next year of earthquake. It is noted that the earthquake will produce a serious secondary hazard. From the investigation in this area, the main stratums of failure slopes induced by earthquake were sandstone and gravel. However, the main stratum of failure slopes caused by typhoon was shal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also to construct an assessment model to determine the failure potential of slopes. 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tabase of failure slopes, multivariate analysi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neur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susceptibility study. Meanwhile, the analytic results will be plotted as the susceptive figures of failure slopes, which will be compared with the real failure cases by the help of the aero-photograph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it may be find the dev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ssessment methods. The results prove that all these methods have the ability to construct an assessment model to predict landslides, and especially the neural network analysis, the accuracy of the prediction can reached 88.9%. Finally, results also show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slope stability along the highways of Taiwan 18 are the height of slope, the depth of weathered soil, stratum and formation.
The third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the thermography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fast and accurate diagnostics of rocky slope protecting structures, particularly for the emergent evaluation in a post-event investigation. This enables an engineer to monitor continuously the integrity of the rock mass and fix the problem before it reaches a point where costly failure and widespread damage occur.
目 錄
摘要 Ⅰ
Abstract Ⅲ
誌謝 Ⅴ
目錄 VI
表目錄 Χ
圖目錄 XII
符號説明 XVI

緒論
1.1前言 1
1.2研究動機 2
1.3研究目的 4
1.4研究內容與流程 5

文獻回顧
2.1 邊坡崩壞類型、原因與崩壞機制 7
2.1.1 邊坡崩壞類型 7
2.1.2 邊坡崩壞原因 7
2.1.3 邊坡崩壞機制 13
2.1.4 邊坡崩壞之特性 15
2.2 崩壞特性探討之相關研究 20
2.2.1 地表振動強度與邊坡崩壞之關係 21
2.2.2 震央距離與邊坡崩壞之關係 23
2.2.3 斷層距離與邊坡崩壞之關係 25
2.2.4 地層種類與邊坡崩壞之關係 26
2.2.5 坡度與邊坡崩壞之關係 26
2.2.6 崩坍規模 27
2.2.7 地震與降雨誘發之邊坡崩坍特性比較 28

2.3 邊坡崩壞潛能評估方法之相關研究 30
2.3.1 多變量不安定指數法 36
2.3.2 多變量區別分析法 39
2.3.3 類神經網路 42


研究區及災害概述
3.1 研究區域介紹 46
3.1.1 研究範圍 46
3.1.2 阿里山公路沿線地層 47
3.1.3 阿里山公路沿線地質構造 51
3.1.4 阿里山公路沿線地形 55
3.1.5水系 56
3.1.6氣候 57
3.2研究區主要災害概述 59

阿里山公路邊坡崩塌與雨量資料之建置
4.1  邊坡崩壞資料蒐集 65
4.2  邊坡調查內容與使用儀器簡介 66
4.2.1 調查內容 66
4.2.2 邊坡調查主要使用之儀器簡介 66
4.3  雨量資料蒐集 68
4.4 資料庫之建置 68

阿里山公路邊坡崩壞特性分析
5.1 歷年間主要調查區天然災害事件 71
5.2 豪雨與邊坡崩塌之關係 73
5.2.1 降雨強度與降雨延時的關係 73
5.2.2 累積降雨量與降雨延時的關係 75
5.2.3 豪雨事件與邊坡崩坍規模之探討 78
5.3 地震衍生之公路邊坡崩壞特性分析 80
5.3.1 地震規模與崩坍大小之關係 80
5.3.2 地表加速度與邊坡崩壞之關係 82
5.4 地震衍生之邊坡崩壞與地形因子之關係 86
5.4.1坡度之影響 86
5.4.2坡高之影響 88
5.4.3坡型之影響 88
5.4.4坡向之影響 90
5.5 地震衍生之邊坡崩壞與地層之關係 91
5.6 地震後邊坡崩壞與降雨特性之關係 93
5.6.1 降雨特性及降雨區域分割原理 93
5.6.2 邊坡崩壞臨界降雨線之定義與相關研究 93
5.6.3 邊坡發生崩壞臨界降雨線變動情形探討 96

岩坡保護設施成效評估方法之研究
6.1 前言 104
6.2 非破壞檢測技術試驗原理與儀器介紹 105
6.2.1透地雷達技術 105
6.2.2熱影像技術 107
6.3 噴漿護坡內部孔洞探測方法 110
6.4 岩坡噴漿保護設施熱影像檢測 113
6.4.1 試驗岩坡的位置 113
6.4.2 試驗規劃 114
6.4.3 試驗結果 115
6.5 透地雷達驗證檢測 117
6.5.1 透地雷達測區設定 117
6.5.2 透地雷達探測結果 118
6.6岩坡噴漿保護設施熱影像之現地應用 124
6.7小結 125

邊坡崩壞潛能評估模式之建構
7.1不安定指數法邊坡崩壞潛能評估模式之建構 127
7.1.1 各因子之權重計算 128
7.1.2 因子分類之量化 130
7.2區別函數法邊坡崩壞潛能評估模式之建構 131
7.3多變量分析結果與討論 132
7.3.1多變量不安定指數法分析結果 132
7.3.2多變量分析之線性區別分析法分析結果 138
7.4類神經網路分析法邊坡崩壞潛能評估模式之建構 141
7.5結果綜合討論 150
7.5.1 模式比較 150
7.5.2 權重比較 151
7.5.3 不同模式潛感分區應用 152
7.5.4 不同模式輸出值趨勢 152
7.6小結 153

結論與建議
8.1 結論 155
8.2 建議 158

參考文獻 160
自述 171
參考文獻
王文能、尹承遠、陳志清、李木青,「九二一地震崩坍地現況與災害防治」,九二一震災後中日土砂災害調查及治理研討會,南投,pp.79-90,2000。
王昭智,「熱影像應用於人臉辨識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王淑惠,「類神經網路應用於道路邊坡落石坍方預測之可行性研究-以阿里山公路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學系,1999。
王智仁,「以現場調查方式分析影響公路岩石邊坡穩定性之工程地質因子-以南橫公路梅山至啞口段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1。(陳時祖教授指導)
江晏佃,「山區道路落石危險度與危害度之評估與準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王鑫,「中橫公路道路邊坡的地貌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 72: 74-48,1986。
王鑫,「地形學」,初版,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
王鑫、李光中,「中橫公路道路邊坡的地貌分析(太魯閣段) 」,行政院國科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8-30號,pp.11-13,1989。
方世杰、林宏明、李德河、張舜孔,「公路邊坡崩壞潛能評估之類神經網路模式研究」,第十屆大地工程學術研究討論會論文集,pp.1059~pp.1062,2003。
田坤國,「由降雨資料預測阿里山公路邊坡破壞之研究」,2001年公共工程學術研討會,臺南, pp.13~20,2001。
田坤國,「梨山地滑影響因子與危險管理值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呂政諭,「地震與颱風作用下阿里山地區公路邊坡崩壞特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吳昭宏,「阿里山公路低海拔路段邊坡崩滑特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吳傳威、范正成、鄭大偉、吳銘塘、陳嘉明、王玉瑞、翁祖炘、歐辰雄、王淑慧、彭光宗,「臺灣區道路落石坍方危險度資訊系統建構(二)」,交通部,1999。
吳秉晃,「集集地震後阿里山地區公路邊坡之崩壞行為與熱影像特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李三畏,「台灣崩塌問題探討」,地工技術雜誌,第7期,第43∼49頁,1984。
李德河、田坤國、黃嵩傑、林國忠,「賀伯颱風引致阿里山公路低海拔路段邊坡變動之觀測調查」,地工技術雜誌,第57期,第81∼91頁,1996。
李德河、田坤國、黃嵩傑、林國忠(1996),「賀伯颱風來襲時阿里山公路低海拔路段邊坡之變動特性調查」,賀伯颱風災害調查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台南。
李德河、林宏明、吳建宏、鄭嘉盈,「瑞里地震公路邊坡之破壞調查」,1998瑞里地震災害調查研討會論文集, pp.111-135,1998。
李德河、林宏明、方世杰、呂政諭,「地震衍生之公路邊坡崩壞特性研究—以阿里山區公路為例」,地震衍生之邊坡破壞行為及防治對策(II)研討會論文集, pp.173-187,1999。
李德河、張舜孔、林宏明,「山區道路邊坡崩壞特性調查與整治—以阿里山公路為例」,地工技術雜誌,第104期,pp.63~74,2005。
李德河、林宏明、張舜孔,「台灣山區道路邊坡災害與防治—以阿里山公路為例」,2005台日土砂災害防治研討會,臺南,2005。
邱創益,「賀伯颱風對阿里山公路山區路段造成崩塌之調查分析」,賀伯颱風災害調查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台南,1996。
周天穎、周學政,「ArcView 透視3.X」,初版,台北,松崗出版社,1997。
林中興,「山坡穩定性評估之因子分析及地理資訊系統之應用-中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段」,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1994。
林永祥,「山坡穩定性評估之因子分析及地理資訊系統之應用-中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段」,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1994。
林美聆、陳榮河,「坡地破壞探討」,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大地工程震災調查報告,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p.1-33,2000。
林振平,「泥岩地區坡地破壞潛能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1991。
林朝棨,「臺灣地形」,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57。
林祥偉,「地理資訊系統與人工智慧之整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林慶偉,「瑞里地區地質構造與地層之探討」,1998瑞里地震災害調查研討會論文集, pp.3-19,1998。
林慶偉、蔡元芳、黃敏郎,「近斷層帶自然邊坡破壞行為之研究」,地震衍生之邊坡破壞行為及防治對策研究(Ⅰ) – 八十九學年度期中研究成果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台南,pp.1-18,2001。
林慶偉、陳晉琪、劉守恆、溫振宇,「集集地震對近年來台灣中部地區崩塌地發育特性之影響」,2004地震衍生之邊坡破壞行為研究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台南,pp.1-20,2004。
胡忠恆,「第六條路線:嘉義縣觸口鄉—石卓—阿里山或達邦村沿線地質簡介」,台灣中部十條地質實習考察路線沿線地質簡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編,第67~74頁,1989。
洪如江、林美聆、陳天健、王國隆,「921集集大地震相關的坡地災害、坡地破壞特性、與案例分析」,地工技術,第81期,pp.17-32,2000。
高申錡,「阿里山公路沿線公路邊坡崩塌與雨量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涂書芳,「以遙感探測方法探討影響公路邊坡穩定的重要因子-以南橫公路甲仙至啞口段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1。(陳時祖教授指導)
徐鐵良,「地質與工程」,中國工程師學會出版,1992。
畢慶昌,「俯衝運動在台灣地體構成中之作用」,台灣省地質調查所彙刊,第二十號,pp.1-39,1969。
許琦、李德河、莊長賢,「模糊集理論在山崩潛感性分析之應用」,第三屆大地工程學術研討會,第23∼33頁,1989。
許煜煌,「以不安定指數法進行地震引致坡地破壞模式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張石角,「山坡地潛在危險之預測及其在環境影響評估之應用」,中華水土保持學報,18(2): 41-62,1987。
張其教,「東西橫貫公路谷關梨山段公路邊坡災害性質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張義隆、褚炳麟、潘進明,「阿里山山區道路落石風險評估與防護對策」,海峽兩岸山地災害與環境保育研究學術研討會,第一卷,第311∼315頁,1998。
張舜孔,「類神經網路應用在阿里山公路邊坡破壞因子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台南,2002。
彭文飛,「以位移法分析自然邊坡在地震時之破壞行為的初步探討」,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0。(陳時祖教授指導)
童啟哲,「應用地理資訊系統於地震引致坡地破壞多變量模式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鄒明城、孫志鴻,「資料探勘技術在集集大地震引致山崩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報,36: 117-131,2004。
莊光澤,「阿里山地區道路邊坡穩定性因子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曾志豪,「降雨對阿里山公路邊坡破壞模式分析之影響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志豪,「變質岩公路邊坡破壞之潛感分析-以南橫公路啞口至新武段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2。(陳時祖教授指導)
陳正昌、程炳林,「SPSS、SAS、BMDP統計套裝軟體在多變量統計上的應用」,五南出版有限公司,1994。
陳時祖,「雨量與邊坡崩塌的關係」,地工技術,第57期,pp.75-80,1996。
陳時祖,「賀伯颱風造成山區道路嚴重受損之成因探討及減輕未來災害之對策 – 以新中橫公路為例」,賀伯颱風災害調查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台南,1996。
陳順宇,「統計學」,華泰書局,1997。
陳凱榮,「中橫公路山崩潛感分級研究-以東勢-德基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2000。
陳意璇,「溪頭地區山崩潛感圖製作」,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游中榮,「應用地理資訊系統於北橫地區山崩潛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1996。
黃士昌,「高雄旗山與楠梓地區公路邊坡之特性調查與崩滑破壞潛感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1998。
黃臺豐,「瑞里地震誘發之山崩」,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1999。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台灣地質圖,2000。
湯曉虞、張錦家、林耀源,「土石流災害防治對台灣生態環境的影響」,土石流災害及防治對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南,第1~25頁,2001。
楊智堯,「類神經網路於邊坡破壞潛能分析之應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1999。
楊謹慎,「紅外線熱影像分析在糖尿病足診斷應用」,國立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詹新甫、耿文溥,「台灣阿里山區之平移斷層及同時或其後之褶皺」,中國地質學會會刊,第5號,pp.119-126,1962。
葉怡成,「類神經網路模式應用與實作」,儒林圖書有限公司,臺北,第177-184頁,1993。
葉怡成,「應用類神經網路」,儒林圖書有限公司,台北市,2001。
劉大魁,「GPR與熱影像技術於大地工程之應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2002。
劉格非,「土石流的發生原因及破壞機制」(上),現代營建,第208期,第9∼15頁,1997。
劉格非,「土石流的發生原因及破壞機制」(下),現代營建,第209期,第21∼27頁,1997。
劉桓吉、方中權、莊德永,「台灣新中橫公路嘉義觸口至塔塔加鞍部沿線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5號,pp.19-29,1989。
劉桓吉、李錦發,「五萬分之一台灣地質圖說明書-雲林圖幅」,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pp.62-72,1998。
劉憲德、曾俊傑,「阿里山公路之地質與山崩災害調查研究」,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環境地質調查研究』計畫,2000。
劉殿斌,「熱影像技術應用於偵測電子線路板上故障元件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廖日昇(2000),「岩土力學與地震」,初版,台北,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廖凰卿,「GPS/GIS應用於南台灣軟岩公路邊坡潛在災害評估分析模式之建立與應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廖軒吾,「集集地震誘發之山崩」,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廖瑞堂,「山坡地護坡工程設計」,科技圖書有限公司,台北,2001。
廖洪鈞、梁樾、林三賢、李維峰、廖瑞堂、李三畏、劉桓吉、吳啟瑞、魏佳韻、游行健,「臺灣地區道路邊坡崩塌發生機制及防治效益評估方法研究與應用」,交通部,2003。
盧育聘,「類神經網路於公路邊坡破壞潛能之評估」,國立中山大學資源環境研究所, 2003。
謝正倫,「桃芝風災土石流災害發生基準初步研究」,成大水工試驗所,研究試驗報告第130號,1991。
謝正倫、汪志浩,「土石流危險之判定與方法」,第六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1992。
謝正倫,「土石流預警系統之研究」,土石流災害及防治對策研討會論文集,pp. 83-102,2001。
謝豐隆,「落石邊坡危險度與危害度分級與預報」,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2000。
蔡光榮、宋益明、王弘佑、林金炳,「GIS應用於阿里山公路山區路段崩坍型態之調查」,賀伯颱風災害調查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台南,pp. 1-25,1996。
蔡明君,「以降雨特性研究阿里山公路邊坡崩塌預警管理」,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蔡博文,「新一代地理資訊系統 – ArcView 剖析3.1」,初版,台北,固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潘國樑等,「台灣省重要都會區環境地質資料庫」,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1985。
潘國樑,「應用環境地質學」,初版,台北,地景出版社,1995。
潘國樑,「山坡地永續利用」,詹氏書局,pp. 216-221,1999。
謝玉興,「南部橫貫公路甲仙—天池段公路邊坡崩壞與降雨量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藍世欽,「工程地質因子對道路邊坡穩定性之影響-以南橫公路甲仙至梅山段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魏鎮東,「南橫公路邊坡落石坍方可能性之探討」,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
羅佳明,「GPS/GIS/RS應用於地震災區坡地災害防治工程調查及其風險評估模式之建制與應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鄭元振,「地理資訊系統在區域邊坡穩定分析之應用-中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段」,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礦冶及材料科學研究所,1992。
鄭傑銘,「應用GIS進行豪雨及地震引致山崩之潛感性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鄭魁香、蔣偉寧,「台灣地區邊坡破壞類型分析」,高苑技術學報,第三期,第103∼109頁,1994。
簡李濱,「應用地理資訊系統建立坡地安定評估之計量方法」,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歐陽鍾裕 譯,「遙感探測學」,大中國圖書公司,pp. 377-435,1992。
山中 稔等人,「2000年1月長崎縣時津町ゎん崩ホ災害ズれんペ熱赤外線эхみЬЙ⑦Ш⑦ヲソ適用」,社團法人地盤工學會關西支部,pp. 31-34,2000。
川邊洋、本文武、林拙郎(1997),「兵庫縣南部地震ズプペ土砂移動 – 今市地震」,地震砂防,pp.76-83,古今書院。
井上公夫(2000),「地震ズプペ土砂移動ソ予測」,地震砂防,pp.102-120,古今書院。
中村浩之(2000),「地震ズプペ崩壞發生」,地震砂防,pp.14~27,古今書院。
左藤 朗,「地層滑動之監測與預防對策」,地層滑動之規劃與整治工法研討會論文集,1998。
長谷川 秀人等人,「熱赤外線映像法ズプペ吹付法面老朽化診斷技術」,基礎工,pp 54-58,1996。
朗煜華、中村浩之(1997),地震ズプペ崩壞ソ特徵シガソхЫю斜面ズれんペ理論的解析 – 中國永登地震メ例シウサ – ,地エドベ,34,3,pp.20-33。
藤原明敏,「地滑解析及防止對策」,理工圖書株式會社,日本,1979。
Aleotti, P., Chowdhury, R., “Landslide hazard assessment: summary review and new perspectives”,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58, 21– 44, 1999.
Avdelidis, N.P., Moropoulou, A., “Applications of infrared thermograph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historic structures”,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5, 119–127, 2004.
Caine, N., “The Rainfall Intensity-duration Control of Shallow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 Geografiska Annaler, Vol.62, pp. 23-27, 1980.
Cannon, S. H. and S. D. Ellen, “Rainfall Conditions for Abundant Debris Avalanches in San Francisco Bay Region California”, California Geology, Vol. 38, No. 12, pp. 267-272, 1985.
Clark, M.R., McCann, D.M., Forde, M.C.,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thermography to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concrete and masonry bridges”, NDT International 36, 265–275, 2003.
Cruden D.M., and D.J. Varnes, Landslide Types and Processes,Landslides:Investigation and Mitigation. Washington,D.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Chapter 3, July 1992。(間接引用)
Dadson, S.J., Hovius, N., Chen, H., Dade, B., Lin, J.C., Hsu, M.L., Lin, C.W., Horng, M.J., Chen, T.C., Milliman, J., Stark, C.P. “Earthquake-triggered increase in sediment delivery from an active mountain belt”, Geology 32 (8), 733–736, 2004.
Dai, F. C. and Lee, C. F., “Frequency–volume re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e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 Volume 59, No.4, Pages 253-266, 2001.
Dai, F. C. and Lee, C. F., “Landslide characteristics and slope instability modeling using GIS”, Journal of Geomorphology. Vol: 42, No. 16, Pages 213-228, January, 2002
Eckel, E. B., “Landslid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Highway Research Board, Special Report 29, 1958. (間接引用)
Fausto Guzzetti and Alberto Carrara and Mauro Cardinali and Paola Reichenbach , “Landslide hazard evaluation: a review of current techniques and heir application in a multi-scale study” Journal of Geomorphology . Vol 31, No. 9, Pages181-216, 1999.
Harp, E.L. and Wilson, R.C., “Shaking intensity for rock falls and slides:Evidence from 1987 Whittier Narrows and Superstition Hills Earthquake strong-motion records”,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n, 85, 6, 1739-1757, 1995.
H. Gomez, T. Kavzoglu, “Assessment of shallow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 Jabonosa River Basin, Venezuela”, Engineering Geology, Volume 78, Issues 1-2, pp. 11-27(2005)
Grinzato, E., Bisen, P.G., Marinetti, S., “Monitoring of ancient building by the thermal method”,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3, 21–29, 2002.
Keefer, D.K., “Landslides caused by earthquakes”, Geol. Soc. Amer. Bull., 95, 406-421,1984.
Keefer, et al., “Real-Time Landslide Warning during Heavy Rainfall”, Science, Vol. 238, pp. 921-925, 1987.
Kobashi, S., Basic Soil Engineering Series 9: Slope Stability, 4th edition Kajima Published Co., Tokyo, Japan (in Japanese), 1980.
Kondo, K., Hayashi, S., Wang, W.N., “Disaster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In: Hayashi, S. (Ed.), Investigations of Disasters Caused by Taiwan Earthquake in 1999” Report no.: 12575021.Mie, Japan, pp. 15–33, 2002a. (in Japanese).
Kondo, K., Wang, W.N., Hayashi, S., “Precipit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earthquake. In: Hayashi, S. (Ed.), Investigations of Disasters Caused by Taiwan Earthquake in 1999” Report no.:12575021. Mie, Japan, pp. 35–49, 2002b. (in Japanese).
Lee, D.H., Tien, K.G., Juang, C.H., “Full-scale field experimentation of a new technique for protecting mudstone slopes, Taiwan”, Engineering Geology 42, 51–63, 1996.
Lee, S., Ryu, J., Min, K. and Won, J., “Development of Two Artificai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for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nalysis”,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Vol. 5, pp.2364~pp.2366, 2001.
Lee, S., Ryu, J.H., Min, K., Won, J.S.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nalysis using GI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8, 1361–1376,2003.
Lee, Saro , Ryu, Joo-Hyung, Won, Joong-Sun Park, Hyuck-Jin, “Deter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weights for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using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Engineering Geology, Volume 71, Issues 3-4, pp.289-302, 2004.
Lin, H.M., Chang S. K., Wu, J.H., Juang, C. H.,“ Neural network-based model for assessing failure potential of highway slopes in the Alishan, Taiwan Area: Pre- and post-earthquake investigation”, Engineering Geology 42, 51–63, 2008.
Neaupane, K.M., Achet, S.H., “ Use of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for landslide monitoring: a case study in the higher Himalaya”, Engineering Geology 74, 213– 226, 2004.
Ni, S. H. and Lu, P. C. and Juang, C. H., “A Fuzzy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o Evaluation of Slope Failure Potential”, Microcomputers in Civil Engineering, Vol.11, No.1, pp.59-66, 1995..
Pierson, L. A. and Vickle, R. V., Rockfall Hazard Rating System Participant’s Mnual ,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1993.
Pietro Aleotti, “A warning system for rainfall-induced shallow failure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 Volume 73, No. 5, Pages247-265, 2004
Skempton, A.W.,“The Effective Stress in Saturated Clays Strained at Constant Volume ”,Proc. 7th Congr. Appl. Mech. ,Vol. 1, 1948。(間接引用)
Skempton, A.W.,“The Rate of Softening in Stiff Fissured Clay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ondon Clay. ”, Proc. of 2th International Conf. on Soil Mech. and Foundation Engi. , No2, pp.50-53,1984. (間接引用)
Skempton, A.W., and Northey, F.D., “The Sensitivity of Clays”,Geotechnique, No.3, pp. 30-53, 1952. (間接引用)
Soeters, R., Van Westen, C.J., Slope stability recognition, analysis, and zonation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o landslide hazard zonation. In: Turner, A.K., Schuster, R.L., (Eds.), Landslides: Investigation and Mitigation. Sp.-Rep. 247,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pp. 129– 177, 1996.
Sakamoto, T., “Manual of the Slope Shot-Concrete Prevention Aging Detections using Thermal-IR Image Technology”, Public Works Research Institute, Tokyo, Japan, 1996. (in Japanese).
Thomas M. Lillesand and Ralph W. Kiefer, “Remote Sensing and Image Interpretation”, Wiley, 2000.
TH1101 Thermo Tracer, Operation Manual, 1st edition NEC San-ei Instruments, Ltd., Tokyo, Japan, 1998.
Tibaldi, A., Ferrari, L. and Pasquare, G.,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earthquake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faults and mountain slope geometry – An example from Ecuador ”, Geomorphology, 11, 3, 215-226, 1995.
Titman, D.J., “Applications of thermography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structures”, NDT International 34, 149–154, 2001.
Turner, A.K. and Schuster, R.L., Landslides Investigation and Mitigation, TRB. Special Report 247, 1996.
Varnes, D.T., Landslide Analysis and Control,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Special Report 176, 11-35, Wsahington, 1978.
Weil, G.J., Rowe, T.J.,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repair of the concrete roof shell at the Seattle Kingdome”, NDT&E International 31 (6), 389–400, 1998.
Wang, H.B., Xu, W.Y., Xu, R.C.,“ Slope stability evaluation using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 Engineering Geology 80, 302– 315, 2005.
Wong, H.N. and Ho, K.K.S., “The 23 July 1994 Landslide at Kwun Lung Lau Hong Kong”, Can. Geotech. J. No. 34,pp.825-840, 1997.
Xia, Y.Y., Xie, Y.M., Zhu, R.G., “An engineering geolog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Geology 47, 149– 156, 1997.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智仁,「以現場調查方式分析影響公路岩石邊坡穩定性之工程地質因子-以南橫公路梅山至啞口段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1。(陳時祖教授指導)
2. 李德河、田坤國、黃嵩傑、林國忠(1996),「賀伯颱風來襲時阿里山公路低海拔路段邊坡之變動特性調查」,賀伯颱風災害調查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台南。
3. 李德河、張舜孔、林宏明,「山區道路邊坡崩壞特性調查與整治—以阿里山公路為例」,地工技術雜誌,第104期,pp.63~74,2005。
4. 林美聆、陳榮河,「坡地破壞探討」,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大地工程震災調查報告,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p.1-33,2000。
5. 洪如江、林美聆、陳天健、王國隆,「921集集大地震相關的坡地災害、坡地破壞特性、與案例分析」,地工技術,第81期,pp.17-32,2000。
6. 畢慶昌,「俯衝運動在台灣地體構成中之作用」,台灣省地質調查所彙刊,第二十號,pp.1-39,1969。
7. 張石角,「山坡地潛在危險之預測及其在環境影響評估之應用」,中華水土保持學報,18(2): 41-62,1987。
8. 鄒明城、孫志鴻,「資料探勘技術在集集大地震引致山崩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報,36: 117-131,2004。
9. 陳志豪,「變質岩公路邊坡破壞之潛感分析-以南橫公路啞口至新武段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2。(陳時祖教授指導)
10. 陳時祖,「雨量與邊坡崩塌的關係」,地工技術,第57期,pp.75-80,1996。
11. 劉格非,「土石流的發生原因及破壞機制」(上),現代營建,第208期,第9∼15頁,1997。
12. 劉格非,「土石流的發生原因及破壞機制」(下),現代營建,第209期,第21∼27頁,1997。
13. 劉桓吉、方中權、莊德永,「台灣新中橫公路嘉義觸口至塔塔加鞍部沿線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5號,pp.19-29,1989。
14. 謝正倫,「土石流預警系統之研究」,土石流災害及防治對策研討會論文集,pp. 83-102,2001。
15. 謝玉興,「南部橫貫公路甲仙—天池段公路邊坡崩壞與降雨量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